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母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建立超排卵模型,中药治疗组给予经后增殖方颗粒剂灌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经颈椎脱臼处死后取卵巢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GDF9、BMP15、FGF10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GDF9、BMP15、FGF10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治疗组各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GDF9、BMP15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10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经后增殖方能促进超排卵大鼠卵母细胞分泌因子GDF9、BMP15、FGF1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推测中药通过提高其表达而改善卵母细胞质量。  相似文献   

2.
梁策  高慧  张腾 《重庆医学》2016,(31):4337-4339
目的 研究中药补肾调冲方对雷公藤多苷片(GTW)所致卵巢早衰(POF)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和卵巢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α)/γ-干扰素(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结合雌激素组(对照组),中药补肾调冲方高、中、低剂量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TNF-a/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E2、AMH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中药补肾调冲方各给药组和对照组E2、AMH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补肾调冲方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E2、AMH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FSH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补肾调冲方各给药组和对照组FS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补肾调冲方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FSH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NF-α、IFN-γ mRNA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补肾调冲方各给药组和对照组TNF-α、IFN-γ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补肾调冲方中、高剂量组TNF-α、IFN-γ mRNA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补肾调冲方对卵巢具有调节作用,可以预防卵巢早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给6~8周龄雌性大鼠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制备含药血清.将3~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B组,A组灌胃蒸馏水,B组序贯灌胃补肾调经系列方(Ⅱ号方和Ⅲ号方),各灌胃12 d.第11天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 IU/只),48 h后剥离卵巢,取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体外培养.将A组CO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25μmol/L LY294002),B组分为补肾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和补肾加抑制剂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25μmol/L LY294002).体外培养18 h后,在显微镜下统计各组第一极体排出量并计算排出率.收集COCs,RT-PCR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 K、AKT、mTOR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 K、AKT、mTO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 第一极体排出率补肾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制剂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补肾加抑制剂组低于补肾组(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PI3 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升高(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下降(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降低(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组间PI3 K、AK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 K/PI3 K、p-AKT/AKT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抑制剂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 K/PI3 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补肾调经系列方可通过调控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值、抑制COCs凋亡从而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雄激素对小鼠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 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 9)表达的影响,研究GDF 9参与卵泡生长发育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探讨GDF 9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关系。方法:以性成熟昆明小鼠为研究模型,体内实验分为实验组(注射丙酸睾丸酮)和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各20只小鼠,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组织GDF 9 mRNA的表达水平。体外实验:胶原酶消化加机械法分离性成熟昆明小鼠卵泡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睾丸酮,对照组不加睾丸酮,72?h后收集卵泡,免疫组化检测卵母细胞GDF 9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实验组较对照组卵巢组织GDF 9 mRNA表达水平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实验组卵母细胞GDF 9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激素减弱卵母细胞GDF 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表达强度降低的GDF 9可能与PCOS卵泡发育停滞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成药坤泰胶囊治疗不同阶段卵巢早衰的效果.方法 采用雷公藤多苷片75mg/kg制作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将60只SD雌性大鼠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造模前坤泰胶嚢组(造模前组),造模中坤泰胶囊组(造模中组),造模后坤泰胶囊组(造模后组),西药组(结合雌激素治疗).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及抗缪勒管激素(AMH)的水平.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和各给药组血清FSH及LH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E2、AMH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及各给药组卵巢组织中VEGF、bF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造模前组VEGF、bFGF mRNA水平高于造模中组、造模后组(P<0.05),造模前组VEGF mRNA的表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对卵巢性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E2及AMH的水平,降低血清FSH、LH的水平,提高卵巢对性激素水平的敏感性;修复受损的卵巢组织,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从而抑制卵泡过早耗竭.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GDF15水平表达上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非冠心病人群中的表达差异,评估血清GDF15浓度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41例,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外周血血清GDF15水平.结果 AMI组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亦显著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两组间GDF15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患者的斑块不稳定性和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和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9mRNA的表达。