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启膈散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母(去心)∶郁金∶砂仁壳∶杵头糠=6∶6∶2∶3∶1∶1∶1的比例配制启膈散,每克药物配10ml的比例加入95%乙醇溶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药液,浓缩液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2∶1进行萃取,获取启膈散乙酸乙酯提取物。Eca9706细胞与浓度分别为12.5、25.0、50.0、100.0、200.0μg/ml的启膈散提取物共培养,MTT法检测启膈散提取物对Eca9706细胞的抑制率。Eca9706细胞与35%抑制浓度(IC35)、50%抑制浓度(IC50)和70%抑制浓度(IC70)的启膈散提取物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启膈散提物对Eca9706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启膈散提取物对Eca9706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启膈散提取物对Eca9706细胞的抑制率与启膈散提取物浓度拟合曲线方程为Y=-1.835×10-5X2+0.006X+0.185,R2=0.996,概率法计算IC35为22.8μg/ml,IC50为81.8μg/ml,IC70为162.2μg/ml。显微镜下观察,随着启膈散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变圆、变小,贴壁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细胞间隙增大,细胞碎片增多。IC35、IC50和IC70启膈散提取物对Eca9706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启膈散提取物作用于Eca9706细胞后,部分细胞膜呈绿色,提示早期凋亡;部分细胞膜呈绿色,且细胞核呈红色,细胞体积变小、变圆,形成凋亡小体,提示晚期凋亡细胞。结论 启膈散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抑制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六君子汤提取物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于2013-2015年,采用70%乙醇提取六君子汤,正丁醇、乙酸乙酯及水提法过夜萃取,用MTT法观察提取物对Ec9706细胞活性的影响,选取最优提取部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对Ec9706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对食管癌Ec9706细胞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六君子汤70%乙醇部位、六君子汤正丁醇部位、六君子汤水提部位Ec9706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90,P<0.01)。药物处理组对Ec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依次为:六君子汤正丁醇部位>六君子汤70%乙醇部位>六君子汤水提部位。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Ec9706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8,P<0.001)。在250 μg/ml时,六君子汤70%乙醇部位、六君子汤正丁醇部位、六君子汤水提部位对Ec970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31%、23.24%、-25.07%,而在200 μg/ml时,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对Ec9706细胞的抑制率为77.03%,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部位,故筛选的有效部位为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应用概率法计算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抑制率IC35、IC50、IC70,代表低、中、高浓度,相应的浓度为63.08、93.00、133.70 μg/ml。对照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IL-6、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IL-6、TGF-β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STAT3、p-STAT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STAT3、p-STA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君子汤不同试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联合顺铂(DDP)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DDP 2.5 mg/L、不同浓度Mel及两药联合作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通过MTT实验检测用药后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通过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用药后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DDP 2.5 mg/L与不同浓度Mel联合用药组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DDP或Mel组(P<0.01);10-5 mol/L Mel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24 h凋亡率为7.8%,10-5 mol/L Mel与2.5 mg/L DDP联合刺激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24 h凋亡率为32.0%,高于DDP本身诱导的24 h凋亡率9.7%(P<0.01).结论:Mel可增强DDP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增强其诱导凋亡作用,为临床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孙蕾  赵嘉璐  蓝秀  吕祝庆  黎媛  李伟文 《浙江医学》2019,41(22):2379-2383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肺癌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8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组和4-PBA+雷公藤能内酯醇组4组,每组8只。