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庚型肝炎病毒合并/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了解庚型肝炎病毒合并/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分别对497例不同病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HGV RNA检测,对其中180例患者进行抗-HGV检测。结果:1.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总的合并/重叠感染率为7.8%.2;HGV合并/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8.9%,高于其他肝炎病毒的合并/重叠感染率.P〈0.01。3.有输血史的病人HGV RNA阳性率高于无输血史的患者,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广州地区输血后肝炎患者、血透患者、急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及对照组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方法:根据HGV感染者5’-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对庚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GV-RNA)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360价标本,上述各组中HGV感染率分别为22.6%、14.8%、4.0%及2.5%。结论:输血后肝炎患者、血透患者及急性非甲~戊肝炎患者中HG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P值均<0.005);有血液接触史者高于无血液接触史者( P值<0、 005);HGV-RNA与抗-HGV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合并/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分别对497例不同病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HGVRNA(RTPCR)检测,对其中180例患者进行抗HGV(ELISA)检测。结果:①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总的合并/重叠感染率为7.8%(39/497)。②HGV合并/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8.9%(10/53),高于其他肝炎病毒的合并/重叠感染率,P<0.01。③有输血史的病人HGVRNA阳性率(16.0%,12/75)高于无输血史的患者(6.4%,27/422),P<0.01。④合并/重叠HGV感染组与非合并/重叠HGV感染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抗HGV的检出率为12.8%(23/180),但其中仅有21.7%(5/23)同时为HGVRNA阳性。结论:①输血是传播HGV的主要途径之一,但HGV也可经非输血途径传播。②HGV致病性可能较弱。③抗HG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GV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山东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159例病毒性肝炎血清HGV-RNA。结果表明:甲型和戊型肝炎HGV-RNA均阴性。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在急性肝炎(0/20)、慢性肝炎(2/50)、肝硬变(1/10)和慢性重型肝炎(1/5)依次升高。慢性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30.0%。非甲-戊(NA-E)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23.3%,且在急性肝炎(2/15)、慢性肝炎(2/8)、肝硬变(3/5)中依次升高。肝细胞癌4例,2例HGV-RNA阳性。本组HGV-RNA阳性19例中,8例有输血史,7例有多次住院史,4例感染来源不清。提示HGV感染常见于乙、丙、非甲-戊型肝炎和肝癌中,其感染途径可能与输血和医院内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法及逆转录—PCR(简称RT—PCR)法检测36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简称抗HGV)和庚型肝炎病毒(简称HGVRNA)。结果:7例(19.4%)抗HGV阳性,2例(5.4%)同时HGVRNA阳性;急性肝炎抗HGV阳性者临床表现与抗HGV阴性者无显著差异,慢性肝炎抗HGV阳性者较抗HGV阴性者轻。提示:HGV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在非甲—戊型肝炎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铜陵地区特定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铜陵地区特定人群GBV-C/G型病毒性肝炎(简称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加强特定人群HGV的检测,以阻断庚型肝炎的流行。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GV RNA。结果 自愿血员HGV RNA阳性率1.77%(4/226),职业献血员HGV RNA阳性率6.42%(28/436),职业献血员HGV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自愿献血员(P〈0.01)。甲型肝炎、慢乙肝、慢丙肝、非甲~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逆转 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CVRNA。结果 HCVRNA阳性率在慢性乙、丙型肝炎分别为6.8%和20.0%。比较HGVRNA阳性和阴性2组慢性肝炎患者血不表ALT、AST及BIL水平及临床分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重叠HGV感染对慢性乙、丙型肝炎的病情无明显影响,提示HGV对慢性肝炎的致病性可能较弱。  相似文献   

8.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检测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透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100 例长期血透(> 1 a)的患者及400 例非血透患者(对照组)血清中HGV核糖核酸(HGV-RNA)进行测定。结果 血透组中24% HGV-RNA阳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2% (P< 0.01);HGV阳性受血率明显增高,分别为70.8% 与51.3% (P< 0.01),但均无临床症状;检测19例HGV 阳性血透患者干超滤液,其中均未发现HGV-RNA。结论 血透患者HG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与输血量有一定相关,病毒不通过聚砜膜。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61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2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结果表明,晚血患者血清抗HCV检出率为7.5%,显著高于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2.O%及对照人群1.8%.306例晚血患者血清抗HCV和/或HCV-RNA阳性38例(12.4%),其中HCV与HBV合并感染63.2%(24/38),HCV单一感染36.8%(14/38),92例合并与未合并HCV感染的HBsAg阳性晚血患者,HBe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揭示,晚血患者HCV感染率高,并多以与HBV合并感染形式存在,HCV感染对HBV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供血员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庚型肝炎病毒(HGV)重叠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核酸(HGV-RNA)。结果:供血员HGV感染率为4%,HBV、HCV合并HGV感染率分别是13.9%和15.8%。结论:说明HGV感染具有普遍性,与HBV、HCV重叠感染,对人体免疫反应及肝组织中复制情况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体远  戴勇  周伯平 《广东医学》2000,21(2):123-124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合并其他肝炎病毒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GV RNA,ELISA法检测乙肝对半及HCV,HDV抗体。结果 80例血透患者中,HGV阳性15例(18.7%),HCV阳性18例(22.5%),HBsAg阳性21例(26.2%),未检出HDV阳性。在15例感染HGV的患者中,7例(46.7%)同时感染其他肝炎  相似文献   

