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建立体外培养肝细胞集落的关键条件,探讨肝细胞克隆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预灌流和胶原酶循环灌流分离肝细胞,观察在化学限定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素(HPN)、二甲亚砜(DMSO)及尼克酰胺(NA)对肝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象、光镜形态和电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肝细胞培养时间进程显示:10mmol/L NA显著协同HPN促进肝细胞^3H—TdR掺入作用,在60和84h出现2个DNA合成峰;2%DMSO抑制^3H-TdR掺入,但在NA共同作用下,肝细胞在132h表现为DNA合成峰。有丝分裂象显示:HPN NA DMSO培养72h时肝细胞为正常二级分裂,168h后仍保持相当的有丝分裂活性。光镜下形态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到培养28d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特征及增殖潜在性。结论 NA及DMSO加入-移除方案可交叉控制HPN作用的肝细胞增殖,所构建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系统可用于人肝细胞代谢、诱变、细胞中毒及生物转化等研究,并为实施体外克隆肝细胞治疗肝衰竭及遗传性肝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以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深入研究骨髓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探索一种简便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获取大鼠骨髓细胞,在60%DMEM培养液,20%马血清,20%(v/v)L929培养上清的诱导条件下进行体外贴壁培养,6~7天时获得纯度较高的贴壁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活状态、Wrights染色光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贴壁细胞形态学;酸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测定细胞内酶的表达;吞噬鸡红细胞及墨汁颗粒实验检测其吞噬功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等生物学技术鉴定培养的贴壁细胞性质。结果:获得高纯度的巨噬细胞,且具有良好的吞噬功能,并且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特有的水解酶类及特有的表面标志-CD68。结论:本法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骨髓巨噬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培养大鼠胸导管内皮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提供体外实验材料。方法 培养的胸导管内皮细胞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 胸导管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Ⅷ因子相关抗原和Fh-4(VEGFR-3)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光镜和电镜下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 体外培养的大鼠胸导管内皮细胞具有体内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可作为研究大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进一步研究癌转移机制的体外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建立体外培养肝细胞集落的关键条件,探讨肝细胞克隆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原位预灌流和胶原酶循环灌流分离肝细胞,观察在化学限定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素(HPN)、二甲亚砜(DMSO)及尼克酰胺(NA)对肝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象、光镜形态和电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肝细胞培养时间进程显示:10 mmol/L NA显著协同HPN促进肝细胞3H-TdR掺入作用,在60和84 h出现2个DNA合成峰;2% DMSO抑制3H-TdR掺入,但在NA共同作用下,肝细胞在132 h表现为DNA合成峰。有丝分裂象显示:HPN NA DMSO培养72 h时肝细胞为正常二级分裂,168 h后仍保持相当的有丝分裂活性。光镜下形态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到培养28 d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特征及增殖潜在性。结论NA及DMSO加入-移除方案可交叉控制HPN作用的肝细胞增殖,所构建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系统可用于人肝细胞代谢、诱变、细胞中毒及生物转化等研究,并为实施体外克隆肝细胞治疗肝衰竭及遗传性肝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羊膜负载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建立人羊膜(HAM)负载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的组织工程方法,观察MSCs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 将贵州小香猪的MSCs原代培养,传代扩增后,以不同密度多次接种于HAM基质面,逐日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并于培养8、18d后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接种后30min内明显见到MSCs在HAM上贴附生长,MSCs能以合适的接种密度在羊膜上良好生长。结论 HAM对MSC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MSCs可以HAM为载体在体外进行培养,HAM是MSCs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
骨髓活检塑料切片的临床应用一院血液内科杨惠芬,张鹏尚志苇河林业职工医院邹弈,李翠云70年代应用于电镜的塑料薄片在光镜下观察效果极佳,于是骨髓活检由塑料切片取代以往的石蜡切片。其优点能全面准确地判断各系血细胞的不同成熟程度的形态,骨髓活检指征也从"干抽...  相似文献   

7.
苏长青  徐随福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7):432-433,T040
胃癌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关系苏长青,徐随福细胞骨架(CS)和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维持细胞形态,调节细胞运动和分化生长,参与细胞信息传递等功能。我们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对正常胃粘膜、胃癌组织的CS和ECM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低叶酸低小牛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经特殊低渗处理获得染色体制片.对人的最常见脆性部位3p14分别作了光镜和电镜的对应观察发现,光镜观察到的3例fra(3p14)均为染色单体断裂而电镜下却表现出不同形态特征:①单体断裂;②  相似文献   