取5×106个/mlA549细胞接种于小鼠腋下皮下,建立肺癌移植瘤模型;雷公藤内酯醇组每日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滋g/ml)雷公藤内酯醇+0.4ml0.9%氯化钠注射液,4-PBA组每日腹腔注射0.4ml(浓度为100滋g/ml)4-PBA+0.2ml0.9%氯化钠注射液,4-PBA+雷公藤内酯醇组每日注射0.2ml雷公藤内酯醇和0.4ml4-PBA,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周监测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第21天处死小鼠剥离皮下肿瘤,并测量肿瘤的重量;分离提取脾脏组织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MDSC细胞数量;用流式细胞术分选MDSC,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法分析MDSC细胞凋亡,RT-qPCR法分析MDSC中重组人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Westernblot法分析MDSC中Bcl-2、Bax、CHOP、GRP78和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内酯醇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均明显降低,MDSC比例、ARG1、iNOS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MDSC细胞凋亡率、CHOP、GRP78和PERK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雷公藤内酯醇组相比,4-PBA+雷公藤内酯醇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均增加,MDSC比例、ARG1、iNOSmRNA均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CHOP、GRP78和PERK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4-PBA组相比,4-PBA+雷公藤能内酯醇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肺癌A549细胞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雷公藤内酯醇诱发内质网应激抑制MDSC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冰片与顺铂(cisplatin,DDP)联用对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r)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法建立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r)。冰片联合DDP作用于Eca109(DDPr)细胞,MTT法检测Eca109(DDPr)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6个月后,细胞可以在含1μg/ml DDP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其对DDP的耐药指数为15.886,所得细胞命名为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r)。单用冰片浓度≤1.560μg/ml时,对Eca109(DDPr)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与DDP1μg/ml合用能显著促进DDP抑制Eca109(DDPr)细胞的增殖(P<0.05),并促进DDP诱导Eca109(DDPr)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G2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冰片促进DDP抑制Eca109(DDPr)细胞增殖可能与改变Eca109(DDPr)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仅给予1%DMSO,其余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3.125、6.25、12.5、25mg/ml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分别在培养12、24、48h时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培养48h后分析各组的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仅12.5、25mg/ml组G2/M期的细胞数比例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培养24、48h时25mg/ml组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12.5mg/ml组在24、48h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12h的增殖抑制率(均P<0.05),25mg/ml组的增殖抑制率随着时间增加显著增加(均P<0.05)。迁移及侵袭实验中12.5、25mg/ml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Hela细胞中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高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Bcl-2促进Hela细胞凋亡,提示高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宫颈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诱导胃腺癌细胞SGC-7901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分为对照组、0.125μg/ml组、0.250μg/ml组、0.500μg/ml组、1.000μg/ml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对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和AnnexinV-FITC/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24h和48h时不同组胃腺癌细胞SGC-7901吸光度(A)、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胃腺癌细胞SGC-7901A值依次降低、生长抑制率依次升高(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细胞核显示为蓝荧光且较均匀,0.500μg/ml组处理12h后细胞核呈紧密较亮荧光体,颜色较白。不同组胃腺癌细胞SGC-7901总相对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胃腺癌细胞SGC-7901总相对死亡率依次升高(P<0.05)。JC-1染色结果显示,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处理胃腺癌细胞SGC-790112h后,0.125μg/ml组、0.250μg/ml组、0.500μg/ml组显示绿色荧光,随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浓度的增加绿色荧光增强。Westernblotting法显示,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同时,Caspase-3和Caspase-9也被激活并发生剪切活化,活化片段表达增加。结论 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凋亡。  相似文献   

8.
