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4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96例LN患者病例资料,对LN患者的AI、CI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积分(SLEDAI)进行评分,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特点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依据2003年ISN/RDS分型方案,96例LN患者中Ⅰ型0例(0.00%),Ⅱ型9例(9.38%),Ⅲ型9例(9.38%),Ⅳ型67例(69.79%),Ⅴ型11例(11.46%)。②不同病理类型的LN患者间AI、CI、SLEDAI是明显不同的,LSD检验结果显示Ⅳ型LN患者的AI评分均高于Ⅱ型、Ⅲ型、Ⅴ型(P<0.001)。Ⅳ型LN患者的CI评分均高于Ⅱ型(P<0.05),Ⅳ型LN患者的SLEDAI评分高于Ⅱ型、Ⅲ型(P<0.05)。③随着LN患者SLEDAI的增高,肾脏病理AI分数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69,P<0.001)。不同SLEDAI组患者LN间的CI是没有差别的(F=0.442,P=0.724)。④Ⅳ型LN患者尿蛋白明显高于Ⅱ型、Ⅴ型LN患者(F=1.348,P=0.002;F=0.894,P=0.022);Ⅳ型LN患者的血尿酸高于Ⅱ型、Ⅴ型LN患者(F=98.396,P=0.011;F=72.063,P=0.040)。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N病理上的AI和SLEDAI积分、尿蛋白、Upr24、ANA、ACL、抗C1q呈正直线相关(P<0.05),和补体C3、C4、HB呈负直线相关(P<0.05);而CI和尿蛋白呈正直线相关(P<0.05),和24 h尿尿酸呈负直线相关(P<0.05)。 结论 LN患者病理分型及AI、CI积分与临床指标密切相关,SLEDAI积分和补体C3可间接反映LN病理AI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肾内科穿刺活检确诊的154例L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采用欧蒙印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NCA,分为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疾病活动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ANCA阳性的LN患者26例(16.88%),其中MPO-ANCA24例,PR3-ANCA 2例;ANCA阴性的LN患者128例.26例ANCA阳性的LN患者,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7、0.016、0.022);抗核小体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05);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P =0.034).ANCA阳性组肾脏病理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发生率及硬化比例、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评分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3、0.004、0.013),而病理类型分布、新月体形成、血管袢坏死、微血栓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活动指数(activityindex,AI)评分、肾小管损伤(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TIL)评分、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蛋白转阴率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x2=7.421,P=0.006),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阳性的LN患者易出现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肾脏病理可逆程度及预后较差,需早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多发于老年人,最容易累及肾脏,且多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受累病理特征表现为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新月体肾炎,以往认为免疫荧光检查主要提示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但近年来有报道,AAV肾脏免疫荧光上免疫复合物沉积并非罕见。目前,国内很少有关于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AV研究,对于老年AAV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合并有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老年AAV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肾内科经临床病理确诊的AAV患者56例,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14例)和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42例),两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 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寡免疫复合物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ANCA类型、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系统(BVAS)评分、肾脏受累、肺部受累、皮疹、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新月体>50%比例、毛细血管袢坏死比例、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水平、新月体比例、间质纤维化比例高于寡免疫复合物组(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治疗6个月后缓解率为9/14,寡免疫复合物组为76.2%(3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3,P=0.601)。结论 老年AAV患者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时提示更为严重的肾损害,肾脏病理上新月体比例更多,间质纤维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 (TIL)评分标准对 5 1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分级 ,并结合临床资料观察不同L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活动指数(AI)、慢性指数 (CI)、病理分型、蛋白尿、肾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5 1例LN患者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者 4 9例 (96 % )。