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对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干预组3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作为对照,模型组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干预组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后采用MSCs-exo处理。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相关通路蛋白(Ras、Erk)表达水平。提取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模型组建立颗粒细胞损伤模型,干预组建立颗粒细胞损伤模型后采用MSCs-exo处理。CCK-8检测颗粒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颗粒细胞激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干预组干预2 d、4 d、6 d、8 d、10 d的颗粒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空白组,且模型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颗粒细胞雌二醇水平、颗粒细胞孕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孕激素水平均低于空白组,且模型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颗粒细胞凋亡数量高于空白组,且模型组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大鼠卵巢组织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且模型组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卵巢组织Ras、Erk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且模型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exo能够改善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Ras/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一种高纯度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研究鼠尾胶原海绵的止血作用。方法用制备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观察其止血时间、敷料与创面的黏合情况、再出血、渗血和吸收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鼠尾胶原海绵组、胶原蛋白海绵组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鼠尾胶原海绵组在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比胶原蛋白海绵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在对创面的修复性能上优于胶原蛋白。结论鼠尾胶原蛋白及其冻干海绵可以作为人工皮肤及创伤敷料研究的首选材料,同时也为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用于止血、创面修复及进一步研究其止血机制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安静正常对照组(N0)、游泳1小时组(N1)、游泳2小时组(N2)和一次力竭组(N3),每组10只。游泳1小时组、游泳2小时组进行6周、每天相应时间的无负重游泳训练,一次力竭组进行一次3%负重力竭游泳运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含量。结果:与N0组相比,N1和N2组血浆UⅡ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2组血浆UⅡ含量下降较N1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0组相比,N3组血浆U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浆UⅡ含量,与每日1小时有氧运动相比,每日2小时有氧游泳运动使血浆UⅡ含量下降更加显著。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血浆UⅡ水平显著升高,表明UⅡ可能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犬肠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20只实验犬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海水浸泡组(n=10).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致伤后立即放人人工配制的海水中.于致伤前(0 h)及致伤后4、8、12、24 h测定实验犬的动脉血压和胃肠黏膜pH值.24 h后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海水浸泡组动脉血压明显下降,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水浸泡组肠黏膜pH值在4 h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水浸泡组肠组织MDA、NO/NOS含量海水浸泡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肠道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海水浸泡导致实验犬肠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栀子豉汤、天麻素胶囊等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栀子豉汤组和天麻素组,每组各8只。建立PTSD大鼠模型(SPS模型)后,给予3种药物喂养大鼠14d,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浆ACTH和COR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浆ACTH、COR含量明显升高(P<0.01);栀子豉汤组、天麻素组、甘麦大枣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ACTH、COR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但各药物组之间ACTH、COR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栀子豉汤、天麻素胶囊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大鼠内分泌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犬肠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20只实验犬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海水浸泡组(n=10).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致伤后立即放人人工配制的海水中.于致伤前(0 h)及致伤后4、8、12、24 h测定实验犬的动脉血压和胃肠黏膜pH值.24 h后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海水浸泡组动脉血压明显下降,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水浸泡组肠黏膜pH值在4 h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水浸泡组肠组织MDA、NO/NOS含量海水浸泡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肠道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海水浸泡导致实验犬肠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动脉破裂出血合并局部组织缺损动物模型,为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和考核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18头4~6个月龄健康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6头。3组实验猪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与造模准备。空白组仅解剖显露股动脉,不予动脉造模损伤。对照组造模后不予救治干预。实验组造模后由6名医师行止血、包扎等操作。造模2 min后,记录3组实验猪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出血量等。记录实验组模型止血训练情况。设计一种新型战伤动物模型评价方法(100分制),记录不同受训人员对实验动物模型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脉搏、呼吸频率均高于空白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均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脉搏、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低于空白组,出血量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受训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周力竭性游泳运动对大鼠额叶运动脑区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SD大鼠,适应性游泳训练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力竭运动组(60只)。