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产妇体重滞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体重改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纳入待分娩孕妇635人,于产后6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6个月体重。结果 635名纳入研究的孕妇中,产后6个月随访到的有效人数为495人,应答率为77.95%。研究对象产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27±2.28)kg/cm~2,分娩后6个月平均BMI为(23.12±2.74)kg/cm~2,平均体重滞留为(2.68±2.48)kg。超重和肥胖妇女比率由产前的16.36%到产后6个月的24.65%。295名(59.6%)研究对象超过了美国医学研究会(IOM)2009年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至少1 kg,104名(21.01%)研究对象超过标准5 kg。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本地区产妇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为孕期增重、产后抑郁症患病情况和孕前BMI。结论怀孕期间以及产后6个月内需要进行体重管理以及心理卫生干预,以减少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早发型子痫前期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杨孜等[1]认为界定于妊娠32周更能反映三级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及时终止妊娠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该孕周围生儿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盲目实施剖宫产无疑弊大于利,且患者大多宫颈不成熟,引产失败率高,长时间的引产又会加重母婴的并发症。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终止妊娠方法,2006年以来,我院采用小水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妊娠结局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罗新  陈佩文  洪莉  宋雯霞  吴秀枝  常明伟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3):120-121,134,F004
目的:循证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基本原理。方法:28例需开腹切除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直视下对肌瘤行射频消融后立即切除子宫。从消融灶中心(A组)、边缘(B组)、边缘外1cm(C组)、连缘外2cm(D组)处取材,HE染色下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雄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对照组取材选同一子宫上未做射频消融治疗的肌瘤组织。结果:A组肌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ER、PR无表达;B组肌瘤细胞变性,ER、PR表达减少(P<0.05);C组肌瘤细胞无变性、坏死,但ER、PR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5);D组取、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射频消融使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ER、PR的表达消失或减低,从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陨阳医学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经临床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260例患者,在超声监视和引导下经阴道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于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其中56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同时行盆腔彩超检查子宫和卵巢血流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卵巢和垂体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6个月72.67%月经恢复正常,64.71%痛经消失,64.81%下腹不适和膀胱、直肠压迫症状均消失.治疗后12个月82.56%患者月经恢复正常,74.51%痛经消失,72.22%下腹不适和膀胱、直肠压迫症状均消失.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子宫及其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治疗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率为69.56%和76.38%,子宫体积缩小率为42.29%和46.27%.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和97.69%.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血液供应比健康妇女丰富(P<0.05),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健康妇女无明显差别.卵巢动脉血液供应、卵巢性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与健康妇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治疗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80%以上的新发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我国约占1/3.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癌症,开展普查普治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后组织的病理改变和雌孕激素受体 (ER、PR)表达的情况 ,探讨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3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分别采用 0 .5cm、1.2cm长的射频刀行射频治疗 ,2 8例治疗后立即切除子宫 ,2例 3d后切除子宫 ,于消融灶中心 (A组 )、边缘 (B组 )、边缘外 1cm(C组 )、边缘外 2cm(D组 )处取材 ,HE染色下观察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ER、PR水平 ;选同一患者子宫上未做射频治疗的肌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射频治疗后 ,消融灶中心肌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ER、PR无表达 ;消融灶边缘肌瘤细胞变性 ,ER、PR表达减少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 1cm ,肌瘤细胞无变性、坏死 ,但ER、PR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2cm ,ER、P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使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ER、PR低表达是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射频自凝刀靶点治疗子宫肌瘤的急性临床病理学试验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通过观察被射频消融热毁损肌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的变化 ,循证射频自凝刀靶点治疗子宫肌瘤微创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 :对需行子宫全切的 3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分别采用 0 .5cm、1.2cm长的射频自凝刀头对其行射频消融 ,其中 2 8例消融治疗后立即切除子宫 (急性试验组 ) ,征得同意 2例于消融治疗 3d后切除子宫 (慢性试验组 )。试验组从消融灶中心 (A组 )、边缘 (B组 )、边缘外1cm(C组 )、边缘外 2cm(D组 )处取材 ,HE染色下观察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ER、PR水平 ;对照组取材选同一子宫上未做射频消融的肌瘤组织。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 ,消融灶中心肌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ER、PR无表达 ;消融灶边缘肌瘤细胞变性 ,ER、PR表达减少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 1cm ,肌瘤细胞无变性、坏死 ,但ER、PR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 2cm ,ER、P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射频消融微创技术使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ER、PR的表达消失或减低 ,从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这可能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制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医用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 ,由交变电场和磁场组成 ,频率范围为 1 5 0kHz~ 1MHz。射频技术最早由d’Arsonval用于活体组织 ,为了避免刺激神经和肌肉 ,使用的交流电频率至少应大于 30 0kHz。利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制作的高频电刀 ,早在 5 0年前即被用于切断和凝固组织 ,进而达到止血及减少出血的目的 ,从此 ,射频技术在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频消融进入医学领域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使一些不宜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周围的血管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后 ,观察射频消融对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的影响 ,初探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30例需开腹行子宫切除术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分别用 0 .5cm、1.2cm长的射频自凝刀行肌瘤部位射频消融 ,治疗后立即切除子宫 ,作为试验组 ,并于消融灶中心 (A组 )、边缘 (B组 )、边缘外 1cm(C组 )、边缘外 2cm(D组 )处取材 ,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ER、PR水平 ;选同一子宫上未做射频治疗的肌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射频治疗后 ,消融灶中心肌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ER、PR无表达 ;消融灶边缘肌瘤细胞变性 ,ER、PR表达减少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1cm ,肌瘤细胞无变性、坏死 ,但ER、PR表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 2cm ,ER、PR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使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ER、PR的表达丧失及低表达是射频消融技术能够治疗子宫肌瘤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正常妊娠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期血清中胎盘亮氨酸氨基肽酶(P-LAP)、胰岛素、血糖的水平,研究P-LAP与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于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分娩且孕期规范产检的85例孕妇,其中糖耐量正常孕妇40例(对照组),GDM孕妇45例(GDM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及已糖激酶法分别测定血清中P-LAP、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葡萄糖(FPG)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孕期血清中胎盘亮氨酸氨基肽酶(P-LAP)水平。结果:GDM组的P-L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P-LAP水平与胰岛素(mU/L)、血糖(mmol/L)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P水平与GDM孕妇的胰岛素抵抗(IR)有关,其在GD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