对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LN患者的AI、CI、TIL进行评分 ,Ⅱ级AI评分最高 ,与其他级别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I和TIL均以Ⅲ级评分最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 )。病理类型为Ⅳ型的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相关分析显示 ,LN患者TIL与AI、CI、Scr及Ccr水平相关 ,r分别为 0 .373(P <0 .0 1)、0 .813(P <0 .0 1)、0 .396 (P <0 .0 5 )、- 0 .4 76 (P <0 .0 5 ) ,与 2 4h尿蛋白定量等无相关性。结论 :L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病理类型、肾功能损害程度、活动指数及慢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hromboticmicroangiopathy,TM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病理特点、临床治疗结果,探讨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科接受肾活检、病理诊断为LN伴TMA患者55例,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1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临床治疗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急诊血液透析、感染发生率较高(P<0.01),补体C3较低(P=0.04),CRP(P =0.047)、24 h尿蛋白定量(P=0.02)、血肌酐(serum ereatinine)水平较高(P=0.04),SLEDAI-2000评分较高(P=0.02);当血小板计数(PLT) <50×109/L 时,死亡风险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透析、感染、PLT< 50×109/L时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透析、感染、血小板降低是伴TMA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脏活检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4例LN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其病情活动性。肾穿结果根据2003年ISN/RPS有关LN的新病理分型方案进行病理分型,并评定活动性指数(Al)和慢性指数(CI)。结果(1)Ⅳ型LN最为常见(47.7%),其次为Ⅴ型(18.2%);采用新的LN分型法后,Ⅴ+Ⅲ型及Ⅴ+Ⅳ型的发生率也不低(共占25%)。Ⅳ型LN的补体C4水平最低,血沉最高,发生急慢性肾哀的多见。(2)中度以上病情活动组LN的肾脏病理AI显著高于无、轻度活动组(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则显著低于无、轻度活动组(P〈0.05)。(3)肾脏病理CI≥4组的年龄、血清肌酐值(Scr)均为最高,Ccr最低,与CI≤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AI与Scr存在相关性(r=0.63P〈0.05)。结论LN患者肾脏病理的活动性损害随临床病情活动而加重,病情缓解而好转。而年龄大,病程长,CI≥4分,长期存在Scr升高、Ccr下降的患者则提示肾脏的慢性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尿液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风湿病科收治的LN患者52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基本活动指数(SLEDAI)将LN患者分为活动期组33例(SLEDAI≥8分)和非活动期组19例(SLEDAI<8分);检测尿液HIF-1α和TGF-β1浓度;监测并记录LN患者肾脏病理Austin评分(AI评分)、肺动脉平均压力(mPAH)、抗双链DNA抗体(ds-DNA)、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分析影响LN疾病活动的相关因素。结果尿液HIF-1α水平、TGF-β1水平比较,LN活动期组患者>非活动期组>健康对照组(F/P=51.231/0.002、12.345/0.018)。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提示LN患者尿液HIF-1α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性(r=0.534,P=0.021);HIF-1α与SLEDAI评分、mPAH、24 h尿蛋白定量、ESR、hs-CRP、AI评分呈正相关性(r/P=0.412/0.002、0.342/0.012、0.543/0.000、0.322/0.029、0.622/0.031、0.356/0.012);TGF-β1水平与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ds-DNA呈正相关性(r/P=0.373/0.009、0.322/0.017、0.643/0.000),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性(r/P=-0.512/0.015)。LN活动期组患者肾活检肾脏病理结果病变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及肾小球细胞增生为主;非活动期组病理结果病变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F-1α(OR=1.321,95%CI 1.013-2.442)、ds-DNA(OR=1.879,95%CI 1.342~3.321)和24 h尿蛋白定量(OR=2.167,95%CI 1.045~3.221)对LN活动期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LN患者尿液HIF-1α和TGF-β1水平明显增高,并可能在LN发病机制中充当重要角色,联合检测HIF-1α和TGF-β1可能作为评价LN活动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闭闵  李家燕 《广西医学》2003,25(9):1597-1598
目的 :探讨活动性指数 (AI)与慢性指数 (CI)对狼疮性肾炎 (LN)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4 8例L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予半定量法评分 ,并对不同分值AI、CI的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 1 0组与AI <1 0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对AI≥ 1 0组予强化治疗 ,可大大提高缓解率 ;CI≥ 6组与CI<6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AI值越高 ,应予积极治疗 ,AI≥ 1 0 ,强化治疗可改善预后。CI值越高 ,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4,(9):1247-1249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三种临床活动性评分系统与LN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LN患者经肾脏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对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之间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SLEDAI2000、BILAG2004、SLAM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0例LN患者中,系膜增生型(Ⅱ型)最多见(占47.7%),其次为弥漫增生型(Ⅳ型),占25.5%。