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调控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MSCs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表型。选取第5代MSCs进行研究,通过混合淋巴增殖反应和定量PCR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MSCs免疫抑制能力和免疫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所获得的骨髓贴壁细胞CD34和CD45表达阴性,CD44、CD71、CD90和CDl05阳性表达,符合MSCs的特征。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淫羊藿苷处理后的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且淫羊藿苷处理后的MSCs中表达更多的HMOX-1、IL-10、iNOS和IL-2基因,而IL-1α、IL-1β和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淫羊藿甘可提高骨髓MCSs的免疫抑制能力,淫羊藿苷处理后的MSCs免疫抑制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促炎相关基因表达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l)、骨形成蛋白-2(BMP2)、骨形成蛋白-4(BM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酶序列消化法从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法鉴定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CCK-8法检测经0 mol/L、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10~(-4)mol/L的淫羊藿苷处理24、48、72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对硝基苯酚法检测上述各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real-timePCR法检测10~(-6)mol/L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0~(-8)~10~(-4)moL/L的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均无增殖促进作用,但可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10~(-6)mol/L淫羊藿苷可以上调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能是通过上调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BMSCs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给药组加入0.1mg·L-1、0.2 mg·L-1、0.4 mg·L-1、1 mg·L-1、2 mg·L-1、4 mg·L-1、10 mg·L-1、20 mg·L-1淫羊藿苷分别培养3 d、7 d、10 d、14 d、21 d,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骨分化诱导组、骨分化诱导+淫羊藿苷处理组(联合组),培育7~21 d后测定ALP阳性染色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处理后Notch信号通路中Noth1、CBF1、Jagged-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淫羊藿苷对Hes1、Runx2 mRNA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1.0 mg·L-1淫羊藿苷处理后ALP活性升高较明显,7~14 d内活性均逐渐升高,14 d时活性达到最大值,其中0.4 mg·L-1处理活性最高。因此,选择淫羊藿苷最佳处理质量浓度为0.4 mg·L-1。对照组、联合组在细胞培养7~14 d间,ALP活性逐渐升高,14~21 d活性逐渐下降,第21天ALP活性维持较低水平;诱导组在培养期间ALP活性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第7天、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联合组ALP活性升高,且诱导组升高程度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联合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组、联合组ALP阳性染色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诱导组Noth1、CBF1、Jagged-1蛋白表达量均升高,联合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诱导组。RT-PCR结果显示诱导组Hesl、Runx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Hesl、Runx2 mRNA表达量高于诱导组。结论:淫羊藿苷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通过上调Hesl、Runx2 mRNA表达以及增加Noth1、CBF1、Jagged-1蛋白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新生1-3d 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1-10μg/ml浓度具有显著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提高矿化结节形成数量的作用。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具有促进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补肾中药淫羊藿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对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的促成骨分化作用,及该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给予淫羊藿苷(0、10^-7、10^-6、10^-5和10^-4mol/L)联合成骨诱导液干预26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观察成骨分化情况。10^-5mol/L淫羊藿苷干预C3H10T1/2细胞2、8、24与48h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42/44)mRNA的表达。10^-5mol/L淫羊藿苷干预C3H10T1/2细胞10、30、60和120min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p38)、p42和p44,以及翼式转录因子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其磷酸化产物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0^-5mol/L淫羊藿苷联合成骨诱导液的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最强。PCR结果显示,淫羊藿苷作用2h后p38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1);p42和p44mRNA水平在淫羊藿苷干预2h后均显著下调(P〈0.01),而在淫羊藿苷干预48h后表达均上调(P〈0.05,P〈0.01);其他时间点各通路基因表达情况均无显著变化(P〉0.05)。10^-5mol/L淫羊藿苷作用10min后,磷酸化p42/44蛋白表达减弱,磷酸化p38蛋白表达增强,并持续到30min,但对JNK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淫羊藿苷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可能与激活p38和抑制ERK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取第3代细胞加入10-6mol/L淫羊藿苷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诱导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细胞表达CD29、CD44、CD105、CD166。淫羊藿苷诱导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呈阳性反应并有钙化结节形成,而对照组未见钙化结节形成。结论:淫羊藿苷能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视为一种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骨向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取第5代细胞,加入浓度为0.01 mg/L的淫羊藿苷溶液,空白对照组为单纯成骨培养基,21天茜素红染色观察淫羊藿苷对hPDLCs成骨作用;Q-PCR定量分析第2、4、6天淫羊藿苷对hPDLCs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第21天茜素红染色显示加入淫羊藿苷组较空白对照组矿化结节形成较多;第2、4、6天时,淫羊藿苷组促进ALP、OC mRNA的表达,第6天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6.67 vs.7.90±0.71,4.13±0.56 vs.3.55±0.08,P<0.01)。第2天时,Ⅰ型胶原表达量最高,后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具有促进hPDLCs骨向分化的作用,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1μM)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Real-time PCR法检测与血管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对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结果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均具有轻微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乏氧因子(HIF-1α)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表达,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白细胞介素(IL-8)基因表达。脱水淫羊藿素则可以上调上述所有基因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以单独或通过其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上调血管形成相关基因VEGFA、HIF-1α、MMP-2、MCP-1和IL-8基因表达,进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及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其作用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处理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乳腺癌T47D细胞系后,MTT法检测T47D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47D细胞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浓度为1×10?9~1×10?6 mol/L,能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且该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1×10?6 mol/L)所拮抗。与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使S期T47D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增殖指数显著升高,但该作用可被ICI 182.780抑制。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还可显著增加ERα、ERβ蛋白表达(P<0.01)。结论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均可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胞内ERα、ERβ蛋白表达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从新生小鼠颅盖骨中分离和培养成骨细胞;用组织化学染色和矿化结节法进行细胞鉴定;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淫羊藿苷浓度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同时通过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观察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各浓度组比较,10μg/L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均有促进作用,且作用最强,最为持久。结论:浓度为10μg/L的淫羊藿苷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增强其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1.
