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探讨日照市体检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并提出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沈阳瑞康健康管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瑞康中医体质辨识判定软件3.0和4.0对3146位体检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标准化的九种中医体质量表,3130例中单一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1404例、阳虚质532例、湿热质261例、气虚质229例、痰湿质182例、阴虚质172例、血瘀质165例、气郁质133例、特禀质52例;单一体质1027例,占32.8%,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2103例,占67.2%;阳虚兼气虚质121例(3.9%),阳虚兼血瘀质84例(2.7%),湿热兼痰湿质75例(2.4%)。结论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兼夹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还有一定倾向性,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 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痰湿质(2 029例)、阳虚质(1 556例)、气郁质(1 308例)、湿热质(778例)、瘀血质(551例)、平和质(474例)、阴虚质(443例)、特禀质(23例).广州地区个体体质分布前5位:痰湿质(806例)、气虚兼痰湿质(787例)、气虚质(665例)、阳虚质(577例)、气郁兼气虚质(554例).结论 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分布规律,为该区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1 2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自制中医体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居民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统计得出,平和质452例,占37.67%,偏颇体质748例,占62.33%。其中:气虚质402例(33.50%)、阴虚质312例(26.00%)、阳虚质258例(21.50%)、痰湿质182例(15.17%)、湿热质140例(11.67%)、血瘀质88例(7.33%)、气郁质60例(5.00%)、特禀质15例(1.25%)。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均有一定关系。结论 9种体质在居民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要根据体质的特点进行社区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张家界市慈利县农村地区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方法根据《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慈利县11个村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521例调查对象中,平和质62例(11.9%),单一偏颇体质229例(43.95%),兼夹偏颇体质230例(44.15%),偏颇体质中最多的是阴虚质135例(25.91%),其次是气虚质128例(24.57%)、瘀血质51例(9.79%)、痰湿质50例(9.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与非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研究客观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有助于把握农村老年人体质特点,从而更好地防治老年人疾病、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各大高校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通过填写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选取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患者104例,进行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104例PCOS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为兼夹体质者有22例(21.2%),阳虚质者有19例(18.3%),痰湿质者有18例(17.3%),湿热质者有14例(13.5%),平和质者有12例(11.5%),气郁质者有6例(5.8%),阴虚质者有6例(5.8%),气虚质者有4例(3.8%),血瘀质者有2例(1.9%),特禀质者有1例(1.0%)。PCOS患者以兼夹体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多见;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证,其次为痰湿证、兼夹证型、血瘀证、肝郁证、脾虚证;平和质与痰湿证呈负相关(P<0.05),气虚质与痰湿证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痰湿证呈正相关(P<0.05),湿热质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郁质与肝郁证呈正相关(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痰湿质有关(P<0.05),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新都区5060名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的体质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并研究开发出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手机APP.结果 本调查研究显示,平和质2760名(54.55%);8种偏颇体质2300名(45.45%).偏颇体质患者中痰湿质862名(17.04%)、阴虚质406名(8.02%)、阳虚质367名(7.25%)和湿热质303名(5.99%)为此次调查老年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不同体质老年人群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常见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不同(P<0.00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成都市新都区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及5种常见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使其改善偏颇体质,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异同。【方法】选择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78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评分和判定,分析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频次情况:典型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2)中医体质分类占比情况:典型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9.74%(31/78),兼夹体质占比60.26%(47/78);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6.36%(12/33),兼夹体质占比63.64%(21/33)。(3)兼夹体质关联情况:兼夹体质中,典型哮喘组关联程度最强的是气虚质-阳虚质,其...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不同体质的M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MS的治疗和调养提供个体化的思路。【方法】收集328例MS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所纳入的MS患者进行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328例MS患者中,TG水平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合并血压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多,共41例,占12.50%。(2)中医体质分析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共308例,占93.90%。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最多见,共78例,占23.78%,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兼夹体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共20例,占6.10%。(3)痰湿质MS患者的体质量及BMI与平和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MS患者的TG与特禀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纳入的MS患者均具有典型的MS临床表现,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提示MS以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为多见,对MS的治疗和护理调养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调养措施,实现个体化诊疗,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97例常规体检超声检验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平和质)8例,占总病例数的8.25%;病理体质者89例,占总病例数的91.75%。