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某妇幼保健机构参加体检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分位数法对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在产后3个月体检时发放问卷调查,调查表为自制问卷,建立观察队列。通过查找孕期保健手册和问卷调查获取基线资料和孕前体重。产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通过体重秤测量获取产后体重。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体重滞留。结果孕妇产后第3、6、9、12个月平均体重滞留值为(8.06±5.6)kg、(6.42±5.2)kg、(4.69±5.9)kg、(3.35±4.5)kg。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3、6、9、12个月的体重滞留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孕前BMI、身高、年龄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第12个月体重滞留过多的危险性增加(OR=3.08,95%CI:1.78~5.33)。结论孕期增重与产后1年内的体重滞留有正相关性,孕妇应合理摄入营养,防止孕期增重过多,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京妇女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纳入待分娩孕妇420名,并于产后6、12和18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各调查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6、12和18个月的调查人数分别为113、152和107人。调查对象孕期增重平均为(16.6±4.8)kg,孕期增重不足、适量和过多的比例分别为9.5%、40.2%和50.3%。产后6、12和18个月体重滞留量分别为4 kg、4 kg和2.9 kg。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妇女产后体重滞留密切相关,孕前BMI越低,孕期增重越多,产后体重滞留越多。结论孕期增重过多是造成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丹阳市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丹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生产的467名孕产妇,分别对其孕16周、26周,产前、产后42天、6月和12月的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后体重滞留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67名孕妇孕前平均体重为(51.92±7.57)kg,孕期增重(16.09±4.60)kg,产后42天、6个月、12个月的体重分别为(62.29±9.21)kg、(58.67±8.97)kg、(55.44±9.01)kg,体重滞留量分别为(10.38±4.40)kg、(6.76±3.92)kg、(3.52±3.97)kg。方差分析显示,产后不同时间体重滞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08,P0.001);不同的孕前BMI分组之间和孕期增重分组之间体重滞留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两个分组都和产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孕前BMI(OR=1.075,95%CI:1.008~1.147)和月收入(OR=1.232,95%CI:1.029~1.475)是产后体重滞留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是产后体重滞留的保护因素(OR=0.729,95%CI:0.574~0.926)。结论孕前BMI、月收入、户外活动时长和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建议科学指导孕产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合理增长,避免孕期增重过多,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增重、产后42天体重恢复情况及影响产后体重恢复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产后42天复查的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①不同孕前BMI妇女孕期平均增重均大于12.50kg;②不同孕前BMI者产后42天体重均存在滞留现象,平均滞留7.50kg(中位数);③影响产后体重恢复的相关因素有孕前BMI、孕期增重、喂养方式等。结论:产后体重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这些相关因素指导妇女顺利渡过孕产期,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农村妇女产后采用不同喂养婴儿方式对其体重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生育后喂养方式与体重滞留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调查天津市津南区409名农村产妇的孕产期情况,测量了孕前、产前及产后的体蕈和身高.产妇体重滞留值为调查时测量体重与孕前体重的差值.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等.结果 (1)产后4个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70.9%(290/409).(2)在产后4~6个月时基本纯母乳喂养组妇女的体重滞留平均为5.8 kg,比人工喂养组(平均7.0 kg)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45,P=0.236);而到产后7~9个月时基本纯母乳喂养组妇女的体重滞留平均为4.9 kg,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的2.9 kg(F=3.17,P=0.043).(3)基本纯母乳喂养组产妇食物摄入量最多(901 g),其次是混合喂养组(877 g),人工喂养组最少(750 g).结论 妇女产后体重滞留与采用不同的喂养婴儿方式有关,进行母乳喂养婴儿的产妇因为需要摄取较多能量,产后体重恢复较慢,但是其孕期增重和产后体重都较人工喂养者轻.因此,在加强产后纯母乳喂养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赵玉霞  曾永鸿 《健康研究》2012,32(1):45-47,54
目的 了解妇女生育后喂养方式对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孕期和产后4~6个月的孕产妇进行纵向追踪调查,记录体重变化情况.根据产妇在4个月内喂养婴儿的方式分为基本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比较各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产后4个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63.8%.人工喂养组孕期增重和产后42d、产后4~6个月时体重减少值均显著高于基本纯母乳喂养组(P均<0.01);产后4~6个月时,基本纯母乳喂养组妇女的体重和体重滞留量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组(P均<0.05).结论 妇女产后体重滞留与采用不同的喂养婴儿方式有关,进行母乳喂养婴儿的产妇产后体重恢复较慢,但是其孕期增重、产后体重和体重滞留量都较人工喂养者轻.因此,在加强产后纯母乳喂养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产后体重滞留的现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分别选取北京、苏州、广州产后第0~1、1~2、2~4、4~8个月的女性共578名。通过身体测量记录身高、体重。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医疗记录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孕前体重、分娩时体重及相关孕产信息。结果调查对象孕前BMI为(20.8±2.7),产后BMI为(23.4±3.2),体重滞留数随时间逐渐减小。但至产后第4~8个月,仍有78.4%的女性体重滞留,且有53.4%的女性体重滞留数超过5 kg。孕期增重与产后体重滞留相关(P=0.015)。体重滞留者中学历较高者比例较大(P=0.044)。