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盘源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应用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配合祛痹止痛膏外敷治疗盘源性腰痛36例,疗效比较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2例患者均为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19~78岁,体重60~85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盘源性腰痛(DLBP)是慢性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过观察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治疗慢性DLBP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以期寻求新的DLBP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DLBP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予以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指数、VAS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经椎间盘纤维环电热成形术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疼痛减轻;功能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Oswestry功能指数评定优良率>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能使损伤椎间盘发生再塑形,修复损伤椎间盘,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DLB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射频热凝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及长期疗效.方法 行射频热凝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7例,于术后1、6及12个月时随访,采用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各时间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及12个月时的优良率分别为70.3%(26/37例)、78.4%(29/37例)和81.1%(30/37例).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术后近期及长期疗效确切、稳定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李捷一  钟炯彪  刘芳  曾琦芳  李波  罗超  陈识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01-903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采用了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术前均先行椎间盘造影,探讨手术方法、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5~12个月,平均为7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3分,术后下降为2.1分(P<0.05),术后4个月随访时为2.5分(P<0.05),主观改善满意率为92.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效果满意,但手术适应证仍需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源性患者中选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并且使用VAS评分记录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均无并发症(神经跟损伤与感染等)发生。根据MacNab评分,120例患者中,优105例(87.50%),良7例(5.83%),可7例(5.83%),差1例(0.83),优良率为87.50%。同时,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8.58±0.17)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57±0.43)分。结论在腰椎间盘源性痛患者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并不会对患者脊柱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改良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我们收治了12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2 8岁~5 3岁,平均41.7岁.病史1~8年,平均3.2年.术前腰痛VAS评分为术前6.54±0.87分,均采用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l2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12个月随访按照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JOA分数)评估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腰痛VAS评分,术后1周0.95±0.60分,术后1个月0.68±0.45分,术后3个月0.58±0.65分,术后6个月0.51_+0.70分,术后12个月0.62 +0.55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无明显反弹(P>0.05).有60例术后随访1年时J O A分数评分,优40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3%.结论 改良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等离子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成形术组(A组)和单纯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组(B组)各40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疼痛的变化,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与改良Macnab评定系统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髓核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无脊髓、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A组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B组(P<0.05~P<0.01)。A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复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3.脊柱微刨介入治疗日趋成熟。有应用前景作为疼痛学科核心技术之一的脊柱微创介入治疗,经过10年的不断规范、推广应用,日臻成熟。“经皮双极水冷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失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思维”、“臭氧椎间盘造影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价值”、“微创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关问题讨论”等在以往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射频热凝(低温等离子射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在CT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于治疗后即时、1个月、6个月随访VAS评分及疗效,同时观察髓核即时回缩效应。结果全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毕随访VAS评分较术前评分差异显著(P〈0.01),优良率均大于75%,突出髓核组织治疗即刻前后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结论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2例诊断为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均在X线引导下行椎间盘双极射频热凝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天,6月,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症状缓解率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同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天、6月、1年疗效优良率为94%、84%、81%。患者术后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3天症状缓解率为69%,ODI为18%;术后6月症状缓解率为62%,ODI为20%;术后1年症状缓解率为57%,ODI为24%。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各观察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极射频热凝术能改善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状态,是治疗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Dynamic Interspinous Assisted Motion (DIAM) system was designed to stabilize degenerative spinal segments without fusion surgery, maintain segment motion and prevent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The aim of this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DIAM system in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in China.Methods Eight cases of lumbar vertebral instability were treated with the DIAM system at Peking Union MedicalCollege Hospital from June 2006 to January 2008. There were 6 female and 2 male subjects with a mean age of 46.9years and a range of 40-52 years. Radiographs and scores on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for pain and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These scores were recorded before surgery and after surgery at intervals of 3-month, 6-month, 1-year and the final follow-up visit.Results The follow-up time ranged from 12-31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20.6 month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cores at each follow-up evaluation (P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postoperative follow-up score (P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4-5 segment activity at each time interval (P 〈0.05), but no obvious difference was found within each postoperative follow-up evaluation (P 〉0.05). The ODI and VAS score improvements were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segment activity (r 〉0.7, P 〈0.05).Conclusions The DIAM system appears to be a usefu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in certain patients. However, long-term follow-up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devi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科收住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例,将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植于L3∽4棘突间或L4∽5棘突间单节段或连续L3∽4、L4∽5棘突间节段。