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医学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临床见习中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解剖学知识及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带教,总结出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体会如下:带教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对广西医科大学2002级71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并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与学生认为互动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结论互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的儿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的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直接与病人接触,大多极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并且学生在临床见习所学知识最直观、最实用,印象最深刻。因此,临床教师应因势利导,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临床见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正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209-211
诊断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如何提高物理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个带教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做好岗前培训和集体备课、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临床实习中进行分专业带教、在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应用标准化病人,通过合理使用考核手段促进学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视以及物理诊断学规范化教案的建设等,探讨如何提高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明佳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052-1054
临床见习是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将临床见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在临床带教中提倡教员和学员的课前准备、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乳腺外科临床见习带教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红  王勤章  孙燕 《农垦医学》2013,(4):358-360
通过外科临床见习现状调查,从见习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保障,见习老师带教情况,见习教学中使用新理念、新方法的情况和见习学生学习情况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提高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培养临床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7.
儿童口腔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见习课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结合的桥梁,因而临床见习带教工作对医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临床见习教学中,科室积极探索,深化改革,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及多方位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疾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2003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个见习小组共40名学生为教改组,教改前2002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个见习小组共37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每次授课时先由带课教师进行理论授课,继之安排1个案例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重点总结,对照组仅由带课教师进行理论授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考试成绩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传统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分为临床理论和临床见习两部分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阶段 ,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生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始 ,学生第一次从课堂走向临床 ,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见习积极性高 ,但如果不正确引导 ,部分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看希奇 ,不能真正深入其中 ,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 ,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不到见习应有的效果 ;学生初始进入临床 ,往往感到陌生 ,甚至有些惊恐 ,以准医生的角色与患者交往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得不到病人的积极配合 ,将直接影响见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笔者近一年的临床见习带教体会交流如下。1 启发、设疑 ,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以见习课 ,学生开始接触临床 ,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例 ,几年学来的知识终于派上用场 ,再不是纸上谈兵了 ,因此常常觉得十分新鲜好奇 ,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特别是看到一些典型病例的时候 ,他们更是兴奋不已。但有些学生以为见习课就是问问病人 ,看看病人 ,做做体检 ,看热闹 ,看希奇 ,不用动脑。到最后 ,学生收集...  相似文献   

10.
何燕  李薇 《医学综述》2008,14(22):F0002-F0002,F0003
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生未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职业生涯的最初始的基石。如何带好临床见习学生值得带教老师的深入探讨。本文从带教老师的师资培训、带教理念、授课形式、方法以及与患者的沟通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转折。在血液科的见习教学中,通过课前带教教师及学生的充分准备、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等措施,能使血液科的见习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诊断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而见习课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诊断学见习课使医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病人和临床,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努力提高诊断学见习质量.笔者就一个学期来带教诊断学见习课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目前临床医学教育背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化的医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法律对患者利益保护的倾向性,现代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对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以临床医疗为主的非隶属关系的临床医学院,做好带教临床见习工作显得有些困难,尤其做好妇产科的临床见习带教工作更是不容易。近年来,我院妇产科在临床带教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医学生的见习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医学系 5年制本科生在第 4学年进入各科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必经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一名临床见习带教老师 ,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 ,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大问题。循环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 ,内容繁多 ,而临床见习仅 4次课共 16学时 ,带教老师肩负的压力较大 ,应当如何安排课程 ,带好见习 ,笔者在见习带教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 要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循环系统内容繁多 ,故在 4次课中 ,应抓住重点 ,按照大纲要求 ,着重讲述常见病、多发病如 :1高血压病 ;2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周婷  杨丹丽  贺建湘  洪莉  周芸  李大芬 《吉林医学》2013,(34):7258-7259
目的:探讨扩散式教学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集中式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扩散式带教模式。两组通过学生总结座谈、学生个别访谈、上级监控部门反馈、问卷作答以及随机提问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扩散式见习带教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谐师生间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横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见习效果。结论:扩散式教学在临床见习带教工作中值得肯定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临床见习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金红 《右江医学》2002,30(3):262-263
妇产科临床见习 ,是妇产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 ,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巩固课堂讲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见习病例是见习课的重要环节 ,病人是否配合直接影响到见习课的效果 ,在临床带教中 ,我们发现病人顺从性低 ,愿意配合带教的病人仅占 2 0 % ( 1) ,其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的障碍( 2 ) ,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是提高临床见习效果的关键 ,下面就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 ,浅谈自己的做法及体会。做好见习前各项准备  见习病例是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检 ,在此过…  相似文献   

17.
新纪元下的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进行许多的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是医学理论通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它的改革对临床医生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名从事内科临床带教教师的角度,浅谈了传统带教的优点与不足,并讲述了科学带教的经验及观点:不放弃好的传统带教方法,但必须把握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把新的科学的教学手段融合到临床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科学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见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诊断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如何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每个带教老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做好岗前培训和集体备课、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应用标准化患者,通过合理使用考核手段促进学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视以及物理诊断学规范化教案的建设等,探讨如何提高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妇产科临床见习的带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实践的学习是单纯的书本学习所不能取代的。临床见习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巩固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基本的临床技能,因此见习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本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带教实践中的体会,并参考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78名学生,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妇科临床见习带教质量评分表"调查结果和考试成绩两方面综合评定教学效果。结果 PBL结合案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在中医妇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