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患者(106膝)行TKA,均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进行置换,使用骨水泥固定,不置换髌骨。记录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由术前的22~54(36.42±5.64)分提高至81~93(83.60±7.34)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54°~85°(64.2°±5.1°)提高至102°~120°(106.9°±5.1°),P0.05。X线检查未发现骨溶解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用于TKA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体会.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例(14膝)TKA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加自制含抗生索骨水泥植入,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获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10例12膝治愈,1例再次行二期置换后治愈,1例因软组织条件太差致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效果确切,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翻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二期假体翻修置换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方法对5例(5膝)TKA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行二期假体翻修置换术:一期清创后,置入抗生素骨水泥旷置,术后使用6周敏感抗生素,停药后连续2次穿刺培养细菌阴性,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逐步下降至正常后行二期假体置换,并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结果术后5例均获平均随访20(3~3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HSS评分由术前平均38(10~60)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78(65~84)分,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平均82(65~88)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86°(60~100°)。结论二期假体翻修置换可以彻底清除感染灶,并使膝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是治疗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CR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56例(64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CR假体进行TKA。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56例TKA患者均恢复满意,且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无一例出现感染、松动及异响。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HSS评分由术前的34~48(41.00±4.34)分提高到术后2年的68~97(86.50±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6膝,良16膝,可2膝,优良率96.9%。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34°~90°(61.93°±18.22°)提高到术后2年的117°~130°(122.17°±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假体TKA对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及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明确其疗效。其中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为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强直性脊柱炎双膝关节病变1例,膝关节翻修2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80°~100°,平均90°;HSS评分11~40.5分,平均25.5分。结果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8个月,平均12个月,畸形矫正,疼痛消失,无1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行走步态恢复,膝关节屈曲达110°~140°,平均127.5°,无伸展滞缺,较术前平均增加37.5°。 HSS评分88~95分,平均91.2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65.75分,优良率100%。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对复杂膝关节病变及翻修术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假体选择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8年7月10年间使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28例患者(30例膝) 临床效果.其中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岁(42~75岁);左膝10例,右膝20例.病因: 膝内翻合并重度骨关节炎8膝, 类风湿关节炎2膝,创伤性关节炎3膝,畸形性骨炎1膝,严重膝外翻畸形6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翻修10膝(6例感染后松动,4例无菌性松动).术前术后使用K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3 h10 min(1 h 30 min~6 h3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990 ml(150~3 000 ml),术中及术后平均输异体血1 300 ml.28例病例平均随访51个月(12~120个月).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9.5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77.9分(28~93 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22.5(0~50分)增加到术后的50.5分(0~90分).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58.4°( 0°~90°)提高到术后的72.8°(10°~100°).1例发生髌腱断裂,1例发生假体断裂,5例发生>10°的伸膝迟滞,8例出现明显的膝前痛.[结论]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中期随访结果满意,但因其手术损伤大,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37例(48膝)严重膝关节OA患者,采用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美国强生公司))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患侧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42膝)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随访22.6个月,本组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关节脱位。1例术后1个月发生皮下浅表感染,给予分层穿刺,敏感抗生素治疗;1例术后3 d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均治愈。