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373例食管癌患者三维技术放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三维技术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73例。其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1例,调强放疗(IMRT)142例;单纯放疗202例,放化疗联合171例;累及野(IFI)照射249例,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ENI)照射124例;根治量50~60 Gy者60例,60~70 Gy者313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预后影响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l、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9.4%、33.7%、22.9%和63.8%、32.8%、22.4%,中位OS和PFS分别为22.7个月(95%CI 18.6~25.4个月)和19.2个月(95%CI 16.7~2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不同三维技术、是否联合化疗、淋巴引流区是否预防照射、不同根治量对OS和PFS无影响(P>0.05);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GTV体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836~14.52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GTV体积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345~12.216,P<0.05)。两个淋巴结区域转移患者的OS和PFS曲线均差于1个淋巴结区域转移者(χ2=4.467,4.169,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明显提高。N分期和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97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年龄≥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放疗前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前GNRI评分正常组139例,异常组58例,两组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08%、9.82%和8.73%、6.18%(P>0.05)。放疗后GNRI评分正常组68例,异常组129例,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7.04%、7.42%和16.17%、3.65%(χ2=12.316、14.61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放疗后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总生存时间(OS)相关(χ2=6.569~22.434,P<0.05);T分期、GTV、放疗前NLR及放疗后的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相关(χ2=4.579~18.99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NRI均为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χ2=4.716、13.083、4.519,P<0.05)。结论 营养指标GNRI可作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临床工作中对GNRI评分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积极行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寻找无创性的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分期Ⅲ、ⅣA、ⅣB期,先行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3周期;后予调强放疗(IMRT)同期紫杉醇化疗2周期。诱导化疗前均行DCE-MRI检查,并获取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将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与同期放化疗结束的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71例完成治疗并有长期完整随访信息,中位随访77个月(9~86个月),3年、5年OS分别为80.2%、67.6%;3年、5年PFS分别为73.2%、60.5%;同步放化疗结束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组与部分缓解(PR)组之间的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37,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短组的OS(χ2=3.982,P<0.05)和PFS(χ2=4.019,P<0.05)均高于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组;年龄≥ 45岁的患者OS(χ2=7.593,P<0.05)和PFS(χ2=5.624,P<0.05)明显低于年龄<45岁的患者。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临床分期晚(ⅣA、ⅣB期)(P=0.048)、年龄≥ 45岁(P=0.031)是鼻咽癌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P=0.018)、年龄≥ 45岁(P=0.004)、N(2~3期)分期晚(P=0.032)和强化峰值<3 000(P=0.005)则为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CE-MRI参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可能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可靠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寡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早期放疗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NSCLC寡转移(转移灶≤5个、转移器官≤3个)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7例,女52例;中位年龄63岁;放疗早期干预137例,放疗中晚期干预22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判断肿瘤局部控制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15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8.2个月,随访期内,完全缓解16例(10.1%),部分缓解53例(33.3%),疾病稳定27例(17.0%),疾病进展63例(39.6%),3、6、12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9%、59.7%和41.0%。159例患者的PFS为8.0个月,中位OS为35.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63.0%和45.1%。与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较轻,多为1~2级。