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三叶因子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TFF2-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体外基因拼装方法合成TFF2,然后TA克隆于pGM—T easy载体中.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再经双酶切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结果:合成的TFF2经TA克隆后,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TFF、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酶切连接并成功插入pcDNA3.1上.结论:成功构建了TFF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的胃溃疡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方法:从孕妇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HLA—G的cDNA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构建表达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结论:应用RT—PCR扩增及DNA连接技术成功构建HLA—G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以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Ⅰ型菌毛编码基因fimH 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imH.方法 提取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株基因组DNA,PCR扩增fimH基因片段,然后克隆至TA载体,通过PCR 、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fimH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构建pcDNA3.0-fimH重组质粒.通过PCR 、酶切对重组质粒pcDNA3.0-fimH进行鉴定.结果 PCR 法克隆出全长为903 bp 的fimH基因并构建了pcDNA3.0-fimH重组质粒.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fimH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fimH,为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MCHR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PCR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人MCHR1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表明pcDNA3.1( )/MCHR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pcDNA3.1( )/MCHR1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CHR1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期特异性抗原基因TS045-4B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S045-4B。方法:全基因合成TSO45-4B的基因序列,并利用PCR扩增该基因序列,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中含有TSO45-4B基因。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TS045-4B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6.
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的基因并构建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大鼠脑组织中扩增出OSCP基因,将其插入到pTA2克隆载体中,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出约为700 bp的基因片段;重组克隆载体pTA2-OSCP经测序鉴定证明pTA2载体中插入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OSCP经酶切、测序鉴定证明其构建成功。结论:OSCP基因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这为下一步开展该基因的重组蛋白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地 构建pcDNA3.1-Surviv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 提取大鼠肝细胞总RNA,RT-PCR 法扩增Survivin cDNA 片段, 双酶切构建pcDNA3.1-Survivin, 重组载体。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urvivin。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期特异性抗原基因TSO45-4B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SO45-4B.方法:全基因合成TSO45-4B的基因序列,并利用PCR扩增该基因序列,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中含有TSO45-4B基因.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TSO45-4B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热启动PCR技术,扩增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全长编码区,经双酶切后,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T2,然后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小鼠可溶性ST2基因的PCR产物和重组载体经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证实,其序列与GenBank中数据一致。小鼠可溶性ST2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为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结论:用热启动PCR技术能方便、准确地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成功地克隆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进行小鼠可溶性ST2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研究钙振荡现象,构建人钙调磷酸酶-B(CN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MCF-7细胞中扩增出人CNB基因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RT-PCR产物为预期分子量大小,酶切鉴定图谱正确,DNA测序结果经核实完全符合.结论 成功构建人CN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钙振荡现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Fc融合基因(CTLA4-Fc)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在小鼠体内研究CTLA4-Fc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Gene Runner 软件设计并合成互为搭桥、互为模板的CTLA4融合基因引物,利用重叠PCR方法扩增获得CTLA4基因片段,与pcDNA3.1(+)/Fc (Mouse IgG2a)质粒同时进行双酶切,连接合成CTLA4-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菌落PCR扩增、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后,在293T细胞中瞬时转染表达融合基因的质粒,ELISA法检测其在293T细胞内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CTLA4-Fc融合基因。经菌落PCR和双酶切,琼脂糖电泳检测到CTLA4-Fc片段长度为1 200 bp,CTLA4片段长度为568 bp DNA。将阳性重组克隆菌落挑于液体L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并将菌液送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证实DNA序列与GenBank同源性为100%。通过ELISA方法能够检测到CTLA4-Fc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CTLA4-Fc融合基因正确克隆入pcDNA3.1(+)/Fc (Mouse IgG2a)质粒中,该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本研究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获得CTLA4基因序列,能够快速获得目的 基因扩增产物,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cD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扩增出颗粒溶解素蛋白cDNA,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相应酶切位点,将此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并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进行基因表达鉴定。结果:重组质粒插入基因序列测定证实为颗粒溶解素cDNA,并能在COS7细胞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颗粒溶解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结核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克隆人类睾丸组织特异的Sox5基因全长cDNA,构建重组Sox5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ox5。方法 从成人睾丸组织提取总m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SoxScDNA片段,并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RT-PCR获得1.1kb的产物,连接重组后经双酶切筛选阳性克隆,DNA测序验证,确定成功筛选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ox5。结论 成功构建人Sox5基因全长cD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索精细胞特异表达的Sox5转录因子是否参与ZNF30的转录调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cDNA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人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hTSHR)基因cDNA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人甲状腺组织c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TSH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中,经限制性内切酶、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基因后,定向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并进行双酶切鉴定。结果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2 337 bp,以此构建的pGEM-T-hTSHR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序列分析证实载体中带有hTSHR基因编码区的目的片段,重组质粒pcDNA3.1-hTSHR经KpnⅠ和XbaⅠ双酶切后显示5 1000 bp和2 300 bp左右的2个条带,DNA序列分析显示与GenBank中的hTSHR基因cDNA序列一致,证明hTSHR基因已成功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论成功构建了野生型pcDNA3.1-hTSH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DDR2/Fc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 方法:采用PCR技术,分别从大鼠脑组织、含人IgG1 Fc全长互补DNA(cDNA)的质粒中扩增出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DS区域、Fc段,以定向克隆的方法将其串联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DDR2/Fc-pcDNA3.1(-);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HEK293细胞; RT-PCR、免疫印迹检测融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DNA测序和限制型酶切鉴定证明两段基因正确克隆至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细胞裂解物中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其分子质量与预期大小一致,该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于HEK293细胞中. 结论:成功构建了DDR2/Fc融和表达载体,表达了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表达人骨保护素基因(hOPG)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OPG,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为治疗破骨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骨吸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从MGC:29565上获得hOPG基因片段并用PCR方法扩增,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测定序列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2C12细胞,采用免疫组化和骨吸收抑制实验检测OPG的表达及功能。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C2C12细胞后可表达功能性OPG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hOPG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OPG蛋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构建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a-Fc融合基因(FGFR1/MIP3a-Fc)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FGFR1/MIP3a融合基因引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GFR1/MIP3a基因片段,用内切酶消化后插入pc DNA3.1(+)/Fc(Mouse Ig G2a)质粒中,构建FGFR1/MIP3a-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经PCR鉴定、酶切鉴定以及测序鉴定后,将该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用ELISA法检测其在293T细胞的表达。结果 经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证实,FGFR1/MIP3a-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构建成功;ELISA检测FGFR1/MIP3a-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结论 FGFR1/MIP3a-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该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人微小抗肌萎缩蛋白基因(microdystrophin)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研究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 限制性酶切PBSK-MICRO质粒的微小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oD-NA3.1(+)的Notl位点内,克隆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icrodystrophin。通过酶切和测序对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rMSCs中,经过G418筛选后。用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pcDNA3.1(+)/microdystrophin经过Notl、HindⅢ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插入片断正确。提取转染重组质粒rMSCs的总RNA,进行RT-PCR可见mRNA的转录:对G418筛选后rMSCs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细胞内亮丽的红色荧光.说明转染后的rMSCs有微小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microdystroph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rMSCs内有微小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体外修饰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DMD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