术前患者HSS评分为37~46分(平均43.27分),术后为73~96分(平均87.22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为112°~128°(平均117.52°),明显高于术前的40°~90°(平均6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平台型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满意,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ndo-Model铰链膝假体在重度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0例重度外翻畸形膝关节患者,采用铰链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29~72岁,平均45岁。8例为单侧,2例类风湿患者为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及术后进行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3、6、12、24、36个月门诊随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畸形矫正,稳定性及功能均良好,伸直均达到180°,主动屈曲可达95°~125°,平均110°。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34.25分,提高到术后86.73分,下肢畸形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良好,FTA平均6.62°,假体位置良好,承载假体可靠。结论 EndoModel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重度外翻畸形效果满意,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患者93膝行TKA,采用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安装假体,膝关节均未进行髌骨置换.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固定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评分)评定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33.61±7.34)个月(24~48个月).末次随访时,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增加,由术前68.76°增加至术后107.53°(P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伴重度屈曲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长期随访结果,探讨其关键的手术技术和康复措施。方法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18例RA伴重度屈曲畸形患者32膝行TKA,平均年龄38.8岁。RA病程14.2年,畸形时间6.5年;术前畸形67.5°,活动度20.3°,合并内翻畸形3例,外翻11例;术前股四头肌肌力3级7例,4级11例;HSS评分21.1分。术前锻炼股四头肌肌力,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增加截骨,术后伸直支具及伸膝锻炼。术后1、2、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评价关节活动度、生存率、HSS评分等。结果 16例患者获得随访,5~10年随访10例18膝,10年以上6例11膝。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屈曲畸形3.7°,活动度103.2°,HSS评分为81.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膝翻修,假体生存率93.1%。无感染及侧副韧带损伤。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术后股四头肌功能训练,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增加股骨远端截骨,膝关节RA伴重度屈曲畸形患者TKA术后中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假体回植作为间隔物的非常规一期翻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5月至2016年6月收住于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1例,采用非常规一期翻修的治疗手段,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将消毒后的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和新内衬作为关节间隔物,待感染控制后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行二期翻修手术,评估两次翻修术后关节活动和感染控制情况,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个月(6~45个月)。全部患者一期手术后均可带引流管下地行走,术后5 d活动范围均可达到90°。一期手术后只有1例患者进行了二期手术安装永久性假体,1例患者在一期手术后1年再次发生关节感染,按上述方法取出假体后再次使用原假体做间隔物翻修,术后无感染复发迹象,该患者拒绝置入新假体。其余9例患者均拒绝行二期手术。9例患者中3例活动时有轻微疼痛,余6例基本无疼痛。一期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2±30)°(10°~100°)、(104±9)°(90°~120°)(t=4.659,P0.01),感染控制率为90.9%。结论原假体回植作为间隔物的非常规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高或低限制性假体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二期翻修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40例, 按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种类分为低限制性假体组和高限制性假体组。低限制性假体组28例(28膝), 男12例、女16例, 年龄69.0(63.0, 74.0)岁, 体质指数为(25.18±0.55) kg/m2;高限制性假体组12例(12膝), 男5例、女7例, 年龄66.5(65.0, 71.5)岁, 体质指数为(23.94±0.51) kg/m2。均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 低限制性假体组1例使用旋转铰链膝RHK、27例使用髁限制性假体LCCK;高限制性假体组3例使用旋转铰链膝RHK、1例使用髁限制性假体PFC Sigma MBT、8例使用髁限制性假体LCCK。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髌骨合理设计后重塑在全膝关节置换(TK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股骨假体滑动轨迹及所需置换髌骨的形态,对56例TKA患者(72膝)术中进行髌骨合理设计并重塑,观察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仅1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70°,活动较差,但疼痛明显减轻;其余患者屈曲活动度在0°~110°。KSS评分:优69膝,良2膝,中1膝,优良率达到98.6%。结论术中根据股骨假体滑动轨迹对髌骨合理设计并重塑,可以使未进行髌骨置换的TKA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收集六家医院因膝关节炎性疾病接受机器人辅助TKA治疗的69例患者资料, 男24例、女45例, 年龄(52±6)岁(范围46~72岁), 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炎53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术前提取患者的CT数据并通过机器人系统设计个性化的假体摆位方案, 确定假体尺寸、下肢力线及股骨和胫骨截骨量;术中根据假体摆位方案由机器人控制截骨模板完成截骨, 测量术中截骨量与术前规划截骨量以验证机器人辅助TKA的截骨准确性。术后根据X线片测量冠状面的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和髋-膝-踝角;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 KSS), 包括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 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7.3±2.3) min(范围80~110 min), 出血量为(320.0±6.2) ml(范围300~350 ml)。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82.2°±1.1°提高至术后119.7°±0.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夏科氏(Charcot)膝关节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8年12月采用TKA治疗15例(19膝) Charcot膝关节病患者。