方法收集31例早产患者部分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根据病检分为早产感染组(17例)和早产非感染组(14例),门诊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10例)。(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IL-6水平;(2)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早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TLR2mRNA在早产感染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TLR9mRNA在早产感染组、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2)早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TL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6水平呈正相关(r=0.778, P<0.01)而TLR9mRNA的表达与IL-6不存在相关关系(r=0.0355,P=0.162)。结论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mRNA表达增强,提示TLR2参与了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与血清中IL-6水平成正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早产宫内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监测下护卵汤加减治疗小卵泡排卵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9例小卵泡排卵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护卵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第2天、第7~8天、卵泡后1~2d、排卵后7~10d雌二醇(E_2)水平、出现排卵现象黄体生成素(LH)、排卵后7~10d孕酮(Prog)水平及妊娠情况,彩超监测排卵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围排卵期宫颈评分。结果月经第2d,两组血清E_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月经第7~8d、排卵后7~10d,观察组血清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排卵后1~2d观察组血清E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排卵现象时LH水平、排卵后7~10d Pro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排卵时子宫内膜厚度、围排卵期宫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观察3个周期妊娠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卵汤加减能显著改善小卵泡排卵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宫颈评分,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彩超监测对于判断小卵泡排卵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及其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4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Ah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38例正常孕早期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和流产组绒毛组织Ah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蜕膜组织(P<0.01,P<0.05);流产组蜕膜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流产组绒毛组织中AhR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早孕绒毛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蜕膜组织,其表达上调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安宁含药血清在体外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COX-2 mRNA、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中、高不同浓度梯度的胃安宁含药血清干预胃癌细胞MGC-803 48 h,通过RT-PCR法分析胃安宁含药血清对该细胞系COX-2 mRNA、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胃安宁小、中剂量含药血清组中COX-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大剂量含药血清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胃安宁含药血清干预MGC-803细胞48 h后,各剂量含药血清组中VEGF mRNA表达量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安宁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胃癌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安宁颗粒能抑制COX-2 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基因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模型胶原合成及沉积的影响.方法 (1)构建质粒pcDNA3.1(+)-TGF-β3和pcDNA3.1(+)-TGF-β1.(2)将pcDNA3.1(+)-TGF-β1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TGF-β1的HSC-T6细胞阳性克隆.(3)pcDNA3.1(+)-TGF-B3转染HSC-T6阳性细胞克隆,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GF-β3mRNA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TGF-β3、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pcDNA3.1(+)-TGF-β3和pcDNA3.1(+)-TGF-β3质粒均可转染HSC-T6细胞,以转染48 h时转染效率最高,达28.2%.(2)pcDNA3.1(+)-TGF-β3转染HSC-T6细胞阳性克隆后,与单纯阳性克隆组相比,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而蛋白表达明显低(0.48±0.07 vs 0.66±0.14,P=0.023);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mRNA:7.2±1.0 vs 13.7±0.4,P=0.010,蛋白:0.45±0.21 vs 0.82±0.13,P=0.041),MMP-2 mRNA及蛋白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多(均P<0.05),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均P<0.05).结论 (1)重组TGF-β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在转染阳性克隆细胞48 h后获得高效表达;(2)稳定高表达TGF-B1的HSC-T6细胞阳性克隆可作为肝纤维化细胞模型;(3)pcDNA3.1(+)-TGF-β3转染阳性克隆能减少胶原合成,并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对胶原沉积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慢病毒介导沉默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基因对大鼠相关胰岛素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组和观察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其他处理,空白载体组通过大鼠尾部静脉注射空慢病毒载体,观察组通过大鼠尾部静脉注射SOCS3 RNAi慢病毒载体。注射载体4周后,测定3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SOCS3、IRS1、IRS2、STAT5b、JAK2和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CS3、IRS1、pIRS1、IRS2、pIRS2、STAT5b、pSTAT5b、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注射载体4周后,观察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观察组SOCS3 mRNA和STAT5b mRNA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IRS1 mRNA、IRS2 mRNA和JAK2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5~P<0.01),3组STAT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CS3、STAT5b、pSTAT5b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IRS1、pIRS1、IRS2、pIRS2、JAK2、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3组STA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SOCS3基因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SOCS3基因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介导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miR-106a 对小鼠卵巢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 级BALB/c 小鼠作为实 验动物,将SKOV3 卵巢癌细胞注入小鼠皮下以复制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 对照组、miR-106a 抑制组,分别用不含抑制剂的转染试剂、含阴性对照抑制剂的转染试剂、含miR-106a 抑 制剂的转染试剂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测定移植瘤体积以及移植瘤中PTEN 