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144例非透析的CKD住院患者,按肾功能严重程度分为CKD1~2期、CKD 3~4期和CKD 5期。比较各组患者SDB、夜间低氧血症及日间嗜睡(EDS)患病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KD患者合并SDB的危险因素。结果 CKD 1~2期、CKD 3~4期及CKD 5期合并中度SDB的患病率分别为30.0%、53.5%及60.5%(P=0.03);夜间低氧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3.3%、56.3%及65.1%(P=0.001);EDS的患病率分别为33.3%、57.7%及62.8%(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均为CKD患者合并中至重度SDB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心功能不全的危险程度最高(OR=7.034,95%CI 1.255~39.420);与CKD 1~2期和CKD 3~4期比较,CKD 5期的危险程度更高(OR=3.569,95%CI 1.324~9.62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负相关(r=–0.327,P=0.000)。结论 CKD患者普遍存在SDB(以阻塞性为主),且随着肾功能下降,SDB的患病风险增加。CKD患者并发相关合并症,尤其心功能不全,是影响患者合并SDB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86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芬  平芬  张雅芬 《河北医学》2006,12(11):1094-1096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关系及其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86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老年SAHS患者,分析其发生并发症情况及不同年龄组呼吸暂停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应用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BiPAP)治疗的效果.结果:86例老年SAHS患者存在并发症的有82例(占95.35%),合并2种以上疾病47例(54.65%),4种以上疾病36例(41.86%);其中合并高血压56例、冠心病48例、糖尿病38例、脑血管病36例.60~69岁组老年人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70岁以上组老年人以混合性呼吸暂停为主,且70岁以上组与60~69岁组比较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平均SaO2及最低SaO2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SAHS患者并发症多,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暂停的类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都有一定的变化.老年SAHS患者nBiPAP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成年男性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的睡眠监测数据,了解其相关临床特征方法 整群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月该院接诊的120例成年男性重度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睡眠监测指标,分析其与BMI、年龄之间的关系.按体重变化情况分两组(A组36例/B组84例),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体重变化对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按仰卧位、侧卧位分组,运用自身对照样本资料的分析方法 分析体位对SAHS患者的影响.结果 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I)、总呼吸暂停时间/总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平均血氧、总低通气时间/总睡眠时间、总低通气次数/(总呼吸暂停次数+总低通气次数)与BMI呈负相关,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总呼吸暂停次数+总低通气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按体重分组后发现两组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HI、ODI、总呼吸暂停时间/总睡眠时间差异明显.按体位分组后发现在仰卧位与侧卧位情况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重主要增加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时间,增加AHI、ODI等,与低通气指标反而呈负相关.体重短期内快速变化对SAHS患者有明显的影响.仰卧位更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病率不断提高,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同年龄对照组高5-20倍。临床上,CKD与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中风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CVD)密切相关。导致CVD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作用外,CKD患者蓄积的毒素也是CVD的发病原因。尽管目前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发生CVD进展机制研究较多,但是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文从CKD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克拉玛依市区35岁以上汉、维吾尔族鼾症人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区3个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鼾症问卷调查,对1121例鼾症人群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其中汉族582例,维族539例。结果:克拉玛依市区35岁以上习惯性鼾症患者中汉族SAHS患病率为26.7%,维吾尔族为15.3%。SAH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汉、维吾尔族男女性SAHS患病率均随腹围的增加而增加.维吾尔族SAHS患病率随颈围的增加而增加。体质量指数正常或超重的鼾症患者中SAHS患病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18.0%比5.9%和19.4比8.6%)(P<0.01),维吾尔族肥胖患者中SAHS患病率高于汉族(17.8%比14.6%)(P<0.01)。结论:克拉玛依市区35岁以上鼾症人群SAHS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年龄、腹围、打鼾、民族、性别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neasyndrome,SAHS)是一种常见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更高。国际糖尿病联盟在2007年指出:这2种疾病可能具有独立于肥胖因素之外的相关性;二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必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及SAHS的认识。本文就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从睡眠医学角度提高对COPD本质及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124例稳定期COPD患者在不吸氧情况下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以其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次/h诊断为SAHS,选择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与其相匹配的64例单纯COPD患者(单纯COPD组),对比分析其睡眠呼吸紊乱的特点.结果:124例COPD患者中,OS患者占27.4%(34/124);OS组与单纯COPD组患者相比,AHI、睡眠呼吸紊乱类型、低通气指数(HI)占AHI百分比及脉氧饱和度SpO2<90%、85%、8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数(SIT90%,SIT85%,SIT80%)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推测目前在我国稳定期COPD患者中OS发生率为25%~30%;与单纯COPD患者相比,OS组睡眠呼吸紊乱更严重,其类型以低通气为主;OS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存在有更严重低氧血症;SIT90%、SIT85%及最低SpO2是反映OS患者睡眠期低氧血症的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脑血管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项睡眠生理指标的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类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为主.