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及时科学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完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方案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17.39%(663/3 812);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岁组阳性率最高(20.52%);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人群阳性率高于献血人群和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未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5-2008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抗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计算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结果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1.40%,B群所占比例为91.80%,健康人群A群流脑的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70.73%,C群为31.39%,3岁以下幼儿A群和C群流脑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10%和21.24%,均低于3~14岁儿童(71.55%和3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69和21.69,P0.01)。结论四川省Nm带菌以B群带菌为主,3岁以下儿童流脑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现与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处置,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级疾控中心流行学调查报告,按照卫生部下发诊断标淮、出院标准和相关防控技术指南,制定防控措施;实验室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引物由国家CDC提供,采用lit-PCR方法检测。结果该病例从美国回国,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鼻塞,少量流涕,全身不适,最高体温38.8℃,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无脓点,双肺(-)。血常规:WBC:7.9×10^-9/L;N:5.5×10^-9/L;L:19.5%。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较多,心影增大,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检测阳性,从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恢复出院,接触者中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为确诊依据,适当处置得以痊愈,密切接触者未发病,可不必大范围预防性服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09年6月2-8日四川省某旅行团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传染来源、传播模式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咽拭子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确诊,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旅行团所有成员与首发病例的接触情况.结果 首发病例为一名美籍华人,6月2日在香港至成都的航班上发病,3-5日参加九寨沟景区旅游某旅行团,5-6日30名与首发病例同团的旅友先后9人发病(罹患率为30%).陔9例患者均发生在与首发病例近距离交谈(距离<2m,时间≥2min)的16名旅友中(罹患率为56%),另14名与首发病例无近距离交谈的旅友均未发病(RR=∞,95%CI:2.0~∞).交谈时间≥10min者的发病风险高于交谈时间2~9min者(RR=4.8,95%Cl:1.3~180).与首发病例同桌吃饭,接受其口香糖和共同乘车、乘飞机等因素均不是本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是由一例输入性病例引起,因二代病例与首发病例近距离谈话,病毒通过飞沫实现传播.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防止飞沫传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和治疗对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SPSS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成都、德阳及绵阳地区,发生率最高地区为德阳、遂宁及自贡;重症病例与死亡病例均在11月达到高峰;男性病例较女性病例更易转变为重症病例(P=0.01),65岁及以上年龄段病例重症发生率最高,达50%;29.08%(57/196)的重症病例和38.10%(8/21)的死亡病例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转变成重症病例甚至死亡;84.54%(175/207)的重症病例和90.48%(19/21)的死亡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拖延就诊时间可导致病情恶化。重症病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及时使用,将有效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腹泻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流行特征、治疗和就诊情况,为评价腹泻病的危害程度积累本底资料。方法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腹泻病疾病负担与卫生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工作手册,采取人户问卷、座谈等调查方法。结果四川省腹泻病年发病率为1.13%,城市发病率为1.33%,农村发病率为0.99%,男女性别发病率分别为1.11%和1.16%,0~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17%,14项职业中家庭主妇发病率为2.24%,7项文化程度中文盲或半文盲的发病率为1.82%。腹泻患者就诊率为36.36%,服药治疗占81.9%,腹泻患者中城镇无基本医疗保险的占51.9%。结论四川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0~4岁低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治疗方式以服药为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面不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霍乱防控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霍乱防控措施的成本效益,为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既往霍乱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近年来的防控经费投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结合四川省近年来霍乱防控取得的成效,对四川省近年来霍乱防控的投入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2年四川省霍乱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为3273.80万元,2003-2008年平均每年损失339.06万元,2003年以来平均每年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2934.74万元,而四川省2003-2008年平均每年投入的霍乱防控经费为68.5万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42.84。结论四川省采取的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控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学基本特征。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和暴露等情况,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用Excel、EpiInfo分析数据。结果四川省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例以输入为主(62%),无性别差异,以10~30岁为多,且症状轻;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占62%;38.24%病例在发病后2d及以上就诊;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结论四川省病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与美国等报道一致;需加强群众及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的防控;加大成都等交通枢纽和旅游地区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腹泻病患者就诊的经济负担,为开展腹泻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法选择四川省德阳、眉山两市,在三级、二级、乡镇和专科医疗机构中,对就诊的门诊和住院腹泻病例的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经济负担情况进行个案调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结果门诊和住院腹泻病例参保率仅分别为54.94%和42.61%,门诊腹泻病例平均花费35.73元,住院腹泻病例平均住院3.75d,花费631.31元,陪护和探视人员误工1.12d。结论通过提高四川省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知识和能力、降低药品费用将有利于减少腹泻病例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全省21市州和183县区疾控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9个方面。[结果]疾控中心在岗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83.44%);98.04%市区(县)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能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流病、实验室和消杀人员占在岗人员比例分别为26.34%、11.46%和17.24%。69.11%市、区(县)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疾控可同时派出应急小组平均3.7支;92.64%的疾控中心参加过流感相关培训。[结论]四川省突发事件、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建设有较大提高,但在流感大流行应对预案体系建设、各级疾病控制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