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早期蛋白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6,为研究HPV16 E6蛋白在细胞永生化作用中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6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与pUCm-T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亚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后转染RAW264.7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载体经酶切、PCR及测序证明插入片断序列正确无误,转染RAW264.7细胞后可在细胞中表达HPV16E6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HPV16E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6能在RAW264.7细胞中表达E6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pEGFP-N1-E6/E7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从SiHa细胞中扩增出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全长片段,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结果获得了包含全长阅读框架的HPV16E6/E7基因,并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E6/E7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GFP-HPVl8 E2删除突变体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早期蛋白2(HPV18 E2)删除突变体N端(TAD)、C端(DBD)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HPV18 E2基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用PCR扩增HPV18 E2 TAD、DBD基因序列,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pEGFP-Cl载体与TAD、DBD基因PCR产物,纯化回收后,用连接酶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阳性克隆质粒经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4.7 kb、618 bp和243 bp附近的片段.DNA测序结果经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做BLAS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分别含有618 bp与243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无碱基错配和移码突变,读码框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GFP-HPV18 E2删除突变体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AD与pEGFP-C1/DBD.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7(HPV16E7)基因蛋白的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并分离出HPV16E735 9bp的基因片段 ,经XhoⅠ和BglⅡ双酶切后 ,定向插入到表达质粒PJ12 0的晚期启动子P11下游。结果 :经PCR技术、双酶切分析证明HPV16E7基因已克隆到载体PJ12 0上。结论 :HPV16E7基因痘苗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 ,为其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丽丽  戴淑真  罗兵  姚勤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5):406-408,410
①目的构建携带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病毒癌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E7。②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宫颈癌组织中扩增E7病毒癌基因全长片段,并导入T载体进行测序,与Nucleotide中HPV16标准毒株序列比较鉴定。目的基因及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CMV分别经Bgl Ⅱ和Hind Ⅲ双酶切后连接,转化宿主菌E.coli DH5α,应用PCR法及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双重鉴定重组质粒,并测序。③结果PCR扩增产物与Nucleotide中HPV16E7序列一致,重组穿梭质粒经Bgl Ⅱ和Hind Ⅲ双酶切后电泳,可观察到9220bp大小的载体条带和313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将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的重组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证实克隆成功。④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携带HPV16E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2蛋白真核载体,为研究其基因疫苗免疫活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HPV16 E2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质粒pcDNA3.1(+)与pcDNA3.1(+)/HPV16 E2分别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E2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HPV16 E2基因片段插入到pcDNA3.1(+)相同酶切位点,即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 E2;转染pcDNA3.1(+)/HPV16 E2的细胞,检测到HPV16 E2 mRNA。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 E2能在HeLa细胞内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HPV16 E4重组表达质粒,以获得HPV16 E4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打基础.方法 从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HPV16E4 DNA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b质粒中,利用菌液PCR方法筛选重组阳性菌株.提取重组质粒,利用酶切图谱分析方法和核酸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pET21b-HPV16E4构建的正确性.结果 用PCR方法从宫颈癌组织中扩增出HPV16 E4片段,大小为0.3kb.从PCR筛选的重组菌株中提取重组质粒pET21b-HPV16E4,经单酶切得到5.7kb的片断,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得到5.4kb和0.3kb两个片段,并且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相符,证实了重组质粒构建的正确性.结论 pET21b-HPV16E4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15型(HPV16)E5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E5,分析E5在HeLa细胞及BALB/c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设计HPV16E5基因引物,PCR扩增E5基因。经Bam-HI、EcoR1酶切后将其连接入pcDNA3.1(+),PCR及双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将构建的pcDNA3.1(+)/HPV16E5转染HeLa细胞,利用RT—PCR测定HPV16E5mRNA表达。将6只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取100mgpcDNA3.1(+)/HPV16E5、100mgpcDNA3.1(+)、100mLPBS经肌肉注射小鼠,2周1次,共4次;末次接种后第14天取小鼠股四头肌制成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5蛋白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252bpHPV16E5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显示E5基因片段正确地连入pcDNA3.1(+)。构建的pcDNA3.1(+)/HPV16E5在HeLa细胞表达大小为252bp的HPV16E5mRNA。小鼠股四头肌细胞膜被染成棕黄色。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E5能在HeLa细胞及小鼠肌肉组织中表达HPV16E5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DNA改组技术进化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HPV16E7)基因,建立HPV16E7基因突变体库.方法 从宫颈癌标本中扩增出HPV16E7基因,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碎片化该基因,切割成50 bp左右的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在不外加引物的条件下,利用PCR反应进行重聚,再将重聚物经过一轮普通PCR扩增.结果 电泳切胶回收获得与原片段大小相当的基因片段,改组结果较为成功.结论 DNA改组在HPV16E7改组中的应用并成功,有利于从HPV16E7基因突变题库中筛选出高免疫原性的基因型别,并为进一步构建HPV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HPV16 E6E7与C3d3 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可作为DNA疫苗的包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与C3d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体外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 E6E7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pMDT-18载体中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G.SS.C3d3.YL和pSG.SS.YL,构建E6E7与C3d3融合基因及E6E7表达质粒pSG.SS.E6E7.C3d3.YL和pSG.SS.E6E7.YL。