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说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与 AS 的发生呈正相关。同时,随着对 LDL 可以受到脂质过氧化修饰(简称氧化修饰)这一性质的了解和对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LDL)特性的研究,表明 AS 的某些病理过程和环节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根据新近文献和我们的工作说明 O—LDL 在 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与其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通过血清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的检测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LDL氧化修饰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作出评价。本文对LDL的氧化修饰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Cu~(2+)引发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探讨了脂质过氧化修饰对LDL结构及组成的影响。在无EDTA的情况下,LDL(1mg/ml)与Cu2~(2+)(10umol/L)37℃温育:2hLDL原有的黄色消失,8h有不溶物质产生。硫代巴比妥酸(TBARS)在短期内有大幅度上升,80%以上呈游离状态。维生素正在2h内下降60%,6h下降88%。游离氨基减少,琼脂糖电泳迁移加快,二者呈负相关(r=-0.99)。荧光物质含量则随温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修饰程度较低时,apoB以降解为主,修饰程度升高时,降解的apoB又可重新聚合成为大分子。与Cu~(2+)(脂质过氧化)修饰相比,用丙二醛(MDA)(10mmol/L)直接修饰的LDL,仅游离氨基减少,电泳迁移加快。  相似文献   

4.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冠心病患者血浆LDL中LPO含量变化及鱼油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文中旨在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e)对人LDL体外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共分为6组(每组6份样品):LDL组;LDL+Cu2+组;LDL+Cu2++二甲双胍组,将加入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又分为10μmol/L组;20μmol/L组;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二甲双胍对Cu2+介导LDL氧化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含量和电泳迁移率(relativ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REM)的变化,分析二甲双胍对LDL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LDL在体外铜离子介导下,24 h后其TBARS含量和相对REM增大,表明铜离子可诱导LDL发生氧化修饰。当加入二甲双胍后,氧化LDL的TBARS含量和相对REM较对照组低,2组相比,P<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24 h,随二甲双胍浓度增加,其氧化LDL的TBARS含量和相对REM变小,抑制加强,二甲双胍降低LDL的TBARS值以及减慢LDL的REM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铜离子在体外能介导LDL氧化,二甲双胍能抑制铜离子介导的LDL氧化,能有效地降低LDL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抗脂质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得到公认的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等,而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质过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胆红素能抑制羟过氧化物的产生,被证明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生理浓度下具有比维生素E和维生素C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可阻止LDL过氧化修饰,减少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形成。由低胆红素血症对代谢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线莲体外抑制LDL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金线莲(Anoectoch ilus roxburgh ii)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方法:在体外用Cu2+介导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加入各种剂量的金线莲乙醇提取液,通过测定LDL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共轭双烯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和电泳迁移率的变化,分析金线莲对LDL氧化易感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金线莲浓度为1μl/m l时,将LDL的氧化延滞时间延长了1.5倍,从(8.8±0.4)m in至(13.0±0.8)m in。随着金线莲浓度的增加,LDL的氧化延滞时间逐渐延长。金线莲降低LDL的TBARS值呈剂量依赖性,同时,显著减慢LDL的电泳迁移率。结论:金线莲能有效地减小LDL的氧化易感性,降低LDL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抗脂质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快速提取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其氧化修饰的方法,获得的LDL可达电泳纯。用CuSO_4催化LDL氧化修饰,其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为作用前及用EDTA保护(200mmol/L)的LDL的5倍(P<0.0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将修饰的LDL与自然LDL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转铁蛋白 (Tf)对体外已受到Cu2 、Fe2 修饰的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HDL、LDL和VLDL ,在 37℃分别与CuSO4 及FeSO4 温育 6小时 ,使脂蛋白在体外氧化修饰。转铁蛋白组在氧化修饰后加入4 0 0 μg ml的Tf作用 8小时。检测三种脂蛋白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①HDL、LDL和VLDL与Cu2 或Fe2 温育后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并呈明显的时间效应。②在Cu2 或Fe2 修饰后加入 4 0 0 μg ml的Tf能使明显降低HDL、LDL和VLDL中MDA生成 ,阻止VitE含量下降 ,并显著提高SOD活性 ,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结果提示Tf能显著逆转Cu2 或Fe2 介导的血浆HDL、LDL和VLDL氧化修饰 ,可能为一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Cu2 或Fe2 诱导的自由基生成 ,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质SOD、Vit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对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作用的认识,脂质过氧化与As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As患者和实验性As动物机体中脂质过氧化增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降低Valdi-mirov报道As患者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加,Loper则进一步报道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PO含量增加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成正相关。国内陈瑗、周玫等观察到冠心病人和As家兔中LPO含量升高,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下降。若以Se-GSHPx/LPO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ncreasingevidencesuggeststhatoxidizedLDL(OX-LDL)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atherosclerosis(AS).Protec...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对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体外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以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为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生成量及相对电泳迁移率(REM)为指标,研究了辛伐他汀对铜离子(Cu2 )诱导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结果随辛伐他汀浓度从1~10μmol/L的增加,TBARS值分别减少67.3%,73.9%,81.9%,REM值减少48.3%,55.2%,58.6%,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关系.其中10μmol/L辛伐他汀可几乎完全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结论辛伐他汀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u2 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13.
