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鹤壁市城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现住址在本市城区的手足口病患儿126例;按1∶2比例选取同期未发生过手足口病的儿童252例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近期活动史,分析发病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上学情况(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组36.5%、对照组56.3%)、是否咬手指(咬手指比例手足口病组55.6%、对照组38.1%)、是否饭前便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比例手足口病组65.1%、对照组88.1%)、是否接受过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比例手足口病组81.0%、对照组92.1%)、是否经常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公用玩具比例手足口病组71.4%、对照组33.3%)、是否经常到公共游乐场(公共游乐场比例手足口病组58.7%、对照组34.9%)、是否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接触比例手足口病组38.1%、对照组7.9%)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鹤壁市城区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针对幼托儿童、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和共同玩具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充分利用儿童保健平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作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2个地市6家不同级别的手足口病接诊医院收集临床资料,对3~6岁的幼托机构儿童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年龄、洗手习惯、是否接受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信息、近1周手足口病接触史、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史、近1周是否到过人群密集场所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农村、不良洗手习惯、没有接受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信息、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等器具是危险因素,低年龄组人群为高危人群。结论影响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
杨连建  张协 《现代预防医学》2022,(20):3673-3677
目的 分析2008—2021年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1年重庆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重复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2021年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率为6.50%,两次感染间隔29~4 310 d,中位数为471 d(15.7月),重复感染次数为2~5次,以2次感染为主2 183例(95.20%),重复发病呈双峰分布(4—7月和10—12月),高峰期发病占81.86%,重复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χ2 = 48.016,P<0.001),散居儿童高于其它人群(χ2 = 268.220,P<0.001),城区高于农村(χ2 = 52.834,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童(OR = 1.374,95%CI:1.258~1.502)、1岁及以下儿童(OR = 2.408,95%CI:2.018~2.881)、2岁及以下儿童(OR = 1.973,95%CI:1.665~2.337)、散居儿童(OR = 5.696,95%CI:3.228~11.199)、幼托儿童(OR = 5.628,95%CI:3.248~10.926)、城区居住(OR = 1.608,95%CI:1.428~1.816)以及高发年份感染(OR = 1.307,95%CI:1.198~1.427)是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沙坪坝区2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高发人群,城区是重复感染的高发地区,偶数年是重复感染的高发年份,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山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金山区幼托机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中所有病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该年龄段病例就读幼托机构所在区域内其他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病例的幼托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近一周内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OR=25.589,95%CI:10.905—60.049)、近~周是否去过密接人群场所(OR=3.009,95%凹:1.657—5.464)为发病的危险因素,变量本地户籍(OR=0.504,95%口:0.261~0.974)、饭前便后洗手习惯(OR=0.676,95%CI:0.372~0.989)及看护人防治知识落实意识(OR=0.552,95%口:0.306~0.998)为保护因素。结论病例接触史为其发病主要危险因素,良好卫生习惯及看护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落实对于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和VIP,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收集国内外2000年1月-2013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使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病例2927例,对照4939例。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合并OR=2.73,95%CI:2.31~3.23)、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合并OR=2.56,95%CI:2.00~3.26)、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合并OR=2.43,95%CI:1.83~3.22)、喝生水(合并OR=2.07,95%CI:1.29~3.34)、住在农村(合并OR=1.78,95%CI:1.02~3.09)以及吮吸手指(合并OR=1.58,95%CI:1.16~2.16)是手足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做好病例隔离管理和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是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拉萨市城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拉萨市2所城区幼儿园共552名幼托儿童,调查对象为儿童看护人。采用自拟《幼托儿童健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幼儿一般情况、洗手、儿童外出玩耍、吸烟环境暴露情况等。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552名儿童中,男性288名(52.17%),5岁及以下儿童356名(64.49%),藏族儿童323名(58.51%)。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每周外出玩耍次数越少、有时或很少暴露于吸烟环境以及未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儿童更不易患手足口,OR值分别为2.85(95%CI:1.32~6.18)、10.02(95%CI:3.17~31.63)和54.70(95%CI:22.44~133.34)。结论尽管西藏自治区的手足口病发病总体较少,但拉萨市儿童手足口病防控仍值得重视。建议看护人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减少带儿童前往公共场所次数,避免让儿童暴露于吸烟环境,避免让儿童与手足口患儿相接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2011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患儿组成病例组,同时选取未发病儿童组成对照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托幼儿童、前6 d到过医院、手足口患病接触史等为手足口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581、3.701、4.752,95%CI分别为:1.202~3.124、2.463~5.325、2.006~6.771;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和生活用品经常消毒等为手足口病可能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683、0.628,95%CI分别为:0.614~0.886、0.436~0.915。