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后,将重组质粒pSG.SS.E6E7.C3d3.YL、pSG.SS.E6E7.YL转染COS-7细胞,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其表达。结果经酶切、DNA测序及转染真核细胞后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构建的质粒可在真核细胞内正确表达,为其作为DNA疫苗诱导免疫效应的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E6基因为靶点,构建小发夹状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将HPV 16E6基因的特异性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插入到包含U6启动子及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GCL-GFP中.重组质粒命名为pGCL-GFP-HPV16-E,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Helper 1.0及pHelper 2.0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病毒液根据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测定滴度.结果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HPV16 E6 shRNA核苷酸链序列插入正确,包装慢病毒产生病毒悬液,测定滴度为2×109 TU/mL.结论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等方法,可成功构建HPV16 E6 shRNA慢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选择性的沉默宫颈癌CaSki细胞株中HPV-16E6基因的表达。为观察HPV-16E6基因的小干扰片段能否在CaSki细胞特异性的抑制E6基因的表达,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E6小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转染效率。方法:根据HPV-16E6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小干扰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上,将其转染至CaSki细胞中,观察荧光表达,鉴定其转染效率: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成功的构建二条表达小干扰RNA的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并成功的转染到CaSki细胞株中,转染效率达到50%以上:结论: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转染的成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Xu X  Si J  Liu S  Xu J  Liu Z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9,21(3):185-191
目的 分析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 从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经HPV多重引物PCR法鉴定标准中感染HPV型别,选感染HPV16型的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HPV16E6E7基因,将其重组入pALTER-1载体,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构建了含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E7的重组质粒,命名为HPV16E6E7-S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pEGFP-HPV16E6/E7表达载体,观察其在角朊细胞中的瞬时。方法:基因重组技术,基因转染技术。结论 pEGFP-HPV16E6/E7表达载体便于观察,转染细胞中HPV16E6/E7-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民政部及蛋白定位,适用于对HPV16E6/E7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致瘤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HPV16E6对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 E-cadherin 表达水平及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20例宫颈鳞癌组织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 HPV16E6、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及 E-cadherin 甲基化率。采用 Siha 细胞构建 HPV16E6沉默细胞株,检测 siRNAE6对细胞 E-cadherinmRNA 和蛋白表达影响,以及E-cadherin 甲基化状态。结果: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E-cadherin 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均未扩增出 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条带;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65.0%。筛选得到 HPV16E6稳定下调的 Siha 细胞系。E-cadherinmRNA 及蛋白表达在 siRNAE6组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扩增条带在 siRNAE6组呈弱阳性,而在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呈强阳性。结论:HPV16E6可引起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 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并可导致 E-cadherin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HPV16 E6.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pEGFP~HPV16 E6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空载体pEGFP-C2转染组中,Hela细胞内绿色荧光呈弥散分布;重组质粒pEGFP-HPV16 E6转染组中,绿色荧光集中在细胞核中.结论 pEGFP-HPV16 E6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Hela中获得了表达,细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HPV16 E6和EGFP的双重活性,可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为HPV16 E6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和HPV18E6/E7的DNA状况。结果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E6、E7和HPV18E6/E7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54.3%和12.9%,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与宫颈癌中的KAI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呈下调表达,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不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HPV16 E6/E7关键基因的原核载体pET-32(+)-E6/E7并将其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最后获得E6/E7基因表达产物。方法用PCR方法从含有HPV16全基因序列的质粒中扩增E6/E7基因,将E6/E7基因连接到pET-32a(+)质粒上,并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最后检测E6/E7基因。结果获得重组后的载体pET-32(+)-E6/E7。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了含有E6E7的原核重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FQ PCR)方法检测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HPV16 )E6基因的方法。方法 以 2 2 0例新疆妇女宫颈不同病变组织DNA作为样本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新疆株 )E6基因 (HPV16E6 ,AF32 785 1)作为扩增的靶基因 ,同时以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片段作为内参照 ,借助于设计的目的基因引物 ,两个特异的荧光探针 ,在筛选的FQ PCR优化反应体系中 ,同时对两个基因片段进行扩增 ,得到HPV16E6的相对含量。结果 对 β 肌动蛋白阳性的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分析 ,新疆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96例中 ,HPV16E6阳性 3例 (3 3% ) ;宫颈癌蜡块组织 5 9例中HPV16E6阳性 4 9例 (83 0 %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蜡块组织 6 5例中 ,HPV16E6阳性 2 8例 (75 7% ) ;宫颈炎蜡块组织 33例 ,HPV16E6阳性 2 8例 (93 3% )。HPV16E6的相对含量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3。结论 建立的FQ PCR检测宫颈不同病变组织内HPV16E6基因的方法 ,能反映单位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复制情况 ,筛查宫颈癌患者 ,并可能应用于宫颈癌的风险评估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