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组成。方法 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盾叶薯蓣中的甾体皂苷,用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中分离到8 个甾体皂苷,经1H-NMR、13C-NMR、135DEPT测定分析,其结构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Ⅰ)、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Ⅱ)、原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Ⅲ)、22α-甲氧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Ⅴ)、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Ⅵ)、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Ⅶ)、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Ⅷ)。结论 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部分主要含有两类甾体皂苷,其苷元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和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2.
天冬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冬的化学成分.方法:经大孔树脂、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C-18反相硅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天冬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异菝葜皂苷元(Ⅱ),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3β,22,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5-烯-3β,2α,26-三醇-3-O-[α-α-吡喃鼠李糖基(1→2)]-[α-α-吡喃鼠李糖基-(1→4)]- β-D-吡喃葡萄糖苷(Ⅳ),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3β,26-二醇-22-甲氧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天冬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鲜根茎中的甾体皂苷成分,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 运用正相和反相C18硅胶柱色谱对其甾体皂苷成分进行分离,用IR、MS、NMR等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纤细皂苷(gracillin,Ⅰ)、盾叶皂苷A(zingiberenin A,Ⅱ)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呋甾烷-5,20(22)-双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6-O-β-D-glucopyranosyl-3β,26-dioi-25(R)-furosta-5,20(22)-dien-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Ⅱ).结论 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盾叶皂苷G(zingiberenin 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Ⅰ)、1-O-(β-D-葡萄糖基)-(2S,3S,4E,8E)-2-[(2′R)-2′-羟基十六酰氨基]-4(E),8(E)-十八二烯-1,3-二醇(Ⅱ)、β-蜕皮激素(Ⅲ)、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Ⅳ)、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Ⅵ)和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卷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β-D-葡萄糖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②β-D-果呋喃糖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③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④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⑤腺嘌呤核苷,⑥胡萝卜苷,⑦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⑧薯蓣皂苷元3-O-{O-α-L-鼠李糖基-(1→2)-O-[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苷},⑨(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⑩(25R)-3β-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1)(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二十九烷醇,(13)正二十二烷酸,(14)豆甾醇,(15)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2、3和化合物5~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龄草中3个甾体皂苷单体抗急性心肌缺血的生物活性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60.0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高剂量组(Y2TH)29.14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中剂量组(Y2TM)14.57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高剂量组(Y3TH)17.14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中剂量组(Y3TM)8.86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高剂量组(Y4TH)26.86 mg/kg、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单体中剂量组(Y4TM)14.28 mg/kg,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4 d,于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探讨延龄草中3个甾体皂苷单体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CK、LDH)的影响.结果:地奥心血康组、Y2T、Y3T、Y4T的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ST段、T波(P<0.05或P<0.01),能显著减少心肌梗塞范围(P<0.01),并可使血清中CK、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龄草中3个甾体皂苷单体Y2T、Y3T、Y4T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蒺藜全草中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蒺藜全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对蒺藜70%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单体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甾体皂苷:1)uttroside B;2)polianthoside D;3)替告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α-L-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4)(25R)-26-O-β-D-吡喃葡糖基-5α-呋甾-3β,22α,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吡喃半乳糖苷;5)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蒺藜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毛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邻苯二酸二正丁基酯(Ⅲ)、β-蜕皮激素(Ⅳ)、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Ⅶ)、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 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槲皮素(Ⅹ)和山柰酚(Ⅺ)。结论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Ⅲ、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卷丹有效部位中3种甾体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4.6mm×150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简称皂苷01)在2.81~14.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简称皂苷02)在5.46~27.3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薯蓣皂苷元3-O-{O-α-L-鼠李糖基-(1-2)-O-[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苷}(简称皂苷03)在2.92~14.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皂苷01平均回收率98.16%,RSD1.95%(n=5);皂苷02平均回收率100.12%,RSD1.37%(n=5);皂苷03平均回收率100.58%,RSD1.46%(n=5)。结论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快速分离并鉴别大鼠灌胃给予重楼提取物后尿液中甾体皂苷类成分,以探索重楼皂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选用SD大鼠,按照1.6g/kg体质量灌胃给予重楼提取物,收集给药后24h内的尿液。样品分析采用MG-C18柱(3.0mm×100mm,3.0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TOF/MS电喷雾离子源下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数据。利用TOF/MS得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化学成分数据库,对尿液中的甾体皂苷类成分进行鉴别。结果共鉴别出尿液中20个甾体皂苷原型成分,通过碎片离子以及与对照品相比较鉴别出2对同分异构体:重楼皂苷Ⅶ和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苷,纤细薯蓣皂苷和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苷。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成功用于重楼体内成分的鉴别,可为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酸枣仁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及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仁中分离并鉴定了1个新的酮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H(jujuboside H,Ⅰ)及3个已知化合物原酸枣仁皂苷A(protojujuboside A,Ⅱ)、酸枣素(斯皮诺素,Ⅲ)、白桦脂酸(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枣仁皂苷H。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如:^1H—NMR、^13C—NMR135DEPT、HMQC、HMBC、TOCSY。结果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个薯蓣皂苷、一个苯苷类化合物、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薯蓣皂苷经测定分析,鉴定为26-O-(β-D-葡萄糖)-(25R)-furost-5-en-3β,26-diol-22-OMe-3-O-{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结论经文献检索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E(zingierenin E),另两个化合物在盾叶薯蓣中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化三七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选三七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三七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选用热浸法对三七进行提取,实验设计四个因素均对提取效率有显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量12倍,乙醇浓度80%,浸出时间160min,温度6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三七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该优化工艺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芦笋茎皮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1),二十四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菌卜苷(Ⅳ),亚莫苷元-3-O-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苷(Ⅴ),asparasaponinⅡ(Ⅳ),asparasaponinⅠ(Ⅶ)。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螺旋皂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甘蔗镰孢 Fusarium sacchari对三七茎叶皂苷进行生物转化,以发现新的稀有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转化产物通过硅胶、凝胶及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结构经波谱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命名为三七皂苷-LZ(notoginsenoside-LZ),鉴定其化学结构为20(S)-3β-hydroxy-12β,23-epoxy-dammar24-ene20-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结论 三七皂苷-LZ(notoginsenoside-LZ)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三七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工艺为粉碎成最粗粉,加7倍量60%乙醇浸泡过夜,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三七总皂苷提取率高,可为三七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该优化工艺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花茄皂苷I-2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测定不同浓度紫花茄皂苷I-2处理人肝癌BEL-7402细胞后的增殖抑制率和IC50。结果紫花茄皂苷I-2对BEL-740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皂苷作用72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4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2μg/ml。结论紫花茄皂苷I-2对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中药黄花远志 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远志科远志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西南、华东、陕西、湖北等地。其根具有祛风除湿,补虚消肿,调经活血等功效。我们对采自云南省文山县黄花远志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研究,从甲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单体三萜皂昔,经波谱和文献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有 6个新三萜皂苷并命名为arilloside A~F。  相似文献   

19.
  A new sapon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etone extracts of the root and rhizome of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h. ex Link. It was identified as 3-O-β-D-glucopyranosyl (13)-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了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结果表明,ELSD是皂苷类化合物较为适宜的检测器。经对不同采收期样品的含量考察,认为湖北麦冬的最佳采收期与传统采收期(清明)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