谌海燕  丁晓庆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9):3570-3575
背景 三苯氧胺(TAM)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当前乳腺癌耐药TAM(TAM-R)细胞治疗困难,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薯蓣皂苷(Dio)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设想研究Dio对乳腺癌TAM-R细胞生长的影响,期望为治疗提供参考。目的 研究Dio对乳腺癌TAM-R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培养TAM-R细胞,分别针对细胞生长与凋亡,自噬、凋亡、代谢标志物以及自噬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相应实验。具体为细胞计数器测定六组(对照组、Dio 0.625 μg/ml组、Dio 0.800 μg/ml组、Dio 1.000 μg/ml组、Dio 1.250 μg/ml组、Dio 2.500 μg/ml组)不同剂量的Dio处理TAM-R细胞5 d细胞生长情况;测定六组(对照组、TAM 10-7 mol/L组、Dio 1 μg/ml组、Dio 2 μg/ml组、TAM 10-7 mol/L+Dio 1 μg/ml组、TAM 10-7 mol/L+Dio 2 μg/ml组)不同剂量TAM和Dio处理TAM-R细胞3 d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四组(对照组、Dio 0.80 μg/ml组、Dio 1.25 μg/ml组、Dio 2.50 μg/ml组)不同剂量的Dio对TAM-R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凋亡标志物Bax、Bim以及pAMPK、p53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术观察六组(对照组、Rapamycin 20 nmol/L组、Chloroquine 10 μmol/L组、TAM 10-7 mol/L组、Dio 1 μg/ml组、TAM 10-7 mol/L+Dio 1 μg/ml组)Dio及其抑制剂、诱导剂处理的TAM-R细胞的自噬情况。结果 六组TAM-R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Dio浓度组TAM-R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六组TAM-R细胞凋亡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AM 10-7 mol/L组、Dio 1 μg/ml组、Dio 2 μg/ml组、TAM 10-7 mol/L+Dio 1 μg/ml组、TAM 10-7 mol/L+Dio 2 μg/ml组TAM-R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TAM 10-7 mol/L+Dio 2 μg/ml组TAM-R细胞凋亡数量高于Dio 2 μg/ml组(P<0.05)。各组LC3、Beclin-1、Bax、Bim、pAMPK、p5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术检测显示,TAM 10-7 mol/L+Dio 1 μg/ml组自噬活动高于Dio 1 μg/ml组和TAM 10-7 mol/L组。结论 Dio对TAM-R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增强TAM对TAM-R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作用,对自噬、凋亡标志物蛋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 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长期治疗仍面临着高复发率、治疗相关死亡风险及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等多重挑战。而青蒿素作为我国学者首次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的化合物(青蒿琥酯为其类衍生物),其近年来在白血病、肿瘤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目的 探究青蒿虎酯对人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初治或复发AML患儿的骨髓液中的AML原代细胞。并购买AML细胞株K562进行研究。将AML原代细胞及细胞株K562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依次为对照组1和实验组1,对照组2和实验组2),其中对照组1及对照组2不予青蒿琥酯干预,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添加终浓度为12.5、25.0、50.0 μg/ml的青蒿琥酯液(分别记为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及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存活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 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48 h、72 h AML原代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1(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72 h AML原代细胞存活率低于终浓度12.5 μg/ml实验亚组1(P<0.05)。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48 h、72 h AML细胞株K562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72 h AML细胞株K562存活率低于终浓度12.5μg/ml实验亚组2(P<0.05)。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24 h、48 h、72 h AML原代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1(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48 h、72 h AML原代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终浓度12.5 μg/ml实验亚组1(P<0.05)。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24 h、48 h、72 h AML原代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2(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48 h、72 h AML原代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终浓度12.5 μg/ml实验亚组2(P<0.05)。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48 h AML原代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1(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1干预48 h AML原代细胞凋亡率高于终浓度12.5 μg/ml实验亚组1(P<0.05)。终浓度12.5、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48 h AML原代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P<0.05);终浓度25.0、50.0 μg/ml实验亚组2干预48 h AML原代细胞凋亡率高于终浓度12.5 μg/ml实验亚组2(P<0.05)。结论 青蒿琥酯能够有效抑制AML原代细胞及细胞株K56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为青蒿素治疗AML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藤梨根对人食管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不同浓度(1 μg/ml,10 μg/ml,100 μg/ml)及不同时间(2 h,48h,72 h)对Eca-10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其对癌细胞生长的诱导凋亡效应,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结果 ①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生长抑制率可达到77.5%.②提取物对瘤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效应,而在对照组,未见有明显凋亡现象.