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椎管减压对于大鼠脊髓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α与细胞凋亡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1)椎管减压组(模型组)40只,每个时相点10只,采用压迫装置制备椎管减压模型;2)对照组10只,行脊髓持续压迫;3)假手术组10只,只做椎板切除。模型组分别于脊髓受压0.5、3、6、12h后解除压迫。采用免疫组化、Tunel染色观察压迫段脊髓内Ire1α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细胞凋亡数与Ire1α阳性细胞数均于0.5h减压时开始增高,二者随减压时间的延迟而不断增加。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各减压组之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尽早进行椎管减压,能够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减少Ire1α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方法 将78只成年健康Sprague-Dawley(SD)鼠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脊髓(T8、T9)急性压迫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AIF和caapase-3的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及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aspase-3,AIF,TUNEL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后1 d,AI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5 d表达减弱.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脊髓损伤后8 h明显增多,3 d迭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TUNEL阳性细胞数也在8 h明显增多,3 d达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结论 脊髓损伤后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AIF均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脊髓病理与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构建大鼠T9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30只Wistar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组:假手术对照组(5只)、慢性压迫组(5只)、减压组(20只),减压组分为减压后1周、2周、4周、6周,采用斜板试验,观察大鼠后肢功能;利用HE染色、NissⅠ染色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受压部位脊髓及临近上下节段的脊髓前角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慢性压迫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脊髓减压后第1周,斜板角度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延长后肢肌力逐渐增强;受压部位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变化无明显改变,减压后第2周细胞凋亡指数仍较高,为(24.31±4.73)%,与慢性压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恢复可见,细胞凋亡率于减压后1周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15.21±4.81)%和(16.21±3.98)%,以后继续降低.结论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其早期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主要因受压部位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功能代偿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管饲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损伤组、甲基强的松龙组、白藜芦醇组,根据Allen法造模,术后即刻按100mg/kg管饲白藜芦醇或甲基强的松龙;TUNEL法检测脊髓损伤后8h,1d,3d及7d凋亡细胞数变化,并与甲基强的松龙组对比。结果:脊髓损伤后,白藜芦醇组与损伤组细胞凋亡情况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白藜芦醇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要略优于后者(损伤后1d,P<0.05),这显示白藜芦醇与甲基强的松龙作用相似。结论:白藜芦醇经过管饲后能明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了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这与腹腔注射途径一致。  相似文献   

5.
马利杰  王红  王相利  刘英杰  王平 《医学争鸣》2005,26(22):2042-2045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不同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 方法:选取2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4只)和损伤组(24只),损伤组再分为六个小组,每组4只. 对照组行开椎板术不压迫脊髓,损伤组开椎板压迫脊髓造成大鼠急性损伤模型,损伤组于伤后 4 h, 8 h, 1 d, 3 d, 7 d和14 d 6个时间点取材,做切片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 Bax, TUNEL检测细胞凋亡,图像分析各时间段检测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各待检数据. 结果:大鼠ASCI后4 h即可见脊髓内TUNEL阳性细胞,8 h表达达高峰,此后表达量逐渐下降,14 d时仍可见少量阳性细胞;大鼠ASCI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出现表达,1 d时达高峰,14 d时仍有表达. Bcl-2/Bax值4和8 h时较低以后逐渐增大到一定值,Bcl-2/Bax值越小凋亡的细胞越多. 结论:大鼠ASCI后脊髓内存在神经细胞凋亡,bcl-2和bax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数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持续性压迫后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痉、痿证方对大鼠脊髓持续性慢性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颈椎前路螺钉压迫颈脊髓,螺钉留置持续压迫30d以产生慢性损伤,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的TUNEL法对模型组及用药组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脊髓受压后,灰、白质均有明显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凋亡,并以白质为明显,经药物干预后,阳性染色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减少,染色变浅。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模型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不同压迫程度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模型组以及治疗组之间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痿证方组作用强于痉证方组。结论脊髓持续性压迫损伤后,受压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都有明显的凋亡;痉证方、痿证方对脊髓慢性损伤后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痿证方强于痉证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脊髓持续受压节段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145只,空白组5只,手术组和MP治疗组各70只.空白组取颈后正中切口,逐层钝性剥离肌肉组织,不予脊髓压迫,缝合切口;手术组和MP治疗组均在颈后路C6、C7间隙拧入平头螺钉造成脊髓轻度压迫,7d后开始减压,MP治疗组在脊髓受压30 min时经耳缘静脉注射大剂量MP,手术组在脊髓受压30 min时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脊髓受压6h、24 h、3d、7d以及脊髓减压3d、7d、14 d时取压迫段脊髓行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和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手术组和MP组在压迫6h时均出现神经细胞凋亡,两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在脊髓受压3d时达最大值,但MP组细胞凋亡率数值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手术组,脊髓减压后MP组和手术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均降低,且各减压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给予MP可以降低脊髓持续受压节段神经细胞凋亡率,脊髓压迫减压术联合MP可以保护受压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压迫后NO含量变化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两组马尾神经压迫组(21只)假手术组(3只),马尾神经压迫组再分为7组即马尾神经压迫4h、8h、12h、24h、48h、72h和168h组(n=3)。水囊置于椎管内制成马尾神经压迫模型。检测NO含量变化,用TUNEL标记法标记凋亡神经元细胞。光镜(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1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未见异常,压迫组光镜电镜结果均提示细胞发生凋亡。2假手术组未见TUNEL法标记凋亡神经元细胞,压迫组于12h即可见凋亡神经元细胞,24~48h神经元细胞凋亡最多。3压迫12h后,NO含量即明显增高,24~48h达到高峰,72h后开始下降。