9.
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保存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大量生产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保存方法。为组织工程骨的培养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从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胫骨上端髓腔抽吸骨髓,接种、培养及液氮冻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测定碱性磷酸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结果 在培养过程中,未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选择性粘贴于培养皿底,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并成集落生长。培养至第9-10天时,贴壁细胞单层融合。传代后的细胞形成集落的趋势明显下降,但细胞形态仍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经6次传代后,细胞数量已扩增至原来的5000倍左右。冻存后贴壁细胞形态仍为成纤维细胞样,复苏细胞贴壁时间延迟,但增殖速度和形态没有改变。可测出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临床盆腔炎的动物模型。方法以健康成年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将大肠埃希菌接种到输卵管系膜及注射到输卵管,7d后剖腹探查,通过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炎症形成情况。结果盆腔腹膜和盆腔器官明显充血、水肿、粘连。光镜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电镜下细胞核核膜不清,染色体线粒体肿胀。结论3×108cfu/kg大肠埃希菌注射至输卵管可建立典型的盆腔炎动物模型,其重复性强,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诱导条件下的成骨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兔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保留贴壁细胞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表现,增殖能力强。诱导条件下第2代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10-12d达到最高峰,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 使用本实验方法,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肯定,增殖能力强,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正> 把形态和功能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显重要。与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法(如PAP 法)相比较,应用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免疫金染色法(IGS 法,用于电镜水平)及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 法,用于光镜水平)具有下列优越性:染色步骤简便,不需用有致癌性的显色底物;可以同时应用于光镜及电镜,电镜下分辨率高,不影响对原有超微结构的观察;可进行多重免疫标  相似文献   

13.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及生物学特性并加以鉴定.方法:取Wistar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化方法加以鉴定.结果:原代培养20d后可分离得到BMSC,在5代以前生长形态相对稳定,典型的BMSC可分为两个类型.结论:BMSC具有贴壁生长特性,较易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增殖速度快,可用于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电镜观察。在肿瘤细胞特别是基底细胞中可见有不同时期的核分裂相,胞浆中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游离核糖体、溶酶体和成束的张力原纤维。通过对上皮—基质交界面的详细电镜观察,更发现基底细胞胞浆成伪足状向基质突出,并围以基底膜。光镜下基底膜均示完整,但在电镜下可见基底膜结构模糊、发育不良甚至中断,这可认为肿瘤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侵袭穿过有病变的基底膜进入基质,从而引起临床的复发和癌变。  相似文献   

15.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取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并观察其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作用,为将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髓基质细胞用于进一步的缺损修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小牛骨中的提取骨形态发生蛋白,配制条件培养液,并作用于培养状态的人骨髓基质细胞,染色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表达情况,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中骨钙素含量。结果 人骨髓基质细胞经衣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骨钙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体外培养时,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一种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新实验技术和方法,了解Hep2细胞和人喉鳞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并探讨影响该实验技术的因素,以便不断完善。方法①取培养48h后的Hep2细胞(培养的人喉鳞癌细胞株),直接滴片法将细胞悬液滴在PMMA上,以同步辐射装置产生的软X射线作光源进行SXCM成像研究。②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喉鳞癌患者,术中取组织石蜡包埋切片,捞在100目电镜栅网上,进行SXCM成像研究。③取部分喉癌组织,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100目电镜栅网捞取,SXCM成像研究。结果①SXCM技术观察Hep2细胞,可清楚地显现细胞膜和核膜表面有很多皱褶,凹凸不平,而光镜下无法看清这种结构特点。②SXCM技术在观察活细胞生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时具有比光镜独特的优点;它不需要脱水、固定、染色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在观察干组织样品时与光镜达到同样的效果。③实验在进行人喉鳞癌组织电镜超薄切片SXCM成像时,因切片太薄,未能成功。结论SXCM成像与电镜的比较研究是本系列课题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影响SXCM技术因素的多样化,尚需进一步探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肾脏透明细胞肉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志奇  李佩娟 《北京医学》1996,18(6):344-346
自1990年6月 ̄1993年7月,对5例小儿肾脏透明细胞肉瘤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生于婴儿及儿童的CCSK是一种在光镜,电镜下形态不同于Wilms‘瘤的恶性肿瘤,对其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强调其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影响家蝇胚胎细胞系建立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蝇胚胎细胞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方法 取不同发育时间的家蝇卵(胚胎),用不同培养基将细胞培养于玻璃培养瓶和塑料培养瓶中,观察细胞生长.结果 产出约6 h的家蝇胚胎细胞能生长增殖,并成功建立贴壁生长细胞.其它时间段产出卵的家蝇胚胎不能建立贴壁细胞;家蝇胚胎细胞在TC-199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TC-199加酵母提取液和水解乳蛋白的培养基中,家蝇胚胎细胞生长缓慢.在M3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其中在15%胎牛血清(FBS)、20?S的M3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迅速并可传代.细胞在玻璃培养瓶中不能贴壁生长,而在塑料培养瓶中能迅速贴壁生长.结论 取产出后约6 h的家蝇胚胎细胞接种于含15%~20% FBS的M3培养基的塑料培养瓶中,家蝇胚胎细胞能贴壁生长,成功传代.  相似文献   

19.
脐血贴壁细胞体外培养与生长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脐血贴壁细胞生长特性及提高体外培养脐血贴壁细胞成功率,为造血干细胞培养提供基质环境。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在含20ng/ml bFGF,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描绘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脐血贴壁细胞呈长梭形、针形或三角形,增殖周期G0/G1为85.12%,倍增时间为48h。结论 体外培养的脐血细胞能够贴壁生长并形成单层细胞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和酸性复红法对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进行了鉴别,从染色特性及细胞形态,可区分出各型上皮网状细胞、保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的分布,并证实小鼠胸腺髓质内含有胸腺小体。本文就电镜所见髓质两种上皮细胞类型并结合PAS反应,对髓质内亮细胞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