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肌钙蛋白I(hs-c Tn I)对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7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9例),AMI组又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53例)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96例),同时选取脑血管意外(CVA)组(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贝克曼公司最新的Accuc Tn I 3+检测试剂,监测病人和正常人血浆hs-c Tn I变化,同时检测传统的心肌标记物,并做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UA组,NSTEMI组,STEMI组和CVA组病人血清hs-c Tn I浓度分别为(0.01±0.01)ng/m L,(0.08±0.03)ng/m L,(2.07±0.58)ng/m L,(2.12±0.64)ng/m L,(0.05±0.03)ng/m L,NSTEMI组和STEMI组hs-c Tn I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患者胸痛时间3 h、6 h和24 h组hs-c Tn 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79~0.93)、0.99(95%CI:0.97~1.01)和0.99(95%CI:0.95~1.01),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记物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MI患者胸痛时间3 h、6 h和24 h组中,hs-c Tn 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0%、94.7%和100.0%;UA组和CVA组病人hs-c Tn 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和13.3%。结论定量检测血浆hs-c Tn I含量对于早期心梗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及痰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1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处于COPD稳定期的30例患者作为COPD组,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COPD组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药物治疗则采用COPD患者自身对照,观察记录其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前后外周血及痰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COPD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IL-17高于对照组[(41±9)μg/L比(34±6)μg/L,(21±9)μg/L比(13±8)μg/L,(45±10)ng/L比(31±3)ng/L,(209±41)μg/L比(171±3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OPD患者外周血中IL-8、TNF-α、IL-10与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32±4)μg/L比(41±9)μg/L,(13±7)μg/L比(21±9)μg/L,(26±6)ng/L比(45±10)ng/L,(163±28)μg/L比(209±4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OPD患者痰液中IL-8、TNF-α、IL-10与IL-17均低于治疗前[(62±4)μg/L比(87±9)μg/L,(26±6)μg/L比(45±8)μg/L,(24±3)ng/L比(38±8)ng/L,(83±18)μg/L比(118±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能有效降低外周血及痰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现象,改善症状,对患者生活品质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支架置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MMP-9、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ACS4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同时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23例,正常对照组1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MMP-9,免疲乳胶比浊法测定Hs-CRP,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半年.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清MMP-9浓度分别为(57.43±13.72)ng/mL.(51.57±11.34)ng/mL、(35.39±10.23)ng/mL.(29.71±9.23)ng/mL,AMI.UAP组明显高于SAP及正常对照组(P<0.01),Hs-CRP分别为(7.23±2.75)mg/L、(6.77±2.59)mg/L,(2.97±1.32)mg/L,(2.32±1.26)mg/L,AMI、UAP组明显高于SAP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MMP-9.Hs-CRP水平对ACS病变程度的判断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以及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中的脑钠肽(BNP)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血浆NT-proBNP水平与不同冠心病类型的关系,以及心肌缺血改善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345例,其中NSTEM组29例,UAP组151例,SAP组16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对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NSTEMI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UAP组高于SAP组(P<0.05),S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180例ACS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12~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UAP组从术前的(1720.53±610.77)ng/L降为(1020.52±510.70)ng/L(P<0.05),NSTEMI组从术前的(5660.23±1290.53)ng/L降为(2640.20±890.50) ng/L(P<0.05);术后1周NT-proBNP水平,UAP组降为(359.05±230.33) ng/L;NSTEMI组降为(360.30±210.26)ng/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NT-proBNP值与心肌TIMI血流评分相关(r=-0.402,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增高;NT-proBNP水平增高可以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降低,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干扰素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ML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每组60例。患者均给予羟基脲治疗,每日20~60 mg/kg,每周2次,6周为1个疗程,观察Ⅱ组患者在羟基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注射液治疗,(3~5)×106U/(m2·d),6周为1个疗程。另随机选取6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2周及6周后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Ⅰ患者血清中的PGE2、MMP-2、b FGF、ALP以及IL-6水平分别为(93±26)ng/L、(5.8±1.1)μg/L、(60±18)ng/L、(105±29)U/L、(20.4±6.1)ng/L,观察Ⅱ组分别为(96±25)ng/L、(5.7±1.2)μg/L、(60±17)ng/L、(106±26)U/L、(20.2±6.0)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1±12)ng/L、(2.7±0.5)μg/L、(33±8)ng/L、(61±13)U/L、(4.8±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患者治疗前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Ⅱ组患者治疗后PGE2、MMP-2、b FGF、ALP以及IL-6均显著低于观察Ⅰ组[(52±16)ng/L比(62±20)ng/L,(2.4±0.5)μg/L比(3.9±0.6)μg/L,(33±7)ng/L比(42±9)ng/L,(62±13)U/L比(76±17)U/L,(5.0±1.2)ng/L比(8.7±2.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干扰素α能有效降低CML患者血清疾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调节CML患者的血清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9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6例的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与同时选取的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其中D-二聚体由法国Stago-STA-R全自动血凝仪完成;以双向测流免疫法检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UAP组的D-二聚体水平为(11.6±7.3)mg/L、cTnI(0.24±0.15)ng/mL、CK-MB(16.3±7.3)ng/mL、Myoglobin(160.6±42.1)ng/mL;NSTEMI组分别为(13.9±6.7)mg/L、(0.38±0.35)ng/mL、(21.3±16.9)ng/mL、(183.4±48.9)ng/mL;STEMI组分别为(19.2±6.9)mg/L、(5.30±3.61)ng/mL、(50.3±18.6)ng/mL、(238.3±58.6)ng/mL。