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大同市乙型肝炎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HepB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看产房出生和接种记录,对16 876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5.62%和83.56%。近一半医院及时接种率低于95%,90%市级以下医院及时接种率不足90%。郊县医院接种率仅有78.71%,最低的为20.4%。结论完善接种制度,提高产房工作人员的接种意识,是提高产房首针HepB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常规免疫接种资料,评价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市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和免疫效果。[方法]分析2002~2006年新生儿HepB接种常规免疫报表及免疫效果有关资料。[结果]全市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99%;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首针(HepB1)接种率为99.41%;HepB1及时接种率为94.78%;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0(95%的CI为0.0~3.7),显著低于产妇HBsAg阳性率。[结论]自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市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新生儿接种HepB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措施与方法。方法使用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调查表,通过查阅医疗机构原始登记表收集资料及信息。结果调查2012年新生儿5 848人,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68%,不同户籍、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户籍=861.33,χ2级别=10.94,χ2性质=195.16,P0.01);早产、低体重是造成新生儿HepB首针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乌鲁木齐市的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应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力度,掌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同时做好孕产妇围产期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常规免疫接种资料的分析,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全县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和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2~2006年全县与新生儿HepB接种及免疫效果有关的常规免疫资料,计算HepB接种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全县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99%;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首针(HepB1)接种率为98.2%,及时接种率为97.3%;HepB纳入免疫规划以后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6%(95%可信区间0.1%~5.6%),显著低于产妇HB-sAg阳性率.结论 自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全县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新生儿接种HepB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B)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样本之间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常住户口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7.81%,暂住户口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0.77%,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1)。未住院分娩是导致HepB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新生儿疾病。结论提高暂住孕妇的住院率,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可提高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提高孕妇HBsAg筛查率,有助于增加阳性者的新生儿乙肝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国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把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常规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并提出提高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和接种全程率的要求,使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均维持在高水平,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所取得的成绩,本文对三门县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以来的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浙江省宁波市自1989年起在城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1991年扩展至余姚、宁海等市、县,自1992年宁波市全面将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现将余姚、宁海(市)县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针HepB接种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韶关市2002—2008年乙肝疫苗(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韶关市2002—2008年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方法2002年开始韶关市对全市新生儿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2008年3—9月对全市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按照全程3针差几针补几针的原则开展HepB查漏补种工作;2008年对韶关市城乡在幼儿园(托几所)1~5岁按照0、1、6月程序完成5μg重组HepB3针全程接种的儿童1485名,每名采集静脉血3mL进行HBsAg与抗.HBs测定;2010年5—7月,随机抽取母亲乙肝标示物阴性且按0、1、6月HepB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的7~12月龄的55名婴儿进行HBsAg、HBsAb检测。评价指标:(1)HepB接种情况:儿童HepB免疫规划接种率、2002年以后出生儿童HepB查漏补种率;(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和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3)HepB免疫成功率:新生儿HepB接种后抗-HBs阳转率。结果韶关市3区7县2002-2008年HepB常规免疫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99%,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5.49%,城市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52%,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8.95%,农村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9.21%,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63%;2008年HepB查漏补种率为96.40%;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8%,抗-HBs阳性率为65.84%。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3%,抗-HBs阳性率为65.42%;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为0.91%,抗-HBs阳性率为66.27%。HepB免疫成功率为90.91%。结论韶关市儿童HepB常规免疫接种率、新生儿及时接种率和查漏补种率高,HepB免疫成功率高,HepB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良好,对控制人群乙肝感染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及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制定农村控制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6个省(自治区)的6个县2 639名2~13岁常住儿童进行HepB接种状况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则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结果新生儿出生后24h内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4.0%,全程接种率为51.8%,HBsAg阳性率为2.5%。有HepB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阳性率低于未免疫的儿童。随着年龄的推近,HBsAg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s逐渐增高。结论农村地区HepB接种应着重提高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降低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内蒙古通辽市8个县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的工作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同期HepB实种人数和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应种人数相比,估算HepB接种情况。结果尽管各县报告HepB全程接种率很高,2003—2005年平均分别为99.88%、99.30%、99.42%,但估算接种率较低,2003—2005年分别为79.11%、91.73%、94.53%。