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7种大环内酯类和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45株Mp的MIC.结果 45株M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1.1%,新型大环内脂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抗Mp活性最强,其MIC50分别为0.008 μg/mL和0.016μg/mL,其次是交沙霉素、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其MIC50分别为0.0312μg/mL、0.125μg/mL和0.25μg/mL;而红霉素抗Mp活性最差,MIC50为2μg/mL.结论 Mp对红霉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大环内脂类药物克拉霉素抗Mp活性强于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红霉素;司帕沙星抗Mp活性强于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2.
国产盐酸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与司帕沙星 (sparfloxacin)对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 ,MIC)。结果盐酸加替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不动杆菌、变形杆菌和产气肠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MIC50 均≤ 0 .0 91 2 μg/ml;其它敏感细菌依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MIC50 0 .1 4 9μg/ml)、表皮葡萄球菌 (MIC50 0 .8μg/ml)、铜绿假单胞菌 (MIC50 1 .4 5 2 μg/ml)、阴沟肠杆菌 (MIC50 1 .796 μg/ml)、粪肠球菌 (MIC50 6 .4 μg/ml)、大肠杆菌 (MIC50 1 5 .0 4 6 μg/ml)和枸橼酸杆菌(MIC50 2 9.788μg/ml)。盐酸加替沙星对所试菌株的抑菌作用均相当或高于阳性对照药司帕沙星 ,其中对大肠杆菌高 6倍 ,对表皮葡萄球菌高 3.4倍 ,对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高 1倍。结论盐酸加替沙星对所试菌株有着较高的抗菌活性 ,为广谱抗菌药 ,在体外的抗菌作用优于或相当于司帕沙星 ,尤其是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明显优于司帕沙星  相似文献   

3.
南宁地区解脲支原体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南宁地区Uu的耐药情况,对本地区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南宁地区NGU患者分离出的35株Uu,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克拉霉素的MIC≤1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1μg/ml、16μg/ml;阿奇霉素的MIC≤4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4μg/ml、16μg/ml.美满霉素的MIC≤4μg/m1有11株Uu(占45%),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32μg/ml.氟罗沙星的MIC≤2μg/ml仅有6株Uu(25%)MIC≥8μg/ml的有23株Uu,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16μg/ml.结论:南宁地区的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为敏感,其中克拉霉素优于阿奇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喹诺酮类药的敏感性最差.对四环素类药物高度耐药者,71%菌株对其它药物的MIC值较低(17/24).提示临床应警惕三类药物均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区87株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奈瑟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87例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87株淋球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基本相同,敏感株均为9株(10.34%),中敏22-24株(25.28%~27.58%),耐药株54-56株(62.08%-64.38%)。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7株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别为敏感(MIC〈0.06g/L)9株(10.34%)、中敏(MIC:0.125~0.5g/L)20株(23.00%)、耐药(MIC:1-2mg/L)12株(13.79%)、高度耐药(MIC〉4g/L)46株(52.87%)。结论合肥地区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探讨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26株淋球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定量检测其中63株淋球菌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淋球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编码基因gyrA和parC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淋球菌对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0.6%、81.7%、72.2%和82.5%.环丙沙星MIC为0.004~12.0μg/mL,耐药率65.1%.对环丙沙星敏感的菌株gyrA和parC基因均未发生突变,而中介或耐药菌株均出现gyrA突变或同时伴有parC 突变,且所有parC突变均发生在gyrA突变基础上.突变位点包括gyrA上Set91→Tyr,Set91→Phe,Asp95→Gly,Asp95→Ala,Asp95→Ash以及parC上Gly85→Cys、Asp86→Asn、Set87→,Arg、Ser87→Ile、Ser87→Asn、Ser88→Pro、Glu91→Lvs、Glu91→Gly.其中以gyrA Ser91→Phe频率最高.结论 长沙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已十分严重.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GyrA Ser91→Phe是形成该耐药性的关键突变.多位点突变具有协同作用,可使耐药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Cui JC  Liu YN  Wang R  Liang BB  Pei F  Zheng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63-1866
目的 建立防耐药变异浓度(MPC)体外测定方法,并测定氟喹诺酮类(FQ)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方法 肉汤法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20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IC。初测MPC(MPCpr)及MPC。结果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PC分别为0.18、0.3、0.75l和1.8μg/ml,选择指数(MPC/MIC99)分别为9.0、7.5、8.0和10.6。而以上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菌的MPCpr90值分别为1、1、4和8μg/ml,MPCpr90/MIC90分别为8、8、16和16。结论 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优于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能有效限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而环丙沙星则容易选择出耐药突变株。  相似文献   