③提取物对瘤细胞作用24 h,48 h,72 h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同时伴有Bcl-2表达的减弱,在72 h后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皮质酮(CORT)预处理对脂多糖(LPS)激活小胶质细胞的NLRP3炎症小体是否有调节作用,鸡豆黄素A(BiochaninA)是否抑制其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的BV2细胞分为5组: Control组、CORT(50 ng/ml)组、LPS(10μg/ml)组、LPS(10μg/ml)+CORT(50 ng/ml)组、LPS(10μg/ml)+CORT(50 ng/ml)+ BiochaninA(5μM)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先将入CORT(50 ng/ml)孵育2h,然后各组加入相应浓度的LPS(10μg/ml)和BiochaninA(5μM)共同孵育36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ROS;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5-HTT、ASC、Caspase-1、NLRP3、IL-6、GR、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RT(50 ng/ml)组和LPS(10μg/ml)组比较,CORT(50 ng/ml)+LPS(10μg/ml)组细胞活力增加,ROS的表达量也更高;与CORT(50 ng/ml)+LPS(10μg/ml)组比较,CORT(50 ng/ml)+ LPS(10μg/ml)+ BiochaninA(5μM)组细胞的活力降低,ROS的表达量也较低。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与CORT(50 ng/ml)组和LPS(10μg/ml)组比较,CORT(50 ng/ml)+LPS(10μg/ml)组细胞的5-HTT、ASC、Caspase-1、NLRP3、IL-6、GR、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与CORT(50 ng/ml)+LPS(10μg/ml)组比较,CORT(50 ng/ml)+ LPS(10μg/ml)+ BiochaninA(5μM)组上述蛋白表达量低。结论:CORT预处理对LPS激活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有上调作用,而BioA可以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ucleostemin(NS)基因在食管癌Eca109细胞中的表达及凋亡作用。方法:提取各组食管癌细胞总RNA,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NS基因的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NS基因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65%,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为39.4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基因特异性RNA干扰使食管癌Eca109细胞中NS基因表达量下降,出现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源异形盒A1(HOXA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人食管鳞癌TE-1、EC9706和Eca109细胞HOXA1蛋白的表达,筛选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合成HOXA1 ASODN链、正义寡核苷酸(SODN)链及无义寡核苷酸(N-ODN)链;将筛选出的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分为HOXA1 ASODN组(5、10、15 μmol/L的HOXA1 ASODN转染Eca109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不进行细胞转染)、SODN组(细胞转染15 μmol/L的SODN)和N-ODN组(细胞转染15 μmol/L的N-ODN)。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及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OXA1、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比较,人食管鳞癌TE-1、EC9706和Eca109细胞HOXA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A1蛋白在Eca109细胞表达最高,因此选用Eca10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转染HOXA1 ASODN的Eca109细胞HOXA1蛋白表达降低(P<0.05)。随着Eca109细胞转染HOXA1 ASODN浓度及时间增加,Eca109细胞活力降低,与对照、SODN、N-O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μmol/L的HOXA1 ASODN转染Eca109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p-AKT、PCNA和MMP-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  结论  HOXA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诱导凋亡,机制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附子提取物对人SHG-44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白附子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8、40、200及1 000 μg•L-1白附子提取物组,MTT法检测白附子提取物对SHG-44细胞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和200 μg•L-1白附子提取物组细胞在30 min和3 h时,细胞增殖均明显受抑制,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1 000 μg•L-1白附子提取物组细胞在30 min、1 h和3 h时,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不同浓度白附子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镜下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分析,部分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0 μg•L-1白附子提取物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增高(P<0.01)。结论:白附子提取物可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下降和Bax蛋白表达上升有关。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100 mg/L、200 mg/L、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白细胞介素-6(IL-6)组(20 ng/ml IL-6和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100 mg/L、200 mg/L、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银杏叶提取物+IL-6组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OD值均降低(P <0.05),细胞活性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银杏叶提取物+IL-6组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活性升高(P <0.05)。5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且呈浓度依赖性;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凋亡率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降低(P <0.05)。5组细胞的Ki-67、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降低(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升高(P <0.05);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升高(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降低(P <0.05)。对照组、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银杏叶提取物+IL-6组细胞的MMP-2、MMP-9、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较对照组均降低(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均升高(P <0.05)。对照组、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及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较对照组减少(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增多(P <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丙泊酚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EEC中VEGF表达情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丙泊酚(0、2、6、10μg/L)培养EC9706,孵育后,对各组EC9706细胞株行MTT、流式细胞术、细胞侵袭实验、细胞划痕修复试验,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使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VEGF、p38(MAPK)和p44/42(ERK1/2)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EC9706细胞中VEGF表达显著强于HEEC细胞。