2肾脏病理评分结果显示:LN的半定量评分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对应关系,在AI评分中以Ⅳ型评分最高(79分),其次为Ⅲ和Ⅴ型(49分),其次为Ⅲ和Ⅴ型(47分),Ⅵ型37分),Ⅵ型34分,Ⅰ和Ⅱ型为14分,Ⅰ和Ⅱ型为12分,Ⅳ型和各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CI评分中以Ⅵ型评分最高(62分,Ⅳ型和各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CI评分中以Ⅵ型评分最高(68分),Ⅲ、Ⅳ、Ⅴ型28分),Ⅲ、Ⅳ、Ⅴ型24分,Ⅰ和Ⅱ型小于2分,Ⅵ型与各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Ⅴ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SLEDAI2000评分在Ⅰ和Ⅱ型LN中与其他两种评分系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病理评分AI相关性好。4BILAG2004评分在Ⅳ型LN中与其他两种评分系统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AI相关性好。5Ⅲ、Ⅴ和Ⅵ型LN在三种评分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Ⅳ型外,其余各型的临床评分与肾脏病理评分相平行,而三种评分系统与CI评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N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SLEDAI2000评分可较客观的预测轻型LN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理活动性,在LN患者病理活动性评估方面BILAG2004评分系统优于其他两种评分方法,能较客观的评估和预测重症狼疮的病理活动性,为病理分型不同的LN患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7例LN患者(病理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20例,Ⅴ型17例)和11例正常对照的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LR9表达情况,并对LN患者肾组织TLR9与肾脏病理和临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型LN患者肾组织中肾小球、肾小管间质TLR9表达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16和17.731,P〈0.001)。LN患者肾小球TLR9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rs=0.891、0.563和0.417,P均〈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525,P〈0.001);肾小管间质TLR9表达水平与AI、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rs=0.726、0.609和0.354,P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r=-0.515,P〈0.001)。结论:L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TLR9表达增高,并与肾脏病理活动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合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急慢性指数进行预 测。方法: 选择2011 年1 月至2018 年9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入住的107 例完善肾活检的LN患者,收集临床指标 并以此作为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LN病理学AI & CI 的模型公式;同时通过回归方程标准化系数评 估各变量的重要性,利用5 倍交互检验检测公式预测结果的精准水平。结果: 分别纳入19 和23 个临床指标作为变量 建立预测急性指数(acute index,AI)与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的公式模型,5 倍交互检验发现AI 预测公式(Q2= 0.649,R2=0.791)和CI 预测公式(Q2=0.563,R2=0.744)均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回归方程标准化系数显示血清总胆固 醇、血清铁、NAG酶、β2 微球蛋白、尿素氮等指标是预测AI 的重要变量,血清总胆固醇、β2 微球蛋白、同型半胱 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预测CI很重要。结论:临床指标能有效预测LN病理学AI & CI,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B7-H4分子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脏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90例LN患者,急性肾外伤患者3例,20例无肾炎的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例,SLEDAI评分评估LN的疾病活动性。16例LN患者接受肾活检和肾脏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病理组织中B7-H4抗原表达;ELISA法检测LN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可溶性B7-H4(soluble B7-H4 sB7-H4)的含量,并分析LN患者sB7-H4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7-H4抗原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LN患者切片中5个视野下平均B7-H4阳性肾小管数百分比(45±16)%明显低于对照人群(86±11)%(P﹤0.05),并且和肾脏组织中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明显负相关(r=-0.476,P=0.02)。LN患者sB7-H4含量为(58.20,中位数)ng/ml、(70.57±27.24)ng/ml、(69.12±29.31)ng/ml三者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70.57±27.24)ng/ml和无肾炎的SLE患者无明显差异,其和SLEDAI明显正相关(r=0.353,P=0.005)。另外,LN高度活动组sB7-H4含量(74.40±31.95)ng/ml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51.89±21.79)ng/ml(P=0.017)。结论 LN患者中B7-H4分子的表达可能参与了LN的疾病进展,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3.