郑正庭  马平  吕荣  王军 《医学争鸣》1999,20(8):726-729
目的;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经皮注射在修复骨缺损与骨不连中的作用。方法: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人则桡骨中上段截去15mm,包括骨膜,每10个缺损为一组,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自体红骨髓(RBM)/聚乙比咯烷酮(PVP)-A组,BMP/PVP-B组,RBM/PVP-C组和PVP-D组,植入后2wk ̄8wk做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辐照氟银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健康成年南昌大白兔随机分为4 组,造成颅顶部1cm×1cm的骨缺损,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同种异体骨(A组)、单纯辐照同种异体骨(B组)、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C组)和自体骨(D组)植入骨缺损区。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各组进行淋巴细胞毒反应 试验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1)各组淋巴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织学变化:A、B、C、D组移植 骨愈合过程相似,是从宿主骨到移植骨,从周围到中央,从哈佛氏管向其周围逐渐爬行替代的过程。结论 辐照氟 银同种异体骨具有明显的低抗原性、良好的成骨活性,是较理想骨移植材料,对骨缺损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与功能重建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骨盆肿瘤患进行术后临床回顾分析。其中骨巨细胞瘤10例,软骨肉瘤7例,骨转移性腺癌4例,骨肉瘤3例,骨恶性淋巴瘤1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动脉瘤要囊肿2例,均行肿瘤切除及骨盆环重建。结果:本组28例患手术均顺利,肿瘤获彻底切除,平均随访时间3年(1-5年),无术中休克或死亡,无盆腔脏器损伤,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全部病例均可负重行走。结论:经DSA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肿瘤切除与重建功能的保肢手术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4例骨转移癌和20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三相骨显象检查,并用TF比值和患/健比值进行良、恶性的鉴别。TF比值对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为58%,特异性为75%,准确率为66%。而用患/健比值进行鉴别,其灵敏度为65%,特异性为85%,准确率为73%,略优于TF比值的诊断效能。本文认为三相骨显象的患/健比值有助于良、恶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为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清创后一期植骨提供理想的骨移植材料.方法:采用具有高效骨诱导及骨传导能力的重组合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庆大霉素制备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并对药物体内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庆大霉素浸泡的复合体于3d内骨粒及其周围组织有高的药物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87.2mg/L的高浓度.浸泡后明胶包裹的复合体具有较强的缓释功能,可在10d内产生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局部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44.5mg/L的高浓度.结论: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有良好的体内缓释作用,有望成为临床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一期植骨治疗的理想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体肌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作为bBMP载体及释放系统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 骨能力。方法:复合材料及自体骨分别移植于成年新西兰兔桡肌基准大小骨制损,术后不同时期进行X线、组织形态学ECT,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复合材料修复骨制损的方式及能力。结果:复合材料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桡骨基准大小骨制损;复合材料和新鲜自体骨移植相比,修复程度及愈合过程及成骨方式相同。结论:异体骨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是bBMP的  相似文献   

18.
对282例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进行骨转移率和好发部位分析。结果:(1)骨转移率为71.3%,文献报道为24%~78.7%;其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与鼻咽癌高发区,显像仪器是否先进和癌是否晚期有关。(2)好发部位分析,除按文献方法对脊柱、胸廓、骨盆、四肢骨及颅骨转移灶的总体分析外,还对单个椎体和单根肋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认为这种单个分析可明确排定好发部位依次为腰椎、胸椎,肋骨和颈椎,不同于文献报道的肋骨,腰椎和胸椎的排位  相似文献   

19.
无机骨骨髓复合物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无机骨骨髓复合物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无机骨(自制)复合自体骨髓作为移植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13例(联合应用内或外固定),其中骨巨细胞瘤7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5例,骨肉瘤1例.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除1例肿瘤复发外,其余患者移植骨均与宿主骨融合.结论:无机骨骨髓复合物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理想的,能够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人工骨材料。方法采用乳液共混法将消旋聚乳酸(PDLLA)、羟基磷灰石(HA)、脱钙骨基质(DBM)结合,制成PDLLA/HA/DBM人工骨,并将PDLLA/HA/DBM和PDLLA进行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术后2、4、8和12周时摄X片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及新骨形成定量分析。结果PDLLA/HA/DBM人工骨内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PDLLA及空白对照组(P<0.01),且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结论PDLLA/HA/DBM人工骨能促进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