槲皮素,异鼠李素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异鼠李素(Iso)对Cu^2+介导的低密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脂蛋白,用Cu^2+进行体外氧化修饰,温育前加不同浓度的Que及Iso。检测脂蛋白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Cu^2+与LDL温育前加入Que、Iso可使LDL中LPO生成减少,明显延缓 ,V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59例儿童单纯肥胖症和75例对照组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以及抗氧化功能。结果发现儿童单纯肥胖症血中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维生素E含量降低,总抗氧化活力无变化。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都发现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与维生素E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这一结果为儿童单纯肥胖症血管并发症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花椒挥发油在体外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花椒挥发油能否对抗脂蛋白的氧化。方法采用Cu^2+介导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反应,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LDL氧化过程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变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对电泳迁移率(REM)的变化。结果40mg/mL的花椒挥发油对Cu^2+介导LDL氧化修饰时TBARS与RE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加花椒挥发油的对照组LDL氧化反应延滞期为1h,在2~4h后TBARS值进入快速增长期,于24h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而在花椒挥发油组(40mg/mL组),LDL的氧化反应延滞期延长到4h左右,快速增长期延长到6~8h;但TBARS最大值无明显降低。结论花椒挥发油能够在体外对抗Cu^2+介导LDL的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16.
Thepresenceoflipid laden“foamcells”withintheintimaofarteriesisacharacteristicfeatureofatheroscleroticlesions Oxidativelymodified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isamajoratherogeniclipoproteininvivo,whichistakenupbymacrophagesthroughthescavengerreceptorpathway…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维生素C(VC)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及对已受到氧化修饰LDL的作用。在Cu~(2+)与LDL温育前加入VC,能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生成及琼脂糖电泳迁移率增加,使荧光物质的强度受到抑制,防止维生素E含量减低。但当Cu~(2+)与LDL温育3h后加入VC,再继续温育24h,与不加VC相比,TBARS 含量和琼脂糖电泳迁移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VC对LDL氧化修饰有抑制作用,对已受到氧化修饰的LDL(O-LDL)无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study the activity of Puerarin (Pue) in scavenging oxygen free radical(OFR)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Methods:Riboflavin-light system was used to generate superoxide anion, and Fenton reaction to generate hydroxylfree radical to study the activity of Pue in scavenging OFR.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hemolysis was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ue on erythrocyte hemolysis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production. And ul-traviolet ray and cupric sulfate were used to cause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LDL for study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ue on LDL oxidative modification. Results: (1) Pue could, at concentration of 0.01-1.0mmol/L, scaveng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and at concentration of 7.5-75μmol/L scavenge hydroxyl rad-ical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2) Pue could, at concentration of 0.1-10 mmol/L, inhibit sig-nificantly oxidative hemolysis and MDA production of erythrocyte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3) Pueof 0.01-1.0 mmol/L could inhibit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LDL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Pue has an anti-peroxidation effect and shows a potential effect in preventing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 DL )、低密度脂蛋白 (L DL )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正常对照者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 VL DL、L DL及 HDL。测定这三种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 (A2 34 )、电泳迁移率 (REM)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含量。分别将这三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 ADP诱导的血小板 5 min最大聚集率。结果 内源性 HTG患者血浆 TG含量平均升高 2 .73倍 ,HDL - C下降 1.71倍 ,同时 L PO升高 1.2 2倍 ;HTG组 VL DL、L DL及 HDL的 REM、A2 34 、TBAR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表明内源性 HTG患者血浆 VL DL、L DL及 HDL均发生了氧化修饰生成Ox- VL DL、Ox- L DL及 Ox- HDL。血小板聚集率在分别加入 HTG组患者的 VL DL、L DL及 HDL后均比加入正常组相应脂蛋白明显增加 (P<0 .0 5及 P<0 .0 1)。相关分析表明 ,HTG- L DL及 HTG- HDL A2 34 、REM及 TBARS含量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HTG患者血浆 VL DL、L DL及 HDL发生了氧化修饰 ,并使血小板聚集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