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所致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观察各组小鼠对山羊红细胞的抗体应答反应、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P<0.05)和吞噬指数(P<0.01)明显增加,血清溶血素值显著上升(P<0.05),脾脏指数增加;而胸腺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但注射高剂量黄芪的小鼠胸腺指数仍比低剂量小鼠高。[结论]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苦地丁水煎剂 (0 .2g ml) ,每次 0 .5ml,每日 1次 ;对照组小鼠灌胃给同等量生理盐水 ;7d后两组小鼠同时测定脾、胸腺重量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活性。结果 苦地丁可使脾和胸腺萎缩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到抑制 ,IL 2活性减弱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体实验观察芩夏止哮颗粒对正常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IL 1和IL 2诱生水平 ,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芩夏止哮颗粒 8g/Kg、16g/Kg能明显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IL 1、IL 2的诱生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对DNFB所致小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与地塞米松组接近。提示 :芩夏止哮颗粒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其抗支气管哮喘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龙胆草与仙鹤草配伍的非特异免疫抗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秀球 《广东医学》2005,26(11):1478-1479
目的探讨植物生药龙胆草与仙鹤草伍用的非特异免疫抗疟作用。方法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SP)吞噬功能实验等实验方法检测不同用药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及MPS的吞噬指数。结果龙胆草加仙鹤草组疟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别与仙鹤草组和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龙胆草加仙鹤草组对疟鼠MSP吞噬指数分别与仙鹤草组和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龙胆草与仙鹤草配伍可以提高感染疟原虫小鼠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MPS的吞噬活力。  相似文献   

5.
竹荪提取液对砷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竹荪提取液对As2O3引起小鼠免疫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建立As2O3急性砷中毒模趔小鼠,研究竹荪提取液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砷中毒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无明显改变;CH50、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砷中毒组相比,竹荪治疗低剂最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CH50、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无明显改变化;竹荪治疗高剂量组除小鼠体重、脏器指数无明显改变外,CH50、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竹荪提取液对As2O3引起的砷中毒小鼠的免疫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对lgA肾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对lgA肾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模型组与虫草组 ,采用半体内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 ,以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作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指标。结果 :虫草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高于模型组 (P <0 .0 5) ,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低于模型组 (P <0 .0 5)。结论 :冬虫夏草可以改善lgA肾病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降低CIC  相似文献   

7.
不同气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别置于不同气味的环境中 ,3周后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结果 柚皮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活性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甲醛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IL- 2活性则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香料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不同气味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不同 ,柚皮香味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甲醛气味抑制小鼠免疫功能 ,化学合成香料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月见草花两种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观察月见草花提取物对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影响。结果中剂量的两种月见草花提取物均可增加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重量(P<0.01),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抗体形成细胞数(P<0.01),但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重量无影响;月见草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水提取物(P<0.05)。结论月见草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对环磷酰胺致小鼠机体免疫抑制有免疫保护作用,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优于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G颗粒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分别予HG颗粒、盐酸左旋咪唑片灌胃治疗.对照观察药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刚果红染料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吞噬刚果红染料能力显著降低.经HG颗粒治疗后有明显提高,综合疗效优于阳性药物组.结论:HG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参二醇甙对实验动物的免疫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甙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及大鼠血清IL-2,补体C3,C4的水平来评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人参二醇甙(PDS)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大鼠血清中IL-2,补体C3,C4的含量。结论:人参二醇甙(PDS)对实验动物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Sa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Sa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意义.方法:对75例RA患者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9例及健康正常人47例血清,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和免疫胶乳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抗Sa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为42.7%,特异性为100%,阳性确诊率为100%,阴性确诊率为71.2%;RF对RA诊断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9.2%,阳性确诊率为71.2%,阴性确诊率为80.0%.结论:抗Sa抗体检测对RA的辅助诊断价值优于RF.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50例RA患者和75例非RA患者血清中的RF、抗CCP抗体和AKA水平,并分析三种抗体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一抗体检测中敏感性以RF最高(82.O%),特异性以AKA最高(93.33%),阳性预测值以AKA最高(94.05%),阴性预测值以RF最高(67.47%);联合检测中敏感性以RF+抗CCP抗体最高(43.33%),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阳性预测值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阴性预测值以RF+抗CCP抗体最高(44.81%)。结论:RF诊断RA的灵敏性最高,但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R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抗RA33、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毅  石姜  程伟 《重庆医学》2003,32(8):1033-1034
