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016年1~4月在成都市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03例尿毒症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PTSD-SS的平均得分为(34.29±15.31)分,其中,阳性症状者(≥ 50分)19例(占18.4%);病程≤ 2年PTSD发生率为14.5%,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2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尿毒症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低学历和无医保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3.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预防病人自杀自伤是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开放式住院病人的自杀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抑郁症占开放式病房住院总数的48.2%,开放式病人自杀危险评分为14.33±8.08,中度自杀危险性病人占29.5%,高度自杀危险性病人占15.8%。男女病人之间的自杀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总自杀危险在51~60岁和21~30岁段评分最高,但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各类自杀危险因素中,病人的自杀观念的评分最高2.33±2.06,有63.6%的病人存在自杀观念,其次是自杀企图(1.18±1.89,32.7%的病人存在)和无助、无望、自我评价低。在第二类危险因素中,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较高0.87±0.67,而且70.9%的病人存在焦虑情绪。另外,自杀危险因素与年龄、诊断、职业、病程和婚姻有关,P<0.05或P<0.01。其中,第二类危险因素与年龄有关,P<0.01,第三类危险因素与诊断、住院次数和职业有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杀危险,根据病人自杀危险的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预防,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灾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给受灾者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变化[1],其中灾后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以分离症状、创伤事件再体验、对创伤刺激的回避、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程在1个月以内。McKibben等[2]以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通过AS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灾害事件中受伤人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芦山地震受伤人员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 结果 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后伤员的GHQ量表由(3.488±2.900)分减至(1.610±0.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MA量表躯体焦虑因子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AMD阻滞因子分、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5)。 结论 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灾害事件中的受伤人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灾后67h内)筛查玉树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反应,以及时指导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0名玉树地震伤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由藏族大学生志愿者翻译,在征得伤员同意后,完成资料收集。结果震后伤员PCL-C总分为18~74分,平均为(43.00±13.89)分;筛查PTSD阳性28例,占31.11%,阴性62人,占68.89%;最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为87.78%(79/90);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7.77%(61/90);回避麻木症状发生率为33.33%(30/90);PCL-C总分的性别、年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丧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树地震伤员早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心脏意外事件是非胸手术围手术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就当今国内外非胸手术前心脏风险评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作一综述,包括心电图Holter监测、运动心电图试验、潘生丁试验、左心射血分数测定、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56.0%的患者自我概念自评得分较低,男性伦理道德自我概念明显低于女性,体感受病程的影响,自我一致性和自我理想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较低,应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9.
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氟哌利多对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氟哌利多的安全性。方法 拟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术前心电图无异常,随机分为三组,A组(氟哌利多0.05 mg·kg-1),B组(氟哌利多0.1 mg·kg-1)和C组(生理盐水5 ml),每组20例。用药前、后行12道心电图检查,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心电图Q-T间期和Q-Tc的变化。结果 A、B组Q-T间期分别为(376±24)ms、(374±19)ms,与C组[(353±10)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用药前、后比较Q-T间期和Q-T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患者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氟哌利多可安全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200例连续硬膜外阻滞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2ml);氟哌利多组在镇痛药液中加入氟哌利多5mg;联合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mg(1ml)和地塞米松5mg(1ml)。术毕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24h内患者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恶心呕吐率(22.4%),明显高于氟哌利多组(10%)、地塞米松组(12%)和联合组(10.2%),P<0.05;处理组三组组间比较恶心呕吐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氟哌利多单独或联合应用都能有效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