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新莲  唐盛  闭闵  刘芸芳 《海南医学》2010,21(19):140-141
目的观察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72例尿毒症患者按区组随机化以1:1的比例分配到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常规血液透析(HD)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随时观察心脏事件发生,记录住院和死亡情况、血压、住院时间、次数、诊断等。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2年的观察期内,HDF组和HD组分别有5例和8例死亡。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功能和各项指标中HDF组均优于HD组(P〈0.05)。HDF组的射血分数(EF)和心功能分级均好于HD组。HDF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也少于HD组。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大、中、小分子物质,降低与中分子物质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减轻高血压对心脏结构的影响,提高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广西城镇与农村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城镇和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积极做好CKD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方法,对广西18~74岁常住居民进行CKD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尿(离心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肾脏B超,结果异常者3个月后进行复查。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调查CKD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城镇和农村居民白蛋白尿标化患病率(5.22%比5.47%)和血尿标化患病率(1.07%比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农村居民肾结石患病率高于城镇(10.54%比6.95%,P < 0.05)。城镇与农村居民肾功能下降患病率(3.87%比4.04%)和CKD患病率(9.58%比9.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城镇与农村白蛋白尿患病率按年龄分布趋势不同,城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农村则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30~40岁和60~74岁年龄段。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广西居民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史、慢性扁桃体炎、HBsAg阳性;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史。城镇居民CKD知晓率高于农村(14.45%比6.27%,P < 0.05)。 结论 广西城镇与农村居民CK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镇居民CKD知晓率高于农村,需要加强农村CKD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将糖尿病肾病患者提早进入治疗血液透析,观察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05-03~2009-03在广西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但≥15 ml/min,出现水肿,血压、血糖控制良好),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入组后,立即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对照组35例,入选后给按肾衰一体化予保守治疗,等待至Ccr下降达到≤15 ml/min才开始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从入组至血液透析2年后,心脑血管事件即: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恶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同一患者在发生2种以上的心脑血管事件及先后累计发生4例次以上心脑血管事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心血管事件为心力衰竭,其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与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进入透析时的ALB与刚入组时及透析2年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ALB、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水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Ccr≤30 ml/min,主动地提前干预性进入规律血液透析,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提早进入血液透析,虽然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但能显著改善低蛋白血症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透患者经济负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经济负担情况及其对透析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广西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结果368例患者中医保200例,新农合84例,自费84例。医保组的医疗费高于新农合及自费组,但个人负担显著低于后2组。医保组透析频率高于另2组,长期存活患者也明显多于另2组。结论各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减轻血透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患者负担仍过重。需进一步完善透析患者的医保及新农合政策,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1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闵 《广西医学》1997,19(1):82-83
1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效分析广西区人民医院闭闵老年尿毒症患者多伴有心脏血管疾病,血透的危险性增加,腹透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法,成为老年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1)。笔者统计18例老年患者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纤维素沉积在新月体形成所占的比例,为去纤维疗法治疗新月体肾炎寻找依据。方法:用按Vasslli法改良后制作的羊抗兔肾毒血清(NTS),静脉注射于健康家兔15天后杀检家兔,取肾组织进行检查,结果:以上方法能引起纤维素样新月体形成,结论:纤维素的渗出所形成的新月体在新月体肾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闭闵  吴新莲  唐业莹 《广西医学》2003,25(10):1976-1977
急性肾功能衰竭 ( ARF)是内科常见急症 ,随着社会老龄化 ,老年 ARF发病率逐渐增高 ,ARF患者平均年龄已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 41 .3岁上升至 80年代的 60 .5岁 ,老年 ARF占全部 ARF的 35 %~78% (1,2 )。老年重症 ARF合并症多 ,病死率高 ,治疗难度大。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continuous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最重要进展之一 ,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重症ARF的治疗。现就我院 2 0 0 1年~ 2 0 0 3年应用 CRRT治疗 49例老年重症 ARF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9例病人中男性 41例 ,女性…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透析龄、贫血情况、心功能状况、血清蛋白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其感染部位、病原体、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93例感染患者(41.15%),共发生感染121例次(53.54%),感染者平均发生感染1.3次。感染部位主要依次为肺部(45.45%)、上呼吸道(21.49%)、皮肤软组织(14.87%)、泌尿道(9.92%)和胃肠道(7.44%)。≥60岁组、透析不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重度贫血组、心衰组及低清蛋白血症组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应的<60岁组、透析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非重度贫血组、无心衰组及清蛋白正常组(均P<0.005)。基础疾病中以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感染率高(P<0.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很高,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及低清蛋白血症为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充分透析,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纠正和防止心功能不全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高血压和血压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各25例,高血压者在透析的基础上每月血液灌流2次,共8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使用、血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甲状旁腺素(PTH)、醛固酮(Ald)等血管活性物质及血肌酐(Bcr)、磷(P)的变化。结果:血透患者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存在高水平的PRA、ET、ATⅡ、PTH、Ald;其中ATⅡ、ET灌流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个月后,灌流组Bcr、Ald、P、β2-MG、PTH、ET、AT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压及降压药使用种类下降,P<0.05。对照组Bcr、Ald、ET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PR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灌流组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优于普通透析,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致高血压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灌流组及对照组,分别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和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使用、血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甲状旁腺素(PTH)、醛固酮(Ald)等致高血压物质及血肌酐(Bcr)、磷(P)的变化。结果伴难治性高血压血透患者存在高水平的PRA、ET、ATⅡ、PTH、Ald、β2-MG;16周后,两组Bcr、P、β2-MG、Al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组AT Ⅱ、E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PTH均有明显下降,灌流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PR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灌流组血压下降,降压药种类使用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血压及降压药使用种类有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灌流组对致高血压物质的清除优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