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Runx2和Osteocalcin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细胞凋亡水平升高,Runx2、Osteocalcin、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改善软骨组织形态,降低软骨组织细胞凋亡、Runx2、Osteocalcin、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促进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实验兔并获取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的差异。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良固定方式固定兔,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对照组兔固定于木质平板手术台行肝动脉插管,获取并比较两组实验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板固定方式下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为117.93°±13.42°,改良固定方式下夹角为144.40°±14.76°(P<0.05);对照组肝动脉插管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实验组为100%(15/15)(P<0.05);对照组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6.7%(4/15),实验组为0%(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04.40±47.25) s,实验组为(88.87±14.99) s(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式可改变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有效降低肝动脉插管的技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目前其社会需求与现有医养护模式相去甚远,因而构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扩展医养护内涵与理念,创新医养护融合模式,是解决二者现实矛盾的重要节点。本文总结分析了三级医联体框架下医养护结合养老模式现状,明确了医养护的界定,及其存在制约原因与解决策略,认为主要是我国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与目前医护养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有关,并从传统观念、法律政策、规范制度、人才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化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完善三级医联体框架下医养护服务体系,促进医养护结合模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和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原发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予以CAF化疗方案治疗,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扶正消癥祛毒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Ⅲ级及以上药物毒副反应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43.9%(P0.05)。结论常规化疗方案联合自拟扶正消癥祛毒方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并可进一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可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迟发血肿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血肿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为发生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多伴有重型颅脑损伤和颅内占位,术后迟发血肿一般发生于术后12 h内,以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为常见,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手术时机短、合并颅骨骨折为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法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为临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4。年2月~2008年12月间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就治的符合研究需要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结构植骨捆绑带固定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开始活动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8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总体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锁定内固定术可以减少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早期促进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愈合、使病人早期进行髋关节活动;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8周的Harris评分及总体疗效要优于结构植骨捆绑带固定。结论:应用锁定内固定术治疗,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行之有效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