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基底池CT改变对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测定及CT检测观察基底池形态变化,分析它们与格拉斯哥计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计分(GOS)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BAEP和脑基底池形态的异常程度加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按Ⅴ-Ⅲ-Ⅰ波的顺序逐渐消失,其次是各波潜伏期的延长及峰间潜伏期的延长;基底池的变化规律是环池受压→四叠体受压→环池及四叠体池闭塞→脑干变形。结论:BAEP检测及基底池形态的变化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的无创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反射(BSR),眼底(OF)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在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9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同时进行BSR,OF,BA-EP,CT扫描观察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等监测,并对所有监测指标进行综合计分,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结果:BSR,OF,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基本平行,同时与预后密切相关。对以上监测指标进行综合计分,分值的高低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更为密切,分值小于5分者,预后良好;分值大于8分者,预后多数不佳。结论:采用BSR,OF,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监测,在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相当价值。对所有监测指标综合计分后,通过对分值高低的评价,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更趋于明晰,便于分析,这些均有助于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运  徐培坤 《海南医学》2012,23(6):117-118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1,EP)是指神经系统受外来刺激后,所产生的短暂的电兴奋现象。临床常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表现为各潜伏期及振幅的异常,可判断脑外伤及昏迷患者,对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运  徐培坤 《海南医学》2011,22(14):59-60
目的 分析及探讨脑干听觉电位(BAEP)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各种病因所致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72 h内行床边BAEP以及SEP检查,并在伤后1~2周行第二次检杏,同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对预后的判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首次检测与重复检测BAEP、SE...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评估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脑干功能。方法:对25例(50耳)PVS患者行BAEP检测,并与对照组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VS患者的BAEP异常率为80%。其改变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Ⅰ-V各波的异常或分化不良,甚至波形缺如;Ⅰ、Ⅲ、Ⅴ波潜伏期(peak latency,PL)延长,I-V波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延长,双侧V波潜伏期的耳间差(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ILD)增大;Ⅲ-V与Ⅰ-Ⅲ波IPL之比大于1。结论:PVS患者的BAEP结果呈多样性改变,反映了患者植物状态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干损害,为其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周围池形态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的广泛应用使颅脑损伤尤其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提高。准确估计预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阻断病情的发展,保护脑干功能,对提高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我科自1998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74例,现将患者伤后2~12hCT检查所示脑干周围池形态改变和预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同频率刺激下脑干诱发电位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同频率刺激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法医学活体伤害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自制弹簧式小型生物打击机打击大鼠颅顶部,制造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TBI)模型。分别于伤后6h、12h、2d、4d以10Hz低刺激频率、50Hz高刺激频率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BI后50Hz高刺激频率下BAEP的2d、4d组V波PL和6h、12h、2d、4d组Ⅲ-Ⅴ波IPL。较对照组延长(P〈0.05)。各组之间10Hz低刺激频率下BA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10Hz、50Hz刺激频率下BAEPPL比值中Ⅲ/Ⅰ、Ⅳ/Ⅰ、Ⅴ/Ⅰ、Ⅳ/Ⅲ、Ⅴ/Ⅲ比值无明显损伤后改变。结论高刺激频率下BAEP测试是早期诊断颅脑损伤的可靠方法,其敏感性优于低刺激频率下BAEP测试。  相似文献   

8.
