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首创我国麻醉科 ,推动西北地区麻醉专业发展尚德延 ,字叔明 ,男 ,我国著名的麻醉学家 ,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37年高中毕业后随父母举家迁移至兰州并考入甘肃学院 (现兰州大学前身 )医学系。 194 2年底毕业后 ,尚德延在国民党第 6 8军任上尉军医 (外科 ) 3年 ,194 5年3月后在国民党兰州中央医院做外科住院医生及住院总医生 ,工作中尚德延兢兢业业 ,打下了坚实的外科学基础并深得院长张查理的赏识 (张查理为我国外科学家 ,曾是吴英凯教授大学时的外科启蒙教师 )。由于当是中国麻醉事业处于空白状态 ,1…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世纪来我院麻醉学专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具一定规模,是全国麻醉学有博士授予权七个点中的一个。值此庆贺老师裘法祖教授从医五十五周年之际,不能不想到我院麻醉学科的发展,最初是在裘教授深思熟虑,重视麻醉学对外科学起的作用创立起来的。1 建国初期(1949~1952)我院麻醉学科的落后状态我院麻醉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这以前,虽然乙醚、笑气麻醉已用一百年,但20世纪40年代,肌松药刚引用于临床麻醉,二次世界大战中麻醉、急救、复苏所起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对麻醉学如何发展并无…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 有收获也有不足 记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已经30多年了,请您谈谈这些年来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情况. 于布为教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由于帝国主义封锁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无法引进新的麻醉设备,对麻醉药的研发相对也很不足,因此当时的麻醉学发展与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差距.1958年,我国开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并仿制了人工心肺机.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基本完成麻醉学科在全国的布局,这是中国麻醉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奠基阶段.1977年,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对我国的麻醉学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1979年,我国在哈尔滨市召开了第一届麻醉学术大会,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从1980年开始,大量医院成立了麻醉科.  相似文献   

4.
麻醉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麻醉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我校从1993年创办麻醉学本科教育以来,现已有7届学生毕业,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我校已毕业的麻醉本科学生及所在医院科室进行麻醉教学效果调查。1对象和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1998年至2004年麻醉医学专业148名本科毕业生和所在的72家医院毕业生所在科室主任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8份,每份问卷包括1份毕业生回答问卷和1份毕业生所在科室主任回答问卷,分别由毕业生和科室主任完成答卷后寄回。为了便于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答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55.4%。调查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麻醉毕业生对在校期间教学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毕业生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其中,麻醉临床课程包括临床麻醉学、危重症医学、疼痛治疗学;麻醉基础课程包括麻醉药理学、麻醉解剖学、麻醉物理学等;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等课程;其它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②所在科室主任对麻醉学本科毕业生在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2结果2.1麻醉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为杭州市临床麻醉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5~1995年间,是本市临床麻醉发展史上进步和提高最快的时期。其标志是各医院相继成立了麻醉科,并戍为临床一级科室;引进最先进的药物和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测;走出手术室,开展疼痛治疗与参与ICU工作;成立临床麻醉质技中心,开展麻醉质量全面监控与评估;建立麻醉学专业教育基地,并有了本省首届应用型高级麻醉学专业毕业生;麻醉专业人员增加,年龄与学历结构有了改善。一、麻醉科的成立由于历史与认识原因,医院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科室的地位往往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6.
加强麻醉安全意识教育,优化麻醉学专业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麻醉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21世纪需要的麻醉学专业人才,我院麻醉学系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开展麻醉安全意识教育,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教学效果获得社会一致肯定,充分体现麻醉安全意识教育的综合效果是成功的。现将优化麻醉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马淑敏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疼痛诊疗医师马淑敏,女,于200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获得麻醉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疼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威克森林医学中心访问学习。现在从事临床麻醉及疼痛诊疗工作,担任内蒙古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麻醉教研室秘书。疼痛诊疗方面擅长应用各种疼痛诊疗技术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癌症晚期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谢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学家、麻醉学家,是我国麻醉学科卓越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194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西南联大)。1947年他在美国Michigen,Wayne State大学学习外科学时,就认识到麻醉学是外科学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并立志专攻麻醉学。  相似文献   

