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肾活检证实的肾小球肾炎合并AIN患者的资料,以同期无肾小球疾病的AIN患者 35例作为对照。 结果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占同期AIN的37.5%。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药是引起AIN的主要病因。76.2%的患者就诊原因为发现血肌酐升高。肾组织学检查同时存在肾小球肾炎和AIN的病理改变,肾间质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平行,前者普遍重于肾小球损害,肾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对诊断有提示价值。随访中,64.7%的患者肾功能最终恢复正常或基线水平,中位恢复时间为150 d(单纯AIN组为60 d),两组患者在2年内肾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AIN的症状易被肾小球肾炎掩盖。肾活检对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治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肾小球和肾血管多正常或轻度病变。1898年,Councilman在对一组白喉和猩红热患者尸检时首先提出了这一名称。因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损害,故也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ATIN)。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异,据文献报道,在大量肾活检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约占1%~2%,在因急性肾衰行肾活检的患者中约占5%~15%[1]。近年来,随着各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目的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对先天性单肾缺如(URA)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并对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我院81例无血缘关系汉族成人URA患者进行FRAS1、FREM1及FREM2基因外显子测序,对检出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法测序验证,并在100名正常汉族人群中验证。结果:共发现18例患者在该3种基因上存在18种致病突变,包括15种错义突变和3种插入/缺失突变,共计19例次。其中,FRAS1基因10例患者发生9种突变、FREM1基因4例发生4种突变、FREM2基因5例发生5种突变,有1例患者同时发生1种FRAS1基因突变和1种FREM2基因突变。临床分析发现携带突变组患者左侧肾脏缺失比例大于未携带组(77.8%比42.9%,P=0.009),其余临床特征均无明显差异。结论:FRAS1、FREM1、FREM2基因是URA常见的致病基因。FRAS1、FREM1及FREM2基因杂合错义突变可能是其常见致病类型,发生该3种基因突变患者更易出现左侧肾脏缺如,但并不引起其余临床表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分析早、中期慢性肾脏疾病(CKD)住院患者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1.73m2)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将患者分成早、中期CRF组和非CRF组。结果:资料完整的病例共661例,其中非CRF组有330例;CRF组331例。相关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高尿酸血症、蛋白尿、贫血和年龄与早、中期CRF有关联(P<0.05)。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四格表的比值比(oddsratio,OR)和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蛋白尿、高尿酸、贫血、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的OR值分别为7.648、4.589、3.118、1.939、1.889和1.450;高尿酸血症和蛋白尿的OR值为7.57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生CRF的可能危险因素依次为贫血、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蛋白尿。结论:早、中期CRF高危因素中,主要为高尿酸血症,其次为蛋白尿、贫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尿酸合并蛋白尿者发生CRF的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5.
人类疾病谱早已从“传染病时代”跨入了“慢性病时代”,慢性肾衰竭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透析与肾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谈“尿毒症”色变的观念已经渐渐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肾衰竭本身往往并不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而肾衰竭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才是威胁生命的真正“杀手”,因此,防治各种并发症,对肾衰竭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获取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其高危人群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中259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沉渣镜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Scr、BUN、血尿酸、血糖、血胆固醇(Cho)、血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及肾脏B超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及接受技术指导,同时培训社区居委会有关人员,以便与居民的沟通与联络。3个月后对ACR试纸半定量检查阳性者进行复查。 结果 在2554例资料完整的居民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3%;肾功能下降为5.8%;镜下血尿为1.2%。该人群中CKD患病率11.8%,知晓率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CKD的最强烈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其余依次为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结论 在上海城市社区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1.8%,知晓率仅为8.2%。