结论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手足口病人,提高个人卫生防护,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用品定期消毒,防止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可以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梁山县2009年发生的426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26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病例均有疱疹发生,主要发生在手、足和口腔。有口腔溃疡的儿童精神状态明显低于无口腔溃疡的儿童,散居儿童发病率(97.2%)高于幼托儿童和学生。影响因素主要为1周内有接触史(27.7%),无饭前便后洗手(25.8%)和与其他儿童共用毛巾、手帕和玩具(25.6%)。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预防的重点是进行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成都市儿童手足口病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2013-05/08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156例手足口病病例和从未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195名无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制定统一调查问卷,进行电话调查,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居住地为农村(OR=1.88,95%CI:1.11,3.18)、无幼儿专用饮水杯(OR=2.49,95%CI:1.11,5.63)、喜欢啃玩具和吃手(OR=2.05,95%CI:1.24,3.41)、发病前7 d接触过患者(OR=10.78,95%CI:3.68,31.56)或周围有病例存在(OR=3.30,95%CI:1.64,6.65)和儿童娱乐场所暴露史(OR=1.93,95%CI:1.09,3.42)为危险因素;接种过轮状疫苗(OR=0.36,95%CI:0.17,0.77)为保护因素。结论幼儿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卫生行为、减少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机会、手足口病患儿的有效管理和健康教育、有效落实儿童娱乐场所的消毒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年龄组的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针对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成都市40所幼儿园9 912名儿童,调查对象为儿童看护人.采用自拟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幼儿及所在家庭的一般情况、洗手、儿童活动以及近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各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果 2岁组中,男童(OR=1.76,95%CI=1.24~2.50)、看护入学历在高中及以下(OR=1.54,95%CI=1.06~2.24)、家庭年收入≥10万(OR=2.07,95%CI=1.26~3.41)、看护人回家后基本不会立刻洗手(OR=2.10,95%CI=1.05~4.19)以及小区玩耍3~5次/周(OR=1.49,95%CI=1.01~2.20)的儿童更容易患手足口病.3岁组中,小区内玩耍时间越多,手足口发病可能性更小(3~5次/周:OR=0.58,95% CI=0.43 ~0.81;≥6次/周:OR=0.45,95%CI=0.29~0.70);看护人没有用肥皂或洗手液习惯的儿童更容易患手足口病(OR=1.67,95%CI=1.11~2.49).4岁组中,相较于外出基本会携带玩具,偶尔携带者发病可能性更低(OR=0.57,95% CI=0.38~0.88).5~7岁组中未发现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结论 看护人和儿童的行为与活动会影响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建议看护人回家后立刻洗手,从儿童低年龄起,与儿童共同养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的习惯,并根据年龄特点适当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注意避免污染食物,并及时清洁玩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杭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130例手足口病患儿与201名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大小便不能自理、饭前便后不洗或不常洗手、近一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为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829、2.768、1.870、3.235和3.282,P值均0.05。结论儿童发生手足口病主要受抚养状况的影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中,选择70例重症病例及按照1∶2的比例选择的140例普通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有4个危险因素和2个保护因素,危险因素为就诊前最高体温(OR=4.676)、嗜睡(OR=11.336)、心律失常(OR=7.012)、EV71型感染(OR=2.691),保护性因素为年龄较大(OR=0.450)和初诊到县级以上医院(OR=0.001)。[结论]及时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河北区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患儿生活习惯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患者的皮疹主要集中出现在手、足、口腔占60%,手足口伴随其他部位的占29%,单纯的手或口或足占11%。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流动人口(OR=4.507),吮吸玩具的习惯(OR=3.220)。结论手足口患者的皮疹主要集中出现在手、足、口腔;幼儿是流动人口、有吮吸玩具的习惯为患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家长饭前洗手、患儿饭前洗手,晾晒被褥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重复发病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4年江北区手足口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接种资料来自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重复发病发生率为5.40%,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月龄中位数单次发病为33.77(20.03,47.83)月,重复发病为38.26(22.05,54.75)月,第一次发病为23.93(15.87,36.87)月;重复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27(5.23,16.06)月。3~岁组的重复发病发生率最高(χ2=37.51,P<0.001)。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性别为女性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保护因素(OR=0.73,95%CI:0.57~0.92),职业为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危险因素(OR=1.46,95%CI:1.16~1.84)。重复发病病例所在街道7 d内罹患率中位数为10.36(9.29,11.44)/10万,对照组街道同期罹患率中位数为8.95(8.16,9.74)/10万,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01)。重复发病儿童(病例组)与对照组接种针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P=0.17)。