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0~25日期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 567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血清抗凝实验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全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9.41%,未接种疫苗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3.94%;全人群中,省会城市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在全人群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6~岁和16~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高,60岁及以上组抗体阳性率最低,中小学生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医护人员。结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检测抽样人群血凝抗体水平,拟合人群实际感染和免疫状况.方法 对陕西省的甲型H1N1流感全部、重症和死亡病例进行时间分布描述,并在流行高峰后第2、4个月,对9 006名分层整群抽样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抗体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经过了输入期、国内流行期、快速放大期、危重病例出现期和流行高峰后期等5个流行过程;流行高峰后,甲型H1N1流感血凝抗体阳性率大城市高于中小城镇和农村,男性高于女性,6~17岁中小学年龄段人群阳性率最高,60岁~人群最低,人群隐性感染率23.40%:感冒对甲型H1N1流感抗体形成的超额贡献率为4.87%;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净阳转率为25.10%,在1:20以上各滴度中,接种组抗体形成率高于非接种组0.75~1.52倍.结论 甲型H1N1流感流行经历了5期过程,人群隐性感染率23.4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净阳转率为25.10%.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兵团2010年自然人群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利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检测兵团不同时间、人群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比较不同时间、人群的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结果:从1月-3月不同时间的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依次为16.7%、15.6%、5.0和4.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甲型H1N1抗体阳性率差别较大,7岁~17岁年龄组最高(35.0%),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人群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兵团有10.2%的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普通人群中已经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7岁~17岁人群是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主要人群,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的血清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甘肃省兰州市5家医院门诊就诊人群和血站献血人员共421人,采静脉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甲型H1N1流感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10.45%,接种疫苗组人群阳性率为42.86%,未接种疫苗组人群阳性率为8.14%;0~5岁、18~55岁、56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1.76%、8.85%和2.83%,6~17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为19.00%。结论兰州地区普通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率较低,6~17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高。  相似文献   

6.
任丽娟  胡静  庄丽  付琳  曾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10):2486-2487,2490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高峰后期人群感染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于2010年1月4日-2010年3月29日共4次在贵阳市随机抽取医院门诊患者、血液中心志愿者,利用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血清标本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结果:4次调查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7.17%、14.99%、23.65%、12.59%。不同时间段之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之间抗体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年龄组中6岁~17岁组抗体阳性率除第2次调查时略低于0岁~5岁组,其余3次均为最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48%,高于非接种者的18.75%。结论:贵阳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较低,仍需加强防控,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获得保护性抗体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评估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应用常规微量血凝抑制实验,对2009年12月~2010年3月共4次采集的医院门诊的就诊患者血清1 624份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0.01%(325/1 624),疫苗的有效率为52.11%(37/71),自然感染率仅为12.04%(288/1 553)。黑龙江省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市血站三家医疗机构中儿童医院的抗体阳性率最高(27.07%);甲型H1N1流感病毒HI抗体阳性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年龄组上有显著差异,6~17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33.57%(94/280),0~5岁年龄组次之为26.91%,56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21%。结论甲型H1N1流感已经在黑龙江省流行,但人群抗体阳性率仅为20.01%,远低于70%的保护水平,有可能还会出现暴发流行疫情,应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56岁以上的老年人应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内两个区,划分5个年龄组,每次至少选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断为阳性。结果 3次共调查4495人,合计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2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70。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4.78,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58.84%,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6.99%(χ2=286.11,P﹤0.001)。结论该市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提高人群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行期西宁地区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在青海省儿童医院随机选择就诊儿童747例,采集静脉血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儿童总体阳性率为42.97%,GMT水平为1∶23.92。疫苗接种人群的阳性率和GMT水平为93.75%和1∶54.33,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36.88%和1∶19.83。非疫苗免疫儿童中,9~岁、12~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高,0~岁年龄组最低,并且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经过流行期后,西宁地区儿童已经形成一定的保护屏障,但婴幼儿保护性抗体比例仍然较低,提示该人群是今后甲型H1N1流感重点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为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顺义区12个乡街的5岁以上健康人群(202名)采集免疫前静脉血检测抗体,评估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各年龄组随机选取部分人群做免疫后抗体水平检测,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202份血清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阳性率46.53%(94/202),与北京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2.78。不同性别人群之间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9岁、10~14岁组抗体水平阳性率高。50名评估对象免疫前抗体阳性率50%(25/50),免疫后抗体阳性率94%(47/50),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转率80%(30/50)。免疫前阴性和阳性评估对象之间抗体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估对象总体抗体滴度呈6倍增高,各年龄组免疫前、后抗体GMRT的变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9岁、60岁以上组滴度升高倍数最低。