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A族链球菌Fba蛋白McAb2所对应的表位进行定位.方法:以初步定位的表位区段为线索合成三段重叠多肽,dot-ELISA检测McAb2与合成肽的亲合力,并以McAb2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用竞争ELISA鉴定阳性克隆.结果: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Fba_(100-112)肽段与McAb2的结合能力最强.经过3轮亲和筛选后,随机挑选20个噬菌体克隆,竞争ELISA对其与McAb2的亲和力做检测,其中12个克隆显示较强的阳性结果.阳性克隆DNA测序,与Fba基因第100位氨基酸至110位氨基酸中ITPDL同源性较高.结论:通过dot-ELISA将A族链球菌Fba蛋白McAb2对应的表位定位于100~112位氨基酸,结果同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的核心氨基酸位置吻合.为进一步研制表位肽疫苗、研究Fba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在肺癌组织中的数量 ,以及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9例肺癌组织S_10 0蛋白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仪检测S_10 0 +TIDC的数量及DNA倍体。结果  39例标本中S_10 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S_10 0 +细胞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异倍体肿瘤组织中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1.81%± 8.18% ,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组织 ( 16 .0 3%±4.75 % )。有淋巴结转移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0 .43%± 7.74% ,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19.41%± 7.76 % ;肿瘤大于或等于 3cm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0 .90 %± 8.6 5 % ,小于 3cm组为 19.70 %± 7.6 1% ;非小细胞肺癌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19.48%± 7.98% ,小细胞肺癌组为 2 1.74%± 6 .17% ;存活期小于 1年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1.96 %± 8.0 5 % ,1~ 3年组为 19.47%± 6 .18% ,大于 3年组为 19.14 %± 8.76 %。经统计学分析 ,S_10 0 +TIDC数量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生存期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TIDC数量在人类肺癌中不宜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印启  冯惠东 《临床荟萃》2006,21(11):803-804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至关重要.血培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分析本地区血培养中各种细菌的分布趋势,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体的动态,对临床治疗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我们调查了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的1 538份血培养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地塞米松磷酸钠诱导下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mg/次,2次/w;后者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大鼠的发病情况,并每隔3周两组各取5只动物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大鼠第6周开始发病,肺印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沉渣中查到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及滋养体;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病原学检查阴性。结论 在地塞米松磷酸钠诱导下可成功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免疫与不孕的关系普遍受到关注。我们已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腹腔巨噬细胞及其释放IL-1的改变。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具有高活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精子穿卵作用的影响。经与正常生育妇女相应的指标对比,发现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含高活性IL-1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有抑制精子穿卵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可能与IL-1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置入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完成的202例胸科手术患者,均采用纤支镜定位引导置入支气管阻塞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总结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结果 61例胸科患者采用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141例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经纤支镜定位均取得良好的单肺通气效果,满足手术中单肺通气需要。使用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分别有11例(18%)和43例(30%),术后咽痛声嘶分别有28例(46%)和112例(79%),支气管阻塞器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均低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患者(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麻醉医师建立胸科患者单肺通气麻醉,纤支镜的准备与使用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黏膜表明麻醉对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和呛咳的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成年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n=60)和对照组(D组,n=60)每组各60例.利多组(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2.5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而对照组则无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吸痰时(T2),拔管时(T3)的SBp、DBp和HR情况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导管留置、吸痰及拔管时呛咳反射程度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利多组吸痰时及拔管时患者的心率、血压升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呛咳反射也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实施气管黏膜表明麻醉,能有效地减少全麻拔管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和呛咳,减少患者躁动.  相似文献   
8.
氯诺昔康用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防治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40例全麻病人分为两组,术毕缝皮前静脉用药,Ⅰ组为氯诺昔康16 mg,H组生理盐水2 ml.观察指标为躁动评分、心率、平均压.结果气管拔管时心率、平均压比基础值高(P<0.05);与Ⅱ组相比,入恢复室后10分钟、气管拔管时、气管拔管后10分钟I组躁动显著减少(P<0.05).结论氯诺昔康可有效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联合用药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情况。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及菌落计数法,测定头孢唑啉、头孢肤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它们分别与红霉素配伍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头孢唑啉MIC50 256mg/L,MIC90 512mg/L,头孢呋肟MIC50 64mg/L,MIC90 256mg/L,头孢噻肟MIC50 16mg/L,MIC50 64mg/L,头孢吡肟MIC50 2mg/L,MIC90 8mg/L。它们分别与红霉素联用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的细菌数目大约由10^10cfu/cm^2降至10^7.1cfu/cm^2,10^6.8cfu/cm^2,10^4.2cfu/cm^2,10^3.2cfu/cm^2。结论头孢唑啉、头孢肤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与红霉素有协同作用,抗菌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5协同新城疫病毒HN基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质粒、新城疫病毒HN基因(PCD-HN)质粒对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IL-15质粒、PCD-HN质粒对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作用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NK细胞的活性。结果 IL-15质粒、PCD-HN质粒同时免疫小鼠,其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NK细胞活性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IL-15质粒联合PCD-HN质粒免疫小鼠,对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迭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