结论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疫情较严重,应重点关注男童、幼托儿童等人群,减少其与患者接触,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2009—2019 年手足口病重症的流行分布特点、病原谱构成及变迁,探索重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方法 手足口病病例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手足口个案,对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占报告手足口病例总数的1.37%,年均重症率1.97/10万;重症手足口发病呈现季节性,高峰时间为3—8月,5岁及以下儿童占全部重症的97.71%,散居儿童高于幼托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感染EV-A71 的病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最高,自2013年起,其他肠道病毒的病原构成逐年持续增加。男性(OR=1.128,95%CI:1.083~1.175)、低年龄(0~12月龄,OR=2.279,95%CI:2.031~2.557;13~24月龄OR=2.326,95%CI:2.095~2.582)、EV-A71感染(OR=14.834,95%CI:14.122~15.583)、诊断时病程较长(1天OR=1.578,95%CI:1.459~-1.708;2天OR=2.709,95%CI:2.504~2.931;3天及以上OR=4.623,95%CI:4.294~4.978)与重症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结论 性别、年龄、病毒分型、诊断时病程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注重小年龄组儿童看护人的健康宣教,加大医护人员培训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和EV-A71疫苗在偏远且病原流行州市的推广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东日照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日照市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影响。方法从气象部门获得日照市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每日平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压、降水量和日均日照时间等气象资料,以及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同时期该市手足口病每日发病人数。利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对每日气象因素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模型中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包括长期和季节趋势、星期效应、公众假期效应等。结果日照市2009-2012年共报告26827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6619例为10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63:1。时间序列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日均气温在滞后4~8d时,日均气温越高,手足口病发病越多,以滞后6d时风险最大[每升高1℃,其超额发病危险度(ER)为1.54%,95%CI:0.69%-2.40%];在滞后5—7d时,日均相对湿度越高,该病发病风险越高,其中滞后7d时相对湿度每升高1%时对应的ER为0.19%(95%CI:0.07%-0.31%);在滞后4-7d时,日均日照时间越多对应的发病风险越低,其中滞后4d时,日均日照时间每增加1h,对应的ER为-0.53%(95%CI:-0.93%~-0.13%)。结论该研究提示气象因素可能是日照市儿童手足口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以后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应该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蚌埠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做到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565对病例与对照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家庭附近有污染(OR=5.18)、父母近亲结婚(OR=12.37)、有生育畸形儿史(OR=2.52)、孕育期接触有害物质(OR=10.81)、孕育期用药(OR=3.27)、孕育期接触宠物(OR=4.26)、父亲吸烟(OR=1.95)。结论家庭附近有污染、父母近亲结婚、有生育畸形儿史、孕育期接触有害物质、孕育期用药、孕育期接触宠物、父亲吸烟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钟  洪镭  许阳婷  丰罗菊  马涛  徐庆 《职业与健康》2013,(24):3241-3244
目的了解2012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年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7041例,发病率为210.16/10万;其中重症217例,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27%。发病高峰发生在夏季(4—7月),次高峰发生在冬季(11和12月)。城郊、2县人群发病率均高于主城区(P〈0.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0:1(P〈0.01)。0~5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2.41%,年龄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病例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12年全市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6例,普通病例以CoxAl6和EV71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P〈0.01)。结论南京市手足口病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低龄、男性幼儿是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延迟就诊的病例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大。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赣州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为做好健康教育和其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2年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报告的全部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该院收治的74例手足口病患者为病例组,以1年内未患过手足口病的非肠道传染病病人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全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408例,以4-6月份为高峰。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户口类型、是否吮吸手指与玩具、饮生水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近1周去过公共场所、看护人接受过相关防护信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吮吸手指与玩具、近1周去过公共场所是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看护人接受过相关防护信息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聚集性,以4-6月份为高峰。人口流动和不良卫生习惯会增加儿童手足口病风险,而看护人对相关防护信息的掌握能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凌海、朝阳、兴城、绥中、葫芦岛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西地区牲畜饲养、贩买及采购、屠宰、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1740人,其中布病患者98人,总患病率为5.63%。接触流产牲畜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接触者(P〈0.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人群布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检验得出10个影响布病患病的可疑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6个布病危险因素:饲养牲畜不进行免疫(OR=12.756)、不使用消毒液(OR=5.303)、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OR=3.265)、牲畜粪便不进行无害化处理(OR=3.129)、接触流产牲畜(OR=2.892)、购买牲畜不检疫(OR=2.549)。[结论]职业人群布病知识的缺乏及自我防护意识的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