狼疮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9例LN患者进行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活检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免疫学检查等。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40)软件进行Fisher检验。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37%,其次是Ⅴ型(245%)和Ⅱ型(205%)。肾组织各病理类型之间其临床表现中血尿(750%)、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抗DsDNA抗体阳性率、补体C3下降率检测在各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Ⅱ型及Ⅲ型LN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尿蛋白一般<3g/d,Ⅳ型及V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有2例Ⅳ型表现为急进性肾炎。Ⅳ型LN的血尿、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最高,其AI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LN肾间质受累以Ⅳ型最为显著。结论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大致推测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小管间质病变(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TIL)与患者临床特点及肾穿刺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确诊LN的203例患者的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TIL分级与患者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慢性指数(CI)、LN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 TIL分级与SCr、β2-MG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均<0.01),TIL Ⅲ级eGFR水平最低,血肌酐及尿β2-Mg最高;TIL分级与肾脏整体的AI评分、C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LN病理类型之间TI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评分高于Ⅱ、Ⅲ、Ⅴ型。结论 LN患者TIL分级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参数有相关性,联合LN病理分型与TIL分级可较好地判断L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在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狼疮性肾炎 (LN)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活动性肾损害免疫抑制治疗中 ,腹膜透析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对LN并发ARF的 12例行腹透治疗 ,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 ,根据临床和病理的活动程度 ,予激素和 (或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CTX)冲击治疗。结果  11/ 12例肾活检成功 ,均为Ⅳ型LN ,主要呈活动性肾损害的病理改变 ,也有慢性不可逆病变。治疗有效率为 5 0 % ,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6例临床指标血红蛋白、C3 、C4、血白蛋白、尿蛋白均显著改善 (P <0 .0 5 ) ,肾功能基本恢复 ;3/ 6例活动性指数 (AI)显著降低 ,慢性指数 (CI)无明显变化。无效组 6例 ,病理慢性程度高 ,并发肾外脏器的损害 ,病情在短期内恶化。对有效组中的 5例长期随访 ,4 / 5例肾活检时AI 10 .8± 2 .8,CI 4 .0± 1.4 ,平均随访 6 .8年 (4~ 11年 ) ,Scr均 <176 .8umol/L ;而 1/ 5例AI 18,CI 5 ,3年后进入尿毒症。结论 LN并ARF ,经腹透治疗 ,活动性肾损害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顿挫其活动病变 ,改善肾功能。而对LN的慢性病变 ,尤其是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广泛的间质纤维化 ,只能采取保守或腹透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42-104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狼疮性肾炎(LN)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经临床确诊为LN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并对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的ANCA阳性率进行对比,结合肾脏病理活动性评分及SLEDAI2000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220例LN患者中,Ⅳ型LN合并ANCA阳性率最高(32.1%),Ⅲ型LN合并ANCA阳性率次之(16.0%),Ⅳ型LN合并ANCA阳性率与Ⅰ、Ⅱ、Ⅲ和Ⅴ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肾脏病理AI评分中以Ⅳ型评分较高,并与其他各型之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Ⅲ、Ⅴ、Ⅵ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ANCA阳性患者在Ⅳ型LN患者中的AI评分与ANCA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3Ⅳ型在SLEDAI2000评分系统中评分较高(1220分),与Ⅰ、Ⅱ型SLEDAI2000评分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ANCA阳性的LN患者在Ⅳ型中的SLEDAI2000评分高于ANCA阴性者约420分),与Ⅰ、Ⅱ型SLEDAI2000评分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ANCA阳性的LN患者在Ⅳ型中的SLEDAI2000评分高于ANCA阴性者约46分,提示LN患者合并ANCA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较重。结论:ANCA在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和评估Ⅳ型LN肾脏病理活动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 .LN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 temicLupuserythematous ,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肾炎 ,是决定SLE预后最重要的因素[1,2 ] ,LN的发病率—在临床上SLE约有 2 / 3出现肾损害 ,在病理学上几乎达10 0 % [3 ] ,而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肾穿刺活检病理资料 ,LN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81%。