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明确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化是否参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VX-765抑制caspase1活化是否能抑制胆红素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aspase-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GFAP蛋白的表达;VX-765干预后动态观察各组新生鼠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记录新生鼠体质量变化,评估生活能力.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星型胶质细胞分为胆红素组、VX-765组、对照组:改良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IL-1β的水平.结果 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建模后12 h,胆红素组较对照组,脑组织中活化型caspase-1表达增加(P<0.05),IL-1β水平增高(P<0.01),脑组织切片皮层区星型胶质细胞活化(P<0.05).与胆红素组相比,VX-765组新生鼠建模后异常神经系统表现减少(P<0.01),生活能力改善(P<0.05).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星型胶质细胞,胆红素干预6h后,活化型caspase-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胆红素组相比,VX-765干预可抑制caspase-1活化(P<0.05),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减少培养液上清IL-1β的释放(P<0.01).结论 胆红素可诱导活化型caspase-1表达增加;VX-765抑制caspase-1活化可减轻胆红素神经毒性,提高原代培养星型胶质细胞存活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胆红素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反式激活蛋白-NEMO 结合域
(TAT-NBD)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胆红素组、TAT-NBD早期干预组、持续干
预组及晚期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改良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
相对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法检测原代培养基上清IL-1β水平。结果胆红素组海马神经元NF-κB p65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
(M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24 h达高峰。TAT-NBD早期干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为(80.784±9.767)%低于对照组(P<
0.01)、高于胆红素组(P<0.01),细胞凋亡率为(14.100±2.252)%(Annexin V-FITC/PI双染法)、(12.883±1.629)%(TUNEL法)高
于对照组(P<0.01)、低于胆红素组(P<0.01),IL-1β水平为15.348±0.812 pg/ml低于胆红素组(P<0.05)。TAT-NBD持续干预及晚
期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IL-1β水平与胆红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F-κB双向调控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
凋亡。TAT-NBD抑制NF-κB早期高峰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可能用于胆红素脑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胍丁胺对L-谷氨酸(Glu)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Glu(1、10、100μmol/L)处理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1h,建立Glu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和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处理组在已建立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胍丁胺,观察胍丁胺对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未经Glu处理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上清液中的LDH活性(P〈0.01)和形态学观察均提示100μmol/L Glu为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最佳浓度;100μmol/L胍丁胺能显著抑制模型中大鼠海马神经元LDH的释放(P〈0.01);明显改善损伤后的神经元形态。结论胍丁胺对Glu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Nrf2)通路活化对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rf2激活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 TBHQ)组,每组20只。经小脑延髓池注射胆红素溶液,建立新生大鼠胆红素脑病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变化,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尼式(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活性;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l, H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小脑延髓池注射胆红素后模型组和TBHQ组幼鼠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异常行为表现,而对照组幼鼠无明显神经异常行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鼠神经元损伤严重,脑组织含水量以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Caspase-3活性以及MDA含量升高(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以及Nrf2 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BHQ组幼鼠神经元损伤得到改善,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Caspase-3活性以及MDA含量均降低(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以及Nrf2 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   Nrf2通路活化能改善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机体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PGC)-1α 在海人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及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培养7 天后,用KA刺激上述海马神经元24 h,检测转染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空白对照组,n=10)、KA刺激的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实验组,n=11)和KA刺激的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KA对照组,n=10)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FJB染色检测KA刺激24 h后实验组和KA对照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KA刺激24 h,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5.74±0.54) μmol·L-1·μg-1 protein和(10.57±1.25) U/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9.38±0.72) μmol·L-1·μg-1 protein,P<0.01;(23.12±3.23) U/mg protein,P<0.01];LDH活性为(2.21±0.18)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高[(1.29±0.09)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P<0.01]。转染PGC-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 h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37±0.42) μmol·L-1·μg-1 protein和(4.54±0.91) U/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明显降低(P均<0.05);LDH活性为(2.74±0.19) mol/NADH+/min/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加(P<0.01)。FJB染色显示转染PGC 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h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KA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PGC-1α基因下调加重KA刺激后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与其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经Aβ淀粉样蛋白损伤建立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损伤对照组(损伤对照组)、Rb1低剂量组(10 mg/L)、Rb1中剂量组(50 mg/L)及Rb1高剂量组(100 mg/L),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生长增殖活力,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spase-3活性。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和Rb1低、中及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损伤对照组下降最明显;与损伤对照组比较,Rb1中、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Rb1低、中剂量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损伤对照组增加最明显;损伤对照组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Ang(1-7)组
