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湖北为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武汉处于疫情的中心,疫情防控不到位,极易引起COVID-19扩散,甚至导致医护感染。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 TLF)是一种常见急性严重的脊柱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规范救治,往往会遗留肌力、感觉及大小便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在这种疫情与病情混杂的局面,如何解决疫情防控和TLF及时规范救治是一个巨大挑战。本院处于COVID-19的中心疫区,为武汉市COVID-19定点医院,同时也为武汉市非COVID-19特殊患者医疗救治单位,收治了一批合并COVID-19的TLF患者及非COVID-19的TLF患者。本文作者从脊柱外科医师的角度出发,总结疫情爆发以来对TLF相关诊疗经验体会,归纳TLF的诊疗流程,为骨科一线医务人员在接诊、治疗和防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期在疫情期间减少医患COVID-19感染风险,提高TLF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与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处于暴发和相持相交替的关键阶段。糖尿病足病(以下简称糖尿病足)是常见的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难度大且常需要多学科协作,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糖尿病足诊治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糖尿病足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COVID-19,而对于合并糖尿病足的COVID-19患者在糖尿病足处理和COVID-19处理上都更为困难。此外,COVID-19疫情期间糖尿病足诊疗的医疗资源相对减少,而多数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长期门诊随访,部分患者需要限期手术或急诊手术。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新形势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新的诊疗流程和措施。本文结合武汉等地多家医院的一线COVID-19和糖尿病足患者诊治经验,参考相关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对COVID-19疫情下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诊疗策略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自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响范围广、感染人数多,在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医院器官移植病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肝移植受者术后免疫力低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易感性可能较普通人群更高。因此,肝移植病房的管理具有其特殊性。COVID-19疫情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脏移植科医护人员通过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COVID-19防控和诊疗方案以及相关指南,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制订适应疫情形势的住院患者管理流程,完善患者及其家属COVID-19相关知识宣教,建立并优化肝移植病房管理方案。期望通过特殊时期肝移植病房的有效管理,在予肝移植受者科学治疗的同时,有效避免2019-nCoV感染。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世界多地暴发。虽然疫情在我国得到控制,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深入,部分COVID-19患者治愈后"复阳",特别是近1个月以来,境外输入病例逐渐增多,因此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医疗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面临巨大压力。基于2016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等相关标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本科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复用器械处理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回收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转运车处理流程"等应急预案。为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供应中心(CSSD)各项防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蔓延的严峻形势给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收治及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又有效杜绝疫情在外科科室的发生及蔓延,科室应结合具体情况从多个方面梳理相关内容。重新制订疫情期间择期手术患者入院收治流程、患者及家属COVID-19排查流程,完善疫情期间陪伴管理制度及疑似患者管理制度。对于拟开展择期手术的患者需医护合作严格排查COVID-19后方可安排手术。本文总结了我院胸外科疫情期间择期手术患者收治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以往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筛查和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COVID-19疫情控制的需求,必须对COVID-19进行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由于骨科创伤、出血及疼痛等急性症状的掩盖,COVID-19疫情容易被忽略,使得创伤骨科门急诊亦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为了规范创伤骨科门急诊患者的收治,加强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本文对COVID-19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原则、疫情期间创伤骨科门急诊的管理、创伤骨科病房和手术室的防控策略、医护人员COVID-19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阐述,为创伤骨科患者的救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我国暴发以来,目前进入全民防控阶段,其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因孕妇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呼吸道病原体更易感,易发展为重症。疫情期间,孕产妇仍需要至医院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或终止妊娠等产科干预。针对以上特殊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制定了在疫情之下孕产妇的诊疗流程,调整和优化门诊产检及住院治疗过程,力求把疫情对孕产妇诊疗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母婴健康。同时制定医护人员相关防护流程,有效避免院内感染发生,为疫情期间产科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上下都积极投身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防控,其致病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关节外科疾病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亦属于高发疾病,有些患者需要急诊手术。COVID-19疫情期间,关节外科医师应按照相关指南和诊疗常规,并着眼于当前形势,做好关节外科疾病的分类诊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同时优化诊治流程,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建议关节外科疾病患者尽量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就诊、随诊,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流程就诊,并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前发生于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持续超过1个月。在有序、科学、规范地抗击COVID-19疫情期间,关节外科如何安全、有序地开展日常临床工作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COVID-19疫情防控现状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节外科开展日常临床工作的实际,就关节外科的门诊、住院、手术室管理,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管理规范、具体操作与随访进行总结,供广大骨科、关节外科医护人员参考,以期规范COVID-19疫情期间关节外科的临床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在全球很多国家或地区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在COVID-19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需谨慎使用,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用量。应用大剂量GC也会引起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COVID-19疫情以及激素性ONFH诊治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骨循环与骨坏死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骨坏死相关专家共同撰写本共识,重点介绍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ONFH防治策略及其诊治流程中的防护管理措施,为各级医院开展ONFH早期防治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流动,但仍不可避免骨折患者、尤其是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来医院就诊。在此特殊时期,创伤骨科医师应如何在常规的诊疗方式中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做好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及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做好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流程的同时,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出现聚集性传播,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该文从创伤骨科医、护、患三者出发,结合多学科综合干预模式,对当前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创伤骨科患者的防治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急诊创伤骨科诊疗行为的建议和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月15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28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资料,男71例,女57例;年龄为5~88岁,平均48.7岁。