PFS/OS=0.3是判断肿瘤局部控制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寡转移器官数、T分期、放疗干预模式、肿瘤靶体积吸收剂量(DT-GTVnx)、PFS/OS与中位PFS有关(χ2=4.175、16.508、4.408、10.300、6.842、38.175,P<0.05);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寡转移器官数、初诊分期、T分期、N分期、肺叶手术情况、放疗干预模式、肿瘤靶体积(V-GTVnx)、肿瘤负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与中位OS有关(χ2=6.672、8.330、21.299、5.398、6.874、6.893、5.611、115.206、4.017、5.110、21.29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中晚期干预(HR=3.728,95%CI 2.099~6.622,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FS/OS>0.3(HR=0.123,95%CI 0.062~0.246,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PFS的独立保护因素;男性(HR=1.665,95%CI 1.024~3.043,P=0.033)、高肿瘤负荷(HR=2.113,95%CI 1.088~4.107,P=0.027)、放疗中晚期干预(HR=15.076,95%CI 7.925~28.680,P<0.001)是影响NSCLC寡转移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低肿瘤负荷和放疗早期干预的NSCLC寡转移患者的OS明显延长,放疗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且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提示局部放疗是治疗NSCLC寡转移患者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时调强放疗靶区范围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结合失败模式,为颈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至2014年间在本院接受根治性同期放化疗的132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者71例,累及野照射(IFI)者61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LC)、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并行Log-rank法检验、COX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7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59.5(14.2~95.8)个月,随访率为99.2%。ENI组与IFI组1、3、5年LC分别为77.5%、58.8%、48.8%和64.3%、29.1%、26.2%(χ2=9.68,P=0.002),PFS分别为68.6%、37.7%、25.9%和47.5%、17.2%、3.6%(χ2=11.39,P=0.001),OS分别为81.7%、53.9%、31.3%和70.5%、31.9%、16.3%(χ2=7.70,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照射范围是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ENI组总失败率和局部区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IFI组(χ2=13.23、5.24,P<0.05)。ENI组和IFI组≥ 3级的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和骨髓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时,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进而改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70岁食管鳞癌患者479例。其中单纯放疗359例,同步放化疗120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单纯放疗组及同步放化疗组基本资料,分析匹配后两组总生存率(OS)和预后相关因素,对比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匹配后单纯放疗组1、3、5年OS率分别为77.4%、40.1%、22.7%,中位OS时间26.9个月(95%CI:18.7~35.2个月),同步放化疗组1、3、5年OS率分别为79.5%、47.6%、35.7%,中位OS时间35.6个月(95%CI:23.2~4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匹配后单纯放疗组70~75岁年龄段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79.4%、41.0%、26.2%,中位OS时间29.2个月(95%CI:12.5~45.9个月);同步放化疗组70~75岁年龄段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86.5%、56.1%、47.6%,中位OS时间48.9个月(95%CI:17.6~7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PS评分是影响OS的因素(χ2=6.714~42.90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χ2=5.007~9.181,P<0.05)。同步放化疗组≥75岁患者非肿瘤死亡风险高于单纯放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0,P<0.05)。放化疗组严重(≥3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χ2=4.701~28.318,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改善70~75岁老年食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照射范围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行亚组分析,为特定群体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放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5年在本院行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的56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组和累及野照射(IFI)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8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99.7(95%CI:77.5~122.1)个月,随访率95.9%。全组1、3、5年LRFFS分别为61.5%、26.5%、14.3%,PFS分别为56.7%、25.0%、13.4%,OS分别为73.0%、31.1%、16.8%。倾向评分配比法(PSM)后,ENI组(141例)和IFI组(141例)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37 cm3和Ⅰ+Ⅱ期是LRFFS、PFS和OS预后良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ENI组和IFI组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I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P=0.048)。结论 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食管癌患者,给予ENI照射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对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颈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复发模式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分析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CE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生存结果。方法 检索2008年8月至2017年5月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的CEC患者,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复发模式,并行生存分析。结果 97例CEC患者符合条件,均为鳞癌。中位年龄59岁(18~78岁)。病变局限颈段34例,超出颈段63例。气管、甲状腺和主动脉受侵患者分别为69、7、6例。Ⅱ、Ⅲ和Ⅳ期(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11、80、6例。中位大体肿瘤完成放疗剂量66 Gy,46例≥66 Gy,51例<66 Gy。中位随访时间14.9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16.03和23.30个月。1、2、3年PFS分别为56.86%、30.35%和26.34%。1、2、3年OS分别为72.54%、47.94%和40.81%。61例随访中发现治疗失败,其中40、27和18例分别发生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3、13.461,P<0.05);气管受侵患者与无气管受侵患者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受侵患者、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主动脉受侵患者、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4.548、13.421、10.581,P<0.05);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与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P<0.05)。