丙泊酚干预后,丙泊酚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显著低于Ctrl组;而丙泊酚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trl组。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丙泊酚组瘤细胞内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丙泊酚抑制p38(MAPK)和p44/42(ERK1/2)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上述这些影响都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丙泊酚抑制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潜在的机制是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 BLECs)增殖及其细胞内cGMP浓度变化的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增殖对照组:以DMEM 50 μg/L rhEGF培养;雷公藤内酯醇组:增殖对照组 20 μg/L雷公藤内酯醇.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来测定Tri 20 μg/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LECs内cGMP浓度.结果:浓度为20 μg/L的Tri、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的BLECs时间分别为6,12,24,48,72 h,均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雷公藤内酯醇组细胞内cGMP含量比增殖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GMP浓度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组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组,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时间(24、48和72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间(24和48h)各组MCF-7细胞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2.5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48h、3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和72 h及6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2.5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30和60 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2.5、5.0和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72 h较作用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②MCF-7细胞中均有COX-2和VEGF蛋白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染色呈黄或棕黄色。③3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 h和60 μmol·L-1塞来昔布作 4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CF-7中COX-2和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2.5和5.0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30 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较作用24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同时亦能抑制细胞中COX-2和VEGF的表达,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胡伟锋  王昌兴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1408-1413
目的 评价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7月选取SPF级健康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每组10只。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大鼠构建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双氯芬酸组大鼠给予10 mg/kg双氯芬酸灌胃,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给予6 mg/kg雷公藤内酯醇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4、IL-6〕表达水平;评价关节炎指数及足体积;利用Chemidraw 2010软件将雷公藤内酯醇转换成3D形式,预测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通过BLAST数据库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的功能注释和分类,得到雷公藤内酯醇的网络药理图。结果 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12、16、20天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6、8、10、12、14、16、18、20天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第4、6、8、10、12、14、16、20天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较模型组减小,第18天双氯芬酸组大鼠足体积较模型组减小(P<0.05);第2、4、6、8、10、12、14、16、20天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8天双氯芬酸组大鼠足体积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减小(P<0.05)。网络药理学研究示,6个靶点(MP2K1、ADH5、BACE1、ADK、GLO1、AKR1B1)存在基因-靶点-信号转导通路网络,9条信号转导通路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包括focal adhesio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oll-like receptor、Erb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NK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Fc epsilon RI 和B cell receptor信号转导通路。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可降低TNF-α、IL-4、IL-6表达水平、关节炎指数、足体积,其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MAPK和VEGF等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异牛肝菌素(iso-suillin)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使用12.5、25.0、50.0μg/ml的异牛肝菌素干预72h,同时设置对照组。CCK-8法测定人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21、p53、cyclinD1、CDK4蛋白表达,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随时间延长,12.5μg/ml剂量组、25.0μg/ml剂量组和50.0μg/ml剂量组A值均减小,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12.5μg/ml剂量组、25.0μg/ml剂量组和50.0μg/ml剂量组不同时刻的A值减小,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μg/ml剂量组、25.0μg/ml剂量组和50.0μg/ml剂量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并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μg/ml剂量组、25.0μg/ml剂量组和50.0μg/ml剂量组p21、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cyclinD1、CDK4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μg/ml剂量组、25.0μg/ml剂量组、50.0μg/ml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异牛肝菌素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21、p53蛋白表达,下调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