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四方格移步测试(four square step test,FSST)中文版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信效度。方法: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最终入组30例)完成了本试验,受试者进行FSS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和10m步行测试(10 meter walk test,10MWT),48h内完成第二次FSST测试,对其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FSST中文版量表的评定者间信度检验总体ICC值为0.89(95%CI:0.87—0.92),重测信度检验显示总体ICC值为0.98(95%CI:0.96—0.99);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SST与BBS量表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2,P0.001),与10MWT评分结果呈良好正相关性(r=0.87,P0.001),与TUGT评分结果呈良好正相关性(r=0.86,P0.001)。结论:FSST中文版在用于国内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时评定时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建议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移动能力是康复医学重要内容。研究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合并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计时“起立-行走”的测试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速度作为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82(95%CI:0.901—0.992);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84(95% CI:0.889~0.995),同时在效度方面.计时“起立-行走”测试与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14~-0.646,P&;lt;0.001)。结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方法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供国内同行在进行功能性步行定量评定时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移动能力是康复医学重要内容,研究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 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合并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计时"起立-行走"的测试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速度作为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82(95%CI0.901~0.992);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84(95%CI0.889~0.995),同时在效度方面,计时"起立-行走"测试与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14~-0.646,P<0.001).结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方法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供国内同行在进行功能性步行定量评定时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步行速度是反映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研究采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进行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评定时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5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下肢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作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测量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12~0.937),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61~0.972),在同时效度方面,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595~0.693,P<0.001)结论: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评定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同时效度,推荐在临床结局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步行速度是反映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研究采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进行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评定时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5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下肢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作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测量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12—0.937),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61~0.972),在同时效度方面,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595~0.693,P&;lt;0.001)。结论: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评定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同时效度.推荐在临床结局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T)与步态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22例,由同一名专业人员分别对其进行TUGT、MWST和步态时-空参数评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UGT和MWST测试与步态时-空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22例患者的TUGT和MWST测试结果分别为(18.57±7.41)s和(1.59±0.53)m/s。MWST与步长、步速和步宽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UGT与步长、步速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同时,TUGT与MWST呈显著负相关(r=-0.712,P<0.05)。 结论 TUGT和MWST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对伴有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伴共济失调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绳带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和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绳带组采用弹性绳带加压下进行站立位平衡和步行训练方案。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3米起立-走测试(TUGT)及共济失调等级评定量表(SARA)的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BBS和10MW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TUGT和SAR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绳带组的BBS评分和10M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UGT和SAR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能显著提高伴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膝关节肌群肌力与步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其步行能力的因素。 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27例进行双侧股四头肌、腘绳肌徒手肌力评定(MMT)、峰力矩测试(PT)、10 m步行时间测试(10MWT)和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 Ⅱ)评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确定股四头肌MMT、腘绳肌MMT、股四头肌PT和腘绳肌PT与10MWT和WISCI Ⅱ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10MWT和WISCI Ⅱ的影响因素。 结果 腘绳肌MMT与10MWT呈显著负相关(r=-0.703,P<0.01),与WISCI Ⅱ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腘绳肌PT与10MWT呈中等负相关(r=-0.413,P<0.05),与WISCI Ⅱ呈中等正相关(r=0.433,P<0.05)。10MWT与WISCI Ⅱ呈强负相关(r=-0.986,P<0.01)。腘绳肌MMT是影响10MWT和WISCIⅡ的最主要因素(r2分别为0.549和0.536),股四头肌MMT是影响10MWT和WISCIⅡ的的次要因素。腘绳肌和股四头肌的MMT对10MWT和WISCI Ⅱ变化的总贡献率分别为62.5%和64.1%。 结论 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屈肌群的肌力与其10MWT和WISCIⅡ有显著相关性,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 (TUGT)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移动能力中的价值。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测量 (FIM )评定患者的平衡、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 ,作为TUGT的效标尺度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构图法求出判断患者独立步行与否的最佳TUGT临界值。结果TUGT与BBS、FIM和步行速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r =-0 .92 6— -0 .674,P <0 .0 0 1) ;TUGT值 <10s的患者全部步行独立 ,TUGT值 >2 0s的患者中步行自立群只占 8.3(G ;判断独立步行最佳临界值为 15 .2s ,其敏感性为 89.4% ,特异性为 79.1%。结论TUGT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反应功能性活动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脑卒中患者自由与最大步行速度在评定功能恢复结果中的价值。方法对 3 2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测定自然舒适状态下的 10m步行速度和 10m最大步行速度 ,用Fugl Meyer评定法评定下肢运动功能 ,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 ,用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移动类项目测量综合移动能力。对自由步行和最大步行速度与临床评定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自由步行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95 3 ,P <0 0 0 1) ;自由步行和最大步行速度与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综合移动能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742— 0 83 4,P <0 0 0 1) ;但自由步行速度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更高 (r =0 787— 0 83 4,P <0 0 0 1)。结论自由步行和最大步行速度都能够反映功能恢复结果 ,但是自由步行速度测定方法更实用、更安全和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