结论 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治疗失败以局部区域复发为主,甲状腺、气管和/或主动脉受侵是预后不良因素,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可能利于提高OS,但需前瞻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分析放疗期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87例。血液学不良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进行评价。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与放疗的时间间隔、放疗间断时间以及全脑全脊髓和后颅窝的照射顺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1、2、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0%,92.4%和84.9%,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3.7%,89.8%和80.8%。90.8%的患者出现2~3级的白细胞下降。70.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小板下降。1.1%的患者出现3级的血小板下降。16.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红蛋白下降,未出现3~4级的血红蛋白下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小板分级在0~1级和2~4级的3年PFS分别为84.1%和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 P<0.05)。血红蛋白分级在0级和1~4级的3年PFS分别为86.6%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9, P<0.05);3年OS分别为91.6%和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6, P<0.05)。中断放疗时间<3 d和≥3 d的两组患者3年PFS分别为84.6%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 P<0.05)。结论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以及由此导致的放疗中断均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76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53例行同期化疗,23例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放疗前、放疗中每周、放疗后1周内连续采集患者血清并测定VEGF水平,VEGF的变化分为上升组、不变组和下降组。另采集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并检测其VEGF水平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全组患者1年总生存(OS)率、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5.7%、51.4%,中位OS和PFS分别为13.4和12.5个月,复发13例。放疗中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放疗前比较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6,P=0.001);患者各时间点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3.896,P<0.05)。上升组、不变组和下降组1年OS率、1年PF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6.602,P<0.05);3组患者局部控制(L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PFS、LC与放疗前血清VEGF无相关关系(r=-0.033、-0.056、0.090,P>0.05)。19例患者血清VEGF较放疗前升高,升高时间大多在放疗第2、3周或放疗后。结论 放化疗过程中血清VEGF变化可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放疗第2、3周和放疗后1周内检测可能对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既往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脑放疗介入的时间及脑放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9例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脑部放疗介入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放疗组(45例)即确诊脑转移后先行脑部放疗并接受TKI药物治疗,晚放疗组(24例)即先使用TKI药物至出现脑转移病灶进展后行脑放疗,早放疗组根据脑放疗方式可分为早全脑放射治疗(WBRT)组(20例),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组(25例),比较患者的总生存(OS)、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 入组69例患者的中位OS为31.2个月,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64%和80%、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早WBRT组、早SRS组及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96%、80%和 42%、88%、35%(χ2=12.01,P<0.05)。早SRS组较晚放疗组有OS获益(HR:0.10,95%CI:0.23~0.46,P=0.003),而早WBRT组较晚放疗组OS未见显著获益(HR:0.54,95%CI:0.21~1.32,P=0.180)。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iPF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既往未接受TKI药物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尽早脑部放疗介入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中使用SRS较使用WBRT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江阴临床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2例接受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同期放化疗353例,单纯放疗69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Logrank法行预后单因素分析和Cox法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7.6%和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全组患者1、3和5年OS率分别为93.4%、79.4%和65.0%。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放疗同期的化疗情况、近期疗效和序贯化疗情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χ2=6.375~613.12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放疗同期的化疗情况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χ2=3.930~42.994,P<0.05)。盆腔淋巴结阳性患者行或未行预防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引流区放疗后PALN转移率分别为6.1%和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PALN引流区放疗患者的OS高于未行预防性放疗患者(χ2=3.953,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治疗模式可取得较好的长期生存。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预防性PALN引流区放疗有助于改善OS。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否同期放化疗以及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化疗的LA-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液学衍生粒淋比(dNLR)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LIPI评分,dNLR≤3及LDH≤正常值上限(ULN)为LIPI优组,dNLR>3或LDH>ULN为LIPI良组,dNLR>3及LDH>ULN为差组。