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玉珂  陆峰  范晓艳 《天津中医药》2022,39(11):1367-1372
[目的] 观察升陷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升陷汤加味,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有效率为93.34%(28/30),对照组为66.67%(20/3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前降低,LVEF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血清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升陷汤加味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更好地提高CHF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3种中药注射液对主动脉弓缩窄(TAC)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疗效差异,基于“方证对应”理论探讨模型的中医证型,从代谢角度揭示方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大鼠进行TAC术,造模成功将其后分为模型组、丹红注射液组(6.0 mL·kg-1)、参麦注射液组(6.0 mL·kg-1)、参附注射液组(6.0 mL·kg-1)和曲美他嗪组(10 mg·kg-1),另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药物干预15 d后,对各组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肌组织病理染色检测,对比疗效以遴选有效注射液;运用比色法检测有效注射液干预后的血清糖脂代谢指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观察心肌组织代谢产物与关联代谢通路。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和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组LVEF和FS显著上升(P<0.01),LVIDd、LVIDs、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参附注射液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参麦注射液组的LVIDd明显上升(P<0.05),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P<0.01);曲美他嗪组LVEF和FS显著上升(P<0.01),LVIDs和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丹红注射液组与曲美他嗪组的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回调(P<0.05,P<0.01);丹红注射液组的9种心肌产物回调,涉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曲美他嗪组的10种心肌产物回调,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TAC致心力衰竭模型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参附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推测该模型与心血瘀阻证密切关联;丹红注射液干预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涉及调节糖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丁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凉膈散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ARDS肺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5例,最终各完成5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推荐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凉膈散加减,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量表评分、炎症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氧合指数、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量表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症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ICU滞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凉膈散加减能有效改善ARDS肺热腑实证患者的中医证候、肺功能,缓解病情危重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并缩短辅助呼吸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气虚血瘀型HFrEF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达格列净组、综合治疗组(后3组合称观察组),按各组设计方案实施综合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2周记录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6MWT)、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量表(KCCQ量表)、中医证候积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住院天数、院内死亡率、30 d内再入院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患者治疗1周后,有更好的NYHA分级、KCC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IL-6、hs-CRP(P<0.05,P<0.01);治疗2周后,有更好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hs-CRP(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组治疗1周后,有更好的中医证候评分、NT-proBNP、sST2(P<0.05,P<0.01);治疗2周后,有更好的NYHA分级、KCCQ评分、NT-proBNP、sST2及住院时长(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有更好的NYHA分级、6MWT、KCC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NT-proBNP、sST2、IL-6、Hs-CRP(P<0.05,P<0.01);治疗2周后,有更好的NYHA分级、KCC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NT-proBNP、sST2、IL-6、hs-CRP及住院时长(P<0.01)。各组其余未列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麝香保心丸、达格列净片可不同程度改善气虚血瘀型HFrEF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联合使用时优势更显著,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小青龙汤治疗风痰恋肺型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痰恋肺型UAC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氯雷他定、孟鲁司特),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小青龙汤可明显改善风痰恋肺证UAC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丸治疗气郁痰凝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郁痰凝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调整饮食作息、心理疏导等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瘿散结丸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体积、中医证候积分及甲状腺功能、尿碘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P< 0.01),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1,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善太息、情志抑郁烦躁易怒等2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29%、22.86%( P< 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以及尿碘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消瘿散结丸治疗气郁痰凝型结节性甲状腺肿能缩小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体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疗效,且不影响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芪参强心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3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芪参强心方,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NP、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LVESD、LVEDD、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芪参强心方可抑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并能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益肾方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衰弱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法骨化醇0.5μ 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肾方中药汤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体质量指数(BMI),肌肉功能指标、Barthel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MI、BM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握力、步行速度、简易体能状态量表(SPPB)评分等肌肉功能指标及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结论:在阿法骨化醇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可显著改善老年衰弱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肌量,增强肌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痰瘀互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奥美沙坦酯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祛痰活血汤,2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左心室肥厚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变化情况,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评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BP、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C、TG、LD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TG、LD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VST、LVPWT、LVEDD、LVMI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明显的不良事件,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在口服奥美沙坦酯片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祛痰活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因子水平和患者左心室肥厚严重程度,改善心功能,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珍珍  张彦来 《新中医》2021,53(20):31-35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 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4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脂、抗凝等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2 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 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sST2 水平;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LVEF、LVEDd、LVES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d、LVESd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 2 组血清NT-proBNP、sST2 含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 组血清NT-proBNP、sST2 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NT-proBNP、sST2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 组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也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sST2、NT-pro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汪思慧  沈雁  曹玉  李银玲  何梦铧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225-1230
[目的] 分析阳和汤加减治疗阳虚寒凝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寒凝证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阳和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管内皮因子等相关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治疗组(87.2%)优于对照组(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有效率治疗组(87.2%)优于对照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维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疗效、Hs-CRP及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因子NO、ET-1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阳和汤可显著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英红  姚庆萍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35-1240
[目的] 评估天降血栓通丸口服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271例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青中年组(<65岁);根据是否给予天降血栓通丸口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老年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存在差异,排除其干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RS评分降低,BI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组mRS评分和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老年患者中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和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天降血栓通丸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但对青中年患者的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住院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 108 例,随机分为试验 A 组、试验 B 组、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热熨敷干预,试验 A 组的推熨频率为 90~95 次/min,试验 B 组的推熨频率为 115~120 次/min,从术后第 1 天开始,每日 2 次,直至肛门排气和排便。观察 3 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 3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试验 B 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试验 A 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 B 组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3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试验 B 组术后 72 h 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试验 A 组和对照组,且试验 A 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 A 组和试验 B 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熨敷能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推熨频率为 115~120 次/min 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对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重效果。[方法] 将82例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疗法,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腰围、臀围、身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和身体意象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的腰围、臀围、BMI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的腰围、臀围、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火罐的减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臀围、BMI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对自身身体的满意度,获得较好减重塑形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开展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AECOPD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炎症指标的调节作用,评价清咳平喘颗粒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2022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病房的痰热郁肺证AECOPD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咳平喘颗粒治疗,疗程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气指标、6 min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6MWT)距离、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实际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93.62%,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CAT、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CAT、mMRC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氧分压(pO2)、6MW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pCO2pO2、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第1周末血清PCT、IL-6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第2周末,试验组血清PCT、IL-6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实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清咳平喘颗粒可有效改善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症状及各项试验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对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中药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32例,另2组均无脱落病例。西药对照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中药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肠化湿方,联合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交灸。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评分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FC)等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CRP、ESR、FC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RP、FC水平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均能显著缓解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在降低炎症因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杨巍  刘慧慧  陈娟  黄艳华 《天津中医药》2022,39(11):1373-1378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急诊PCI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rhBNP治疗,对照组单用rhBNP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左室每搏做功(LSW)、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统计PCI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DV、LVESV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LVEDV、LVESV及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O、LSW、MA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O、LSW及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DF-15、sST2、Gal-3和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GDF-15、sST2、Gal-3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5.45%(3/55),与对照组[18.18%(10/55)]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73%(7/55),与对照组[9.09%(5/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rhBNP治疗能有效下调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血清NT-proBNP、GDF-15、sST2和Gal-3的表达水平,改善PCI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减少术后MACE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NPDR患者40例(7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控制血糖,治疗组使用中药益气养阴通络方,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均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疗效性指标及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基本稳定。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NPDR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且对眼底体征、中医证候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羟苯磺酸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