目的 探讨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lSA方法分别检测43例RA患者、23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RA33、抗CCP抗体水平。结果 抗RA33、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20.9%、60.5%,特异性分别为88.2%、97.1%。结论 抗RA33抗体可作为RA的早期诊断指标,抗CCP抗体可以作为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抗角蛋白抗体 (AKA)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EORA)诊断意义。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中 1/ 3食管组织冰冻切片为底物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1例 EORA及 13 9例对照组的血清 AKA,记录同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AKA对 EORA诊断敏感性 3 1.4% ,特异性 98.6%。早期 EORA患者 AKA阳性率 2 8.6%。 AKA阳性组 Ig M、ESR较阴性组高 ;医生及患者对病情活动性评分、Sharp评分有增高趋势。 16例 AKA阳性 EORA中 ,RF、APF、抗 Sa抗体阳性数分别为 11例、15例和 4例 ,AKA与 APF相关。结论 :AKA有助于 EORA诊断及早期诊断 ,是病情活动性及严重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炙中的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共检测19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3倒非老年RA中的抗CCP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二者联合检测的结果。③结果抗CCP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84.57%、78.29%,特异度分别为94.74%、73.68%,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RF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R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老年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91例RA患者,4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观察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6个月后转归情况。结果:A—CCP抗体对RA及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95.6%和52.2%、95.6%;6个月后随访,46例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患者中有32例为早期RA;A—CCP抗体在早期RA的阳性率为71.9%(23/32),95.8%(23/24)的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A—CCP抗体阳性患者为早期RA;RA组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A-CCP抗体(P=0.759),A-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07);联合检测A—CCP抗体和RF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7.8%),较单独检测RF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P=0.026)。而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A-CC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PPV明显高于RF,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34、0.007,0.003)。结论:与RF比较,A-CCP抗体对早期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利于RA早期诊断,可作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孙家祥  李艳 《西部医学》2013,(11):1706-1708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87例、非RA组8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 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72.56±22.36)U/ml和(152.69±28.55)U/ml,阳性率分别为80.45%和75.86%,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6%和97.50%,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5%和86.87%.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P>0.05).两种检测方法间无相关性(r=0.053).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可以互为补充,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上的优缺点。方法对85例RA患者和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59例以及健康成人40例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乳胶凝集法检测RF。结果AKA对RA诊断敏感性40%,特异性94.4%;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77.6%,特异性74%;RF与AKA同时检测敏感性提高到84.7%。结论AKA对RA诊断特异性优于RF,并有助于不典型RA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RA患者及96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RF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在RA组检出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抗CCP和RF在对RA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1.67%、59.32%和70.8%、79.66%,二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是44.07%、94.91%。RA组中RF阴性组抗CCP抗体的阳性比例高于RF阳性组,说明当RF检测阴性时检测抗CCP抗体对RA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是早期诊断RA的良好指标。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抗CCP抗体与RF呈正相关性(P=0.004)。结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水平测定对于日常门诊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中有多关节肿痛表现的关节炎患者1 051例,选取健康人90例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其血清GPI水平,根据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RA患者525例,其余患者包括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134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ine joint disease, SpA)患者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3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 pSS)患者24例、痛风(gout arthritis,GA)患者2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包括风湿性多肌痛、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成人Still病等)患者46例、其他疾病(包括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骨髓炎、外伤所致骨和关节疾病、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患者165例。评估GPI的诊断价值,分析GPI阳性与阴性组RA患者在临床特点、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及炎性指标的差别。结果: RA患者中血清GPI的阳性率达55.4%(而其他自身免疫病为14.3%,健康对照组为7.78%,P<0.001),相较于OA及SpA患者RA患者组滴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应用GPI诊断RA的最佳界值为0.39 mg/L,敏感性54.2%,特异性87.3%。RF阴性患者中GPI阳性率为36.1%;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抗体阴性患者中GPI阳性率34.2%; RF和抗CCP抗体双阴性患者中GPI阳性率为24.1%。GPI水平与ESR、 RF、抗CCP抗体及HRF IgG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GPI在RA患者中有较高的敏感性,抗CCP抗体和/或RF阴性患者中GPI阳性对RA有一定的诊断意义,GPI滴度与RA的疾病活动度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