(DM1组)、糖尿病+Ang(1-7)+A779组(DM2组)。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60 mg/kg)建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
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GDN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
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
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GDNF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神经元明显受损(P<0.05),GFAP 表达减少(P<0.05),
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DM组相比,DM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GDNF
的表达增多(P<0.05),神经元受损减少(P<0.05),GFAP表达增加(P<0.05),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下降(P<0.05),联合应
用Ang(1-7)和Mas受体拮抗剂A779后,Ang(1-7)上述作用被阻断(P<0.05)。结论Ang(1-7)与Mas结合后对糖尿病大鼠认知
功能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GFAP和GDNF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异氟烷介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氟烷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给与任何处理,异氟烷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0.75%异氟烷 急性暴露6 h,而乌司他丁组在采用0.75%异氟烷急性暴露前,先给与50000 U/kg乌司他丁预处理。以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 亡,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释放及caspase-3活性,H2DCF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氟烷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加(P<0.05),而乌司他丁组显著下降(P<0.05);异氟烷组神经元 线粒体△ψm显著降低(P<0.05),乌司他丁组显著提高(P<0.05);异氟烷组海马神经元ROS、细胞色素C释放及caspase-3活性均 显著增加(P<0.05),而乌司他丁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异氟烷介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 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玲  陈尧  程超  赵志刚 《广西医学》2021,43(22):2688-2693
目的 探讨异氟醚全身麻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在异氟醚全身麻醉下行自体髓核移植术以建立LDH模型,对照组不进行麻醉和手术操作.建模后1 d,采用旷场实验及条件恐惧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检测对照组(实验后2 d)和模型组(建模后2、4、8 d)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小胶质细胞中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活化情况,海马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环境诱发僵直时间占比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两组大鼠中心区域活动时间、声音诱发僵直时间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建模后2、4、8 d小胶质细胞数量均多于对照组,且建模后2、4、8 d小胶质细胞数量依次减少(均P<0.05).对照组海马组织细胞质内活化NLRP3较少,模型组建模后2 d海马组织细胞质内NLRP3大量激活,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质内活化NLRP3逐渐减少.模型组建模后2 d海马组织IL-1β、TNF-α水平及建模后4 d 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建模后4、8 d海马组织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建模后2 d(均P<0.05).模型组建模后2、4、8 d海马组织NLRP3、ASC及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建模后2、4、8 d大鼠海马组织NLRP3、ASC及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 异氟醚全身麻醉可能通过促进LDH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胞质中NLRP3的活化以上调IL-1β、TNF-α表达,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髓炎大鼠血清褪黑素水平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褪黑素对牙髓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牙髓炎组(n=60)和牙髓炎+褪黑素组(n=30),其中30只牙髓炎大鼠随机分为牙髓炎1 d组、牙髓炎3 d组和牙髓炎5 d组,采用开髓暴露法建立牙髓炎大鼠模型,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开髓术后腹腔注射褪黑素。HE染色确定各组大鼠牙髓炎建模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褪黑素水平以及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牙髓组织正常,牙髓炎组大鼠牙髓有脓腔形成,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聚集。牙髓炎1 d和3 d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褪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牙髓炎3 d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1 d组(P<0.05),褪黑素水平明显高于牙髓炎1 d组(P<0.05);牙髓炎组和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组(P<0.05);牙髓炎组和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组(P<0.05)。结论:牙髓炎大鼠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褪黑素可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降低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给予质量分数5%牛磺胆酸钠2 mg·kg~(-1),经胰胆管注入胰腺腺体内;抑制剂组大鼠在建模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SB203580 10 mg·kg~(-1),对照组大鼠开腹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经胰胆管注入胰腺腺体内。术后24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磷酸化p38(p-p38)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区p-p38、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21.6±2.5、33.1±3.8)较对照组(1.1±0.6、2.0±0.5)显著增加(P<0.05);抑制剂组大鼠大脑皮层区pp38、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15.3±1.3、16.6±1.4)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下调caspase-3表达,从而对SAP大鼠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0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每组34只。模型组和丁苯酞组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丁苯酞组大鼠建模后给予丁苯酞(4.5 mg·kg-1)治疗,假手术组大鼠每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表现,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38、磷酸化p38(p-p38)和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和MAPK 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核和细胞膜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破裂,细胞核固缩;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细胞结构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滴注液含药血清对缺氧海马神经元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丹参滴注液含药血清,以含药血清干预原代培养缺氧海马神经元,MTT法检测神经元增殖活力,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组海马神经元增殖活力低于正常组(P<0.05),神经元Caspase 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丹参滴注液含药血清能减少缺氧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 3蛋白表达,改善细胞增殖活力(P<0.05)。结论丹参滴注液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缺氧海马神经元Caspase 3表达,促进缺氧神经元增殖,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红藻氨酸(KA)的致痫作用并探讨妥泰(TPM)对KA致痫大鼠模型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1~30日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仪用KA制作癫痫模型;观察组用KA制作癫痫模型后,加用TPM治疗。