结论中国产后女性存在较为严重的体重滞留问题,孕期过度增重与产后体重滞留关系密切,对围产期女性从怀孕伊始即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有助于改善体重滞留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孕期增重以及产后膳食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在北京北方医院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个月、6个月进行追踪随访,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孕前、分娩前、产后1个月、6个月的体重;用半定量的食物频数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信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以及膳食摄入量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结果 孕期增重(β = 0.73, 95%CI: 0.52~0.71,β = 0.67, 95%CI: 0.51~0.77)、软饮料摄入量(β = 0.14, 95%CI: 0.14~1.34,β = 0.15, 95%CI: 0.05~1.53)与产后1、6个月体重滞留呈正相关关系,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喂养方式分层后,孕期增重、软饮料摄入与产后1个月、6个月喂养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孕期增重与产后软饮料摄入与产后体重滞留有关,与软饮料摄入量相比,孕期增重是产后体重滞留更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的产后妇女作为观察对象,于产后3个月建立观察队列,通过孕期保健档案和信息系统获取产前检查信息,于产后3、6、9和12个月连续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基线资料、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产后一年内不同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3、6、9和12个月时BMI恢复到正常范围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92%、68.73%、78.18%和84.24%。孕前BMI不同的妇女孕期增重和体重滞留在3、6、9和12个月各个时间点上均存在差异,孕前BMI较高组与孕前BMI适中组、孕前BMI较低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期增重和时间对产后体重的恢复均具有独立的效应,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根据孕前BMI指导孕期合理体重增加,能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产妇体重滞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体重改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纳入待分娩孕妇635人,于产后6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6个月体重。结果 635名纳入研究的孕妇中,产后6个月随访到的有效人数为495人,应答率为77.95%。研究对象产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27±2.28)kg/cm~2,分娩后6个月平均BMI为(23.12±2.74)kg/cm~2,平均体重滞留为(2.68±2.48)kg。超重和肥胖妇女比率由产前的16.36%到产后6个月的24.65%。295名(59.6%)研究对象超过了美国医学研究会(IOM)2009年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至少1 kg,104名(21.01%)研究对象超过标准5 kg。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本地区产妇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为孕期增重、产后抑郁症患病情况和孕前BMI。结论怀孕期间以及产后6个月内需要进行体重管理以及心理卫生干预,以减少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国西南地区城乡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昆明、贵阳和成都地区城乡3391名6~24月龄婴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孕前身高、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及孕龄等信息,依据WHO成人BMI分类标准和美国IOM孕期增重推荐值(2009)评价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结果孕前BMI平均为(20.3±2.4),孕前体重正常、消瘦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为72.7%、24.1%和3.2%。孕期增重平均为(14.9±6.0)kg,城市(16.2±5.9)kg高于农村(13.5±5.7)kg(P0.05);孕期增重适宜、不足和过多率分别为35.3%、31.1%和33.3%;孕期增重过多率城市(40.9%)高于农村(26.1%)(P0.05);孕期增重不足率农村(41.4%)高于城市(20.9%)(P0.05);23岁以下年龄组孕期增重不足率较高,24~34岁年龄组孕期增重过多率较高。结论中国西南城乡妇女孕前体重不足和孕期增重问题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为合理管理孕期体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我国5个省区县监测点的孕妇孕晚期及儿童满月随访数据,招募孕晚期孕妇并填写孕晚期调查问卷,前瞻观察至孕妇分娩满1个月并填写新生儿满月调查问卷,问卷中儿童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性别信息主要通过摘录医疗记录获取;根据是否发生巨大儿分为巨大儿组(192例)和对照组(2 405例),最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以孕前BMI为分层因素,进一步分析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随访孕产妇2 731例,随访率为100%。经数据清洗后纳入分析2 597例。控制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协变量后,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OR=2.43, 95%CI:1.65~3.56)、孕期增重过多(OR=2.18, 95%CI:1.46~3.27)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孕前BMI为分层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孕前BMI正常(18.5 kg/m~2≤BMI 24.9 kg/m~2)的孕妇孕期增重过多(OR=2.07, 95%CI:1.27~3.37)、孕前超重或肥胖(BMI≥25.0 kg/m~2)的孕妇孕期增重过多(OR=2.63, 95%CI:1.07~6.47)均会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结论孕期增重过多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体重正常但孕期增重过多,以及孕前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孕期增重过多均会增加巨大儿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孕中、晚期妇女体重增长状况,了解影响增重速率的因素,为更好的控制孕妇增重提供依据。方法从6 307名孕妇中选取孕中期孕妇4 901名,孕晚期孕妇201名,将不同BMI组孕妇的增重速率与美国IOM公布孕期增重推荐值进行比较,并对增重速率影响因素用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中期孕妇孕前体重不足、正常以及超重或肥胖3组增重速率均低于各组增重速率推荐值(P0.05);孕晚期增重速率体重正常组低于增重速率推荐值(P0.05),而体重不足和超重或肥胖组的增重速率达到推荐值(P0.05)。孕中期孕妇的增重速率与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正相关,孕晚期孕妇增重速率与能量和蛋白质呈正相关,且孕中、晚期不同BMI组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低于DRIs的RNI值(P0.05)。孕中期孕妇增重速率受到年龄、文化程度、饮食规律、孕前BMI以及谷类、水果类、肉类、奶类等食物摄入的影响(P0.05);孕晚期孕妇增重速率受到文化程度、孕前BMI及水果类摄入的影响(P0.05)。结论孕中期孕妇体重增加速率较低,孕晚期增重速率较适宜。文化程度、孕前BMI对孕中、晚期增重存在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孕期不同体重孕妇,做好相关孕期指导、健康教育和体重检测等,控制孕期孕妇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期体重增幅与母婴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产检直至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GDM孕妇313名。完成孕妇情况调查表,计算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幅,参考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制定"基于孕前BMI的总孕期增重的新推荐值",将研究对象归为孕期体重增幅不足、合适、过多3组。将母婴结局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孕前BMI超重、肥胖组分别占27.16%、3.83%;孕期体重增幅不足、合适、过多组分别占44.41%、40.89%、14.70%。2、孕期体重增幅过多组较不足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χ2=8.87,P=0.01)。3、孕期体重增幅过多组较不足组的巨大儿发生率高(χ2=16.15,P0.001)。结论 1、孕前超重、肥胖是GDM危险因素。2、GDM孕妇孕期体重增幅过多易发生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孕前体重增幅不足可能是这两者的保护因素。