结论马尾神经压迫后犬腰骶髓神经元细胞凋亡发生早,持续时间长,NO含量增高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建立慢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MT治疗组(A 组)和含50 mL/L无水乙醇的生理盐水对照组(B 组),于损伤1,4,11,21,35,60和90 d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慢性压迫脊髓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检测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并用改良的Tarlov评分法和斜板实验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Caspase-3表达及TUNEL标记阳性凋亡细胞,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B组>A组(P<0.05),与大鼠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有平行的变化趋势.结论:MT能抑制大鼠慢性压迫脊髓损伤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透射电镜,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FEL)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形式.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2 h电镜清晰观察到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HE染色和TUNEL显示急性脊髓损伤后6 h和8 h凋亡阳性细胞达高峰.结论:细胞凋亡为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脊髓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损伤后DNA损伤与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DNA损伤、凋亡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大鼠脊髓急性压迫损伤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DNA凝胶电泳、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大鼠损伤脊髓进行检测。结果:脊髓损伤后4h开始出现凋亡细胞及P53蛋白表达,并在24h达到高峰。两者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有相似之处。DNA电泳可见24h组出现特征性条带。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大量的DNA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P53蛋白可能参与了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Aworkshopwasorganizedbythe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DisordersandStrokeinSeptember1995.TheobjectiveofthisworkshopwastopromoteinquiryandtofosterapplicationofresearchinDNAdamageandrepairaftercentralnervoussystem(CNS)injury['].Nowinvestiga-torshavefoundthereareextensiveDNAdamageinmodelsoffocalcerebralischemiaandtraumaticbrain,withneuronsapoptosis.DNAfragmenta-tioncorrelatedgenes(hsp,IEGs,bcl-2,bax.p53)expression["']'Buttherehavebeenonlyfewstud-iesonDNAdamageandcorrelativegenesexp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Bcl-2在12h达高峰,之后下降;Caspase-3在24h达高峰,24h的凋亡细胞数最多,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946。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出现脊髓神经元损伤,并有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组)及E2治疗组(C组)。应用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伤后7、14、21及28d,按照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伤后6、24h和3、7、14、28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均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细胞凋亡在伤后3d达高峰,C组伤后24h、3d及7d凋亡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在伤后7d达高峰,C组细胞凋亡率在24h以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14d以后,C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好于B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serious injury com-monly seen in surgical patients, for which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treatment available at present. After spinal injury, neurocytes and tissues undergo necrosis and apoptosis. Apoptosis is a complex pathophysilogical process, mainly involving protease cascade mediated by the members of caspase family, among which caspase-3 plays a key role. Caspase-3 (CPP32) belongs to the cystine-aspartic proteinase family and plays the central role in the exe…  相似文献   

16.
鼠慢性脊髓压迫及减压后骨骼肌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骨骼肌细胞的凋亡.方法:36只SD大鼠分成3组:①压迫组16只;②减压组16只;⑦正常对照组4只.应用HE染色和TUNEL技术观察慢性脊髓压迫及减压后肌细胞的萎缩和凋亡.结果:正常对照组偶见凋亡细胞核,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数量增加,减压后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肌细胞出现凋亡有重要意义,它是引起骨骼肌萎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及数量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术后3、7、14d和21d损伤断面头、尾侧脊髓中凋亡神经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损伤后不同时点脊髓灰、白质均有凋亡细胞分布,细胞核呈紫色及黄褐色双重染色,形态不一;损伤后3d,脊髓损伤断面头、尾端腹角即出现大量神经细胞凋亡,并持续至21d;各时点头、尾侧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腹角神经细胞凋亡数均增加(P〈0.05);凋亡的胶质细胞数在21d较14d减少(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广泛存在神经细胞凋亡,是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以探讨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分别在30min,2、4、8、24、48和72h处死取材(n=6),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以检测p53,bcl-2,bax的表达。结果:损伤4h后P53,Bax蛋白及p53mRNA大量表达,其中P53蛋白在24h达到高峰,而Bcl-2仅有少量表达,bcl-2mRNA未见表达。结论:脊髓损伤后凋亡基因(p53,bax)大量表达,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早期不同时间段内脊髓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①假损伤组(对照组,n=8)与②损伤组(实验组,48只);假损伤组仅打开T10及部分T,、Tn椎板,实验组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12h、24h、3d、5d、7d、10d)随机处死8只取材;分别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脱氧核糖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在损伤及周边脊髓灰、白质中偶有Survivin蛋白表达、实验组12h有极少表达、3d时可见较多Survivin蛋白表达,然后开始下降;10d时与对熙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在脊髓损伤后对照组有少量细胞凋亡;而试验组12h就出现大量凋亡细胞,3d达高峰,5d和7d明显减少,10d仍有少量表达;实验组24h、3d、5d、7d、10d细胞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Survivin表达呈上升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细胞凋亡成正相关,脊髓损伤后Survivin的表达升高参与了押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伴脊髓不全损伤兔寰枢椎前脱位模型,观察模型早期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建立伴脊髓不全损伤兔寰枢椎前脱位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术后6 h、24 h、72 h损伤节段脊髓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伤后6 h,损伤节段脊髓可见阳性神经细胞大量表达,至24 h损伤段阳性神经细胞达高峰,持续至72 h阳性神经细胞数见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数均增加(P〈0.05),凋亡的神经细胞数在24 h较6 h、72 h均更多(P〈0.05)。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可成功制备寰枢椎前脱位并脊髓损伤模型,在模型寰枢椎可靠固定的前提下(未复位),脊髓损伤逐渐加重,脊髓损伤后广泛存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