6例8膝采用半限制假体,8例9膝采用旋转铰链膝(RHK)假体,1例2膝分别采用上述假体。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120个月,平均(39.21±33.81)个月。随访过程中,半限制性组1例术后2年术侧髋部疼痛乏力,影响行走,诊断Charcot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可,假体无松动,予保守治疗处理。RHK组1例术后1年因外伤至术侧股骨颈骨折,行保守治疗,随访5年未见异常。1例术后1年因外伤至假体半脱位,行翻修术更换垫片及股骨侧旋转轴,随访至今4年膝关节功能尚可,假体位置满意。1例术后3个月出现髌韧带断裂,行修补术后治愈。末次随访时,两组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半限制组HSS评分高于RH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限制组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RHK组两时间点间ROM无显著变化(P0.05),半限制组ROM显著高于RHK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冠状股骨角、冠状胫骨角及胫骨后倾角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限制组术后髋膝踝角显著小于RHK组(P0.05)。[结论]半限制性假体和RHK假体均可作为TKA治疗Charcot膝关节病的适宜假体选择,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近期结果,远期效果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治疗膝关节炎合并髌骨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TKA联合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治疗10例膝关节炎合并髌骨完全脱位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髌骨位置以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术后摄X线片复查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髌骨完全复位。随访期间,无一例髌骨复发脱位,无假体周围骨溶解和松动。膝关节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机械轴膝外翻、膝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KA联合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治疗膝关节炎合并髌骨完全脱位,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TKA)在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特点。方法对8例膝关节严重创伤后形成的骨性关节炎施行了TKA手术,术中采用植骨、加装金属垫片的方法修复塌陷的胫骨平台,对内、外翻不稳的膝关节选择了CCK假体代偿由侧副韧带损伤引起的不完全功能缺失,严重者甚至使用旋转型铰链膝,其他还有通过后方的软组织松解等技术来增加关节活动度。结果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8例由术前的平均42分上升至术后的平均88分(P<0.05),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76°升至术后的平均106°(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以上,平均2.1年,随访结束时膝关节评分平均82分(P<0.05),关节活动度平均93°(P<0.05)。结论根据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损伤特点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TKA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术中注意防止因骨折畸形愈合所导致的技术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EMINI PS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初期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LINK公司的膝关节假体GEMINI PS行TKA治疗膝关节疾患28例(32膝),术前及术后应用膝关节HSS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3周与术前HSS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S评分:优24膝,良8膝,短期优良率100%.结论 GEMINIPS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并且能在术后短期内提升膝关节活动度,达到高屈曲状态.其手术效果取决于适应证的选择,假体的设计改良,成熟的手术技术以及良好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甲型血友病膝关节病变的疗效、手术特点、假体选择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甲型血友病膝关节病变患者19例(25膝);年龄18~54岁,平均33.4岁.Ⅷ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为手术当天补充至100%,术后3 d内80%以上,术后3 d至一周60%以上.术后进行以持续被动活动器(CPM)为主的功能锻炼,锻炼时机为Ⅷ因子输注后6 h内.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疼痛、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 18例(24膝)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54月,平均31个月.术前患者HSS评分为平均(51±14)分(31~64),术后HSS评分为平均(86±9.5)分(62~110).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55°±26.3°(10°~100°),改善为术后平均82°±18.6°(60°~100°).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19°±13°(0°~45°),改善为术后平均2.7°±3.2°(0°~10°).所有患者术后1~5 d时间内检测的平均Ⅶ因子浓度为74.07%.术后1例发生关节出血,1例发生腓总神经麻痹,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假体感染行翻修术.结论 在合理补充凝血因子条件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症状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0年3月,15例(18膝)严重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FTA角,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且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限制性小的假体或非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及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FTA角由术前的27.0°(20°~35°)降低至4.5°(0°~9°);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9.4°(70°~90°)提高到109.7°(100°~120°);KSS评分由术前的28.9分(15~40分)提高到88.7分(85~95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3.0分(0~40分)提高到89.1分(85~95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所有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纠正,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及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对于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限制性小的假体或非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从而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