97例中单一体质38例,占总病例数的39.18%;兼杂体质59例,占总病例数的60.82%。前5位的体质类型为气虚痰湿质(23.71%)、痰湿质(13.40%)、平和质(8.25%)、气虚兼气郁质(8.25%)、阳虚质(8.2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4种体质可能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 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初步了解安徽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003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561例,单纯偏颇体质247例,兼夹偏颇体质195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35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湿热质(128例)、气郁质(122例)、痰湿质(80例);阳虚质(71例)、阴虚质(52例)和瘀血质(42例)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共患病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年龄≥65岁的COPD稳定期患者340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同时完成衰弱、疲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15岁以上居民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状况调查,分析该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获得9种中医体质类型在人群中的评估转化分数数据。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依托自主研发的社区人群中医体质分析系统,采用系统抽样和调查问卷方法实施调查。结果:白云街社区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构成比前3位为平和质(40.7%)、阳虚质(13.8%)、气虚质(11.4%),其转化分数均值前3位为平和质(58.70±15.10)、气虚质(32.33±17.92)、阳虚质(29.89±20.85),两者与全国同类调查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中具有偏颇体质倾向者占33%,不同性别的偏颇体质倾向类型构成比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P=0.357)。结论:白云街社区15岁以上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占40.7%,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59.3%,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多见,两者比其它偏颇体质的明显度高;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质特点不同;平和质人群中约有1/3具有不同类型的偏颇体质倾向,男女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83例中晚期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70项中医四诊信息,对每一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作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83例中晚期NSCLC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分别占65.7%、48.4%,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痰湿、饮停胸胁、痰热、气滞、阳虚;常见两两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与血瘀、气虚与阴虚、痰湿与血瘀、气虚与痰湿、阴虚与血瘀.结论 初诊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NSCLC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不同形态的机制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212例住院患者,根据ST段抬高形态分为凹面抬高组102例和弓背抬高组110例,分析不同ST段抬高形态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医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分布情况。【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ST段弓背抬高组患者多为青中年、男性、无或有短期冠心病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狭窄或闭塞血管无侧支循环者;而ST段凹面抬高组患者多为老年人、女性、有冠心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有侧支循环者。(2)凹面抬高组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为最多,其证型分布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热毒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心脉证。弓背抬高组的中医证型以热毒血瘀证为最多,其证型分布依次为:热毒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寒凝心脉证痰瘀互阻证。2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中医虚实证方面,凹面抬高组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而弓背抬高组患者以实证为主。2组虚实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形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不同形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对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广州地区诊断为FD的326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调查,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广州地区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气滞证占41.71%、肝胃不和证占26.07%、脾胃湿热证占11.96%、脾胃虚寒证占11.04%、寒热错杂证占9.20%,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发病平均年龄和在广州居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西医亚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分布具有地域性,与居住广州年限、性别、年龄、西医亚型、Hp感染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研究现今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医体质量表》对608例女大学生进行测试判定,并运用数理统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了《中医体质量表》608份,回收600份,量表回收率为98.6%,回收的600份量表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2)在600例女大学生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排序依次为:平和质(208例)、湿热质(180例)、阴虚质(78例)、气郁质(51例)、气虚质(36例)、阳虚质(31例)、血瘀质(9例)、痰湿质(7例)、特禀质(0例)。(3)9种体质类型的女大学生中,以平和质的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好,其优秀率为59.61%,及格至良好率为39.90%,即及格以上者接近100%;在8种偏颇体质中,以血瘀质的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差,其不及格率为88.89%,其次为气郁质,其不及格率为74.51%。(4)分别以体质测试等级是否优秀(≥86分)、及格至良好(60~85分)、不及格(≤59分)为因变量,以中医9种体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Forward逐步回归分析后,分别有平和质、湿热质2种和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3种及气郁质、血瘀质2种进入模型。【结论】女大学生中以平和体质为最多,并且其体质健康标准为最好,得分为优秀的人数为最多;不同偏颇体质可不同程度地干扰体质健康得分,中医体质与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 332例体质辨识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2 332例人群中平和质人群有771人,占33.06%,偏颇体质人群有1 561人,占66.94%。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分别占18.57%、10.33%、9.31%。男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2 332例人群中,男性1 279例,平和质有566人,占44.25%,偏颇体质713人,占55.75%,具有前3位的是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3.21%、11.10%、9.70%%。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郑州地区一般人群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多种体质兼夹也是郑州居民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