脑卒中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低氧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血压曲线呈非杓状.结论 脑血管病与SAS关系密切,SAS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与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引起的血压波动增大、脑血流量减少、血液黏滞度增高、动脉硬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1~5期的心血管疾病(CVD)患病情况.为更好地防治CKD患者的CVD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602例CK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CKD 1、2、3、 4、5期患者分别有78例(12.96%)、87例(14.45%)、140例(23.26%)、78例(12.96%)和219例(36.38%).CKD 1、2、3、4,5期患者的CVD患病率分别为5.13%(4/78),17.24%(15/87),27.86%(39/140)、26.92%(21/78)、47.49%(104/219).CVD在CKD 1期即已出现,且随CKD的进展其患病率逐渐提高(P值均<0.01).总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为8.64%(52/602),左心室肥厚(LVH)为25.58%(154/602),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12.96%(78/602).CKD 1、2、3、4、5期患者的CAD患病率分别为1.28%(1/78)、5.75%(5/87)、7.86%(11/140)、10.26%(8/78)、12.33%(27/219),LVH患病率分别为0、11.49%(10/87)、16.43%(23/140)、29.49%(23/78)、44.75%(98/219),CHF患病率分别为0、3.45%(3/87),3.57%(5/140)、8.97%(7/78)、28.77%(63/219).随CKD的进展,CAD、LVH、CHF的患病率逐渐提高(P值均<0.01).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伴发和(或)并发CAD 40例(33.06%)、LVH 65例(53.72%)、CHF 55例(45.45%)、心包积液17例(14.05%)和心律失常28例(23.14%).各种检查异常的阳性率从CKD 1期至5期逐步升高(P值均<0.01);各期患者中检查异常的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P值均<0.01).结论 CVD在CKD 1期即已出现,其患病率随CKD的进展而升高,至维持性透析时达高峰.CKD患者的CVD以LVH为最常见,在CKD 2期、3期已明显增加,临床上对CKD 2~3期的患者即应进行LVH的防治,从而避免患者在进入透析前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各期CKD患者CVD的早期筛查指标,但在确诊CVD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测指标.对CKD人群CVD的筛查、防治应从CKD 1期开始.  相似文献   

10.
黄卓  陈懿  付平  夏子敬  汤曦 《西部医学》2019,31(11):1700-1703
【摘要】目的 应用简易睡眠呼吸评估量表探索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门诊随访的CKD患者189例。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完成睡眠呼吸(STOP Bang)量表评估。结果 CKD1~2期患者(96例)、CKD3~4期患者(59例)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34例)经过STOP Bang量表评估发现,OSA高风险111例,低风险78例。其中,CKD1~2期患者中高风险比例为458%(44/96),CKD3~4期中为695%(41/59),ESRD中为765%(26/34)。CKD3~4期与ESRD患者中OSA高风险比例较CKD1~2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性别、年龄、CKD分期与体质指数(BMI)是OSA患病高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在CKD患者中OSA患病风险大,OSA患病风险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中晚期CKD患者中,OSA高风险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性别、年龄、BMI及CKD分期对重点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鼾症病人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部分心血管异常改变的相关性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SAHS的有关疗效作一观察。结果:采用多导睡眠仪将67例60岁以上老年鼾症分为SAHS组和非SAHS组,通过动态心电图及血压检测仪就两组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心率变异性、部分心律异常、冠心病心绞痛的状况作出比较。在SAHS组中将接受nCPAP治疗5-7天后有关心血管状况与治疗前加以比较。结果:鼾症老人中SAHS的发病率较高(47.9%);在SAHS组中,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冠心病心绞痛时硝酸盐疗效不佳,睡眠期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及脉氧饱和度(SpO2)降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SAHS组。经nCPAP治疗后睡眠期不仅鼾声消除、SpO2明显增高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而且心率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恢复。结论:本研究提示SAHS与老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相关性,应用nCPAP不仅对SAHS有较满意的疗效,而且对改善患的心血管病变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时血脂的改变和意义。方法:以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M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睡眠监测,其中单纯MS患者200例,MS合并OSAS患者26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颈围、腰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Epworth睡眠评价量表(ESS)评分。结果:MS+OSAS组患者的BMI、颈围、腰围、TG、TC、LDL-C明显高于MS组,HDL-C明显低于MS组(P<0.05)。MS+OSAS组患者,随着阻塞程度的加重,ESS评分逐渐升高(P<0.05)。结论:MS合并OSAS时可进一步加重血脂的改变;ESS评分可反映OSAS严重程度,积极治疗OSAS亦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86-192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衍生于蛋氨酸代谢的一种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主要通过食物和内源蛋白质分解获取,在体内含量很少,许多因素会导致体内Hcy 的水平升高,如服用药物、蛋氨酸代谢酶的改变、维生素B12、B6、叶酸等缺乏,以及相关的肾脏损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一项对44 个国家的患病率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估计,全球CKD 患病率为13.4%。研究表明,受CKD 影响的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显著增高,CKD 被认为是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VD 是导致CKD 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种传统危险因素无法完全解释这种增加的心血管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传统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CKD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就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一系列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对全因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死亡的影响。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1月,收集北京和上海地区8所医院的T2DM患者1559例。根据是否患有CKD或PAD,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CKD/PAD组,对其进行5年的随访研究。