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瘤的不同临床表现,提高对垂体TSH瘤的认识,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收集3例不同类型的垂体TSH瘤或可疑为垂体TSH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免疫组化结果、手术方式和术后情况。结果:1例以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肿大为首发症状及体征,2例以肿瘤占位效应为首发症状;2例甲状腺素水平升高,3例TSH均升高;3例垂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提示垂体大腺瘤;1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2例免疫组化TSH阳性;随访过程中2例术后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经过补充垂体激素治疗目前病情均较稳定。结论:经典的垂体TSH瘤临床较容易识别,但特殊类型的垂体TSH瘤比较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垂体TSH瘤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针对各种类型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2.
垂体促甲状腺素腺瘤(thyrotropinomas,TSH瘤)是来源于垂体促甲状腺细胞的肿瘤。此种垂体瘤发病率较低,自首例TSH瘤报道至今全球报道的病例数约450多例。TSH瘤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实验室检查可见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被抑制。垂体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鞍区占位。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为经碟手术切除肿瘤,此外还有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但TSH瘤多为侵袭性肿瘤,单一手术难以彻底治愈,所以多采用手术结合药物进行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TSH瘤的方法被国内外医生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关于手术结合药物治疗的报道不占少数,但关于单一运用药物治疗TSH瘤的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3.
一例56岁男性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瘤患者,病史一年,有心悸、怕热、多汗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增加的同时,TSH水平升高;核磁扫描示垂体肿瘤.经长效奥曲肽20mg注射一次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甲状腺功能明显好转,治疗后第28天转为正常.长效奥曲肽可为TSH瘤患者手术前的常规用药,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王思璐  张洁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5):109-112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hyrotropin-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TSH瘤)是一种罕见的垂体性疾病,可产生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导致甲状腺被过度刺激,临床表现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被误诊为格雷夫斯病。目前TSH瘤的一线治疗方法为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治疗虽可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对TSH瘤进行早期识别并尽早给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激素分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本文就TSH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引起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常见,但其治疗与原发性甲亢截然不同,采用原发性甲亢常用的治疗措施,不仅不能使中枢性甲亢得到控制,反而有加重垂体瘤的危险,因此正确诊断是恰当治疗的前提。我们对北京协和医院TSH分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加强对TSH分泌瘤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链脲佐菌素诱发的大鼠糖尿病对垂体TSH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对垂体TSH细胞的影响,探讨糖尿病垂体-甲状腺轴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应用P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SH细胞)后,以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大鼠TSH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糖尿病鼠TSH细胞的数密度、体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P〈0.01),而平均细胞直径明显降低(P〈0.01),说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直径变小.糖尿病鼠的强阳性TSH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加胰岛素组的上述指标均较糖尿病鼠有明显逆转,趋向正常组.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导致垂体TSH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胰岛素治疗能逆转上述变化,提示糖尿病TSH细胞的变化与胰岛素缺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有高代谢症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即需怀疑TSH瘤的可能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生理调节是非常精确的,当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血清TSH将迅速被抑制。因此,如果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TSH未能被抑制,而临床又有高代谢症状时,则需要高度怀疑TSH自主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10例泌乳素(PRL)瘤和7例生长激素(GH)瘤,手术摘除前后下丘脑-垂体-甲块腺轴功能的观察,发现不论PRL瘤和GH瘤手术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较术前均呈非常显著的降低,前者术前后血清总T_3为93.37±17.45ng/dl和71.57±18.84ng/dl,P<0.01;后者术前后T_3为97.85±27.30ng/dl和71.46±23.99ng/dl,P<0.05。而基值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_4及游离甲状腺素(FT_4)手术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变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10例PRL瘤和7例GH瘤中分别有7例和5例呈低弱或无反应,提示手术摘除垂体腺瘤可引起垂体TSH储备及T_3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碘摄入量对垂体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及垂体促甲状腺素β(TSHβ)表达量的影响,阐明慢性碘过量对垂体TSH细胞合成与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碘营养正常的普通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3倍碘过量组、6倍碘过量组、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于补碘8周后处死大鼠,制备垂体组织匀浆和脑及垂体组织冰冻切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TSH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垂体组织TSH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垂体TSHβ蛋白的表达,应用Image Pro-plu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倍碘过量组和6倍碘过量组雌鼠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雄鼠血清TSH水平在过量摄入碘后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垂体组织内TSH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碘摄入量的增高并没有引起雄鼠垂体内TSH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碘过量组和50倍碘过量组雌鼠垂体TSHβ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雄鼠只有50倍碘过量组TSHβ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随碘摄入量的升高,雌鼠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不同碘摄入量组雌鼠垂体组织TSH含量变化与血清TSH水平变化相一致。