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海南省百岁老年人群贫血与营养不良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入户走访的海南省百岁老人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定义百岁老人贫血,以血红蛋白浓度作贫血分组(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 g/L;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 g/L),比较百岁老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以及不同性别的营养指标的差异,同时,以血红蛋白浓度作因变量,营养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300名百岁老人,其中女性239名(79.67%),男性61名(20.4%);贫血人数115名(38.3%)。贫血组百岁老人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百岁老人的性别、白蛋白和胆固醇是影响血红蛋白浓度的主要因素(P 0.05),而年龄、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不是血红蛋白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百岁老人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白蛋白和胆固醇浓度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注重百岁老年人群的营养补充改善百岁老人贫血状况,利于提高百岁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叶建州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叶教授从血热、血燥论治寻常型银屑病,根据其临床经验拟定消银1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消银2号清热凉血、育阴润燥,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治疗,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前路组)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后路组),记录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改良JOA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路组、术中失血量大于后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与后路组的JOA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由术前的[(9.27±2.05)vs(9.43±2.46)],增加至术后1周的[(18.63±1.87)vs(17.80±1.65)],术后12周的[(21.50±1.38)vs(20.80±1.58)],进一步增加至术后24周的[(23.63±1.27)vs(22.97±1.77)],两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结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及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都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后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探讨巴曲酶是否对溶栓并发脑出血有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血管内细丝栓堵大脑中动脉 (MCA) 2h后拔除线栓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用巴曲酶、尿激酶以及两者联合治疗 ,同量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观察MCA缺血再灌注后 2 4h、48h各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 ,脑出血发生及 2— 48h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MMP 9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及体积百分比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小 ,各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尿激酶组有 5例发生脑出血 ,巴曲酶组无脑出血 ,联合应用巴曲酶与尿激酶组脑出血发生少于尿激酶组 ,但无显著性 ;巴曲酶组和联合应用巴曲酶与尿激酶组梗死灶周边MMP 2、MMP 9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尿激酶组。结论巴曲酶溶栓可使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灶体积减小 ,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无脑出血并发症 ,这一作用可能与巴曲酶抑制MMP 2和MMP 9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丛琳 《山东医药》2008,48(5):108-10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肺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目前,随着高分辨率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等实验室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别是胸腔镜和开胸肺活检的开展,其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就IPF的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认知、精神行为、生活能力及护理负担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33例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等评估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生活能力,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艾泼沃兹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将各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根据PSQI得分将患者分组,比较有无睡眠障碍的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PSQI量表中各类型的睡眠障碍在AD患者中均有发生,发生率最高的依次为睡眠干扰(57.6%)、睡眠效率减低(54.5%)、日间功能障碍(51.5%)。PSQI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与CDR得分呈正相关。AD患者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定向力、即刻记忆、绘图等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AD患者中有睡眠障碍的较无睡眠障碍的CDR得分高,MMSE得分低。精神症状中,妄想、情感淡漠、食欲/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有睡眠障碍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护理负担量表得分高于无睡眠障碍患者。结论 AD患者普遍出现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其痴呆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等密切相关,相对应的护理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8.
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例血液病合并IF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确诊(proven)1例、拟诊(probable)8例、疑似(possible)3例,分别给予氟康唑、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伊曲康唑121服胶囊或伏立康唑治疗,并同时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高白细胞。治疗后确诊组1例死亡、拟诊组8例死亡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疑似组3例中死亡、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各1例,总病死率为41.7%。结论血液病合并IFD病死率高,在治疗IFD的同时,应用G-CSF对于血液病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者,及早配合抗真菌药物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与认知、精神行为、生活能力及护理负担的关系。方法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33例患者病历资料,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等评估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生活能力, 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艾泼沃兹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 将各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根据PSQI得分将患者分组, 比较有无睡眠障碍的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PSQI量表中各类型的睡眠障碍在AD患者中均有发生, 发生率最高的依次为睡眠干扰(57.6%)、睡眠效率减低(54.5%)、日间功能障碍(51.5%)。PSQI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 与CDR得分呈正相关。AD患者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定向力、即刻记忆、绘图等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AD患者中有睡眠障碍的较无睡眠障碍的CDR得分高, MMSE得分低。精神症状中, 妄想、情感淡漠、食欲/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有睡眠障碍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护理负担量表得分高于无睡眠障碍患者。结论 AD患者普遍出现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 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其痴呆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等密切相关, 相对应的护理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68例高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椎弓根入路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填充量以及X线放射次数明显低于B组,A组渗漏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手术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两组术前及术后24h、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胸腰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两种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疗效确切,单侧入路患者手术时间更短,X线放射次数少,双侧入路患者的手术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