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 结果 干预后10、20、30 和40 d 时,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06a 抑制组之间瘤体体积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每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与时间变化趋势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40 d 时,miR-106a 抑制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TEN 的mRNA 表达高于 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I3K、AKT、CyclinD1、Survivin、MMP-2、MMP-9、VEGF 的mRNA 表达低 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论 miR-106a 对小鼠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增强PTEN 信号通 路是miR-106a 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IL-17刺激后HaCa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变化,阐明其临床意义及紫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5名正常对照者、2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不同组别HaCaT细胞(空白对照组、IL-17刺激24h组、IL-17刺激36h组、IL-17刺激48h组、紫草素+IL-17组、环孢素A+IL-17组和IL-17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和HaCaT细胞各组上清液中IL-6、IL-23水平;实时荧光免疫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HaCaT细胞中IL-6和IL-23p19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银屑病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以重度皮损银屑病组升高最为明显(P < 0.05);IL-17刺激24、36和48h组HaCaT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IL-6和IL-23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紫草素+IL-17组和环孢素A+IL-17组HaCaT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IL-6和IL-23水平及其mRAN表达水平均低于IL-17组(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重度皮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升高明显,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IL-6和IL-23,呈时间依赖性,紫草素可抑制IL-17的促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5.
裴露  王婷婷  朱峰  胡文坛  刘红春 《重庆医学》2018,(12):1580-1582
目的 研究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 (ZBTB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ZBTB20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6例SLE患者(SLE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析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与B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关系及与临床指标(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E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CD19+B细胞比例降低(P<0.05),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之间的比值及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ZBTB20 mRNA与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ZBTB20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从而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及其含药血清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深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例行全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病灶组织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所培养病灶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将实验分为加味芍药甘草汤高浓度(20 g/L)及低浓度(10 g/L)组、加味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简称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米非司酮组及空白对照组6组,各组药物分别干预病灶细胞24 h和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雌激素(E2)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雌激素受体(ER)及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的表达。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共收集及培养成功的6例细胞均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与空白对照组及空白血清组相比,含药血清组可明显降低细胞E2水平(P0.05);加味芍药甘草汤高低浓度组、含药血清组、米非司酮组24 h均可明显降低细胞ER水平(P0.05),其中米非司酮组总体降ER效果劣于加味芍药甘草汤高低浓度组及含药血清组(P0.05),加味芍药甘草汤高浓度组24 h降ER作用优于48 h(P0.05)。与空白血清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味芍药甘草汤高低浓度组、含药血清组、米非司酮组24 h细胞P450arom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加味芍药甘草汤高浓度、低浓度24 h及含药血清24 h作用较米非司酮好(P0.05),加味芍药甘草汤低浓度组24 h作用优于48 h(P0.05)。总之,加味芍药甘草汤降ER及P450arom作用较米非司酮好,效果呈时效性,24 h优于48 h,无浓度依赖性。结论通过中药复方水提液及动物含药血清两种方式证实加味芍药甘草汤能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ER、P450arom水平,阻断E2、P450arom正反馈环、弱化E2效应,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微小RNA-132(miR-13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手术切除的卵巢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36份,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32相对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仅加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PcDNA3.0表达载体)和PcDNA-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VEGF165b)。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生存率,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G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epG2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epG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中VEGF165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生存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HepG2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VEGF 165b能抑制VEGF1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VEGF165b对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慢病毒载体,探讨HPK1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过表达HPK1的慢病毒感染细胞,获得稳定表达HPK1的细胞系(MCF-7-HPK1和MDA-MB-231-HPK1),将2个细胞系分别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法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 3、PTEN、MMP-9、MMP-2、Ki-67和HP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过表达组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5),MCF-7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过表达组细胞中caspase 3、PTE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 0.05),MMP-9、MMP-2、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HPK1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及迁移并诱导凋亡,其可能与caspase 3、PTEN蛋白的表达上调及MMP-9、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