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抑肽酶是一种从牛肺脏中提取的一种碱性多肽,具有抑制激肽的产生,保护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功能,阻断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抗纤溶作用,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常用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水肿性胰腺炎和各种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和围术期出血的病人,尤其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可使切口及手术创面的渗血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随着大剂量抑肽酶在手术中的应用,过敏反应时有发生。我院2004年1~12月在心脏手术、肝移植病人术中大剂量使用了抑肽酶,其中有3例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用药组。所用抑肽酶为国产制剂,每例应用总剂量为6万u/kg。观察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并测定血中PC、Fib、FD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剂量国产抑酶有明显的止血效果,用药组比对照组出血量,输血量分别减少50%左右,并证明抑肽酶是通过抑制纤溶等因素起止血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抑肽酶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中已广泛应用 ,其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但抑肽酶的副作用 ,尤其是过敏反应已逐渐受到重视 ,严重者可导致生命危险 [1 ] 。我们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对 8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5 3例 ,女 32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3例 ,单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 4 8例 ,双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 主动脉瓣 ) 2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2例 ,术前访视病人均否认有过敏史 ,其中2例有抑肽酶应用史。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基本固定。1.2…  相似文献   

4.
国产抑肽酶抗炎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国产抑肽酶 (赫肽林 )的抗炎作用。方法  32例患者随机分成抑肽酶组及对照组 ,抑肽酶组给予大剂量抑肽酶 (5 0 0万KIU)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盐水 ,分别在术前、转机开始后 15min、开升主动脉后10min、术后 4h及术后一日晨抽取血标本测定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髓过氧化酶(MPO) ,并且记录了两组患者术后 4h的呼吸指数。所得数据已经稀释校正 ,统计学分析由spss软件处理。 结果 抑肽酶组TNF -α、IL - 8转机后的升高均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IL - 8转机开始后 15min较术前明显升高 (p<0 .0 5 )。抑肽酶组的MPO转机后的升高均低于对照组 ,且术后 4h抑肽酶组MPO(0 .6 2± 0 .6 8)U/ml明显低于对照组 (2 .5± 3.2 )U/ml,p <0 .0 5。两组患者术后 4h的呼吸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剂量国产抑肽酶在体外循环 (CPB)中可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抑肽酶对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大剂量抑肽酶(5万u/kg)一次性加入体外循环预充液中,比较应用抑肽酶组与未用抑肽酶组的术后出血量,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含量。结果:大剂量抑肽酶通过保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起到防止体外循环术后渗血的作用。结论:应用大剂量抑肽酶有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匡红英  税敏  谢仕林 《海南医学》2007,18(11):92-92,57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使用抑肽酶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及急救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2004年以来我院526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体外循环中使用抑肽酶情况,分析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结果 526例患者中,过敏试验呈阳性反应者2例,占0.38%,余者在转流中使用抑肽酶发生过敏反应9例,占1.7%,其中3例为过敏性休克反应,经及时抗休克抗过敏处理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使用抑肽酶前常规做过敏试验,严格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中加强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管理,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麻醉期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危重疑难的重大手术日益增多,术中出血、术后渗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鉴于抑肽酶具有保护血小板及抑制纤溶系统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以减少术中出血渗血,但应用抑肽酶发生过敏反应时有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连续研究了128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和风湿性心脏病(RHD)手术中,用或不用小剂量抑肽酶(2×106KIU),在术后失血和补血方面的作用。方法:抑肽酶(2×106KIU)一次性加入机器预充液中。结果: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术后失血和血制品的使用明显减少(P<0.01)。CHD和RHD术后18小时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43%、19%和35%、40%。抑肽酶组无术后剖胸止血者;RHD非用药组再剖胸止血6.7%。结论:提示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和用血,预防过多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抑肽酶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模型组、抑肽酶小剂量组、抑肽酶中剂量组、抑肽酶大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和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10.
抑肽酶对心脏手术血液保护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抑肽酶的不同使用剂量和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最佳应用方案。方法 82例心脏手术病人分为大剂量、半量和小剂量抑肽酶组,以不同的给药方案进行引流量、血制品用量、血红蛋白丢失量和血液抑肽酶浓度检测。结果 大剂量抑肽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2、24h引流量减少54%、55%,总红蛋白丢失量减少56%。总血制品用量减少65%。半量抑肽酶组可使术后12、24h引流量减少49%和55%,与大剂量抑肽  相似文献   

11.
自抑肽酶广泛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抑肽酶过敏反应的报道。我院近几年来对体外循环中抑肽酶过敏反应的观察与处理有了一些体会,现将2004年1~6月727例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发生的5例抑肽酶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颖 《中国当代医学》2006,5(3):103-104
为了追求疗效,青霉素的用药剂量亦不断增加。盲目加大剂量、提高浓度以及使用不当,造成许多除过敏反应外的其他不良反应,有的甚至非常严重,兹综述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 h和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剂量抑肽酶对心脏体外循环 (CPB)术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结果显示 :CBP术后 2 4h血浆TNF α含量 ,在全量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 (P <0 .0 5) ;在单次剂量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表明全量抑肽酶具有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抑肽酶在激光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作了临床研究,设高频电刀组、激光组、激光加抑肽酶组。结果显示激光开颅同时并用大剂量抑肽酶,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手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的措施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旺扣  吴熹 《铁道医学》1998,26(6):357-359
目的 采用血液保护、血液麻醉措施,减少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出血。方法 采用基本血液保护(术前预储备自体血,术中控制性降压麻醉,提前肝素化回收开胸出血,超滤回输CPB引流血等)加以下一种血液麻醉方案:1.小剂量抑肽酶;2.大剂量抑肽酶;3.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结果 术后24h纵隔及心包引流液:对照组(896±288)ml;小剂量抑肽酶组为(526±137)ml;大剂量抑肽酶组为(382  相似文献   

17.
抑肽酶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剂量抑肽酶对心脏体外循环(CPB)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CBP术后24h血浆TNF-α含量,在全量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在单次剂量抑肽酶组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表明全量抑肽酶具有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较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剂量抑肽酶应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可明显减少输血量和术后出血,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h和24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20.
抑肽酶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抑肽酶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甘利欣注射液组及抑肽酶小、中、大剂量组。各组小鼠取肝组织做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肝细胞呈肿胀状,肝细胞核呈固缩状,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固缩、基质空化。抑肽酶小剂量组个别细胞呈固缩状,肝细胞胞质内可见少量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胆小管腔内微绒毛消失。抑肽酶中剂量组肝细胞体积稍大,肝细胞核仁明显,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可见大量糖原聚集,胆小管腔内微绒毛较多。抑肽酶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细胞体积较大,细胞界限清楚,肝细胞核呈圆形,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可见糖原颗粒。甘利欣注射液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与抑肽酶中剂量组相似。结论: 腹腔注射抑肽酶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肝组织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随着抑肽酶剂量的增大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