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组32例和司坦唑醇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以再生方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每日6mg~8mg口服。治疗3个月以上进入疗效统计,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统计血细胞输注量。结果:再生方治疗组缓解9例,明显进步6例,进步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司坦唑醇组缓解1例,明显进步3例,进步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0.3%,再生方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司坦唑醇组(P<0.01),形态学观察再生方组使MDS红系病态造血减轻。治疗期间,再生方组血细胞输注量明显少于司坦唑醇组,血小板输注量减少尤为显著(P<0.01)。再生方组仅见6例轻微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司坦唑醇组(P<0.01)。结论:再生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系、粒系、巨核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髓白血病(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AML组,另外选取60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MDS组,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主要患者的骨髓细胞造血涂片形态。结果:发现在MDS组为红系粒系巨核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为巨核系红系粒系。正常健康对照组无异常病态表现。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MDS患者中原始细胞增多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判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全国通用标准对急非淋白血病、MDS及非血液系统疾病三组的骨髓片进行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观察。结果 发现各系统病态造血的比率在急非淋为粒系 >红系 >巨核系 ,在MDS为红系 >粒系 >巨核系 ,对照组中少数病例也有病态造血表现。结论 原粒 +早幼粒不能代替Ⅰ型 +Ⅱ型 ,原始细胞增多是最具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 ,而单独ANC计数优于ENC计数比例 ,按FAB标准诊断的MDS ,再用国内标准进行分型 ,30 %患者提高了 1个分型级别  相似文献   

4.
复方蟾黄冲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生性疾病 ,因其病理机制不清而治疗效果差。 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 ,我院用复方蟾黄冲剂治疗MDS 2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 以国际FAB分型标准(1) 。难治性贫血 (RA) ,血象 :贫血偶有的患者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及粒细胞有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细胞无或 <1%。骨髓像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现象 ,很少见粒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细胞 <5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缺陷的克隆型疾病,可累及骨髓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或二系细胞,并使之出现病态造血.主要临床特征是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它好发于中老年人,治疗反应差,并存在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的高风险.MDS目前治疗有细胞诱导分化、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应用造血细胞因子等.本文主要就造血因子中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MD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出现病态造血,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部分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药益髓灵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本病2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环孢菌素A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生血方"中药,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中药可明显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复方皂矾丸、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复方皂矾丸加环孢素A及司坦唑醇和环孢素A加司坦唑醇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缓解12例,明显进步5例,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中药制剂复方皂矾九联合免疫抑制剂、雄激素治疗慢性再障,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难治性贫血2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贫血(MDS-RA)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常见的一型,为造血系统疾病中较难治的一种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有时有感染或出血,血象一系或一系以上血细胞的减少,骨髓象多增生活跃,有明显的病态造血现象。近年来,中医药治疗MDS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认为MDS中RA和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两型单用中医药治疗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在治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自1990年以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28例MDS-RA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5~6…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3,34(3):325-326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对照组,30例联合使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和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骨髓穿刺检查中出现增生活跃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生低下的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下肢水肿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片治疗后,能更有效的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并且通过中医中药调理作用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糖尿病 (DM )患者的疗效 ,及对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C肽 (C P)水平的影响。将 98例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物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应用胰岛素对照组及中药加胰岛素治疗组 ,疗程 1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有效胰岛素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方药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有协同胰岛素降糖作用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益气温阳法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萍  牟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32-273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安博维,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肾消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包括中医症状、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19%,与对照组70.9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肾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明显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范德辉  夏波 《中国针灸》2007,27(10):731-734
目的:探讨提高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6例RA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48例)和西药组(48例)。综合组采用热针电针治疗仪,穴取上肢肩、曲池、手三里、支沟;下肢风市、阳陵泉、梁丘、膝阳关等,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口服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碇、甲氨喋呤治疗;西药组单纯西药治疗。2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79.2%,西药组有效率为52.1%,综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综合组优于西药组(P<0.01)。2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P<0.01),且综合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善胃方对气阴两虚型胃癌前期病变EGF及EGFR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予善胃方 ;对照组30例 ,予猴头菌片 ,两组均用药6个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55.67% ,P<0.01;2)病理改变 :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 ,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均有改善 ;而对照组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改善不明显 ,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EGF、EGFR表达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并通过适当降低EGF及EGFR表达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病理逆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分型在疗效方面的相关性。方法5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按FAB分型为难治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两型,分别随机入组分成环孢菌素治疗组与全反式维甲酸对照组,两组均加用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观察不同组别(西医分型及中医分型)间外周血象等的变化情况以观察及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3%)、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33%)均高于对照组(39%,0);治疗组治疗后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3个方面的改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仅血红蛋白有所提高(P〈0.05);中医气血两虚型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中医分型与西医分型在疗效等方面具有相关性,说明中医分型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中药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3例以四逆散为主方加减化裁,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71例予吗丁啉10mg,日3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B超胃排空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佐以化瘀、补虚、养阴等法,标本兼治,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月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外用中药制剂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中药制剂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中药制剂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血象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MA 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2012 年1 月在我科收集的68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骨髓巨幼红细胞超过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颗粒减少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是MA 诊断的依据,但注意与MD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6)、溶血性贫血等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心绞痛综合治疗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气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中药、针灸、气功三者相结合与单纯中药和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差异。方法 用温胆汤加味并配合针灸、气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设单纯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作为对照;观察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动态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抗氧化治疗等的变化。结果 综合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0%,中医证候改善率为85%,与中、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心室舒缩功能明显改善,与中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脂降低,与另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P<0.01)。SOD及MDA治疗后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综合疗法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在心绞痛缓解、心率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血脂改善、抗氧化方面亦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中药联合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3例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中药同时联合化疗,通过与41例同类手术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前者术后吻合口和切口的并发症均无明显增加(P<0.05),全血细胞也无明显减少(P>0.05)。同时,由于早期应用中药和营养支持,治疗组营养状况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表明,胃癌术后早期给予中药联合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