3、建议制定GDM孕妇孕期体重增幅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母婴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母婴健康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初孕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10,10.5~15,15.5~20,20.5~25,>25.5 kg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5.5 kg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明显增加(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正常组孕期增重>2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关(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是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有关,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不同增重范围对孕前超重足月单胎妊娠女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该院进行规律产前检查及分娩并完成随访的86例足月单胎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5.0~11.5 kg)分为3组:A组(22例):<5.0 kg;B组(30例):5.0~11.5 kg;C组(34例):>11.5 kg.比较3组的母儿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及产妇产后BMI.结果:①母儿并发症比较:C组剖宫产率、创口感染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A、B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比较:C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及出生身长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产后BMI比较:C组产后42天、6个月及12个月BMI值均高于A、B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不同增重范围对孕前超重足月单胎妊娠女性的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产妇产后体重有一定影响.美国IOM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5.0~11.5 kg)适合我国孕前超重足月单胎妊娠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城乡产后妇女体重滞留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石家庄、成都和齐齐哈尔市区和农村0~36月龄2791名儿童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儿童母亲的人口经济学特征、儿童喂养情况以及母亲身高与孕前、分娩时和产后的体重。结果城市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7.8kg)显著高于农村(14.0kg)(P<0.01),产后平均滞留体重(3.2kg)显著高于农村(2.3kg)(P<0.01);随着产后时间的增加调查妇女体重恢复率呈现增加趋势(P<0.01),产后9个月时体重恢复率达到三分之一;城市和农村妇女产后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孕前的2.3和1.92倍;影响产后妇女体重滞留因素主要有母亲孕期、生产胎次、产后月龄、孕前体重、分娩体重以及母亲是否为监护人(P<0.05)。结论科学指导孕期妇女的合理膳食、适宜的身体活动,获得合理的体重增加,可以预防产后体重滞留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和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建卡并分娩的4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并组织参加孕妇学校的宣教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给予营养调查、健康宣教和体重管理,持续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母婴结局、产后12个月体重滞留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孕期增重明显减少,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剖宫产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两组体重滞留均较产后3个月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3、6、12个月体重滞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合理控制体重增长,从而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促进产后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分析2~6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在广州市抽取1个社区的所有托幼园所922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4%,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16.1%)高于女童(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P<0.05).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大于胎龄儿、剖宫产、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超重或肥胖、母亲孕期体重增重过多组内较高(P值均<0.01).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于胎龄儿(OR=2.62,95%CI=1.42~4.82)、剖宫产(OR=1.59,95%CI=1.08~2.36)、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OR=2.00,95%CI=1.19~3.37);母亲孕前超重或肥胖(OR=1.97,95%CI=1.08~3.58)和母亲孕期增重过多(OR=2.07,95%CI=1.26~3.39)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正相关(P值均<0.05);母亲孕前消瘦(OR=0.51,95%CI=0.29~0.88)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负相关(P<0.05).结论 该社区2~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出生后6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孕前BMI和母亲孕期增重等生命早期因素相关,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中期营养素摄入及孕期增重的关系,为进一步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营养科收诊的GDM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孕前BMI为标准分为正常组、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4组,分析GDM患者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情况,对孕前BMI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期增重与摄入总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超重组空腹、餐后1 h血糖均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组(P0.05);肥胖组空腹、餐后1 h、餐后2 h血糖均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P0.05);正常组空腹血糖高于低体重组(P0.05),正常组与低体重组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DM患者摄入的总脂肪、总能量、总碳水化合物及总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活动时间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期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孕前BMI与OGTT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 h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总能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前肥胖或超重、孕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及孕期增重过多均与GDM相关;孕期应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同时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GDM的发病率,保障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