7.
体外诱导人型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短期和长期诱导后人型支原体(Mh)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和交叉耐药情况.方法 将Mh标准株PG21在分别含有次抑菌浓度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液体培养基中传代培养3代和12代后,筛选诱导株并分别检测其对4种药物的MIC值.结果 经体外诱导后,分别筛选出4株短期诱导株(传3代)和4株长期诱导株(传12代).4株短期诱导株对诱导药物和非诱导药物均产生耐药和交叉耐药,但耐药程度较低;4株长期诱导株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程度大大提高;且这种体外获得性耐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体外长时间、次抑菌浓度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刺激将诱导Mh产生稳定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短期诱导产生低度耐药,长期诱导产生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根据NCCLs标准,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包括PRSP)抗菌活性最高,MIC90为0.125,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敏感率在95.78%以上。其次是司帕沙星,敏感率在90.53%;氧氟沙星敏感率最低,为82.10%。结论: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  黎帆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2):41-41,63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20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淋球菌对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头洛美沙星的耐药百分率分别为85.00%,95.00%.38,33%,59.17%.83.33%。结论 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进行淋病治疗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ar)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保留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之外,司帕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其抗菌活性增强,并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每日只需给药一次等特点。1993年司帕沙星首先在日本上市,继而在法国、英国、比利时、芬兰及瑞士等多国注册。现我国已有上市,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正立特。本文对其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 1 抗菌活性 1.1 体外抗菌活性 1.1.1 革兰阴性杆菌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90为0.06 mg/L。普通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对司帕沙星的敏感性比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低〔1〕。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司帕沙星对于对环丙沙星耐药和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和MIC90比氧氟沙星都低4倍〔2〕。 1.1.3 厌氧菌司帕沙星在浓度<=2 mg/L时能抑制多数厌氧菌;对不同脆弱菌的MIC90范围4~8 mg/L〔3,4〕。  相似文献   

11.
10种清热解毒类中药对绿脓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肖洋  池明  闫枫 《吉林医学》2006,27(11):1386-1387
本文采用平板稀释法从10种清热解毒类中药中筛选出五倍子、苍术、马齿苋、射干、蒲公英、金银花,研究发现其对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检测MIC50及MIC90。五倍子MIC50为3.4mg/ml、MIC90为7.8mg/ml,苍术MIC50为7.8mg/ml、MIC90为31.2mg/ml,马齿苋MIC90为31.25mg/ml,射干MIC90为15.62mg/ml,蒲公英MIC50为62.5mg/ml、MIC90为250mg/ml,金银花MIC90为250mg/ml。  相似文献   

12.
复方大黄提取物体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5种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将大黄和丁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原料药,先加水后,蒸馏提取挥发油(Ⅰ),下层水液进行浓缩后为(Ⅱ),药渣晾干后,再用50%、60%、70%乙醇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得到50%(Ⅲ)、60%(Ⅳ)、70%(Ⅴ)醇提物共5种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研究体外抑菌效果。结果复方大黄5种提取物对3种常见致病菌及一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3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中,以7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均为0.25 mg/m l,挥发油抑菌强度中等,大黄水提液无抑菌作用。结论复方大黄70%醇提物对4种受试菌的抑菌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解脲支原体中药药敏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56种中草药对14株解脲支原体(每型各1珠)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解脲支原体对黄柏、白芷、地肤子和大黄等有较高的敏感性,其MIC90≤7.81 mg/mL;对甘草、板蓝根、黄连、穿心莲和鱼腥草等的敏感性次之,其MIC90为15.63~62.5 mg/mL;对黄芩、旱莲草和车前草等,在较高浓度(15.63~250 mg/mL生药)时,也有少数解脲支原体珠敏感;对其余141种草药不敏感,其MIC90>250 mg/mL。结论:部分中药在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法药敏敏感试验,测定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j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ec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桂皮醛能明显抑制分离的50株临床株,其MIC值在(32-256)mg/L之间,微荣球菌(V.parvula)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39.000±0.026)mg/L;丙酸杆菌(P.propionicum)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28.000±0.000)mg/L;颊纤毛菌(L.buccali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027)mg/L;变形链球菌(S.mutan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21)mg/L;粘性放线菌(A.viscosu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48.00±0.021)mg/L.  相似文献   

15.
四种中药水煎剂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打洞法和两倍稀释法检测五倍子、夏枯草、丹参、黄柏等四种中药水煎液对金色葡萄球菌等五种菌的体外抗菌能力,结果发现:五倍子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的直径分别达:16m,17mm,17mm,26mm;黄柏、夏枯草、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对进一步开发新中药抗菌药物提供了前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216株酵母样真菌MIC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目的要了解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要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16株酵母样真菌进行MIC值测定。结果要216株酵母样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酵母样真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克柔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高;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对氟康唑的高。结论要对临床常见酵母菌进行药敏试验,有利于监测其耐药趋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室于 1999年 1月至 2月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NCCL S)方案对上海 4家医院提供的 91株致病真菌进行了两性霉素 B(c Am B)和两性霉素 B脂质体 (Am Bi-some)的体外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菌株 长海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3株 ;长征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15株 ,白念珠菌 19株 ,黄曲霉 2株 ,烟曲霉 2株 ,青霉菌 2株 ,总状毛霉 1株 ;瑞金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4株 ,白念珠菌 17株 ,热带念珠菌 8株 ,类星型念珠菌 2株 ,黑曲霉 1株 ,克柔念珠菌 2株 ,链互隔菌 2株 ,总状毛霉 1株 ,土生念珠菌 1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和头孢西丁(cefoxitin,FOX)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CAZ和FOX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74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CAZ和FOX的总耐药率分别为43.43%和64.59%;同时对CAZ和FOX耐药的比率为38.3%。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CAZ和FOX的耐药现象已十分严重,应高度重视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与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水杨梅和水团花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探寻该两种水团花属植物的有效抑菌成分。方法用肉汤稀释法测量水杨梅和水团花的乙醇粗提物、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余水部位以及水杨梅甾体混合物、水团花单体化合物对6种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水杨梅各萃取部位及水团花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或猪霍乱沙门氏菌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从水团花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的化合物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显示出了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水杨梅和水团花均含有抑制细菌的有效成分,为水团花属抑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掌握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接种与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但利福平耐药率为25%,万古霉素3%,可为首选药物。结论:葡萄球菌的耐甲氧西林率高达94.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致病性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