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结果 共入组2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1个月,全组中位PFS 16.1个月,中位OS 30.6个月。LIPI差组与优组、良组相比,OS及PFS较低(χ2=9.04、2.8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性别、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LIPI分组(χ2=6.10、13.66、10.58、9.04,P<0.05)。仅LIPI分组是可影响PFS的因素(χ2=2.88,P=0.03)。多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及LIPI各分组与患者OS具有独立相关性(HR=1.31、1.36;95%CI:1.03~1.67、1.05~1.76;P<0.05)。结论 LIPI是LA-NSCLC放化疗的潜在预后指标,但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访2012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30例。临床分期依据2009 AJCC/UICC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Ⅲ~ⅣB期患者行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ASPP在13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iASPP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对鼻咽癌患者疗效和生存的影响。结果 130例患者中iASPP阳性表达者86例(66.2%),阴性表达者44例(33.8%)。不同N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iASP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4.947,P<0.05)。治疗后3个月,iASPP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ASPP阳性表达者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和无进展生存(PFS)均低于iASPP阴性表达者(82.6% vs. 95.4%,χ2=4.335,P=0.037和74.4% vs. 93.1%,χ2=6.640,P=0.01)。N2~3患者3年DMFS、PFS和总生存(OS)均低于N0~1患者(χ2=8.058、9.554、6.98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ASPP表达水平及N分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4.336、5.228,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iASPP阳性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顺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探讨不同放化疗顺序对不同高危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T1-2N0-1M0)临床资料。按放化疗顺序分为先放疗组、先化疗组和化疗-放疗-化疗组("三明治组")。先放疗组32例、先化疗组107例、三明治组52例。对各组病例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T1、T2)、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学类型、脉管癌栓、分子分型、手术放疗间隔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存在不同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中5年局部复发(LRR)和总生存(OS)的差异。结果 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手术放疗间隔时间是影响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中T1、T2期患者的5年LRR和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与三明治组淋巴结转移N0期患者5年L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化疗组和三明治组N1期患者5年LRR分别为4.5%和1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P=0.028)。先化疗组和三明治组N1患者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有脉管癌栓患者5年LRR分别为5.3%、9.2%、18.1%(P>0.05);5年OS分别为61.5%、90.1%、87.2%(χ2=6.282,P=0.043)。3组无脉管癌栓患者5年LRR、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放疗组、先化疗组、三明治组手术放疗间隔时间≤ 6个月的患者5年L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间隔时间>6个月均为先化疗组,先化疗组中手术放疗间隔≤ 6个月与>6个月患者的5年LRR为5.2%和14.1%(χ2=4.886,P=0.027),OS分别为96.9%和85.7%(χ2=5.758,P=0.038)。结论 临床治疗时根据个体化选择方案。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而局部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先进行放疗;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脉管癌栓的高危患者,应早期开始化疗,放疗可以延迟,但不能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中肿瘤组织的病理缓解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8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于放疗第4周行胃镜下活检评估病理缓解情况;并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4周以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分析病理缓解程度和VEGF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病理完全缓解组(CR组)和未完全缓解组(非CR组)患者分别为67例和22例。CR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7.6%、46.3%和35.2%,中位OS为30.0个月(95%CI 14.3~45.6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50%、0%和0%,中位OS为11.4个月(95%CI 4.2~18.6个月),CR组OS显著好于非CR组(P<0.001)。CR组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9.7%、40.9%和34.3%,中位PFS为21.7个月(95%CI 13.1~30.3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36.4%、0%和0%,中位PFS为7.4个月(95%CI 2.1~12.4个月)。CR组PFS明显好于非CR组(P<0.001)。血清VEGF增高组、稳定组和降低组患者分别为16例、43例和30例。增高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0%、18.8%和12.5%,中位OS为9.2个月(95%CI 2.2~17.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7.4%、30.2%和19.9%,中位OS为19.9个月(95%CI 14.9~24.9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86.7%、50%和42.9%,中位OS为28.7个月(95%CI 5.4~51.2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O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5)。增高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43.8%、12.5%和0%,中位PFS为8.0个月(95%CI 2.5~15.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57.1%、26.2%和20.8%,中位PFS为15.5个月(95%CI 10.7~20.4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76.7%、46.7%和39.7%,中位PFS为20.1个月(95%CI 2.4~40.1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PF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13)。