后颅凹手术容易损伤脑干功能,造成死亡或长期昏迷,在手术中如何避免正常脑干组织和神经的损伤,是临床上需要重视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手术监护中,目前在国内也逐步得到推广,在降低并发症和判断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意义。我们从2003年起,将该技术应用到后颅凹手术监护之中,对42例颅内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实时检测,现对BAEP监测的各项指标变化的意义和对预后的判断等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死亡及深昏迷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从真  徐文玉  许波 《河北医学》2010,16(3):263-26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死亡及深昏迷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深昏迷患者进行脑干反射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同时对46例深昏迷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刺激引出的波Ⅰ、波Ⅲ及波Ⅴ的波幅及波峰潜伏期。结果:临床判定脑死亡患者29例及深昏迷患者17例,其中24例脑死亡患者(83%)BAEP检查示波Ⅰ、波Ⅲ及波Ⅴ均消失,仅5例患者(17%)能引出波形,动态监测示各波在首次检查2~12h后消失;17例深昏迷患者波Ⅰ、波Ⅲ及波Ⅴ的波幅(0.31±0.17μV,0.34±0.16μV,0.39±0.20μV)及波峰潜伏期(1.81±0.66ms,3.95±0.47ms,5.94±0.27ms)均较健康对照组异常改变(p〈0.05),其中5例存活患者BAEP检查示波Ⅰ消失,而波Ⅲ及波Ⅴ正常。结论:BAEP检查对于判定脑死亡及深昏迷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判断深昏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脑干反射平面对严重颅脑外伤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干反射面对严重颅脑外伤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在31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观察6种脑干反射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结果凡在第Ⅲ层以上者预后良好,第Ⅵ层者预后不良。结论脑干反射半面对严重颅脑外伤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重症脑损害脑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等神经电生理技术,对106例神经重症所致昏迷患者的脑功能进行监测。结果 EEG异常率达100%。主要异常有中高幅慢波型、发作波型、α昏迷型、β昏迷型、纺锤昏迷型、三相波型、平坦波型及爆发-抑制型等8种类型。BAEP检查32例,异常率46%(15/32)。随访表明脑电图异常类型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联合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神经重症患者的脑功能变化,对重症脑损害的病因诊断、抢救治疗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CS)、颅内压(IC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以研究创伤性脑水肿时的GCS、ICP与BAEP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CS 8分上下组的ICP在4 kPa上下的比率显然不同(P<0.05),ICP在 4 kPa上下的BAEP异常率分别为39.53%和 82.86%(P<0.05),当ICP≥4 kPa时,BAEP异常率显著增加,提示创伤性脑水肿时,GCS、ICP、BAEP是同步变化,说明神经生理BAEP的变化与生物物理改变有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探讨BAEP分级对长期昏迷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93例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的患者清醒前BAEP检测结果,将BAEP分为I级、Ⅱ级和Ⅲ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作为判断标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BAEP分级与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I级的预后不良率为36.48%,Ⅱ级和Ⅲ级的总预后不良率为94.55%。分级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BAEP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而BAEP分级科学地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伤,进而准确预测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颅脑伤死亡患者282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造成颅脑伤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颅脑伤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82例颅脑伤死亡患者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82例中,车祸(49.6%)、坠落伤(24.8%)、跌伤(19.5%)是导致颅脑伤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所致的颅内高压(41.5%)、脑干伤(28.4%)和肺部并发症(15.2%)是导致颅脑死亡的最常见因素。结论: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创伤后颅内高压,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以指导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了解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出生的362例新生儿,分为足月儿组(198例)和早产儿组(164例),其中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正常早产儿组(68例)和高危早产儿组(96例),各组在生后48~72 h均进行了脑电图、BAEP两项检查,并比较各组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以判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将高危早产儿组和正常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2+1~35周、35+1~37周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胎龄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足月儿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1.2%vs 33.8%,P〈0.05),足月儿组BAEP异常率亦稍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0.2%vs2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组脑电图、BAEP异常率分别为78.1%、77.6%,明显高于正常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0.05).高危早产儿及正常早产儿在胎龄〈32周、32+1~35周、35+1~37周各组中,脑电图的正常、轻度、重度程度以及BAEP正常、轻、中、重程度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电图和BAEP损伤程度、比率与胎龄呈负相关(r1=-0.315,P1〈0.05;r2=-0.378,P2〈0.05).结论:早产儿脑电图、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高危早产儿应定期动态监测脑电图、BAEP,及时评估脑功能状况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神经节苷脂组32例、高压氧组35例和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治疗60 d后的意识状态、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伤后18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过程中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8 3),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显著;治疗60 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未清醒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P<0.008 3);伤后180 d联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神经节苷脂组和高压氧组(P<0.008 3)。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报告原发性脑干损伤90例,占同期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的11.3%。本组死亡率为71.1%,3d内死亡者占81.3%。行CT扫描43例,发现脑干有异常改变的41例;脑干周围脑池有异常改变的42例。作者将CT影像上脑干增粗、变形、密度减低或增高,混杂密度、血肿称为脑干损伤的直接征象;将脑干周围脑池消失,变窄、变形、出血称为间接征象。提示CT扫描不但可以确定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存在,而且可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这一检查结果补充和完善了既往的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35例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8例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P<0.05);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4.8±1.4)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9.1±3.2)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为(42.11%),明显高于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go—A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控制颅内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如有手术指征者及时予手术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伤后或术后6h予以亚低温治疗3~5d。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亚低温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亚低温组GC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6.97,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促进患者意识恢复,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