力竭组进行1周力竭游泳训练后在0h(即刻)、4h、8h、12h、16h、24h等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脑额叶皮质与伏核NF-κB分布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测定NF-κB蛋白含量。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对照组和即刻组比较,力竭运动后4h组、8h组、12h组、16h组额叶运动皮质NF-κB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8h组比较,4h组、16h组、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h组比较,4h组、8h组、12h组、16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即刻组比较,力竭运动后4h组、8h组、12h组、16h组伏核NF-κB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2h组比较,4h组、16h组、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h组比较,4h组、8h组、12h组、16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blotting结果:额叶皮质与伏核NF-κB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1周力竭性游泳运动可使大鼠额叶皮质和伏核内NF-κB信号通路得到有效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尾悬吊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 ,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尾悬吊组 (尾悬吊 7天模拟失重 )、地塞米松干预组 (尾悬吊第 3天开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5mg/kg,共 5天 )和正常对照组 ,每组 10只 ,用TUNEL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尾悬吊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地塞米松干预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低于尾悬吊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尾悬吊模拟失重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增高 ,而地塞米松可抑制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评价常压高浓度氧(normobaric oxygen,NBO)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模型,随机分为NBO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NBO组大鼠于MCAO模型后吸入常压氧气3 h。每组均在MCAO后2 h拔出线栓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MCAO后分别于30 min、6 h、24 h行头颅DWI。DWI上测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增长率及脑梗死中心区和边缘区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24 h后取脑行HE染色,并与DW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NBO组与对照组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可见异常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NBO组大鼠6 h和24 h脑梗死体积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6 h和24 h NBO组梗死病灶中心区rADC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O组梗死病灶边缘区rADC值高于对照组(P<0.01)。NBO组和对照组大鼠HE染色脑梗死灶与相应DWI层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对显示NBO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Goto-Kakizaki大鼠胃转流手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Goto-kakizaki(GK)大鼠胃转流手术(gastric bypass, GBP)的动物模型. 方法 GK大鼠16只,随机分2组(n=8),Wistar大鼠8只.Ⅰ组:GK大鼠假手术组;Ⅱ组:Wistar大鼠GBP手术组;Ⅲ组:GK大鼠GBP手术组,于术前、术后1周、4周检测空腹血糖、OGTT. 结果 (1)全部实验动物大鼠均术后长期存活;(2) 与Ⅰ组相比,Ⅲ组术后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5);(3) 与Ⅰ组相比,Ⅲ组在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P<0.05).结论 成功建立GK大鼠的GBP动物模型; GBP 能显著降低GK大鼠术后空腹血糖和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肌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变化,探讨金属硫蛋白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运动训练安静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90分钟)+力竭组(C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D组),每组10只。B、C组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实验8周后,力竭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运动。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MT含量、MDA含量和-SH含量。结果:(1)运动训练安静组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力竭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一次力竭运动组大鼠MDA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及运动训练安静组(P<0.05);(2)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力竭组大鼠-SH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训练安静组(P<0.05),一次力竭运动组大鼠-SH含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训练安静组(P<0.05);(3)运动训练安静组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力竭组大鼠MT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且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力竭组显著高于运动训练安静组(P<0.05),一次力竭运动组大鼠MT含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训练安静组(P<0.05)。结论:运动可诱导MT合成。中等强度运动可促进心肌中MT合成适应性增加,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骶骨肿瘤术前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将22例行术前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栓塞组)和16例未行化疗栓塞(对照组)骶骨肿瘤患者手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费用、术后1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栓塞组平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栓塞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栓塞组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变性、液化、假包膜形成。结论:骶骨肿瘤术前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不增加医疗费用的情况下有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动脉灌注端粒酶抑制剂AZT对大鼠种植型walker-256肝癌的影响,探讨采用经动脉介入法应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36例walker-256荷瘤大鼠分为两组,AZT组大鼠在显微镜下经肝动脉灌注端粒酶抑制剂AZT,对照组大鼠采用同样方法灌注等量生理盐水。