结论放疗中肿瘤组织病理缓解状况和血清VEGF变化趋势与食管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应用于肺寡转移灶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本院SBRT肺寡转移患者104例临床资料,2015年12月前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015年12月后的患者采用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技术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NCICTCAE V4.0标准评价放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1、2、3年的LC分别为86.6%、75.9%、72.3%,PFS分别为40.9%、28.4%、22.1%,OS分别为75.9%、53.2%、43.53%,中位OS为26.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肺部结节的体积及SBRT治疗前癌胚抗原水平(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为LC的独立预后因素(χ2=28.66,P<0.05),SBRT后的进展方式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40.01,P<0.05),HT-SBRT与IMRT-SBRT的LC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25例,24.04%),2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不超过7%。结论 SBRT应用于肺寡转移灶的治疗局部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可接受,HT-SBRT与IMRT-SBRT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ⅠB1~ⅡA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因素,评估调强放疗及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模式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362例ⅠB1~ⅡA宫颈癌术后符合1项或多项中危复发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62例患者中行同步放化疗161例,单纯放疗131例,未辅助放疗7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3年、5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0%和88.39%。回归分析发现肿瘤≥ 4 cm和低分化癌是复发的风险因素(OR=3.287,2.870,95% CI:1.366~7.905,1.105~7.457,P<0.05)。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和单纯放疗降低了肿瘤≥ 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以及低分化癌者的复发率(χ2=6.725~7.51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模式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HR=0.290,95% CI:0.128~0.659,P=0.003)和总生存期(HR=0.370,95% CI:0.156~0.895,P=0.024)。亚组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或单纯放疗延长了肿瘤≥ 4 cm或低分化癌患者的OS(χ2=7.614、5.964,P<0.05)。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未增加3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在宫颈癌中危复发风险病例中肿瘤体积大、分化程度低影响患者的预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治疗模式较单纯放疗和未辅助放疗可延长肿瘤体积大或低分化癌术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疗后影响预后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06例局部晚期并接受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切片根据Mandard评分标准将肿瘤消退分级(TRG)分为肿瘤消退明显组(TRG1+2)和肿瘤消退不明显组(TRG3+4+5)。同时,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测量放疗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比较肿瘤ADC值与TRG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化疗、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脉管癌栓以及TRG可能对总生存率(OS)有影响(χ2=3.945~8.11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TRG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5.221、6.563,P<0.05)。长程放疗组和短程放疗组之间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消退明显组(TRG1+2)和肿瘤消退不明显组(TRG3+4+5)的5年OS分别为91.2%和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0,P<0.05)。术前放疗方式、术前化疗、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脉管癌栓和放疗后肿瘤ADC值对TRG有影响(χ2=4.189~18.139,P<0.05)。利用ROC曲线找出放疗后肿瘤ADC值的最佳临界点1.7×10-3 mm2/s,放疗后肿瘤ADC值预测TRG1+2的准确性为70%。结论 Mandard TRG可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后的疗效。术前长程放疗和术前短程放疗之间的OS无明显差异。放疗后肿瘤ADC值可能可以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肿瘤消退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1例颅内室管膜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18岁(3~60岁);17例患者行手术全切,14例患者行次全切除;平均放疗剂量53.9 Gy(48.6~60 Gy);观察疗效,分析患者3和5年的疾病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对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手术切除情况、病理分级、放疗方式、放疗剂量、辅助治疗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51个月。7例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为原位复发,2例发生全中枢播散。死亡患者6例,其中4例为儿童第Ⅳ脑室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3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 分别为80.6% 和75.9%,3和5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 83.9%和76.2%。手术全切组(17/31)和次全切除组(14/31)的3年和5年PFS分别为94.1%和64.3%,90.9%和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6.311, P<0.05);手术全切组和次全切除组的5年OS分别为83.3%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 P<0.05)。放疗剂量≤55 Gy和>55 Gy两组患者的5年PFS分别为64.2%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 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手术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部分切除和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术后放疗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手术切除程度和放疗剂量影响室管膜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