使用生存分析比较各组的生存率,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各组的全因和CVD死亡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结果 经过5年随访,共获得1343例T2DM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370例(27.55%),其中CVD死亡185例(13.78%)。与非PAD非CKD组相比较,CKD合并PAD组的全因和CVD死亡率最高,其RR值分别为3.12(95%CI: 2.30~4.24)和3.47(95%CI: 2.29~5.24)。结论 T2DM患者同时伴CKD和PAD具有较高的全因和CVD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血脂特点。方法:住院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117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61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T2DM+NAFLD)5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肝功能。结果:绝经后女性T2DM组与T2DM+NAFLD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FBP、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组甘油三酯(TG)、BMI、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高于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T2DM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增加和TG升高是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TG升高和体重增加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合并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VD,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相似文献   

17.
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是一种经肠道菌群代谢的生物活性分子,主要经肾清除。慢性 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严重影 响患者的预后。TMAO能导致心肌纤维化,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在CKD患者中,空腹血浆TMAO浓度明显升高, TMAO是CKD患者包括CVD事件在内的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TMAO作为一种“尿毒症毒素”,可能通过发挥 其毒性作用促发炎症反应,诱导氧化应激,促进CKD进展,参与CKD中CVD事件的发生。根据TMAO的体内代谢途 径寻找减少TMAO生成及降低体内血浆TMAO水平的措施也许可以减少CKD中CVD事件的发生,成为改善CKD预后 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群中贫血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关系,并评价其关联是否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影响。方法: 基于开滦研究的前瞻性队列数据,收集2010-2011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 563例糖尿病患者的体检资料。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调整混杂因素后贫血及CKD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全因死亡的关联强度。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7.3 ± 10.3)岁,其中贫血患者占5.2%。贫血患者合并CKD的比例高于非贫血患者(27.2% vs. 20.8%,P=0.001)。研究对象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四分位数间距4.6~5.2年), 随访期间死亡559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34人。贫血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贫血患者(3 220.3/10万人年 vs. 1 257.9/10万人年,P<0.001),而贫血与非贫血两组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9.8/10万人年 vs. 1081.2/10万人年,P>0.05)。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要高于非CKD患者(2 558.3/10万人年 vs. 1 044.0/10万人年,P<0.001;1 605.9/10万人年 vs. 941.6/10万人年,P<0.001)。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贫血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95%(HR=1.95,95% CI:1.50~2.54),贫血合并CKD则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HR=3.61,95% CI:2.48~5.26),非贫血但合并CKD会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HR=1.41,95% CI:1.13~1.74)。结论: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贫血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CKD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贫血合并CKD则会使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应重点加强对贫血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项目(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构建的队列人群,估算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为选择筛查CKD发病风险较高的的重点人群及CKD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CHERRY研究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8岁以上基线无肾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组成队列,提取该队列人群的基线报卡、随访和医疗机构的体检数据,根据体检数据中提供的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 m2)或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3 mg/mmol定义为CKD结局事件,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CKD标准化发病率,并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糖尿病患者CKD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结果:在最终纳入的13 829名糖尿病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随访期间新发CKD共1 087人,粗发病率为23.7/1 000人年(95%CI:22.3~25.2), 标化发病率为14.8/1 000人年(95%CI:12.1~17.6),>6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26.6/1 000人年对11.5/1 000人年,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CKD关联的危险因素是>60岁(HR=1.88,95%CI:1.51~2.35)、共患高血压(HR=1.81,95%CI:1.56~2.10)、总胆固醇(HR=1.07,95%CI:1.00~1.14)和糖尿病病程(每年HR=1.02,95%CI:1.00~1.0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保护因素(HR=0.49,95%CI:0.40~0.61)。性别、吸烟、饮酒状况及空腹血糖随访均值与CKD发生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性别、年龄是否≤60岁、总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男>1.0 mmol/L,女>1.3 mmol/L)及糖尿病病程是否<5年分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总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达标,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宁波市鄞州区糖尿病患者的CKD发病率较高,年龄>60岁和共患高血压是与CKD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将年龄>60岁、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作为CKD的重点筛查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