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流感甲型H1N1抗体,对比分析1570名疫区学生与1326名监测人群血清标本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疫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流感罹患率分别为32.17%、22.23%,明显高于市区监测人群的22.62%、15.38%(P=0.000,P=0.000)。疫点学生与市区监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分别为9.94%、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点学生和市区监测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30.89%、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疫点人群显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隐性感染者(t=4.701,P=0.000),监测人群中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t=0.248,P=0.804)。结论疫点学生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监测人群。提示隐性感染人群具有潜在的传染力,应加强隐性感染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TSRH后路手术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15 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应用TSRH器械后路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4年1月用TSRH系统经后路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10~15岁,平均年龄13.5岁。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例。结果15例患均经脊柱后路植入TSRH器械,手术时间平均为180min,平均矫正率为78.9%。结论TSRH器模是一种多功能的脊柱三维矫形器械,对脊柱侧凸矫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ogo受体拮抗剂NEP1-40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创伤对照组、NEP1-40治疗组。建立大鼠中段胸部脊髓后半部横切模型。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采用NEP1-40治疗。分别在术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术后第1、3天及1、2、3、4周对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脊髓损伤3周后,NEP1-40组行为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NeuN/NF-200阳性染色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EP1-40治疗脊髓损伤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恢复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1 d、3 d时VAS评分,术前和术后30 d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V A S评分为、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时,对照组患者的V A S评分分别为(3.64±0.67)分和(2.77±0.51)分,研究组分别为(2.58±0.52)分和(1.95±0.46)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的V A 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0 d,对照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为(20.08±4.71)cm、Cobb角度为(24.72±2.53)°,研究组分别为(22.96±4.64)cm和(21.81±2.3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2.4±5.9)m 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6.8)m L和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伤椎前缘高度、降低Cobb角度,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体肌腱移植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03-01/2006-03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骨科采用改良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的锤状指畸形患者15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开放损伤2例患者于急诊1期予以手术治疗,闭合损伤13例患者在1周内予以手术治疗。①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于末节指骨基底以远4mm偏背侧的尺桡两边对向钻孔,形成骨隧道,采用修剪合适的异体肌腱穿过骨隧道,在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交叉后分别与伸指肌腱的侧腱束吻合(吻合前选直径1.0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过伸位10° ̄15°),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针及拆除石膏进行末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定期随访。②功能测评:测量手指最大伸直位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角度的总和及手指屈曲位时指端与掌横纹之间的距离。优:伸指0°,屈指指端过掌横纹;良:伸指受限≤-15°,屈指指端达掌横纹。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术后随访2个月 ̄3年,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级愈合,无异物排斥反应。按Dargan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占80%),良2例(占13.3%),优良率达93.3%。1例因远侧指间关节僵硬而屈伸活动功能欠佳。结论:异体肌腱移植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的要求,采集广州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流动早餐经营点的11类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11类食品418份样品,检出6种食源性致病菌共计14株,总检出率为3.34%(14/418)。其中,检出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85%(3/351);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株,检出率为11.54%(3/26);检出创伤弧菌2株,检出率为7.69%(2/26);检出阪崎肠杆菌3株,检出率为7.50%(3/40);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株,检出率为2.53%(2/7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为0.31%(1/319)。在11类食品当中,生食水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9.23%(5/26);其次为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7.5%(3/40)。结论广州市主要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 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方法监测来自广州市3家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进行鉴定;按0~、5~、15~、25~、60~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的各型流感抗体。结果全年共对1068份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共分离出46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其中H3N2型15株(32.6%),B(Yamagata)型27株(58.7%),B(Victoria)型4株(8.7%),未分离出H1N1型流感病毒株。60~组人群的病毒分离率最高,为7.7%;健康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不高,最高为10月份H3N2的抗体阳性率,为44%,最低为3月份B(Yamagata)的抗体阳性率,仅为6.7%。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相对平缓,B(Yamagata)型流感病毒是2007年的优势株,主要是在夏季和25~岁组的人群中流行。流感对老年人的威胁最大,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加强流感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2月初报告估计,全球共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1.75亿剂次.截至2010年3月9日24时,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批签发732批次13 786.1万人份流感疫苗.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疫苗10 485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8217万人[1].在注射疫苗前,接种人群的背景调查至关重要[2],需尽可能排除疫苗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对疫苗接种有禁忌和顾虑的人群.在这类未接种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人群更是不需接种的对象.进行自然免疫血清抗体的摸底调查,排除自然免疫人群的接种,能避免重复免疫,节约社会资源;同时为开展疫苗接种前的抗体水平检测的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在广州的流行特征。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每周分别从广州四家监测医院采集流感样症状患者的嗽口液或咽拭子,采用real-time PCR方法鉴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广州5大城区采集不同年龄的人群血清,通过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对其时间和年龄的分层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采集嗽口液或咽拭子358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530份,阳性率为14.8%,阳性率最高的月份出现在10~12月,为36.5%~42.3%,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和15~岁组,为18.5%和24.2%,最低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为4.1%。人群血清标本共采集1527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439份,阳性率为28.7%,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和15~岁组,为36.1%和39.5%,最低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为8.6%。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期发生在10~12月,流行时间短,感染的主要人群是学龄组人群,而老年人群的感染率相对较低。预防流感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