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帮助医学生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维护专业精神的过程,对医生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医患矛盾频发,医患矛盾对传统医学专业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挑战。在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分析和探讨医学专业精神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预防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利用临床教学资源、提高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届97名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使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更全面、更具体了解临床医学,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效果。方法:根据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改革形成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模式改革前的2014届毕业生112人和改革后的2015届毕业生11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毕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后学生的毕业理论考试成绩、毕业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改革前学生(P<0.05)。结论: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符合医学教育改革趋势,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提高了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精神医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学科特征和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在专业教学中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是学生具备优良专业能力的基础.精神科临床思维是精神科医师的基本功,也是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院在长期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技术策略,对于提高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和分析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本科专业2016级的满意度,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中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精神医学学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于2020年11—12月期间对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85名大五本科生进行调查,评估其对精神科就业、发展等总体态度以及对精神医学学科的态度。结果 精神医学学生思想状态比较稳定,对精神医学专业未来就业、发展等情况较为乐观,对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满意度相对较高,但仍有觉得不足的地方。结论 应继续加强学生专业教育,修订及完善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高专业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促进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文化传统和具体医疗职业行为的医学专业精神的本土化和可操作化研究;同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精神进行全程、全员、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前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专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促进结合我国国情、社会文化传统和具体医疗职业行为的医学专业精神的本土化和可操作化研究;同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精神进行全程、全员、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对现阶段我国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本专业研究生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了基于问题、基于实验与讨论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研究生"他导-互导-自导"的探究性教学路径。试图通过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顺应作者所在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提高航空航天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培养和建设一支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急诊医师队伍.方法:南京医科大学于临床医学专业中增设急诊医学专业,并以此探索大学本科五年制急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结果: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了有效的教学模式,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管理制度,使学生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扎实的急诊医学知识及技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论:急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符合社会进步、医疗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专业精神对医生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的研究,在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医学院校需要帮助医学生实现对医学专业精神的认知、认同和自觉维护。从而成为具有高尚医学专业精神的医生。  相似文献   

11.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反映了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隐性危机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改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就需要确立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改革和完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生医德教育形式和医学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反映了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隐性危机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改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就需要确立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改革和完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生医德教育形式和医学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自进入临床医院参与医疗实践后,准医生和青年医生所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常泛化为简单的宣教或向楷模学习的医德医风建设,缺乏伦理范畴中易于接受、形式新颖且意义深远的教育形式。以教学医院为例,立足其兼具医院和医学院双重属性的特征,介绍如“授白大褂仪式”等值得借鉴推广的职业伦理教育形式的经验,探寻新医改形势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其对医学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并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校内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选取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71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总体统计.结果 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和生命价值观、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医疗保险及医患利益冲突有着较为良好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处于实习期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结论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要强化实践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变化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传统的职业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必须重视广大医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教育。对于医学教育而言,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培养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医师职业精神提出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重塑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有效模式,旨在不断提高医学教育效果,培养医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医改背景下培育医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以人的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理想的伦理观。但因为现代社会充斥着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和市场化行为,使得医学教育的人文精神减弱,导致医疗服务中医德失范、医疗行为失序、医患关系失衡。研究了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现代医学问题,探讨了新医改的“人本”特点,并提出了突出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医疗改革在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正在逐步运行。它不仅影响着带有公益性质的国有医疗单位,也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医疗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用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通过改革,社区医疗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云 《医学与社会》2014,27(11):2-5,1
管理体制改革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点.医疗体制的类型决定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选择.本文在比较政府举办服务体制和政府购买服务体制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主要精神、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立足于需方立场并以治理为导向和以购买为核心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理应成为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9.
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近年来福建中医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归纳了在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6种做法,这些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最美乡村医生”共同品质和精神的分析,其对地方性医学院校如何培养立志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的医学生有着重要启示;提出在新医改形势下,地方性医学院校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群众的良好医德,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理解新医改政策,坚定自觉去广阔农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