CKD的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3月间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随访并行心脏超声检查的维持性PD患者资料,筛查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以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transmitral flow velocity,E)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e’)比值(E/e’)筛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E/e’>14)与对照组(E/e’≤14)患者心脏超声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差异,并探讨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03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组(n=31)尿素清除指数(Kt/V)、血压达标率低于对照组(U/χ^(2)=1406.000、4.382,P=0.037、0.036),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U/t/χ^(2)=690.000、2.390、2.484、2.051、12.322,P=0.002、0.019、0.015、0.043、<0.001)。Logistic回归提示:NT-proBNP高(OR=5.790,95%CI:1.724~19.440,P=0.004),BMI升高(OR=1.226,95%CI:1.028~1.462,P=0.023),水肿(OR=3.827,95%CI:1.190~12.310,P=0.024)是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水肿、NT-proBNP高、BMI升高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ACEI/ARB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非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性FSG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情况,比较ACEI/ARB组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例原发性FSGS患者,男22例,女12例,男女比例1.83∶1,中位发病年龄38(22~80)岁,ACEI/ARB组和激素组治疗后蛋白尿水平较基础值均下降,但两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降蛋白尿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临床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EI/ARB与单纯激素治疗非肾病综合征FSGS患者的疗效相当,今后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为该类患者制定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1~5期的心血管疾病(CVD)患病情况.为更好地防治CKD患者的CVD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602例CK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CKD 1、2、3、 4、5期患者分别有78例(12.96%)、87例(14.45%)、140例(23.26%)、78例(12.96%)和219例(36.38%).CKD 1、2、3、4,5期患者的CVD患病率分别为5.13%(4/78),17.24%(15/87),27.86%(39/140)、26.92%(21/78)、47.49%(104/219).CVD在CKD 1期即已出现,且随CKD的进展其患病率逐渐提高(P值均<0.01).总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为8.64%(52/602),左心室肥厚(LVH)为25.58%(154/602),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12.96%(78/602).CKD 1、2、3、4、5期患者的CAD患病率分别为1.28%(1/78)、5.75%(5/87)、7.86%(11/140)、10.26%(8/78)、12.33%(27/219),LVH患病率分别为0、11.49%(10/87)、16.43%(23/140)、29.49%(23/78)、44.75%(98/219),CHF患病率分别为0、3.45%(3/87),3.57%(5/140)、8.97%(7/78)、28.77%(63/219).随CKD的进展,CAD、LVH、CHF的患病率逐渐提高(P值均<0.01).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伴发和(或)并发CAD 40例(33.06%)、LVH 65例(53.72%)、CHF 55例(45.45%)、心包积液17例(14.05%)和心律失常28例(23.14%).各种检查异常的阳性率从CKD 1期至5期逐步升高(P值均<0.01);各期患者中检查异常的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P值均<0.01).结论 CVD在CKD 1期即已出现,其患病率随CKD的进展而升高,至维持性透析时达高峰.CKD患者的CVD以LVH为最常见,在CKD 2期、3期已明显增加,临床上对CKD 2~3期的患者即应进行LVH的防治,从而避免患者在进入透析前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各期CKD患者CVD的早期筛查指标,但在确诊CVD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测指标.对CKD人群CVD的筛查、防治应从CKD 1期开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 h血压动态变化,探讨昼夜节律异常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肾脏科CKD患者236例,高血压科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43例。病例分组:正常对照组(NC)1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EHC)43例;CKD血压正常组(NCKD)130例;CKD伴血压升高组(HCKD)106例。动态血压监测(ABPM)采用携带式的动态血压检测仪,ABP Report Mangement System Version 1.03.03进行数据分析。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昼平均值,下降率≥10%,称勺型血压;<10%,称非勺型血压。结果 在血压正常的患者中,NCKD组的平均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NC组[(111.2±10.8)比 (91.6±7.5),(68.7±9.5) 比 (56.2±4.6)mm Hg,P < 0.05];而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在高血压患者中,HCKD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EHC组[(141.9±16.5) 比(118.6±16.4), (84.5±10.6)比(73.0±11.1)mm Hg, P < 0.05]。CKD患者无论血压正常或升高,其心率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加快,尤其是夜间心率无明显下降。NCKD组、HCKD组与NC组、EHC组相比,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数值较小,尤其是CKD伴血压升高组,呈典型的非勺型血压模式。NC组血压节律消失者占7.14%,EHC组为37.2%,NCKD组为70.0%,HCKD组为81.6%。结论 CKD患者无论血压正常或升高,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减少或消失,呈典型的非勺型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降低血压值的同时,还需降低血压负荷和调整血压昼夜节律,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