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FAK、Paxillin和MMP-9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ESCC组织、2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6例健康食管黏膜组织中FAK、Paxillin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3种蛋白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FAK、Paxillin及MMP-9蛋白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和Paxillin蛋白表达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MMP-9与FAK、Paxill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99和0.464,P值分别为0.022和0.000).结论 FAK、Paxillin及MMP-9的高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和淋巴结组织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癌组织中Paxillin表达率与浸润深度(P<0.01)、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等因素有关;CD44v6表达率与浸润深度(P<0.05)、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等因素有关;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axillin和CD44v6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Paxillin和CD44v6在淋巴结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m23在广西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80例食管癌组织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MMP-9、nm23的表达.结果 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MMP-9的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nm2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nm23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无关(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MMP-9与nm23呈负相关(P<0.05).结论 MMP-9在广西食管癌的发生、侵袭、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nm23的表达缺失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食管癌预后指标之一;MMP-9、nm23在参与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相互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xin蛋白和MMP-14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2例食管鳞癌标本中Axin蛋白和MMP-14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食管鳞癌中Ax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8.9%,在有纤维膜浸润食管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纤维膜浸润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食管鳞癌中MMP-1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5%,在高分化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干中低分化者(P<0.05);在有纤维膜浸润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纤维膜浸润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食管鳞癌Axin和MMP-14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Axin蛋白的低表达和MMP-14蛋白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均有关,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有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及MMP-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6.7%(46/60)、60.0%(18/30)、43.3%(2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2,P<0.05);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4/60)、80.0%(24/30)、36.7%(2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1,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7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CD44V6和MMP-7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m23-H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m23-H1及MMP-7蛋白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7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nm23-H1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5.0%(57/60)、56.7%(17/30)、21.7%(13/6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MMP-7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73.3%(43/60)、80.0%(24/30)、36.7%(22/6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m23-H1与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nm23-H1和MMP-7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m23-H1及MMP-7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PARγ和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PARγ和MMP-7蛋白在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5例非典型性增生组织和13例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PARγ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5%,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20%)和正常黏膜(7.7%)(P<0.05);MMP-7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28.0%)和正常黏膜(0%)(P<0.05).PPARγ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MMP-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PARγ和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PARγ和MMP-7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具有高表达,且表达具有肿瘤特异性,提示PPARγ和MMP-7在食管鳞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广西地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食管癌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VEGF、MMP-9的表达。结果:VEGF及MMP-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VEGF及MMP-9的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MMP-9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50,P<0.05)。结论:VEGF及MMF-9的表达在广西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侵袭、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两者存在正相关,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1.0%)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2.0%)(χ2=5.877,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340,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52.0%)(χ2=4.244,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56.0%)及表达水平(0.992±0.090)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8.0%,1.075±0.181)(P<0.05),并且其低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72.0%)及表达水平(1.030±0.153)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44.0%,0.943±0.08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深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9和MMP-2蛋白的表达,分析2种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9.3%(χ2=11.529,P<0.001),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01),且阳性表达者生存期更长(P=0.013)。食管鳞癌组织中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9%,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35.7%(χ2=9.633,P=0.001),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且阳性表达者生存期较短(P=0.036)。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低表达,MMP-2高表达;检测二者可用于判断食管鳞癌预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皮质骨来源破骨细胞分离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两种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质量浓度SAR(0.01,0.1,1 μg/mL)对MC3T3-E1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P<0.01);处于快速增殖的MC3T3-E1细胞给药处理后各组间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于增殖晚期MC3T3-E1细胞,不同浓度SAR均可使ALP活性增高,其中1 μg/mL组效应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给药处理细胞15 d,SAR各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多趋势。此外,各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吸收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均能抑制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结论: SAR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SAR对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19.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术后高凝状态原因。方法 以四氯化碳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9组:P组为术前对照组;a、b、c、d组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相应于术后第3、7、14、21天采血检测;A、B、C、D组行脾切除术,也于术后第3、7、14、21天采血检测。检测项目包括: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PAgT)、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浓度等。结果 ①脾切除术组D-二聚体含量术后即显著上升,至术后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至术后第21天仍未见下降;②脾切除术组血小板计数、GMP-140含量术后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至术后第21天仍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而PAgT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持续增多和功能活跃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