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空心钉锁定钢板和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空心钉锁定钢板组(甲组)与空心螺钉组(乙组),按照Garden标准分类,记录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开复位、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病人手术出血量、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乙组(P < 0.01)。甲组术后松动、切出、退钉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乙组(P < 0.05和P < 0.01)。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相对于加压空心螺钉,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具有术后并发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风险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52例)和FHR组(19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对侧髋部骨密度及对侧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小于FHR组,术后负重时间长于FHR组(P < 0.05~P < 0.01)。FHR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P < 0.05),2组6、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术后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时间因素及时间与手术方式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一时间2组比较,PFNA组术后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均低于FHR组(P < 0.05~P < 0.01)。结论PFNA和FHR术后病人均有较长时间处于低骨密度水平,应强调持续安全防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管理。FHR更有利于降低严重骨质疏松病人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踝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断裂病人72例资料,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观察组);另36例术中未修复三角韧带(对照组)。2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6~16个月,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手术顺利,骨折复位良好。2组踝穴内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3例踝关节跖屈活动明显受限,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和螺钉脱出等并发症。观察组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6.1%,对照组为7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能够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有助于恢复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内固定术后螺钉穿出肱骨头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螺钉穿出肱骨头的发生情况分为2组,其中发生螺钉穿出的病人18例,无螺钉穿出的病人107例。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螺钉穿出的影响因素。结果125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内固定术后螺钉穿出的发生率为14.4%(18/125)。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内侧柱粉碎、Neer分型较高、内侧柱支撑、螺钉数目较少及复位程度较差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内固定术后发生螺钉穿出的概率较高(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er分型、内侧柱粉碎及复位程度较差是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内固定术后发生螺钉穿出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结论Neer分型较高、内侧柱粉碎及复位程度差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后发生螺钉穿出的风险较高。临床上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骨折稳定性及增加肱骨头支撑,从而降低螺钉穿出的发生风险,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概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实施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坏死组(37例)和愈合组(235例),对2组病人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术前合并症、术前Garden分型、复位后Garden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血脂水平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 2组病人在术前Garden分型、复位后Garden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前Garden指数高、复位后Garden指数高、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高均为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高、术前Garden分型高和骨折复位质量差。术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围手术期积极控制血脂水平,以期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赵纲驿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00-150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方式,检测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及综合应激状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拆线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第1周、2周、4周的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逐渐升高(P < 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 d、3 d及7 d的膝疼痛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3 d、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 d、3 d及7 d神经肽Y、前列腺素2、P物质、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 d 2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术后3 d及7 d 2组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减轻病人膝疼痛,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患者57例设为髓内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64例设为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结果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6.2±7.4) min和(74.8±8.3) min,透视次数分别为(18.6±2.1)次和(22.3±2.4)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2±40.2) ml和(186.1±36.8) 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2±2.0) cm和(6.7±2.0)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骨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6±1.6)分和(7.8±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4±2.7)周和(18.3±4.0)周,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9±4.)周和(30.5±5.0)周,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恢复速度更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聚酰胺66(PA66)/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新型生物活性螺钉固定犬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制备n-HA/PA66/GF生物活性螺钉。取24只成年中华田园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生物螺钉实验组和金属螺钉对照组。使用电锯将动物股骨外侧髁锯断造股骨髁间骨折,分别使用生物螺钉及金属螺钉固定骨折。术后4、8、12、24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CT片、生物力学及血常规、生化检测,术后24周行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 2种螺钉均能有效固定犬髁间骨折。术后2组动物均活动正常,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2周CT显示2组动物髁间骨折均已骨性愈合。组织学检测发现n-HA/PA66/GF螺钉表面被新生骨覆盖,新生骨不断钙化、成熟,骨-钉界面结合紧密。金属螺钉与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螺钉周围骨组织被1层纤维组织包裹。生物力学测试证实2组最大推出载荷在术后4、8、12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2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推出生物螺钉所需的最大载荷比金属螺钉对照组大。