所有患者均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观察20例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恢复住院观察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1)住院时间平均9 d ,术后恢复住院观察时间平均3∽5 d ,手术时间平均82 m in ,术中失血量平均100 m L。全部病例下腰痛明显缓解;3例(15%)术前绝对不能下床自主活动者术后2例(10%)可下床活动,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臀部感觉异常、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后伸障碍、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感觉减退情况均较术前有明显缓解。(2)JO A 评分由术前的(8.55±2.33)分增至术后的(264.0±16.4)分,ODI由术前的(838.8±46.7)%减至术后的(466.5±45.8)%,VAS评分由术前的(80.5±10.0)分减至术后的(37.5±09.1)分,术后JOA、VAS及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现感染、棘突周围骨折、植入物脱落或断裂等严重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出现脑脊液漏,术中放置术区引流,切口严密缝合,延迟拔管后痊愈。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短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K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F组患者切皮后4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kg;KF组患者切皮前1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于切皮后45 min追加芬太尼2.0 μg/kg;C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双盲评估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 h、第1,第2,第3,第7天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48 h内其他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h、第1,第2天的VAS评分均比F组和C组患者低(P<0.05);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3,6,12h、第1,第2天F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第7天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可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DLB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62例患者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组,66例患者为保守治疗组。采用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128例均获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第1、2、3、6、9和12个月,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手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7%、91.9%、90.3%、87.1%和83.9%,保守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2%、56.1%、54.5%、54.5%、50.0%和51.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2个月,手术治疗组ODI评分较低,与术前及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DLBP的方法,其疗效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5例椎体压缩程度〉75%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椎体压缩骨折形态,选择单侧或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测量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8~48个月,平均21.7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7±3.1)%恢复至术后的(5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为(50.2±2.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及ODI评分术前分别为8.1±1.4、91.1±2.3,术后分别为2.6±0.9、30.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1±0.5、26.1±5.1,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68-70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采取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的术前及术后、随访12个月结束时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及ODI及SF-36、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较术前比较明显改变,且随访结束,所有患者前缘后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与术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的ODI及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微创通道(LUXOR)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LUXOR通道辅助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前及随访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术前腰背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3,6月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LIF组(P<0.01)。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在术后半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比较,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背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Lin HB  Wu XW  Li RY  Dai JH  Che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5):1756-1759
目的 评价 Quadrant 可扩张系统下腰椎后路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方法 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为 Quadrant 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手术(30例);开放组为传统后路开放手术(31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个月及1年对两组病人的VAS评分,ODI评分进行记录,以此来评估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手术疗效,同时进行影像学(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的观察.结果 术后3个月VAS、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2)分比(2.9 ±0.5)分,(15.6±2.2)分比(16.4±2.8)分,P<0.05.术后1年VAS、ODI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9±0.8)分比(2.2±0.9)分,(12.1±3.8)分比(14.6±3.6)分(P<0.01).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0.6) mm比(13.9±0.5)mm,P>0.05.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0.7)mm比(13.4 ±0.9)mm,P<0.05.术后1年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Quadrant 系统下微创术从保护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康复,影像学的变化上,都显示很大优势,作为脊柱微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给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和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及钙尔奇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第2,4,6,8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和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组术后VAS和O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植骨融合率(93.1%)高于对照组(78.5%)(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以减轻腰椎椎体植骨融合术后疼痛和改善术后功能障碍,且有助于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峡部裂性腰椎滑脱(IS)病人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融合术的轻度单节段IS病人74例,术后随访24~49个月,将MCID定义为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12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及腿痛评分改善>3分。根据病人术后以上项目评分改善情况,将病人分为达到MCID组(A组)和未达到MCID组(N组)。比较2组病人在不同评分项目下一般资料、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74例病人ODI、VAS腰痛和VAS腿痛改善评分达到MCID比例分别为81.1%、79.7%和73.0%。不同评分项目(ODI、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下,2组病人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腰痛评分项下,2组病人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和VAS腿痛评分项下,2组病人的手术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病人术前各项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腿痛评分项下A组病人椎间盘高度高于N组(P < 0.05),节段性前凸低于N组(P < 0.05);ODI评分下A组病人节段性前凸低于N组(P < 0.05);其他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融合术的IS病人,合适的椎间盘高度重建较之取得更大的节段性前凸或者提高复位率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