观察癫痫大鼠的行为表现、脑电图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各组大鼠脑切片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表达的变化,并用HPIAS-2000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致痫大鼠的行为、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符合癫痫的典型表现。对照组海马和颞叶皮层内存在少量caspase-3基础表达,模型组和观察组注射TPM 6 h后可见海马和颞叶皮层有少量棕褐色caspase-3阳性神经元,3 d时明显增多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观察组相同时间点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均增多(P<0.05),观察组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元计数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观察组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显示各相同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所得数值显著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无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KA的致痫作用很强,妥泰能抑制癫痫大鼠海马和颢叶皮层caspase-3表达,对癫痫发作大鼠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钙调蛋白抑制剂W-7对NMDA诱导的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 取原代培养7天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⑴对照组:仅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⑵ NMDA组:去除正常神经元培养液,加入NMDA 50μmol/L。⑶ 保护组:W-7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加入NMDA 50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内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⑴同对照组比较,NMDA组神经细胞存活力降低(P<0.01),W-7预处理组增加(P<0.05)。⑵NMDA组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W-7干预组LDH含量低于NMD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⑶同对照组比较,NMDA组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1);同NMDA组比较,W-7干预组表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1 W-7可减轻NMDA对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对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2其作用是通过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诱导低血糖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新生1日龄大鼠禁食24 h后腹腔注射胰岛素50 u.kg-1,血糖值<1.0 mmol.L-1后取脑海马组织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分别对原代和传3代的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及诱导分化:单克隆培养细胞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分别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计数NSE阳性细胞比例。结果原代组培养细胞与传代组和对照组原代细胞相比生长较快;单克隆培养的细胞均Nestin阳性表达,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分别呈NSE或GFAP阳性表达;原代组的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高于传代组和对照组(P<0.05);传代组的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与对照组传代细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能够短暂地促进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提高向神经元分化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DHA组,氟西汀与DHA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连续21 d每天给予不同刺激,建立慢性应激不可预见抑郁大鼠模型.21 d后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检测海马CA1、CA2、CA3区锥体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的变化.结果 行为学检测显示,抑郁模型组、DHA组、DHA联合氟西汀组大鼠在水中的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113.33±9.50)s、(81.67±7.68)s和(73.00±8.54)s.与抑郁模型组相比,DHA组和DHA联合氟西汀组大鼠在水中游泳不动时间减少(t=8.164,9.855,P<0.01).HE染色切片可见DHA使大鼠海马CA1、CA2、CA3区神经元数量部分恢复,排列致密,可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qPCR和WB结果显示DHA单独或联合氟西汀可抑制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DHA对慢性应激不可预见抑郁模型大鼠有治疗及辅助治疗作用,其机制与DHA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下调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胎龄17~19 d胎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培养,于原代培养第7天加入不同浓度(1、2.5、5μg/ml)PF预处理24h后,加入胆红素(10 μg/ml).经MTT法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筛选出PF预处理的适当剂量;进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此剂量PF(2.5 μg/ml)对胆红素诱导神经元凋亡形态和凋亡率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胆红素作用后不同时间(3、6、12、24 h)神经元内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胆红素组比较,PF(2.5μg/ml)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5);胆红素诱导海马神经元NF-κB活化(P<0.05),3~6 h达高峰(P<0.05);2.5 μg/ml PF可抑制胆红素作用3~6 h引起的NF-κB活化(P<0.05).结论:采用2.5 μg/ml PF预干预24h可抑制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抑制胆红素诱导的神经元NF-κB早期(3~6 h)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DKK-1和WNT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参与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60只SD 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Ghrelin 组(DM1 组)、糖尿病+Ghrelin+D-lys3-GHRP-6 组(DM2 组)。腹腔注射STZ(6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 区超微结构,普通显微镜下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 区细胞形态;ELISA 检测大鼠血清DKK-1 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及 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海马DKK-1及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 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空泡变性等(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等;血清、海马组 织中DKK-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海马中β-catenin表达下降(P<0.05)。与DM组相比,DM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 平台次数增多(P<0.05);神经元细胞形态完整,线粒体发达、密度增加等(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层数清晰;血清、 海马组织中DKK-1表达明显降低(P<0.05),海马中β-catenin的表达升高(P<0.05)。联合应用Ghrelin和GHSR-1a受体拮抗剂 Ghrelin+D-lys3-GHRP-6 后,Ghrelin 上述作用被阻断(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Ghrelin改善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海马DKK-1的表达、调控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文中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实验性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GF)。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法制作TBI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经鼻给NGF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估3组TBI大鼠的认知功能情况。尼氏染色检测海马存活神经元,用ELISA法测定海马Aβ42含量,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TBI大鼠海马Aβ42表达的情况。结果治疗组TBI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减轻(P<0.05),尼氏染色观察发现海马存活的神经元细胞数目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海马Aβ42表达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给NGF可增加TBI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减轻Aβ42沉积,促进损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