9.
我校1992年开设麻醉学专业本科,是国内较早设置麻醉学专业的医学院校。要求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现代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我校教学的改革,取消了原来的麻醉学专业招生。学生入学统一学临床专业,在临床实习前选择麻醉专业,用6周的时间强化学习麻醉专业的课程。由于时间短,内容多,学生未能很好的消化所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尝试在麻醉临床实习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 rob lem B ased L earn ing,PBL)的教学模式[1~3]。PBL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PBL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观念,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1麻醉实习PBL的教学目标麻醉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临床麻醉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病人问题的能力。因此,麻醉实习PBL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由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全国麻醉学专业·体外循环学方向 (本科 )》教育论证会 ,于 2 0 0 4年 7月 2 1~ 2 4日在武夷山召开 ,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曾因明教授 ,中国体外循环学会主任委员龙村教授 ,以及全国 1 3所院校及医院 1 6位专家教授参会。经过充分讨论 ,对关于设置《麻醉学专业·体外循环学方向 (本科 )》教育的相关问题达成共识。认为 :体外循环学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进行体外循环学本科 (学士 )教育 ,旨在培养新一代体外循环学专业 (本科 )人才 ,以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1.
浅谈进修工程师的教学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对麻醉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又大大地促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包括了医学多学科的知识技术 ,也涉及到边缘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因此 ,麻醉医师应该是知识面广 ,技术优良和医德高尚的专业工作者 ,为达到此目的 ,继续教育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作为省级医院的麻醉医师不仅应加强自身教育 ,更应加强对进修医师的培训和教育 ,以提高麻醉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我们在进修医师 (麻醉专业 )的教学及管理方面 ,进行了初步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进修医师的基本状况、专业特点及近年来教学、管理经验 ,谈…  相似文献   

12.
一、半个世纪来我国麻醉学取得的成就2000年即将到来,新中国的麻醉学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各地医院麻醉学科承担了各种手术的麻醉和急救、复苏和监测治疗任务,有的还开展了疼痛治疗工作.少数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麻醉学系.条件较好的教学医院被批准设立硕士、博士研究生点,培养了一大批麻醉学高级人才.更有少数单位被授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我国麻醉学科的临床麻醉技术和某些研究工作已经达到国际水平.麻醉学以其丰富的学术内涵——临床麻醉学、  相似文献   

13.
李洪 《重庆医学》2018,(6):721-723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之际,我们面临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理念不断诞生,有时会颠覆人们的想象.美国加州大学麻醉学家RONALD D MILLER教授,早在2004年中华麻醉学分会全国麻醉年会上就对麻醉学发展到2024-2030年的景象进行了展望,当时在国内麻醉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1].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对麻醉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大大地促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包括了医学多学科的知识技术,也涉及到边缘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因此,麻醉医师应该是知识面广,技术优良和医德高尚的专业工作者,为达到此目的,继续教育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作为省级医院的麻醉医师不仅应加强自身教育,更应加强对进修医师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麻醉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在进修医师(麻醉专业)的教学及管理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进修医师的基本状况、专业特点及近年来教学、管理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麻醉学专业与其它临床医学专业不同,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高素质麻醉专门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要熟练掌握临床麻醉操作技能和具备快速应变的能力。我国现阶段的麻醉学专业教育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如何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麻醉学专业医学生是医学教育和麻醉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麓山含悲,湘江凄泪。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麻醉学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原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原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湖南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原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麻醉学知名专家,原湖南医学院副院长、麻醉学系首任系主任,湖南省首位麻醉学硕士生导师,湘雅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创始人,中国麻醉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启明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丁倩  王瑞  柴伟  蒋玮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74-175
基于更好地完成非麻醉专业本科生麻醉学教育这一目标,从吸引临床医学本科生兴趣,更新麻醉学教师教学意识,培养麻醉学科青年教师等方面,探讨非麻醉专业本科生麻醉学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同增教授,男,天津市人,1924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到昆明市护国医院任住院医师,1951年到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在的第一附属医院)任外科助教,1952年参加谢荣教授在昆明主办的为期3个月共11人参加的麻醉训练班,结业后即专业从事临床麻醉工作。退休前胡同增教授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教授、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编委、  相似文献   

19.
麻醉学辅修专业的建立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医科大学根据麻醉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浙江省麻醉学专业人员状况,在医学专业中开设了麻醉学辅修专业。依据辅修专业的特点,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经三年实践表明,麻醉学辅修专业的教学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是培养麻醉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等医学专科教育主要是以为广大基层医院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门技术人员为目标。而麻醉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各级医疗单位中.能胜任临床麻醉、危重医学、疼痛治疗等医疗工作,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麻醉医师。对麻醉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