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比微创经皮手术与开放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收集了10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按采取的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经皮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微创经皮手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天VAS评分和不良切口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术后1年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s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内固定失败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微创经皮手术与开放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虽然存在较多的X线暴露的缺点,但创伤更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US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对78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US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JOA下腰痛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期进行评分;摄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并统计术后内固定失败(钉棒松动、折断)的发生率。结果 6例术后出现顽固轻微手术区胀痛。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3~36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腰背痛明显缓解,术后半年基本可以恢复正常日常生活。随访期内无钉棒松动、折断发生。术后6~8个月骨性融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低,JOA下腰痛评分较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US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骨折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折椎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行椎弓根钉系统整复,其中单个椎体骨折30例,两个以上椎体骨折7例,合并脱位9例;所有的病例均使用骨折椎及上下椎王钉,手术均于伤后一周内完成.共完成骨折椎置钉105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2(4~16)个月.2例骨折椎未得到复位,仅椎间隙被过度撑开.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到86%,脱位获得良好的纠正.[结论]采用骨折椎置钉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近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外侧型突出19例(椎间孔外型9例,椎间孔内型10例),旁中央型突出2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65~130m 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1例L5/S1患者术后症状未缓解,改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复发病例.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6.53±1.68)、(8.37±1.63)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5±1.27)、(1.82±0.7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0.5%.结论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极外侧型突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早期SANFH大鼠骨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骨组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大剂量冲击造模方法,造成SD大鼠SANFH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光镜下观察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SANFH负重区骨组织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股骨头软骨下骨髓腔内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数目先增多,后减少(第6周达高峰,为10.28±0.66),均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组织中的分布发生变化;(2)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参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后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排除颈椎畸形 的30例患者颈椎行三维重建CT扫描,在重建后的C3~C7特定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结果:1) C3~C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98.3°±6.3°,98.0°±5.1°,97.5°±6.9°,95.1°±5.0°,85.8°±5.4°和96.7°±8.2°, 98.7°±7.1°,97.8°±3.6°,93.2°±6.2°,86.8°±5.7°;C3~C6的夹角大于90°,C7的夹角小于90°,呈逐渐减小趋势。除了C6与C3 和C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C3~C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对侧椎板角分别 为0.2°±4.5°,1.2°±7.2°,–0.8°±6.8°,–3.3°±5.4°,–14.7°±4.0°和–1.6°±5.4°,1.9°±4.6°,–0.5°±6.0°,–4.6°±5.3°,–13.7°±3.4°, 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4的夹角最大。除了C6与C3,C6与C4,C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3)C3~C7左右两侧纵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77.7°±7.6°,77.0°±7.1°,85.3°±8.4°,94.1°±2.2°,94.9°±3.8° 和78.5°±7.1°,76.2°±6.2°,86.4°±6.4°,94.0°±2.7°,95.6°±3.8°,呈逐渐增大趋势,C3~C4的夹角均小于90°,C5的夹角变异 较大,C6~C7的夹角均大于90°。除了C3与C4,C6与C7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指标 每节段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关系, 可为临床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利用微型钛钉-钛板固定方法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8例,手术减压节段包括C3-C75个节段,手术方式均采用单开门,椎板抬起(开门)后,剪取合适大小及形状的钛板,利用微型钛钉将其分别固定在抬起的椎板及侧块上。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见因钛板及钛钉置入引起的脊髓、神经根及血管损伤。随访3—18个月,术后T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行CT检查未见钛耘及钛钉脱落移位、椎板塌陷或再关门现象,门轴侧骨折处骨质再生融合。结论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89SrCl2在骨转移癌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5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运用舯SrCl2治疗,依据美国南卡罗莱娜医科大学核医学科的疼痛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观察,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82.3%。结论 ^89SrCl2在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减少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DLB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62例患者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组,66例患者为保守治疗组。采用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128例均获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第1、2、3、6、9和12个月,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手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7%、91.9%、90.3%、87.1%和83.9%,保守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2%、56.1%、54.5%、54.5%、50.0%和51.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2个月,手术治疗组ODI评分较低,与术前及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DLBP的方法,其疗效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