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及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处理前端粒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第7天AZT组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ZT组0.384±0.131、对照组0.739±0.156,P<0.05),而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则明显升高[AZT组(14.218±0.913)%、对照组(4.025±0.287)%,P<0.05],两组肿瘤体积比较AZT组明显小于对照组[AZT组(371.665±25.298)mm3、对照组(772.943±52.221)mm3,P<0.05]。结论:经动脉灌注AZT能明显降低大鼠肝脏walker-256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抑制肿瘤生长,采用经动脉灌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可能应用于临床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肾一夹(1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选用200~220 g体重的SD大鼠,制作1K1C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肾对照组(1K)、1K1C组、1K1C+BEA组。使用药物2-溴乙胺氢溴酸盐(BEA)破坏肾髓质。采用尾动脉袖套法测量各组大鼠血压的变化。结果1K组大鼠血压4周后有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1K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4周后血压远未达到肾血管性高血压入选标准;1K1C组大鼠血压在1周后开始升高,2周时已达到本实验高血压入选标准;1K1C+BEA组血压升高更明显,4周时血压与1K1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制作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约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肝部分切除术(PH)大鼠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雄性SD大鼠肝脏左、中叶根部结扎、切除,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CPB组。NCPB组在术后12 h开始予0.5%利多卡因1 ml行双侧经皮NCPB,1次/d,连续7 d;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术后第1、3、7 d,NCPB后30 min测定大鼠肾功能、肾脏组织超微结构、肾血流灌注及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NCPB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在PH术后第1、3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第7 d两组的BUN和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3和7 d,NCPB组肾血流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术后第1、3和7 d,NCPB组的肾组织T-AOC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术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NCPB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其恢复也早于对照组。结论 NCPB能够减轻PH术后大鼠的肾脏损害,可能与增加肾血流灌注,减轻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钟惠  江英强 《人民军医》2012,(6):510-511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分别复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芬太尼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5μg/kg、瑞芬太尼0.5μg/kg(观察组)或芬太尼1.0μg/kg(对照组)、丙泊酚1.5mg/kg。术中如有体动而影响手术操作,则追加丙泊酚0.5mg/kg。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和离院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患者满意度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叙述正确率、通过筛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各类型与动脉瘤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资料及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120例MSCTA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筛选出两组中动脉瘤患者。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统计两组之间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性,以及各类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中动脉瘤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患者93例,合并动脉瘤患者为20例,发生率为21.5%,具体类型及其例数为永存三叉动脉(17/79),永存舌下动脉(2/6),永存寰前节间动脉(1/8)。永存动脉出现动脉瘤6例,除永存动脉外头颈部其他动脉出现动脉瘤12例,另外2例为永存动脉与其他动脉同时出现动脉瘤。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中头颈部其他动脉的动脉瘤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各类型之间动脉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增加动脉瘤发生风险,但并不会增加永存动脉以外头颈部其他动脉发生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度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尾壳核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过程,为脑缺血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2)假手术组;(3)脑缺血1h组;(4)脑缺血6 h组;(5)脑缺血24 h组.每组8只大鼠(n=8).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测量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法,观察脑缺血后NOS表达规律及其演变过程.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尾壳核NOS阳性神经元平均细胞数为(16.63±2.07)个/mm2.缺血1 h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平均数为(21.63±1.30)个/mm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6 h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下降,均数是(1.63±1.06)个/mm2,与对照组及缺血1 h组比较,缺血侧NOS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24 h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进一步减少并几乎消失,均数为(0.50±0.53)个/mm2.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利于观察脑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耐力训练对大鼠血清护骨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可溶性)sRANKL及骨代谢生化标记物、骨密度(BMD)和骨量(BMC)的影响。方法:20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10只,不运动,正常饮食及生活;②训练组10只,进行12周跑台运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坡度为0,第1周8m/min×10min,第2周15m/min×45min,第3周及以后25m/min×60min。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安静处死并测定血清维生素D(3VD3)、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及OPG、sRANKL。同时测定股骨长度和胫骨、腰椎BMD、BMC。结果:经过12周运动训练,运动组大鼠股骨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胫骨、腰椎BM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BMD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RANK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此相对应的是,运动组OC和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血清维生素D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导致OPG/sRANKL比例升高可能是耐力训练促进生长期大鼠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