目前LN10年存活率可达 90 %以上[4] ,现将近年来LN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LN的治疗原则LN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 ,保护肾脏功能 ,延缓肾组织的纤维化进程。因此应遵循分级治疗和个体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相应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对31例LN患者肾组织MMP一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内无明显MMP-9表达,肾小管申有一定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N组肾小球、肾小管内均有MMP-9表达,且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见6例Ⅳ型LN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MMP-9阳性表达,4例Ⅵ型LN硬化肾小球内MMP-9表达明显减少.各型LN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强度不同Ⅳ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高,与Ⅱ型、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低,与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LN组肾组织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P<0.01).LN肾小球MMP-9水平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RM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MMP-9水平与RAI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相关联;肾小球MMP-9水平与肾小管MMP-9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LN肾组织MMP-9的表达增强,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也有MMP-9的阳性表达.LN肾组织MMP-9的表达与肾脏病理类型(Ⅱ型、Ⅲ型、Ⅳ型)有关;病理损害越严重,MMP-9表达越多;且LN肾小球MMP-9表达水平不仅可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还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及LN肾组织病理活动程度.由此推测,MMP-9很可能在LN肾脏损伤、修复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还需要大量更深入性的研究,以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荟萃分析,尤其需借助肾活检病例的重复穿刺和实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分析其与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56例LN患者根据肾脏疾病活动度评分(rSLEDAI)分为LN非活动组20例和LN活动组36例,另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病史及生化检查与免疫学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尿NGAL水平。28例LN患者行肾活检。结果:与LN非活动组比较,LN活动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eGFR、补体C3更低,平均动脉压、血尿素与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ds-DNA自身抗体滴度、血沉更高(P均<0.05)。LN患者尿NGAL水平16.71±5.26 ng/mL高于对照组6.65±1.99 ng/mL;且LN活动组尿NGAL水平21.76±6.07 ng/mL高于LN非活动组11.65±4.4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尿NGAL水平与血清尿素(r=0.312,P=0.040)、血肌酐(r=0.287,P=0.047)、24小时尿蛋白(r=0.293,P=0.043)、血沉(r=0.293,P=0.043)、抗ds-DNA滴度(r=0.353,P<0.001)及rSLEDAI 分值(r=0.319,P=0.012)成正相关,和补体C3成负相关(r=-0.365和P<0.001)。LN患者尿NGAL水平与肾脏AI评分呈正相关(r=0.326,P=0.009)。结论:尿NGAL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估LN患者病情活动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相应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对31例LN患者肾组织MMP一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内无明显MMP-9表达,肾小管申有一定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N组肾小球、肾小管内均有MMP-9表达,且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见6例Ⅳ型LN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MMP-9阳性表达,4例Ⅵ型LN硬化肾小球内MMP-9表达明显减少.各型LN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强度不同:Ⅳ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高,与Ⅱ型、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低,与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LN组肾组织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P<0.01).LN肾小球MMP-9水平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RM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MMP-9水平与RAI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相关联;肾小球MMP-9水平与肾小管MMP-9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LN肾组织MMP-9的表达增强,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也有MMP-9的阳性表达.LN肾组织MMP-9的表达与肾脏病理类型(Ⅱ型、Ⅲ型、Ⅳ型)有关;病理损害越严重,MMP-9表达越多;且LN肾小球MMP-9表达水平不仅可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还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及LN肾组织病理活动程度.由此推测,MMP-9很可能在LN肾脏损伤、修复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还需要大量更深入性的研究,以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荟萃分析,尤其需借助肾活检病例的重复穿刺和实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