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118例颅脑外伤后SAH病人的年龄、格拉斯哥评分(GCS)、脑干反射、生命体征和腰穿资料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外伤性SAH病人的预后比无SAH病人的预后明显差。GCS低于3分,脑干反射消失绝大多数显示预后不良,生命体征严重紊乱、严重意识障碍、腰穿脑脊液红细胞数大于1万/ml和颅内压力(ICP)持续增高的病人预后较差;因此以上因素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这些检查简单易行,评估指标明确,对外伤性SAH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严重程度及CT征象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CT复查的最佳时间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与初次CT征象的关系,统计分析复查CT发现新病变的数目、程度及时间。结果: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与初次CT征象符合率为92.5%(74/80)。外伤后即刻昏迷、CT显示重度复合伤、脑干损伤或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的病死率达70.0%(21/30)。1~3d复查CT发现迟发性病变80个,4—7d21个,7d后8个。结论:临床病情与CT征象变化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颅脑外伤后3、7d是复查CT的最佳时机,出现病情变化应随时复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严重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2008年3月~2009年12月84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监测BIS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院72h后GCS评分〉5分组同GCS评分≤5分组相比,两组BI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72h后BIS≤40与BIS〉40两组之间,其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院时病情越重,BIS值越低,其预后越差。因此,BIS可以作为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干反射(BSR)在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清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入院第1、3、5、7、14、21、30、60天进行系统脑干反射检查,以受伤后6个月内是否清醒为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清醒组与未清醒组(包括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比较两组患者间的BSR检查结果。结果 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后清醒30例,未清醒24例,清醒率为55.6%;左侧睫脊反射、左侧垂直头眼反射、左侧瞳孔对光反射以及眼心反射异常的患者清醒较困难,清醒组与未清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BSR表现与患者预后清醒密切相关,为预测患者能否清醒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1995年4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267例,全部病例经CT和临床诊断为各型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挫裂伤,或原发脑干损伤。以GCS≤8分为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预后相关性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检验和预测头部外伤病人和颅底骨折耳聋病人方面的意义和功效。方法 :应用 BAEP对 5 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分类与 Glasgow,CT扫描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结果 :5 6例中 BAEP预测良好 31例 ,不良 2 5例 ;实际结果良好 33,不良 2 3例。结论 :BAEP异常可作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重要依据 ,BAEP检查可作对颅底骨折耳聋预后判断和预测头部外伤病人治疗状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格拉斯哥评分的纯数学意义及临床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022例颅脑外伤进行格拉斯哥评分的实践实验,从纯数学意义上评价了评分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指出格拉斯哥评分各参数之间只有15种组合最常见且有临床价值。数学分析表明运动反应最有决定性意义;同时指出格拉斯可评分对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评估价值。评分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反映瞳孔改变和脑干症状。  相似文献   

8.
杨武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74-2075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检验和预测头部外伤病人和颅底骨折耳聋病人方面的意义和功效.方法:应用BAEP对5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分类与Glasgow,CT扫描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结果:56例中BAEP预测良好31例,不良25例;实际结果良好33,不良23例.结论:BAEP异常可作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重要依据,BAEP检查可作对颅底骨折耳聋预后判断和预测头部外伤病人治疗状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薇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66-1366
脑干自上而下分为6个功能平面,可选用10个脑干反射(BSR)来判断脑干诸平面功能情况,以了解病情发展趋势,判断预后。◆睫状脊髓反射(CSR):疼痛刺激锁骨上区引起同侧瞳孔扩大。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损害扩展至间脑平面。◆额眼轮匝肌反射(FOMR):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查阅颅脑外伤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问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入选的86例患者中,55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63.95%,而预后不良率为36.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出现并发症和脑干损伤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的无创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反射(BSR),眼底(OF)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在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9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同时进行BSR,OF,BA-EP,CT扫描观察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等监测,并对所有监测指标进行综合计分,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结果:BSR,OF,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基本平行,同时与预后密切相关。对以上监测指标进行综合计分,分值的高低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更为密切,分值小于5分者,预后良好;分值大于8分者,预后多数不佳。结论:采用BSR,OF,BAEP,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监测,在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相当价值。对所有监测指标综合计分后,通过对分值高低的评价,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更趋于明晰,便于分析,这些均有助于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四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 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瞳孔改变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指导及预后分析;方法:对17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颅内血肿的瞳孔改变占86.2%,脑挫裂伤占42.5%,原发性脑干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占87.5%;而且瞳孔的单双眼改变和对光反射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近80%发生瞳孔改变,正确观察和判断这些改变,对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CT扫描进行诊断,确诊后实施脱水治疗、高压氧治疗、亚低温等治疗,观察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经手术治疗,35例(29.2%)死亡,6例(5.0%)植物生存,22例(18.3%)重度残疾,26例(21.7%)轻度残疾,31例(25.8%)恢复良好。结论:弥漫性脑肿胀的CT影像表现主要为第3脑室和基底池变小、闭塞,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手术、脱水、亚低温、大剂量激素等治疗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陈仕明 《河北医学》2014,20(2):275-277
目的:探究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找出患者的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恢复良好者36例,中残者26例,重残者12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15例。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重症感染、高龄、休克、多发伤以及损伤程度的GCS评分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欠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护理治疗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本院2009年02月~2011年02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进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和讨论。结果随访平均时间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11例(28.95%),中残7例(18.42%),重残8例(21.05%),植物生存2例(5.26%),死亡10例(26.32%)。结论通过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通畅、控制肺部感染、亚低温治疗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黄鹏 《中外医疗》2013,32(13):77-78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分析患者的损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15例,36例患儿治疗后存活35例,恢复良好29例,轻残4例,中残1例,重残0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2.8%。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严重且复杂,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正确掌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30例脑干出血的临床、颅脑CT、MRI及治疗结果。结果 30例中半数以上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面瘫或偏身痛觉减退,近1/3病例同时合并丘脑或中脑梗塞,77%病例治愈。结论 脑干出血多发生于桥脑中上段,可同时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少量脑干出血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41-42,4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凝血功能在评价脑外伤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按照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型组22例,中型组26例,重型组18例。检测并比较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bg)水平。结果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在对照组、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存组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较死亡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脑外伤患者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与病情有关,对于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