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6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xillin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3例食管癌组织中Paxillin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6%和79.4%;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5.0%,Paxillin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ill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Paxillin和MMP-9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过程,在食管癌的转移和侵袭过程中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1.0%)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2.0%)(χ2=5.877,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340,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52.0%)(χ2=4.244,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56.0%)及表达水平(0.992±0.090)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8.0%,1.075±0.181)(P<0.05),并且其低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72.0%)及表达水平(1.030±0.153)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44.0%,0.943±0.08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深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广西地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食管癌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VEGF、MMP-9的表达。结果:VEGF及MMP-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VEGF及MMP-9的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MMP-9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50,P<0.05)。结论:VEGF及MMF-9的表达在广西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侵袭、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两者存在正相关,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E-钙黏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E-cad的表达,以30例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并结合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E-cad在76例食管鳞癌中异常表达率59.21%;而在3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异常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E-cad的异常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结论:E-cad在食管鳞癌中呈异常表达,其异常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勇文  张晋  冯钢 《陕西医学杂志》2014,(11):1464-146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取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33的表达,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分析探讨CD133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中CD133及Ki67的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高,且CD133的表达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同时CD133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具有相关性。但CD133与Ki67的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具有相关性,可以成为评价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判断预后的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静  高明太  周永宁  韩彪  刘健  寇伟  姬瑞  路红 《医学争鸣》2005,26(18):1664-166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E-钙黏蛋白(E-cad)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食管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食管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4/67 vs 6/31, P<0.01),异常表达率为50.8%;食管癌E-cad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形态无关(P>0.05). 结论:E-ca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判断食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MP-9、Survivin、COX-2及Ki67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患者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9、Survivin、COX-2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Survivin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MMP-9、Survivin和COX-2的阳性表迭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灶的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MMP-9的阳性表达率又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且三者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MMP-9、Survivin、COX-2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Ki67LI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MMP-9、Survivin、COX-2及Ki6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做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调节因子Ets-1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Ets-1在68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ts-1在食管癌肿瘤组织高表达,远高于癌旁组织(P<0.005);Ets-1在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各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且Ets-1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未发现Ets-1在食管癌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结论:Ets-1在食管癌组织高表达,并与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胃癌患者活检或手术标本中的MMP-2表达,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空腹血清CEA水平,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肝、胰转移和腹膜、脉管受侵犯的关系。结果: CEA血清水平与淋巴结、肝脏、腹腔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1~P<0.005),而与胃癌分化程度、胰腺转移、脉管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系(P>0.05)。MMP-2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肝脏、胰腺、脉管和腹腔转移与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MMP-2、CEA在胃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MP-2、CEA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胃癌病变发展、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28例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MMP-1及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M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81.25%及17.86%(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而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5.00%及25.00%(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而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MMP-1、VEGF-C两者协同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MP-22(基质金属蛋白酶-2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5例子宫内膜癌、5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MMP-22的表达阳性率为83.6%。5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MMP-22的表达阳性率为50%,二者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为高(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MMP-22的表达显著增高;在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MMP-22的表达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MP-22的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提示MMP-22可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叉头框C2(FOXC-2)、YB-1及相关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3例胃组织标本,包括正常胃黏膜5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50例,胃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组织93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7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远处转移组织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组织中FOXC-2、Y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同正常及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相比,胃癌原发灶组织中FOXC-2,YB-1,Vimentin和MMP-2表达升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C-2、YB-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Vimentin的高表达及MMP-2的表达之间存在弱相关。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提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FOXC-2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出现,YB-1蛋白的阳性表达亦增高(P<0.05)。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MMP-2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P<0.05)。结论FOXC-2、YB-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及上调转移相关分子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3.
CD147和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147(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4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CD147和MMP-2的表达率阳性率为79.4%(35/44)和70.5%(31/44).10例不典型增生中CD147和MMP-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4/10)和50%(5/10),二者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高(P<0.0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二者的表达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加相应增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深度的增加,CD147和MMP-2的表达显著增高;二者在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P<0.01) .结论 CD147和MMP-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的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提示CD147和MMP-2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MP-14和TI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术后石蜡包埋标本6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14和TIMP-2的表达水平,分析MMP-14和TI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MP-14和TI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和80.0%,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MMP-1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关联,在浸润浆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 C+D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5%、94.1%和94.3%,显著高于未及浆膜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 A+B期的68.2%、73.1%和76.0%(P<0.05)。TIMP-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关联,在浸润浆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 C+D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64.7%和62.9%,显著低于未及浆膜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 A+B期的81.8%、88.5%和92.0%(P<0.05)。MMP-14和TI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1.0,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MMP-14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TIMP-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二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胆管癌及5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结果:VEGF和MMP-9在胆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胆管癌中VEGF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和MMP-9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其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胆管癌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乳腺癌(10例导管内癌,36例乳腺浸润癌),10例乳腺增生组织MMP-9、CD44v6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MMP-9和CD44v6在乳腺增生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导管内癌、乳腺浸润癌表达率显著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MMP-9与CD44v6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9和CD44v6的过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限制对人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5%及10%胎牛血清(FBS)处理HTR-8/SVneo细胞48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的IGF-1及MMP-2 mRNA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IGF-1、MMP-2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进一步添加人重组IGF-1处理后,观察HTR-8/SVneo细胞MMP-2表达、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随着血清浓度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血清限制抑制细胞IGF-1、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导致细胞侵袭力下降(P<0.05);补充人重组IGF-1能显著上调HTR-8/SVneo细胞MMP-2表达水平(P<0.05),促进HTR-8/SVneo细胞侵袭(P<0.05).结论 血清限制下调人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IGF-1表达,可能通过引起其MMP-2表达降低来介导细胞侵袭力下降;补充人重组IGF-1有助于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2例子宫切除标本,其中60例子宫内膜腺癌按临床分期分为Ⅰ期(26例)、Ⅱ期(19例)和Ⅲ期(15例);按组织学分级分为1级(29例)、2级(19例)和3级(12例);按肌层浸润分为无肌层浸润(8例)、肌层浸润<1/2(11例)和肌层浸润>1/2(41例);按有无淋巴转移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54例)及有淋巴结转移组(6例),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和 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和80.0%,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60%)及内膜单纯增生组织(20.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期及组织学3级子宫内膜癌组织MMP-2和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Ⅰ期及1级子宫内膜癌(P<0.05);有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和 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P<0.05)。结论:MMP-2和 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MMP-2和 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肌层浸润、淋巴转移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β-连接素(β-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胃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和4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β-cat和MMP-2的表达。结果:①β-cat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为胞膜表达,而在胃腺癌组织中出现胞膜、质、核三种表达方式,MMP-2在肿瘤细胞中则为胞质表达。②β-cat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膜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而其胞质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β-cat膜表达下降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β-cat胞质表达则在肿瘤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5)。③MMP-2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下降、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④MMP-2的表达与β-cat的膜表达呈负相关。结论:β-catenin的表达异常导致细胞之间的黏附力下降,MMP-2的表达增高预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增强,且两者协同作用,在胃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p53,Ki67,VEGF和MMP-9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Ki67,VEGF,MMP-9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38例胶质瘤组织中p53,Ki67,VEGF,MMP-9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和MMP-9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P<0.05),而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无显著性相关.VEGF和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p53表达与Ki67,VEGF,MMP-9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Ki67和MMP-9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