门诊处置107例;住院手术21例,其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17例。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总结疫情暴发以来实施的一些措施和经验。结果107例接受门诊处置的患者中,3例确诊COVID-19,3例疑似COVID-19。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中,1例疑似COVID-19;17例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中,1例确诊COVID-19,2例疑似COVID-19。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2名护士确诊COVID-19,但均为轻症患者;1名医生和1名护士均疑似COVID-19。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均发生在疫情防控措施执行之前,不排除社区感染的可能。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COVID-19防控的同时,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行为正常运转尤为重要。在COVID-19疫情期间,参与急诊创伤骨科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接诊过程均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健全急诊创伤分诊流程、住院患者分类管理、住院病房优化管理、围手术期标准预防、完善落实医护防护制度、患者及陪护宣教配合等措施,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发生率,在疫情期间依然可以为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民众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医疗界遵照国家决策部署,投入大量医疗资源,驰援湖北。但在全国范围内,部分医院发生了门诊停诊、病房停收、手术停做等现象。笔者从停诊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对患者的危害方面进行剖析,并综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以及处置方案的优化,最后提出疫区以外综合医院开展安全医疗管理的合理建议,希望引起医疗机构和医护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发,确诊病例超过200万例,多个国家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众多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投入到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本文通过回顾作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亲身经历,分析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支援前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所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转换角色,同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抗击疫情作贡献.以期为今后在应对重大急性传染病疫情时如何更好的发挥显微外科医护人员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在中心疫区开展急腹症诊治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收治和院内会诊的急腹症病人的临床处置和预后,随访结束时间为2020年3月8日。结果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9日已处置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病人19例,其中,合并COVID-19病人(确诊及疑似病例)5例。19例病人中,有急诊手术指征并行急诊手术处置的9例,恢复顺利者7例,死亡2例,其中确诊COVID-19病人行急诊手术处置1例,死亡1例;行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者10例(包括4例COVID-19病人),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密切接触上述COVID-19病人的医护人员出现感染表现。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在中心疫区诊治急腹症病人时无论其是否是COVID-19病人都做到仔细检查,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熟练操作,术后密切监护及观察,同时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6.
COVID-19 is spreading almost all over the world at presen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t was an epidemic firstly in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mally set COVID-19 in the statutory notif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currently is still struggling to respond to COVID-19 though intensive actions with progress made. The Burn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s one of sections with the highest infectious risk of COVID-19. Based on our own experience and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7th Version) with other regulations and literature, we describe our experience with suggestions for medical practices for burn unit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We hope these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benefit our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during the pandemic of the COVID-1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实施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管理,包括改造急诊外科区域、组建疫情防控管理团队、实施基于临床需求的知识培训、改进创伤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患者的安全转运、落实医护人员防护等措施。结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我院接诊创伤患者644例,其中严重创伤45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例,未发生医护人员及患者医院感染。结论重视并科学应对疫情,积极完善制度与流程,狠抓防控措施落实,可确保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有效防范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背景:基于信息化技术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探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目的:对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骨科ERAS病房信息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其中2019年11~12月300例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实施ERAS常规健康教育;2020年2~3月300例骨折患者为干预组,实施ERAS信息化健康教育,即组建信息化健康教育ERAS-MDT,健康教育内容在ERAS相关知识基础上增加最新COVID-19相关知识,实施多元化、多模式的信息化ERAS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现居住地、骨折类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01),干预组患者对COVID-19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干预组患者对ERAS健康教育依从性、满意度较高(P均<0.001)。干预组患者COVID-19院内感染率为0。结论:将信息化方式应用于患者的ERAS健康教育中,形成多元化、多模式信息化ERAS健康教育模式,符合COVID-19疫情特殊时期需求,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outbreak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all aspects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Vascular surgery practice and interventions were also forced to change in order to deal with new COVID-19–related priorities and emergencies. In this setting, difficulties in aortic disease management were two-fold: new vascular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OVID-19 infection and the need to guarantee prompt and correct treatment for the general “non-COVID-19” population. Furthermore, discomfort deriving from precaution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virus transmission among patients and amo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he need to separate COVID-19–positive from COVID-19–negative patients, and the high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COVID-19 cases created a challenging scenario for cardiac operation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provide evidence derived from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case reports, case series, multicenter experience, and expert opin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on aortic vascular surgery services and interventions, describing COVID-19–related finding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on noninfectious aor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