三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EMI组各指标水平与UAP组、NSTEM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在辅助诊断UAP、NSTEMI、STEMI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骨质疏松症骨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3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将在医院体检的101例人群按照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分为骨量减少组(43例)和正常对照组(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 5b)、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并分析OP患者骨密度(BMD)与TRACP 5b、BAP、N-MID OC、25-OH-VD的相关性。结果 OP组血清TRACP 5b[(5.81±0.07)U/L]、N-MID OC[(26.9±2.8)μg/L]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5.18±0.05)U/L,(18.7±1.4)μg/L]和正常对照组[(4.69±0.03)U/L,(12.4±0.8)μg/L],BAP[(15.9±0.9)μg/L]、25-OH-VD[(8.04±0.17)nmol/L]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20.1±1.6)μg/L,(9.79±0.21)nmol/L]和正常对照组[(24.3±2.5)μg/L,(10.24±0.23)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TRACP 5b、N-MID OC水平显著低于女性患者[(5.19±0.37)U/L比(6.29±0.48)U/L,(23.1±3.4)μg/L比(29.9±4.3)μg/L],BAP、25-OH-V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18.3±3.5)μg/L比(14.1±2.1)μg/L,(8.67±0.21)nmol/L比(7.55±0.1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80岁组血清TRACP 5b、N-MID OC水平高于61~70岁组[(7.48±0.53)U/L比(5.98±0.33)U/L;(32.9±3.7)μg/L比(28.7±2.8)μg/L],BAP、25-OH-VD低于61~70岁组[(11.3±1.9)μg/L比(13.4±2.4)μg/L;(5.78±0.13)nmol/L比(7.77±0.2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P患者BMD与TRACP 5b、N-MID OC呈负相关,与BAP、25-OH-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TRACP 5b、BAP、N-MID OC、25-OH-VD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骨代谢指标可诊断、预测O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重塑过程中胶原降解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已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31例,其中冠脉造影显示管腔狭窄≥50%的患者11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9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4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4例;冠脉造影检查显示管腔狭窄50%的患者14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MP-9/TIMP-1及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浓度。结果:MMP-9在AMI组、UAP组、SAP组、C组血清中浓度依次为(270.42±37.64)μg/L、(201.24±28.20)μg/L、(142.65±18.62)μg/L、(139.28±16.85)μg/L;TIMP-1在AMI组、UAP组、SAP组、C组在血清中浓度依次为(264.56±26.18)μg/L、(245.07±21.50)μg/L、(208.89±31.94)μg/L、(197.69±28.52)μg/L;ICTP在AMI组、UAP组、SAP组、C组在血清中浓度依次为(10.89±0.78)μg/L、(9.35±0.61)μg/L、(3.97±0.31)μg/L、(3.96±0.32)μg/L;MMP-9/TIMP-1在AMI组、UAP组、SAP组、C组中的比值依次为(1.020±0.077)、(0.820±0.057)、(0.700±0.060)、(0.700±0.090),数据结果提示伴随着疾病加重,胶原代谢增加。MMP-9、TIMP-1、MMP-9/TIMP-1及ICTP浓度在C组与SA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AP组与UAP组、UAP与AMI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重塑致不稳定斑块破裂的过程中存在胶原降解,血清内MMP-9/TIMP-1及ICTP水平有望作为评估冠脉易损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的浓度变化,探讨BNP水平在ACS临床诊疗策略制定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测定并对比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3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22例ACS患者和29例冠脉正常者的血清BN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BNP水平(17.46±8.45)ng/L,显著低于UA组的(27.3±12.99)ng/L、NSTEMI组的(38.42±17.44)ng/L及STEMI组的(46.18±20.48)ng/L,P<0.05;STEMI组和NSTEMI组均显著大于UA组(P<0.05),STEMI组和NSTEMI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对判断有无ACS及评估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对早期结肠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第八二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早期结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30例和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组(联合组)30例。与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5 d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h1/Th2指标及应激情况情况。结果手术后5 d联合组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T淋巴细胞亚群2(Th2)、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68±8)ng/L比(113±12)ng/L,(176±20)μg/L比(274±26)μg/L,(122±9)μg/L比(210±25)μg/L,(100±12)μg/L比(196±18)μg/L,(5.8±0.4)%比(7.7±1.0)%,(90±12)μg/L比(175±23)μg/L,(110±12)μg/L比(182±20)μg/L,P<0.01],IL-2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4.5±0.7)ng/L比(4.2±0.4)ng/L,(194±23)μg/L比(117±16)μg/L,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提示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因此,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3.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头孢他啶(泰得欣)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5年8-10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泰得欣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8.
罗岩 《当代医学》2010,16(11):247-248
患者女,19岁,体检发现全身多处固执破坏4个月。影像学检查:平片及CT平扫检查:双侧髂骨、耻骨、股骨颈及股骨上段均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略呈膨胀性,边界清楚,部分可见硬化边。双侧肱骨上段、肩胛骨近关节盂处骨质及股骨下段、右胫骨近端、左腓骨中上段可见多个囊性骨及右侧锁骨亦可见多发局限性低密度减低区、略呈膨胀性(图1、5)。MRI平扫:脊柱可见多个囊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略呈膨胀性。(图2~4)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至1991年6月经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癌107例,其中100例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阳性率93.5%,7例阴性者均经手术证实。本文分析了胃癌的内镜特征(中、晚期胃癌、一点癌)和病理特点,并就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在胃角、胃窦部的溃疡、糜烂、结节状及粘膜粗糙不平应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