2003年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估算仅为46.94%。结论各县报告HepB接种率还有一定的差距,除2003年外,HepB接种率已达到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项目既定的HepB第3针接种率80%和HepB第一针及时接种率65%的目标,但今后还需加强HepB纳入免疫规划工作,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560名2006年出生的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为37.14%,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60.14%,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1.36%。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医生不予接种,占20.45%;在家出生新生儿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占57.10%。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提高住院分娩率,合理掌握HepB接种禁忌症,安排责任接种人确保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提高家长接种HepB1的主动性,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农牧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问、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2004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42.61%,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91.77%,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9.58%;全州住院分娩率为31.90%;入户接种占51.06%;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占39.66%。结论2004年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今后要加大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在家分娩孕妇的分娩信息和合理安排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乙型肝炎母亲所生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HepB1)及时接种情况、未及时接种原因,掌握影响及时接种的各种因素,收集了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产科出生的1840例新生儿HepB1接种资料,对59例未及时接种者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潍坊市奎文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医院产科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奎文区9家医院产科月报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奎文区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HepB接种率、24h及时接种率均〉90%;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μg 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pB未接种原因居于首位的是急性严重疾病,占84.73%;其次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占13.29%。卡介苗(BCG)接种率和24h及时接种率本市人口平均为91.26%和88.20%,外来人口平均为86.60%和84.56%;BCG未接种原因居于首位的是急性严重疾病,占59.50%;其次是早产、出生低体重,占39.76%。结论 潍坊市奎文区新生儿首针HepB、BCG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BCG 24h及时接种率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在医院出生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1)及时接种状况和未及时接种原因,探讨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1的对策。方法根据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抽样调查云南省昭通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07年在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接种情况。结果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平均及时接种率为67.19%,在县级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93.07%),高于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新生儿(50.99%)。在医院出生新生儿未及时接种HepB1的原因,以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和疫苗短缺为主。结论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和保证乡级卫生院的HepB供应,是提高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与产妇住院分娩率之间的关系,指导HepB预防接种工作。方法将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产妇住院分娩数据与2005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的新生儿HepB接种数据进行配比分析。结果城市产妇住院分娩率高于农村,城市新生儿HepB接种率高于农村。在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和产妇住院分娩率关系密切。结论为了提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必须大力提倡产妇住院分娩,保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对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应采取特殊策略,保证及时接种HepB。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影响定西市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贫困山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调查2005年出生新生儿840名,住院分娩率48.93%,HepB1及时接种率61.31%,其中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88.56%,在家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35.20%。未住院分娩的原因主要是住院费用太高、离医院太远和认为住院分娩没有必要(占87.18%)。村级接种工作仍以入户接种(占82.16%)为主,从所在村到乡镇卫生院领取疫苗和入户接种主要通过步行(分别占43.11%和68.58%)完成。[结论]定西市2005年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文化落后、新生儿住院分娩率较低、免疫规划宣传不够、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摸底不清等。今后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入户调查摸底、加强与妇幼机构和妇检机构的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1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预防接种HepB是预防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中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HepB,但HepB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免疫规划,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HepB,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HepB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  相似文献   

19.
对近些年国内外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atitis B Vaccine,HepB1)及时接种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建议在我国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的地区,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找出影响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以便尽快开展干预,保护更多的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12年后,甘肃省15岁儿童HepB接种情况,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针,调查甘肃省1~14岁常住人口HepB接种情况以及基本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 592名1~14岁儿童中,HepB1首针接种率、HepB1首针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6.36%、88.57%和95.85%,接种率均随年龄减小而明显升高(P0.001)。不同性别、民族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城市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P0.001)。在调查的儿童中,住院分娩率为93.53%;其中57.29%的儿童出生在县级医院,分娩地点在市级以上医院、乡级医院、在家和不详的分别占17.96%、18.28%、4.33%和2.14%。市级以上医院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最高,分别为99.30%和95.45%;在家分娩或出生地点不详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最低,分别为83.50%和59.22%。不同地点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χ2=56.173,P0.001)和HepB1及时接种率(χ2=1.05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15岁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提高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