雌鼠垂体TSHβ蛋白表达量亦随碘摄入量的升高而增加。提示慢性碘过量可能是影响垂体合成和分泌TSH的因素之一,且对雌鼠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将WKY 大鼠自体垂体移植于正中隆起下方的促垂体区或颈部皮下,2周后大鼠体温恢复正常,体重逐渐增加.3周后血清PRL、TSH 水平达术前正常水平.提示移植垂体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自2000-2013年收治的89例PSIS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特点。结果 89例中71例(79.78%)发生中枢性甲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为(5.42±3.67)m U/L;1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TSH为(3.66±1.50)m U/L。中枢性甲减患者中29例(40.85%)TSH高于正常[(8.79±3.17)m U/L],38例(53.53%)在正常范围内[(3.42±1.30)m U/L],4例(5.63%)低于正常范围[(0.02±0.01)m U/L];TSH升高组血清游离T4(serum free T4,FT4)较TSH正常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0±1.38)pmol/L vs(8.08±1.42)pmol/L,P>0.05)]。中枢性甲减伴TSH升高患者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TSH降至正常[(7.24±0.98)m U/L vs(1.67±1.51)m U/L]。PSIS患者TSH水平与垂体高度及垂体柄状态不相关(P>0.05)。结论 PSIS所致中枢性甲减患者TSH升高比例更高,升高幅度更大。PSIS患者TSH升高与垂体柄的状态及垂体前叶高度无关,其原因可能为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致使垂体TSH细胞分泌了无生物活性的TS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津白3侏儒小鼠(dW^1)垂体前叶TSH细胞进行观察,以探讨dW^1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方法 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w^1 TSH细胞的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dw^1由于垂体前叶TSH细胞数量减少,导致TSH分泌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研究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右归丸组.采用氢化可的松构建肾阳虚模型,造模第8天开始,药物组用右归丸汤剂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5、23、30天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的含量,检测下丘脑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并对垂体、甲状腺质量进行称重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模型组大鼠各期TRH、TSH、T3、T4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各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均有升高,其中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升高明显(P<0.01),右归丸对垂体-甲状腺轴TSH、T3、T4的动态调整程度不一.结论 在肾阳虚证动态发展过程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且TSH、T3、T4是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脾虚证大鼠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变化,探讨脾虚证的本质.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γT3及其垂体、血清TSH的含量.结果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以及垂体TSH含量均较正常组为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TSH量均较正常组为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以及垂体TSH含量均较治疗组为低,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TSH量均较治疗组为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低下,相应激素变化是脾虚证客观指标之一,能部分反映脾虚证的本质,四君子汤通过调节该轴功能,进而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凋节环路,健脾益气治疗脾虚证.  相似文献   

15.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占垂体腺瘤的0.2%~2.8%,临床上表现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垂体TSH腺瘤导致的中枢性甲亢的处理原则和原发性甲亢截然不同。错误地采取抗甲状腺治疗不仅不能控制中枢性甲亢症状,反而可以刺激垂体TSH腺瘤迅速侵袭性生长,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术后复发的机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垂体TSH腺瘤患者的资料,就其围手术期中枢性甲亢的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垂体腺瘤摘除术目前仍是垂体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疗效肯定,特别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在国内已推广应用,有关手术方法和疗效已有报道,但对术后垂体激素动态观察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150例垂体瘤患者其中泌乳素(PRL)瘤84例,生长激素(GH)瘤30例和无功能瘤36例,显微外科手术摘除前后动态观察PRL、GH、甲状腺功能(T_3、T_4、TSH),血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垂体瘤手术对垂体激素的影响.1 临床资料自1996年~1997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50例垂体瘤患者,其中男65例占43.3%,女85例占56.7%,年龄26岁~67岁,平均44.1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4.5年,PRL瘤84例,GH瘤30例,无功能瘤36例,126例经蝶窦手术,经额手术摘除腺瘤24例,所有病例均经MRI、CT影像检查、临床症状、内分泌学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诊断明确,术前术后均未做过放疗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低功所致垂体促甲状腺素、催乳素混合腺癌很罕见。本例的临床及实验室主要特征为:甲状腺低功,闭经,溢乳,视力左0.1,右0.3,双颞侧偏盲,血清T_4、T_3U值下降及PRL升高,甲状腺微粒抗体增加,TRH对TSH刺激试验呈过强反应。术后肿瘤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瘤细胞内有TSH、PRL分泌颗粒及微小管。术后视功能迅速恢复,1个半月后月经来潮,溢乳停止,血TSH、PRL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8.
采用~(125)I 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脑脊液 TSH 和血浆中 TSH 的含量,二者比值为54%;急性脑血管病组和散发性脑炎组的脑脊液中 TSH 浓度和血浆中的浓度比值和正常人近似,进一步证实了 TSH 有血—脑脊液—垂体屏障存在。本组3例垂体瘤有鞍上扩展者,脑脊液内 TSH 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这类病人血—脑及垂体—脑脊液屏障受到了破坏。脑脊液和血浆中 TSH 含量在正常人或病人呈正相关,表明脑脊液和血浆中 TSH 的代谢清除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垂体促甲状腺细胞合成的一种异三聚体糖蛋白,它主要通过腺苷酸环化酶途径和甘油二酯-蛋白激酶C途径调节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TSH信号转导途径的不适当激活可能与甲状腺肿瘤的形成有关.文中主要就TSH信号途径相关因子对甲状腺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由垂体非肿瘤性TSH分泌过多所致的甲亢则是很少见的。 作者报道了一个家族三代6名女性患者继发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过度分泌而引起的甲亢。她们中除1名12岁患者无临床症状外,其余的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并且全部患者都有甲亢的检验佐证,但无垂体肿瘤及异位TSH分泌病灶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