13.
14.
周少雄  张波  何山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27-329,32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透人群HGV感染率为13.6%.其中,36例HGV阳性患者有21例与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58.3%),6例(16.7%)与HBsAg,6例(16.7%)与抗HCV/HCV—RNA,9例(25.0%)与抗HBc/HBsAg/抗HCV。HGV—RNA与HBV、HCV合并发生率为66.7%。HGV感染以女性人群多见,与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HBV感染及HCV感染无相关性,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血透人群有较高的HGV感染率,其中多数感染与HBV、HCV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部分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以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eed PCR)对血清HGV RNA进行检测。结果 HGV RNA阳性率在血液透析患者及丙型肝炎病人中分别为5.5A%(11/31),19.0%(19/100),显著高于自然人群1.3%(1/80)及职业献血员5.80%。  相似文献   

16.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G virus (HGV)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in Singapore and its pathogenic role in these patients was studied. One hundred and forty-eight patients who had chronic hepatitis or acute non A-E hepatitis were studied. Presence of HGV RNA was determined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f the 5'non-coding region of the virus in all the patients. Hepatitis G IgG antibody to the envelope (E2) antigen was tested with an enzyme immunoassay (Boehringer Mannheim, Singapore) in 76 of them. Most patients (93%) were ethnically Chinese, predominantly males (74%)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72%) patients. Others had chronic hepatitis C (19%) or cryptogenic cirrhosis (6%). Four patients had acute non A-E hepatitis. HGV RNA and anti-HGenv were present in 3.5% and 8.3% of those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HGV infection did not account for any of the acute non A-E hepatitis and most of the cryptogenic cirrh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75岁以上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指征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在2002-01~2006-12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8例75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与54例小于75岁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等情况进行归纳、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率、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龄组患者中没有输入新鲜冷冻血浆,而非高龄组患者术中平均输入(1.33±2.54)单位新鲜冷冻血浆(P<0.001);高龄组没有发生术后出血的并发症,两组腹腔内感染率均为4%;高龄组患者再次开腹手术率为0%,而非高龄组为6%(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高龄组胆管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55.6%vs 25.9%,P=0.021)。结论 75岁以上高龄患者和小于75岁的患者一样能够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能从中获益;高龄的壶腹周围肿瘤患者中,胆管癌的发病率最高,提示在对高龄人群进行体检或疾病筛查时,要高度重视对胆道系统的详细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河南省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利 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PCR)检测 HGV RNA;克隆人 T载体并测序。结果:在 300名义务献血员 中发现1例庚型肝炎病毒RNA阳性;200例初检合格献血员标本中无1例阳性。河南株HGV与GenBank中HGV 对应位置序列的同源性为90.9%~98.8%。结论:河南省义务献血员中有HGV携带者;河南株HGV与国内(河 北株HGU75356)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8%,其同源性高于国外分离株(90.9%~95.2%);建议对献血员增加 HGV 检测。  相似文献   

19.
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GVRNA ,随后采用EIA法检查其抗 -HGV ,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ALT、SB等生化指标 ,比较它们间的关系。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HGVRNA检出率为 2 9 7% (19/ 6 4) ,抗 -HGV检出率为 14 1% (9/ 6 4) ,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 =4 5 7,P <0 0 5 )。其中 3例HGVRNA和抗 -HGV均阳性 ,HGV总感染率为 39 0 % (2 5 / 6 4) ,各临床类型间HGVRNA和抗 -HGV检出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 ) ,抗 -HGV阳性组其临床各型肝损ALT、SB(除急性肝炎外 )均高于HGVRNA阳性组。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GVRNA阳性率显著高于抗 -HGV阳性率 ;抗 -HGV为一非保护性抗体 ;各临床类型间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