生物螺钉实验组术后24周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58.8±14.49)U/L],2组其余外血常规、生化均正常。2组肝、脾、肾HE染色未见异常。结论 n-HA/PA66/GF生物活性螺钉具有良好的内固定性能和体内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4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DCB组)20例和普通球囊组(CB组)22例。DCB组病人采用紫杉醇释放高压分流球囊扩张成形术,CB组病人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前后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并比较术后1、6、12个月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病人术前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2组病人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DCB组初级通畅率高于CB组(P < 0.05)。2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变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伤后不同时间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术的1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病人临床资料,根据骨折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骨折48 h内手术)和择期组(骨折48 h后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早期组住院时间短于择期组(P < 0.05);住院期间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择期组(P < 0.01);早期组远期病死率低于择期组(P < 0.05)。2组病人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近期病死率、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择期PFNA手术相比,早期手术能够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远期病死率,对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治疗具有积极影响,评估一般状态良好的病人应首选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1.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指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5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为Ⅰ型8例,Ⅱ型2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直视下复位,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本组56例病例均获8个月到2年随访,平均13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3例发生浅表感染,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2例出现针孔周围发红或少量渗出物,无一例断钉或深部感染,2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钛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钛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26例掌骨骨折。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骨不愈合,手功能恢复好。结论:钛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折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缩小骨愈合时间,有利于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EVEX椎间融和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7年11月-2009年12月采用DEVEX椎间融和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共26个间隙;年龄39-68岁,平均46.6岁.腰椎动力位X线片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3-4不稳1例,L4-5不稳11例,L5-S1不稳8例,L4-5/L5-S1不稳3例.结果 手术时间为1.5-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150-260ml,平均1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23例随访13个月-4年,平均3.2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41.37±3.68)分,术后1周(11.25±2.21)分,术后3个月(9.98±2.08)分,末次随访(9.06±2.68)分.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21例(22间隙)植骨融合良好,2例(4间隙)植骨可能融合.2例术后存在腿部疼痛,予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DEVEX椎间融和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周定,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手术治疗49例肱骨干骨折,其中肱骨加压钢板内固定18例,外固定架固定31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和桡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架固定操作手术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固定架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有3例出现骨不连接。暂时的桡神经麻痹钢板与外固定架分别为2例、0例,肩功能障碍分别为3例、4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与钢板相比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行股外侧切口,骨折复位满意后在导向器引导下沿股骨颈方向平行拧入双枚空心加压钛钉,术后患肢皮牵引或丁字鞋维持外展中立约4-6wk。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平均随访2.6a,1例术后第7wk出现退钉,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余32例骨折均愈合。结论 空心钛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及骨折愈合率较高等优点,适合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和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复杂骨折中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过肘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动力型支架,对照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支架,比较2组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骨不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组升高幅度大,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动力型固定支架用于过肘关节复杂型骨折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安福  王永刚  刘文忠  张先  王东敏  汪静  孙竹监 《医学综述》2014,(1):129-131,135,F0003
目的探讨大鼠在脊髓损伤伴骨折中骨折愈合速度增快的原因。方法来自甘肃省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的12周龄大鼠40只,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脊髓损伤伴股骨干骨折20只,对照组为单纯股骨干骨折20只,制作股骨干骨折与脊髓损伤的模型。术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给予X线摄影,及每周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5只,截取骨痂,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X线摄影显示,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骨痂的形成在同一时间点早且数量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14周骨痂中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134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动态观察骨折的愈合过程。 结果 :骨痂出现时间 :普通钢板组 7.2周 ,交锁髓内钉组 8.1周 ,外固定支架组 5 .8周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普通钢板组 17.1周 ,交锁髓内钉组15 .3周 ,外固定支架组 14 .8周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普通钢板组 18例 ,占 5 0 % ;交锁髓内钉组 7例 ,占 13.7% ;外固定支架组 6例 ,占 12 .8%。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P <0 .0 5 )。 结论 :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上段骨折 ,其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 ,采用交锁髓内钉时 ,有发生骨折畸形愈合的可能。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 ,该中心推荐使用对骨断端血供影响较小的外固定支架或不扩髓的交锁髓内钉固定。  相似文献   

19.
眭杰  童立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9):870-871,i0003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7例,骨折均位于假体远端。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假体稳定,无X线松动表现,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