结论顺义区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数高于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平均感染水平。疫苗接种使目标人群达到了形成该样本人群免疫屏障的要求,提示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际接种疫苗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手段。免疫前抗体水平、年龄是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肥市蜀山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蜀山区8个街道及1个乡镇选取772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居民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关信息,采集血液标本提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 本次调查蜀山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39.25% (303/772);5个年龄组0~5岁,6~15岁,16 ~24岁,25~59岁,60岁及以上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11%、70.99%、49.04%、28.16%、13.89%;按特定人群比较,学生抗体阳性率(74.29%)高于散居或幼托儿童(31.25%)、教师(33.33%)、医护人员(33.86%)、离退人员(18.32%)以及其他人群(18.18%);按有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史进行统计,接种组与未接种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66%、24.18%.蜀山区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24.64%;蜀山区城区与城乡结合部(井岗镇街道、南岗镇)的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81%、58.16%,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1,P<0.001);本次选取的772人中,在2009年5月~2010年1月期间曾患流感样症状病例、普通感冒病例、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15%、33.00%、3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9,P=0.050).结论 合肥市蜀山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是否曾有流感样症状、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史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怀柔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评价北京市怀柔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200名健康人群进行抗体监测。结果 109人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4.5%。抗体滴度最低1∶10,最高1∶1280,平均滴度为1∶39。年龄分布中,19岁以下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5.94%。职业分布中学生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0.00%。结论 19岁以下人群抗体水平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学生抗体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主要因为这部分人群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学校,一些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引起传播。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成都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方案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8.85%(108/1221);13~17岁组阳性率最高(13.85%,P0.05);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人群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社区流行,但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未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及时科学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完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方案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17.39%(663/3 812);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岁组阳性率最高(20.52%);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人群阳性率高于献血人群和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未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安定镇、黄村镇、亦庄镇和兴丰街道5个地区各年龄组共200人作为人群抗体监测对象,其中各年龄组共选择50人作为免疫效果评估对象,抽取静脉血250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测定HI抗体。结果 200人中抗体阳性者48人,阳性率为2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0.25,不同性别、地区人群的HI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岁和60岁以上组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2%和40%。监测免疫后人群50人,免疫成功率为92%,GMT是免疫前的8.7倍。结论大兴区已有24%的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分析和预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西安市新城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血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抗体阳性率高,可以达到62.2%,总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是30.5%。结论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效,但是人群对该病毒免疫力不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009-2010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甲流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以公安人员、中小学生、医务人员这三类重点人群作为免疫学评价的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县抽取公安人员110人,中小学生146人,医务人员306人,于甲流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5~6周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甲流)抗体水平,进行甲流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总体上,甲流抗体阳性率由接种前34.9%提高到98.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接种前1∶17提高到1∶351,抗体≥4倍增长率为85.6%。结论 2009年上海市大规模人群接种的甲流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邹城市部分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甲流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增长情况。[方法]2010年1月和4月,在邹城市抽取6个镇,对部分人群采血,检测血清甲流病毒抗体。[结果]2次调查合计检测1 500人,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的404人,阳性率为26.93%。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1月为31.73%,4月为22.13%(P<0.01);男性为29.39%,女性为24.97%(P>0.05);0~5岁、6~15岁、16~24岁、25~59岁、≥60岁分别为22.67%、48.33%、36.67%、14.00%、13.00%(P<0.01);峄山镇、大束镇、北宿镇、城前镇、看庄镇、太平镇分别为40.80%、26.40%、40.80%、30.40%、21.20%、14.80%(P<0.01);接种过甲流疫苗者为79.63%,未接种者为22.84%(P<0.01)。[结论]人群中甲流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普通人群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因素。方法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65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病例和65例阴性对照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疫苗接种史,卫生习惯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疫苗接种史、旅游史、调查前曾出现流感样症状、周围有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调查前曾去医院发热门诊、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接种史(OR=4.82,95%CI:1.23-19.91)、调查前1月内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OR=2.53,95%CI:1.01-6.25),勤洗手习惯(OR=0.21,95%CI:0.06-0.74)等3个因素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旅游史、曾出现流感样症状、曾与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提示应当继续推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加强手卫生等一般措施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