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磷酸苯丙哌啉是兼具外周和中枢作用的非成瘾性镇咳药,毒性小,疗效高,目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镇咳药.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血清中苯丙哌啉的测定方法,并对十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生物利用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好,重现性高,操作简便易行.直线回归方程Y=0.00194X+0.02,相关系数γ=0.9998,三浓度水平的血样加标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6.6%±6.37;91.1%士2.49;91.47%±2.12.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2.3%~7.0%,最低检出限20ng/ml(进样20μl).  相似文献   
2.
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味治疗外感热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英  孙燕峰 《山西中医》2002,18(3):23-23
外感热病为临床多见 ,如果治疗不当可使外邪由表及里 ,由轻到重 ,变生它证。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笔者应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内兼郁热证 6 0例 ,并以随机原则设对照组 30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治疗组男 5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7岁 ,平均 4 1.2岁。对照组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15岁 ,平均 39.7岁。两组病人均无其它严重疾患。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外感热病中的风寒束表证 ,主症为 :发热 (…  相似文献   
3.
“五术降糖”方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英 《北京中医》2002,21(4):229-230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现代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我们从1999~2001年3年的时间里,运用自拟五术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属中医肝肾两虚兼湿浊型的患者60例,取得明显疗效。并以随机原则设对照组3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地榆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地榆炭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28-去甲乌索-12,17-二烯-22-酮(1)、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2)、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酸(3)、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酸(4)、3β-羟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5)、3β-羟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6)、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7)、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8)、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9)、3,4′-O-二甲基逆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榆皂苷元V,化合物2、5首次从地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酰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除外)后,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6组,连续灌胃给药10d:损伤组[生理盐水5ml/(kg·d)];对照组[葛根素50mg/(kg·d)];乙酰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乙酰葛根素250、50、10mg/(kg·d)];假手术组[生理盐水5ml/(kg·d)]。采用生化法测定脑缺血1h再灌注24h及48h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清中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并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损伤组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24h及48h,脑组织匀浆和血清NO、血浆ET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损伤组相比,高、中、低剂量乙酰葛根素组血浆ET及脑组织匀浆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NO再灌注24h也明显降低(P<0.01);高、中剂量乙酰葛根素组再灌注48h血清NO显著降低(P<0.01)。结论:乙酰葛根素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不同时间段NO和ET的生成,提示,乙酰葛根素对局灶性脑缺血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OnkgobilobaL.的干燥绿叶。银杏叶主要含黄酮和内酯类有效成分。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不同生长季节的树龄紧密相关。为了弄清本地产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做了不同树龄的银杏叶在不同月份的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4月分总黄酮含量最高,9月份后总黄酮含量有所降低,11月份黄酮含量最低。总内脂含量以5月份为最高,8月份开始含量显著下降,11月份含量最低。此结果为适时采收银杏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仪器…  相似文献   
7.
8.
<正> 滋养细胞疾病是由绒毛滋养叶病态增殖的一组疾病,可分为良性葡萄胎、恶性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本文就B超对该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院在1992年6月~1997年6月间,B超诊断出滋养细胞疾病的住院病人72例,其中良性葡萄胎63例,侵蚀性葡萄胎9例。采用SAL-32B型及Aloka-SSD630线阵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适当充盈膀胱后,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反复多次作纵横斜切面探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子宫腔内、肌壁间、浆膜层有无病灶,以及双侧卵巢情况。对已确诊为滋养细胞疾病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B超,动态观察子宫及病灶变化,以判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霞草总苷对S_(180)和H_(22)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霞草总苷对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和H22肝癌细胞悬液0.2 ml,24 h后每天给予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霞草总苷,分别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解剖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7.5 mg/kg、10.0 mg/kg霞草总苷对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2.8%、51.1%和42.3%、45.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抑瘤率不及阳性对照组,但不良反应轻。结论:霞草总苷在体内具有抑制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实体肿瘤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并进行神经生物学评分.结果 乙酰葛根素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乙酰葛根素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显示,缺血再灌组在大脑皮质、基底节等均出现梗死灶.乙酰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梗死有改善作用.结论 乙酰葛根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